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數學的教學反思三篇

來源:文萃谷 1.03W

導語:隨着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國小數學課堂越顯和諧,課堂上教師巧設情境,精編活動,學生主動探索,各抒己見,思維之大膽超乎想象,方法之多樣不拘泥於慣常模式。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國小數學的教學反思三篇,歡迎參考!

國小數學的教學反思三篇

  國小數學教學反思

一、注重情境創設的趣味性,忽視其真正的目的性

要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教師在教學中就應該創設各種各樣的情境。但究其創設情境的目的,主要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的慾望,快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當情境的新鮮感一過,學生又趨於初始狀態。創設的情境不僅要具有激趣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所創設的情境中應藴含學生將要學習探究的數學信息、數學內容,同時情境的創設應結合學生實際、教學實際、學生生活環境的實際,也就是要與學生息息相關的生活緊密聯繫起來。

二、注重討論交流、彙報,忽視評價

小組合作、討論交流越來越多地運用到我們的課堂中,我們的學生也在合作、討論、交流中互相反思自己和對方的思維過程和結果,在這一過程中,各自的思維在相互碰撞,甚至會尋找到新的靈感。但我們不難發現,在全班進行彙報時,往往是彙報學生與教師單獨交流,其餘學生只是充當聽眾或無所事事,最終教師以自我為中心,把學生彙報的用“師講、生聽”這種傳統方式再交給學生,讓聽課者感覺學生以前的活動都是多此一舉,最終還是回到了教師講知識、教知識這一點上來。

三、注重教學內容,忽視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

許多教師上完公開課或教研課後發出這樣一些歎息:精心準備設計了一節課,可走進教室一切都變了,完全與所設想的背道而馳,大相徑庭。究其原因,主要是學生的養成教育沒有引起我們教師的重視。殊不知,“活與亂”“爭辯與吵鬧”是有本質區別的,我們所追求的是“活而不亂”“爭辯而不爭鬧”的課堂。

思考讓我們能客觀地認識事物,反思讓我們的頭腦更清醒,更能看清事物的本質。新一輪的課程改革為教學提供了科學的理念,但實踐中難免會出現對理念理解上的偏頗,造成“顧此失彼”的現象,只有不斷地反思實踐和總結,課改才會健康、良性地進行下去,我們的國小數學課堂才會更加有效,更加和諧!

  國小數學教學反思

一、在數學教學中要激發學生的興趣。

教學過程是促進兒童“自我發展”的變化過程。教學的對象是人,是具有潛在智能,充滿着情感和個性差異的活生生的人,教學的目的只有通過學習者本身的積極參與、內化、吸收才能實現。教學的這一本質屬性決定了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能否主動地投入成為教學的成敗的關鍵。一般來説,激發學習動機在導入新課時進行,這是學習新課的重要一步,根據不同的教材,採用不同的形式。

1、用故事導入新授內容。例如在教學“比的基本性質”這一課時,我一上課講了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同學們,你們想知道神算“小精靈”嗎?一天,“小精靈”去小明家玩,見他正在做一道題:1800÷25=?“小精靈”看了後馬上答道:比值等於72。小明用約分方法果真也是這個得數,他驚訝極了,問道“你怎麼會這麼快知道得數呢?”“小精靈”笑着説:“我用的是比的基本性質呀?”同學們,你們想掌握這種本領嗎?通過用故事導入,新穎、自然,能立刻引起學生的好奇心,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有利於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

2、創設問題情境,造成懸念,讓兒童因好奇而要學。一位教育家説過:“思維是從驚訝和問題開始的。”有經驗的老師常常先提出能激發學生積極思維的問題,然後引導分析、思考、探究問題。例如:教學小數乘法前,可以出一道設疑題:“不用計算,誰知道2。235×1。4的積有幾位小數?”讓學生從驚訝中產生懸念,在急於探求問題的情境中興趣盎然地學習新知。

此外,還可以用其他方法,無論是好奇、求知、還是情感,關注的需求,都促其形成一種努力去探究的心理,這種探究心理的形成,對具有好奇心,求知慾重的學生來講,本身就是一種滿足,一種樂趣。其過程可以簡單地概括為:探究――滿足――樂趣――內發性動機產生,這就保證學生在接觸新課時帶着熱烈的情緒主動地投入教學活動中去。

二、數學教學中要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

當前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學者都認為數學思維能力的主要成份是掌握數學的思考方法。因此,我們首先要改變對數學教學的傳統看法,樹立新的教學觀點:

(1)數學教學主要是數學活動(即思維方法)的教學,而不單單是數學知識的教學。

(2)數學教學現代化是指數學教學中充分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進行教學,用現代教育理論改革數學教育。

