中班數學真快樂教案

來源:文萃谷 2.81W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班數學真快樂教案,歡迎閲讀與收藏。

中班數學真快樂教案

中班數學真快樂教案1

活動設計背景

(1)幼兒對數學數字的認識還比較膚淺,通過比較,讓幼兒再次感受5以內的數。

(2)數學離不開生活,通過厚與薄的比較,讓學生感受數學貼近生活。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對5個以內的物品進行厚薄比較並排序。

(2)提高幼兒分析、比較的能力。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引導幼兒認識物品的厚薄,並進行比較。

難點:通過實物驗證法去比較,讓幼兒學會觀察。

活動準備

(1)幾本厚薄不同的圖書。

(2)蛋糕的圖片。(蛋糕的厚薄不同)

活動過程

(一)比一比厚與薄

1、教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幾本書,請大家比一比哪本書厚?哪本書薄。

2、引導幼兒在同一平面上進行厚薄比較。

3、請幼兒按從厚到薄或從薄到厚的順序排列。

(二)蛋糕房的蛋糕

1、教師:快樂蛋糕房的蛋糕好了,它們一樣嗎?(出示蛋糕圖片,請幼兒比較)

2、引導幼兒按從厚到薄或從薄到厚的順序排列圖片。

(三)在生活中比較厚薄

1、請幼兒自己選擇物品進行比較。

2、引導幼兒對物品進行正逆排序。

教學反思

在課堂上,讓幼兒比較幾本書的厚薄,及認識蛋糕圖片,都是為了讓幼兒明白生活中的`一些常見的知識,讓他慢慢接觸生活認識生活再進一步瞭解生活常識。但是讓幼兒自己選擇物品進行比較的時候,他説出的不多,説明他們的認識還不夠。所以我們無論做什麼活動,學什麼知識,要給幼兒多提供生活中的場景,以此增長他們的見識,拓寬視野。讓幼兒自己去比較去説,培養觀察能力,動腦思考能力及大膽表達的能力。發表不同的意見,並學會尊重別人的觀點和經驗。

事實上,如果我們的教師能夠把握孩子的所思所想,能夠懂得什麼才是孩子有意義的學習,才是主要的。我們在活動中追求孩子能獲得知識的同時,也要有快樂的情感體驗,但是萬萬不能忽略孩子的發展,包括情感態度、知識經驗、技能技巧等多方面。當然此活動中需要思考、改進的地方還很多,還需要繼續去努力!

中班數學真快樂教案2

活動設計背景

為了更好地讓幼兒認識半圓形的意義,孩子們都能勇躍的參與進來,讓幼兒自己動手操作,並且在動手將圓形變成半圓形的時候,孩子們也都能成功的完成任務。我用鼓勵、啟發性的語言,建立激勵鼓舞的環境,讓幼兒保持開放的心態,使幼兒個性化潛能得到充分的發揮。

活動目標

1.使幼兒能夠認識半圓形。

2.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3.體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4.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引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半圓形。

難點:知道一個圓形可以變成兩個一樣大小的半圓形

活動準備

1.裝有各種形狀的籃子(人手一份)

2.剪刀。漿糊若干。

3.大的示範圓形和半圓形各一個。

4.用圖形拼成的完整畫面圖一幅。

活動過程

一. 讓幼兒認識圓形和半圓形。

1. 教師出示示範圓形,問幼兒其圖形的名稱和特徵,再出示示範半圓形,再問幼兒其圖形的名稱和特稱。

2. 讓幼兒在圖形籃裏找出圓形和半圓形。

3. 給幼兒講解圓形和半圓形的關係

二.幼兒嘗試把圓形變成半圓形。

1. 教師讓幼兒思考:你能把圓形變成半圓形嗎?是怎麼把圓形變成半圓形的?讓幼兒自主先思考再與其旁幼兒討論。教師巡迴旁聽。

2. 幼兒討論後,教師請若干名幼兒説一説自己可以用什麼方法把圓形變成半圓形的。

3. 幼兒嘗試把圓形變成半圓形,教師巡迴觀察。

4. 教師把幼兒的成品半圓形進行講評。

三.教幼兒如何正確的把圓形變成半圓形

1. 教師出示圓形,把圓形對摺,必須以中線為中心邊對邊對摺,對摺後,在圓形的中線把圓形一分為二,把成品半圓形放在同等大小的整圓上比較,看看是不是該整圓的一半,該半圓形不能大於整圓,也不能小於整圓。

2. 教師再次向幼兒正確示範如何把圓形變成半圓形,並驗證。

3..請幼兒按照教師的方法再一次把圓形變成半圓形,並作驗證。

4..教師對幼兒的第二次的成品半圓形進行講評。

5. 教師小結:半圓形就是整圓的一半,兩個同樣大小的半圓形合起來就是一個整圓。

四.延伸活動;快樂圖形拼

1. 教師出示.用圖形拼成的完整畫面圖一幅,請幼兒觀察哪些物體用了哪些圖形拼成。哪些物體的拼成裏有半圓形。

2. 教師激發幼兒:你可以用哪些圖形可以拼畫面上沒有的物體?並請你説一説。

3. 請幼兒自主與同伴用各種形狀進行合作創意粘貼。教師巡迴觀察和指導。

4. 教師點評若干幼兒的作品。

5. 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本活動能遵循“教師為主導,孩子為主體,訓練為主線,思維為核心”的原則,讓幼兒主動參與教學的`全過程,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教學關健處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

