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舞蹈觀後感

來源:文萃谷 8.43K

一曲《梁祝》,曾牽動多少中外觀眾的浪漫情愫。昨晚,“梁祝”的悲情故事和不朽旋律,又化為斑斕彩蝶翻飛於芭蕾舞台之上,引來關注的目光。

梁祝舞蹈觀後感

芭蕾新作《梁祝》是在充分尊重民間故事和運用同名小提琴協奏曲主旋律的基礎上,以現代的眼光進行大膽改編和創新,為觀眾帶來了新的視聽享受。“共讀”、“送別”、“抗婚”、“化蝶”的結構也是借鑑戲曲作品的經典四幕框架,但創新之筆處處可見。馬文才在“共讀”中以紈絝子弟出現,而第三幕中又成為與封建勢力沆瀣一氣、阻撓梁祝相戀的對立面,善與惡、美與醜的鬥爭更為直接。作曲家徐堅強把具有濃郁江南風格的越劇音樂作為基本旋律框架,把25分鐘的一曲《梁祝》演繹成一部跌宕起伏的芭蕾交響作品,足見其功力。舞美和服裝也是一個亮點,按春夏秋冬四季遞變而設置的四幕場景,巧妙地配合了全劇基調由喜到悲的過程。主要演員所穿的經改良的中式芭蕾舞衣和“蝴蝶”的服裝,也基本符合表情達意的要求。主要演員的舞蹈語彙力求揭示人物的內心情感世界,尤其是以不同色彩的`蝴蝶羣舞象徵和襯托梁祝的愛情,也是值得肯定的嘗試。

一些專家認為,芭蕾《梁祝》的藝術創新起點不低,但還是“初步”的,全劇各個藝術部類的調整和雕琢,還有很大的空間。如第一幕“英台之夢”與現實之間的“切換”,很多觀眾沒有看明白,可否藉助燈光和舞蹈次序變化交待得更清晰些?“十八相送”的戲似乎沒有做足,“蝴蝶羣舞”也有些喧賓奪主,梁祝“一步一回頭”的纏綿情緒沒有配以相應的舞段渲染;祝英台“撞墳”之後,似可發揮芭蕾劇浪漫想象的特點,讓男女主人公以一段雙人舞強化其悲劇色彩,這也許要比墓室轟然而開後馬上切換成滿台彩蝶紛飛更令人回味無窮。

儘管它並不算完美,但藝術家們歷經數年磨礪,終於使它在原創芭蕾的舞台上“站立”起來了。相信日後再精修細改,這隻“中國蝴蝶”會飛得更高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