(3)數學教師的任務不單純是教數學知識,而且要教學生怎樣學。

總之,課堂教學以“引活”為手段,體現學生學習主動性和學生主體的地位,增加學生實際活動,重視學習方法的指導,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數學思維能力。因此,國小數學課堂教學要突出下面幾個方面:

1、以“引活”為手段,培養學生的一般思維。

以學生為主體的核心是以學生的“思維”為主體。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重視知識的形成過程,很好地把這個過程展現出來。讓學生在我們展開的過程中去交流、探索和解決,讓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體驗、感悟和內化的過程,就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過程。例如:教學“帶分數乘除法”時,先出示一組算式,學生練完後説出計算法則,再出示例題,引導學生觀察並討論。

(1)與過去學的分數乘法有什麼不同?

(2)能否化成形式計算?

這樣老師只在疑點上提出疑問,學生經過議論、思考,就能正確地掌握計算方法。又如教學例題時,讓學生小組討論:能化成的分數乘法計算嗎?學生通過議論總結出帶分數除法的計算方法。通過這樣的質疑、點撥,激發了學生求知的慾望,啟迪了學生的思維

2、以“引活”為手段,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

求異思維是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思路去解決問題。它不拘泥於常規,追求事物新穎的設想,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要大力提倡學生髮表與眾不同的見解,別出心裁,勇於標新立異,尋找與眾不同的途徑和方法。例如教學“20以內的退位減法”,除用“做減法想加法”外,還允許鼓勵學生用“破十法”或“湊十法”求差。如:12—5=?算法1、因為7+5=12所以12—5=7。算法2、12—5=2+(10—5)=7。這樣教學,既使學生掌握了新知識,又發展了求異思維的能力。

3、以“引活”為手段,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

正向思維是人們最常用的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方式對解決一些問題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這種習慣的思維方式往往只會側重問題的一方面而忽視另一方面。在教學中,不妨引導學生向相反的方向去思考,進行逆向思維,以求得問題的解決。例如:在競試題裏有這樣一道題:“有16人蔘加象冠軍爭奪賽,採用負一場就退出比賽的單淘汰制。為了決出冠軍1人,共要比賽多少場?”

此題多數學生都按一般的思路解答:因為兩人比賽一場,每場淘汰1人,所以第一輪應比16÷2=8(場),第二輪應比8÷2=4(場)……最後冠軍決賽場,所以共應比賽8+4+2+1=15(場)。老師給予肯定後,要決出冠軍,就必須淘1人,這就需要比賽多少場呢?如何解答呢?於是學生紛紛列出算式:16—1=15(場)。此法不僅簡單,而且構思巧妙,思維獨特,這便是創新思維。

三、數學教學中要在教學“雙基”的訓練中發展思維。

新授課的練習設計要得體精當,新穎,要採用合理的教學方法,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

1、要圍繞教學的知識面設計層次清楚的複習題,為新課作好鋪墊。例如教學“較複雜的求平均數應用題”時,先讓學生做“某鋼鐵廠一星期生產鋼材2。8萬噸,這星期平均每天生產鋼材多少萬噸?”讓學生回答數量關係式是怎樣的(平均數=總數量÷總份數),後出示新課例題:“某鋼鐵廠一星期前3天生產鋼材1。2萬噸,後4天平均每天生產0。4萬噸。這星期平均每天生產鋼材多少萬噸?”先讓學生比較兩題的異同點,再解答。

2、要圍繞教學的重點、難點、疑點設計有針對性的練習,這樣可分散難點。例如:為了讓學生正確理解百分率,可以出示這樣一題:“一個商店,同時出售了兩件商品,現價都是50元,一件賺了20%,一件賠了20%,這個商店是賺還是賠?”通過實例計算,分析錯誤原因,得出正確結論。

以上就是我這幾年在數學教學中的一些認識,相信通過這些方法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運用數學的興趣,而且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素質。

  國小數學教學反思

一、落實三維目標

在新課程背景下,數學教學目標變得豐富了,它涉及“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三個維度的目標,使得數學教學目標更加全面,更能促進學生的發展。這三維目標的關係可以形象地表述為:知識與技能既是數學教學目標,又是促進學生價值觀念變化的重要載體;過程與方法是數學教學的核心環節,是認知的槓桿;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是數學教學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不是獲得知識與技能的附屬品,而是具有獨立意義的,且與其它教學目標有機地整合在一起的,它是認知的根本;錯誤與失敗是認知的綠葉。在教學實踐中,我摸索了落實三維目標的兩條教學策略。