1.初步認識半圓形

在認識半圓形之前,我先出示了圓形給幼兒認識,讓他們明白,半圓形和圓形的演變是有密不可分的關係的。待他們知道了這一點,再下面的認識過程做了相應的鋪墊。

2.以幼兒為主體,在操作中探索發現、獲得知識

教師不單要把知識傳授給孩子,更重要的是教給孩子獲取知識的方法,所以我在活動特別注重幼兒自主操作的指導。以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為主線,在認識半圓形特徵時,主要採用了操作法,幼兒藉助圓形紙片,通過折一折、摸一摸、剪一剪,使多種感官參與活動,先幼兒自主的嘗試想方法把圓形變成半圓形,他們都會只是隨手把圓形剪成半圓形。待他們自主的嘗試過後,教師講解正確如何把圓形變成半圓形並示範後,讓幼兒再一次按照教師説的步驟去把圓形變成半圓形。當他們發現特徵後,在老師的啟發下,能用語言表達出來,還能依照教師的正確步驟去動手把圓形變成半圓形。培養幼兒動口、動手、動腦的能力。

3. 最後藉助圖形快樂拼,給幼兒一個全面的認識各種圖形的平台,並能利用各種圖形演變成我們生活中的各種物體,在我巡迴的觀察中,我發現了幼兒利用半圓形變成了:月亮,花朵的花瓣,小兔子蘑菇房的房頂,等等。幼兒從動手中與圖形們做“遊戲”既發展了幼兒的想象力,又培養了幼兒的動手創意能力。

中班數學真快樂教案3

活動目標:

1.發展目測力、判斷力、尋找生活中的橢圓形。

2.在與圓形的比較中學正確感知橢圓形。

3.能根據其特徵在許多圖形中找出橢圓形、學會認識橢圓形。

4.引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5.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發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活動準備:

1.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圓形、橢圓形卡片一套 。

2.各種圖形卡片。

3、碟片、石頭、糖、麪包、樹葉、蘋果、雞蛋。

4、音樂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認識橢圓形,

活動難點:

尋找生活中的橢圓形、利用橢圓形自創與操作。

活動過程:

一、 手指遊戲《手指變變變》導入主題

1、 和幼兒一起玩手指變變變的遊戲。

2、用毛根變魔術(各種橢圓形的東西)

3、複習已經認識的圖形(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圓形)。

師:今天我們班又來了一個新的圖形寶寶、它是誰呢 ?想不想認識一下新的朋友?

我們一起把它變出來好不好,咕嚕咕嚕變、橢圓形寶寶出來了,小朋友們好,我是橢圓形寶寶,很高興認識大家,橢圓形寶寶非常有禮貌、我們是不是也要向它問好呢!

二、瞭解橢圓形的'特徵。

1、師:我這裏有兩個圖形一個是圓形一個是橢圓形,它們有什麼不同?找一找哪個是長長的圓、扁扁的圓? (圓形圓一點、橢圓形扁扁的比圓形長一點)

師:我們把這個長長、扁扁的圓 、叫做橢圓形。

2、請小朋友説一説我們生活中哪些東西是橢圓形呢?

三、尋找橢圓形。

1、出示準備好的道具、這裏也有橢圓形看看誰最先找出來。

師:調皮的橢圓形要和我們捉迷藏,我們一起找一找哪些東西像橢圓形?

出示碟子、樹葉、蘋果、雞蛋、糖、麪包、石頭等。

四、幼兒拼圖並點評。

1、教師在黑板上演示用各種圖形簡筆畫

2、把準備好的圖形拼作一幅畫。

3、幼兒的操作教師指導。

4、展示幼兒作品、加以鼓勵。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是一個數學活動,先出示不同的圖形,讓幼兒辨認圖形特徵,整節課程,思路清晰,設計完整,氣氛活躍。感知圓形和橢圓形的不同,瞭解橢圓形的主要特徵。提高觀察能力和比較能力。引導幼兒説出日常生活中見到過的類似橢圓形的物體。孩子們在活動中收穫的不僅是對圓形和橢圓形,更重要的他們懂得如何去區別它們之間的不一樣。孩子能根據教師的引導進行大膽想象並能説出相應的圖形名稱,能在不同的圖案中找出不同的圖形再通過自己動手拼圖,更加進一步掌握了圖形的特徵。

不足之處:

語言不夠親切,缺乏親和力、幼兒動手操作粘貼時間較長、缺乏了鼓勵孩子的語言、看到幼兒不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作品,便非常的無措,對個別幼兒的指導不夠、語言不精煉,需要改進的地方很多、還要多加學習。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