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保護人類共有的家園》教學設計

來源:文萃谷 3.1W

一、 指導思想

政治《保護人類共有的家園》教學設計

依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提出“新課程珠功能要從單純注重傳授知識轉變為體現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做人”的要求,在《依法保護人類共有的家園》教學設計中,要貫徹的指導思想是,學生在學科領域或現實 生活的情景中,通過發現問題、調查研究、動手操作、表達與交流等探究性活動,達到如下目標:

1、 在獲取知識 的同時,獲取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培養科學態度和科學道德,養成探索問題實質和事物本質的良好習慣。

2、 通過“自主學習研究”,充分發揮學生的個體潛能和求知慾望,培養收集和利用信息、發現問題和民問題的能力。

3、 通過“合作學習探究”學會分享與合作,培養對社會的責任心和使命感。

二、 課前準備

調查掌握,適當協調

確定主題,選擇夥伴

指導培訓,適時幫助

接受培訓,制定計劃

隨時關注,及時鼓勵

收集材料,實施研究

提供條件,組織交流

形成成果,交流完善

1、 確定主題,選擇夥伴。教師要在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的基礎上,提供若干與本課教學密切相關的選題供學生選擇,學生在確定自己的選題的同時選擇合作伙伴。在《依法保護人類共有的家園》主題下,又細化為“大氣篇”、“土地篇”、“水篇”、“法律篇”、行動篇“等;教師在學生選擇之後,適當調整過於集中或過於分散的小組。

2、 接受培訓,制定計劃。教師在預見學生可能遇到的問題和困難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相關培養。如:在“人類面臨嚴峻的環境問題”主題研究中,學生個人或小組在接受如何查閲文件、網絡資源,如何進行訪談調查、問卷調查、社會調查,如何進行數據歸類、統計和分析等方法的基本常識的指導和培訓之後,選定研究方法、明確分工、制定詳盡的研究進度。

3、 收集素材,實施研究。學生運用各種人方法,收集、整理、綜合分析利用信息,儘量多角度地思考問題並提出個性化的觀點和結論。如“大氣組”可以採用統計、比較 數據的方法。將我市某兩個月的大氣質量作比較 分析,並橫向聯繫生物、地理、等學科的相關知識;“水組”可以採用實地考察對地理教師進行談訪的方法,分析我市水資源的狀況成因並提出合理建議;“土地組”可以採用上網、剪報等方法蒐集有關“沙塵暴”問題的知識、資料和圖片等信息。

4、 形成成果,完善交流。學生在依據研究方案進行實踐的同時,要不斷地完善和修改自己的研究成果。 這一過程中隨時關注、適時指導,注意與相關學科老師建立聯繫,並積極提供條件,組織交流。

三、 課件製作

1、 充分利用網上已有資源,教師為學生提供相關網站,利用校園網進行信息傳遞與交流。

2、 教師利用也可以指導學生利用POWERPINT製作演示文稿;教師側重在教學難點、課堂流程、主菜單的設計製作及音像資料的剪輯上。

3、 教師將師生作品、重要環保網站、網上信息進行鏈接,便於課堂上充分利用。

四、 教學流程

基本環節

教學內容

師生活動

學生活動

情景導入

做好輔墊

明確主題

組織學生觀看“綠色奧運”的電腦畫面並提問:“體育盛會為何冠以綠色?”

觀看電腦畫面,積極思考並回答問題,分析“綠色奧運”的原因,明確本節課的.主題――環境問題

環境的分類

A、展示要素的課件,引導學生歸納出人類環境的內涵。

B、學生利用電腦進行“人類環境分類”的練習,及時分析錯誤的原因。

A、觀看畫面,積極思考、討論,舉例説明環境要素並嘗試歸納出人類環境的內涵。

B、操作電腦進行練習,並及時更正失誤,加深對人類環境分類的理解。

環境問題出現的原因

A、通過電腦畫面,引導學生了解環境問題的出現是一個過程。

B、播放錄像,使學生感受環境問題的具體體現。

C、安排學生分組彙報有關對大氣、水、土地等具體問題的研究成果;適時鼓勵學生實踐創新精神,及時補充相關材料。

A、觀看電腦畫面,領悟懂得環境問題的出現是一個過程。

認真觀看錄像,感受環境問題的具體表現

B、各小組代表調出網上資料或自己製作的演示文稿,分另彙報有關在氣、水、土地等方面環境問題的原因、表現及其危害“直接制約着我國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的內涵。

總結歸納,突破重點、難點

“直接制約我國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的內涵;

通過概括學生的彙報成果,總結歸納環境問題及其危害;

對難點進行“藉助成語-具體事例-理性認識”的重點分析;

藉助教師提示,參與分析、討論列舉事例,真正理解環境問題及其危害“直接制約我國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的內涵。

聯繫實際,鞏固遷移

增強環境意識及保護環境的緊迫性;

引導學生列舉身邊存在的破壞環境的行為,分析其危害,為下節課做輔墊;

列舉自己身邊存在的破壞環境的行為,分析其危害,並有針對性地提出措施建議;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