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照《中庭雜樹多》譯文及賞析

來源:文萃谷 1.02W

中庭雜樹多,偏為梅諮嗟。

鮑照《中庭雜樹多》譯文及賞析

問君何獨來?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實。

搖盪春風媚春日。念爾零落逐寒風,徒有霜華無霜質。

註釋:

《梅花落》屬《橫吹曲》,在郭茂倩《樂府詩集》中,這首《梅花落》還算是較早的一首。

中庭:庭院中。

諮嗟:讚歎聲。

君:指“偏為梅諮嗟”的詩人。這句是假託雜樹的問話:你為什麼單單讚賞梅花?

其:指梅。作花:開花。作實:結實。以下是詩人的回答。這二句是説梅花能在霜中開花,露中結實,不畏嚴寒。

爾:指雜樹。霜華:霜中的花。華,同“花”。這三句是説雜樹只能在春風中搖曳,在春日下盛開,有的雖然也能在霜中開花,卻又隨寒風零落而沒有耐寒的品質。

譯文1:

庭院中有許許多多的雜樹,卻偏偏對梅花讚許感歎,請問你為何會如此?是因為它能在寒霜中開花,在寒露中結果實。那些只會在春風中搖盪,在春日裏嫵媚的,你一定會飄零在寒風中追逐,因為你徒有在寒霜中開花卻沒有耐寒的本質。

譯文2:

庭院之中雜樹眾多,而我卻偏偏讚歎梅花。問我為何惟獨讚美梅花?那是因為它不畏嚴寒,能在霜雪之中開花,能在冷露之中結果。而你們(雜樹)只能招搖於春風,鬥豔於春日,即使有的偶爾能在霜中開花,卻又隨寒風凋零,終究沒有耐寒的品質。

鮑照(約414~466),南朝宋文學家。字明遠。本籍東海(治所在今山東郯城);一説上黨(今屬山西),可能是指東海鮑氏的祖籍。

鮑照的文學成就是多方面的。詩、賦、駢文都不乏名篇,而成就最高的則是詩歌,其中樂府詩在他現存的作品中所佔的比重很大,而且多傳誦名篇。最有名的是《擬行路難》18首。他還擅長寫七言歌行,能吸收民歌的精華。

鮑照是南朝詩壇最亮的一顆詩星,和當時的謝靈運、顏延之一起被譽為“元嘉三大家”,成就高於二者。又被後人譽為“七言詩之祖”。朱熹雲:“鮑明遠才健……李太白專學之”;且鮑照的樂府歌行,直接影響了李白的樂府歌行,為李白尊崇之“先師”。

賞析

這首詩是託物言志的,寫的是梅花,説的是人。在我國古代詩歌中,梅花向來被認為是高潔、馨香的品格的象徵,是凌霜傲雪的氣骨的寫照,但鮑照卻另是一種寓意,有更深一層的含義。

開頭兩句就點出詩人與眾不同的構思:庭中雜樹很多,為什麼偏偏要為梅花而諮嗟呢?詩人自己設問説:“問君何獨然?”讀者也期待他作出解答。“念其霜中能作花”以下各句,全部是詩人的議論,但不是抽象的議論,而是把説理寓於具體形象的描述之中。“念其”、“念爾”是兩個層次的遞進,首先是頌揚梅樹的正面品格,在風霜雨露之中,眾芳蕪穢,獨有梅花盛開,果實累累,故人們讚美“十月先開嶺上梅”的高超風韻。“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實”,在春天,又“搖盪春風媚春日”,都讚譽梅樹有經風雨,抗霜雪而頑強生長的活力。

但是,這些描寫只不過都是鋪墊。全詩的主題是“念爾零落逐寒風,徒有霜華無霜質”兩句。前面“念其”句是第一個轉折,這裏“念爾”句是第二個轉折,這一轉折才點出了詩人的本意。儘管梅樹有上述種種優秀品格,但可惜傲雪凌霜的梅花,也不能長久開放,最終仍逃不脱“零落逐寒風”的命運。這就是詩人“為梅諮嗟”的原因,因為它“徒有霜華無霜質”,所以,雖然能抗傲一時,但難善始善終,最後還是“零落”了!花開花謝,屬自然現象,梅花自然也不可能常開。鮑照只不過是藉物擬人,借題發揮,用以諷刺那些曾想修持節操而又不能堅持到底的人。

在封建專制的社會裏,知識分子常因真言讜諫而遭橫禍,所以,許多人往往不能保持晚節而同流合污。在晉代,這種情況是不少見的,根據鮑照的為人和性格,可知他對這種不能保持節操的人是很看不起的,在蔑視的同時又帶有幾分惋惜。這首詩以梅花作比喻,揭示了這樣一個道理:一個人的節操,不是一時一事的表現,也不是表面的偽飾,而是要名副其實,恪守終身。我們可以説,這是一首哲理詩,它講的是人生哲理,但是,這種哲理是以比喻的`手法表現出來的,詩人塑造了梅花的形象,我們從梅花形象的藝術感受中,悟出了人生的哲理,也可以説是理在趣中。

古人愛梅也贊梅,文人騷客吟梅無數,鮑照的詠梅詩卻別有一番風味,以物喻人,由物及人,通篇以梅為線,卻處處令讀者感到的是詩人自身的品格特性——不隨波逐流,不落入流俗,更令人由此蕭然起敬的是詩人所表現出來的堅定不拔。

梅花落,鮑照人格的昇華。鮑照出身貧寒,一生很不得意,受壓抑,遭排擠,對社會的各種不合理現象,他都極其憎惡,然而他卻不能為受壓迫者反抗,只能堅定自己不流入流俗,這些在那個大環境下極其難能可貴的。

全詩共八句,共分兩層,一二句為第一部分,表達作者對梅花的偏愛,三到八句為第二部分,詩人自問自答。道出了梅花的可愛,值得愛之處。詩句語言流俗,情感豐富,形象非常鮮明。

“中庭雜樹多,偏為梅諮嗟”庭中樹多而雜,詩人卻惟獨對梅鍾情不貳,此句點明瞭詩人愛憎分明,更暗喻了他在“雜”的世間,卻依然堅定不移,不被各種俗媚所左右。

接下來詩人來了個設問“問君何獨然”,為什麼要獨愛梅呢?其後詩人作出了回答,能抵禦霜、露而不倒,還“作花”,“作實”,春天到來時還“媚春日”。將梅花不畏寒,不畏凍的品性寫出,留給讀者的是“傲梅”的形象。

最後兩句詩人又作出對比,梅花難能可貴的是敵寒風,而雜樹卻空有華麗的外表,詩人一愛一憎十分明顯,詩人個人品格也暗藏其中,不得不讓讀者敬佩。

梅花落,鮑照形象的完美體現,鮑照品格的宣揚。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