二、重視隱性知識的教學

英國教育家波蘭尼把知識分為隱性知識和顯形知識,他認為:許多技能、方法、交往、態度、體會、情感等方面的知識都是隱性知識(即只能意會的知識)。隱性知識無法形成像數學課本一樣的格式化知識,只能通過學生在實踐活動或具體案例的分析中感受和習得。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體驗、感受、感悟、反思和習得,不僅有助於他們深化相關數學知識的理解、認識,而且能提升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促進他們學習數學的態度朝主動、積極方面發展,感受成功探究帶來的愉悦。

例如,在“三角形的內角和”學習中,學生通過量一量活動,初步感受了三角形的內角和大致是180度,但是此時學生尚存疑惑;通過拼一拼活動,學生便可發現三角形的`三個內角可以拼成一個平角,這時疑惑消失了、成功探究的喜悦出現了;再通過特殊三角形的推導説明,學生更堅定了自己的猜測是正確的,自信心誕生了……通過他們親身經歷數學的探究活動和與同伴的協作互助,不僅促使他們習得三角形內角和的知識,而且促使他們習得怎樣探究一類數學知識的方法,同時促使他們的數學學習在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方面產生了良性變化。

三、重視數學知識形成過程的教學

注重數學知識形成過程的教學,實際上是注重獲取數學知識經歷的體驗,它徹底改變了傳統教學中“重知識、輕方法,重結論、輕過程”的做法。在具體的數學教學中,作為教師要精心設計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教學,使它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能科學有序地引導學生開展探究活動,讓學生的心智得以運動,並經歷這種心智運動所伴隨的情感體驗。例如,教學“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徵”時,先讓學生猜一猜能被3整除的數有什麼特徵?於是學生猜測個位上是3、6、9的數能被3整除;再引導學生舉實際例子驗證猜測是否正確;當學生髮現猜測不正確後,引導學生在計數器上用“算珠”任意擺數、試除,由學生自主發現算珠個數是3的倍數時,擺出的數能被3整除;這時引導學生思考:擺出的數與算珠有什麼關係呢?進而引導學生髮現:一個數各位上的數的和能被3整除,這個數就能被3整除。這樣學生經歷了猜測、驗證、實驗、發現的過程,自然能獲得深刻的體驗,獲得自主探索的成功。

在落實三維目標中,有的教師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從三維目標中游離出來,力圖創造一種有教育意義的情境,對學生施以説教式的教育,這實質上是對三維目標的曲解;還有的教師非常重視數學知識教學,毫不遺漏地把數學知識傳授給學生,學生能否在學習過程中產生體驗和感受是無關緊要的,甚至是可以被忽略的,這仍然是一種以知識為本位的價值取向。

四、創設問題情境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這情境要能溝通教師與學生的心理,調出學生的既有經驗,又要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教師要設計好這一情境的程序,讓學生在這一程序中開展觀察、操作、猜測、交流、反思等活動,並在活動中逐步體會數學知識的產生、形成與發展過程,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感受數學的力量,同時掌握相應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

例如,在教學“能化成有限小數的分數的特徵”時,上課伊始,老師很神祕地請學生考考自己,讓學生隨意説出一些分數,如1/2,5/6,7/25,7/15……教師很快判斷出能否化成有限小數,並讓兩個學生用計算器驗證,結果全對。正當學生又高興、又驚奇時,教師説:“這不是老師的本領特別大,而是老師掌握了其中的規律,你們想不想知道其中的奧祕呢?”學生異口同聲地説:“想”,從而創設了展開教學的情境。教師緊接着問:“這個規律是存在於分數的分子中呢?還是存在於分數的分母中?”當學生觀察7/25與7/15分子相同,但7/25能化成有限小數,而7/15不能化成有限小數時,發現規律存在於分母中。

教師追問:“能化成有限小數的分數的分母有什麼特徵呢?”學生興趣盎然地討論開了:有的學生説分母是奇數的分數,但7/15不能化成有限小數,1/2卻能化成有限小數;有的學生又説分母應是偶數的分數,但5/6不能化成有限小數,7/25卻能化成有限小數……這時教師啟發學生試着把分數的分母分解質因數,從而發現能化成有限小數的分數的特徵。正當學生有大功告成之態時,教師不失時機地指出8/24與6/24,為什麼分母同是24,化成小數有兩種不同的結果呢?學生的認知又激起了新的衝突,從而再次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思考、發現必須是“一個最簡分數”這一重要前提條件。

學生在知識內在魅力的激發下,克服了一個又一個的認知衝突,主動地投入到知識的發生、發展、形成的過程中,這樣學生的學習就變成了參與一種活動,經歷一個過程,獲得一種體驗。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