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選擇適宜的幼兒數學操作材料

來源:文萃谷 1.07W

在幼兒園數學教育中,教師為幼兒提供的材料是否適宜,直接關係到幼兒參活動的興趣,對材料探索與操作的結果,也直接影響到教育目標的實現。那麼,如何選擇、設計適宜的幼兒數學操作活動材料呢?課題研究,幾年的探索與實踐,我們得到以下感悟:

如何選擇適宜的幼兒數學操作材料

一、材料的選擇要物化教育目標,具有目的性

材料本身的結構特點及由這些特點所規定的活動方式往往決定着幼兒能獲得什麼樣的學習經驗,得到哪些方面的發展。因此,材料應藴含教育目標,有利於幼兒關鍵經驗的獲得。

1、從教育價值出發,把教育意圖和要求融進材料之中充分挖掘材料的潛能,使它能為實現教育價值服務,發揮最大的功效。例如:根據小班分類教學提供的材料 “圖形寶寶找媽媽”,“給不同顏色的小棒找家”。根據中班“點數10以內的數,認讀10以內的數字”投放的數字、數字接龍的玩具,根據中班“引導幼兒探究和感知幾何圖形之間的轉化關係”目標,投放的七巧板、五巧板。根據“會按某一簡單規律排序”目標投放的不同顏色、形狀、大小的串珠。根據“嘗試按一個維度分類和會按某一簡單規律排序”投放撲克牌等,都是我們在不斷操作與調整中投放到各年齡班計算區的,這些材料都隱含每一年齡階段的數學教育目標。使幼兒,通過擺弄、操作,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獲取了關鍵經驗。

2、從幼兒發展整體出發,體現材料的層次性。

幼兒園數學教育目標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它是以有序的結構組織起來的系統。從縱向的角度來看.它一般可以分為總目標、年齡階段目標、數學教育活動目標三個層級:從橫向的角度來看,它一般可以分為認知目標、情感與態度目標、操作技能目標三類。數學操作活動要考慮幼兒的層級水平,也就是考慮幼兒的自主活動水平。在幼兒的不同發展階段,其自主活動的能力處於不同層級水平。要使幼兒得到真正全面的發展,就必須在操作活動之前,詳細制定出開放性活動目標。開放性目標的制訂要根據本班幼兒的'發展水平和個體差異,遵循由易至難、由簡至繁、循序漸進的原則。不僅要注意知識的連貫性和系統性,還應考慮幼兒能力、情感、態度等方面目標的制定,向幼兒的生活經驗開放,向幼兒的想象力開放,滿足不同層次的幼兒自主發展的心理需求。例如:我園教師自制的“小蝌蚪找媽媽計算棋”把枯燥的數學概念藴含在有趣的、熟悉的故事情節中,孩子們很樂意接受,而且也非常樂意嘗試。用一故事情景可藴含不同層級不同類別的目標。在認知目標方面:小班可用於能正確區分認“ 1 ”和“許多”、 學習手口一致地點數 5 以內的實物並能説出總數、按數 (5 以內 ) 取物等目標的落實。中班可用於認識 10 以內數字,理解數的含義,會用數字表示物體的數量、正確點數 10 以內物體等目標的落實。大班則可以用於學習 10 以內數的組成與分解,理解其包含、互換、互補關係,學習 10 以內加減計算,體驗加減互逆關係等目標的落實。在操作技能目標方面:可落實在教師的幫助下學習按要求拿取、擺放和操作活動材料、學會基本數學操作活動技能、能聽清楚操作活動的規則,按規則進行活動並檢查活動的過程和結果、學習有條理地擺放、整理活動材料等目標。在情感與態度目標方面:有助於在數學活動中大膽回答問題,在日常生活中喜歡選擇數學活動,學習與同伴友好地進行數學遊戲,採取輪流、適當等待、協商等方法協調與同伴關係等目標的落實。隨着目標的逐步提高,對幼兒提出了不同的要求,這樣就有利於幼兒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獲得發展,這也正是目標開放性的具體表現。

二、材料的設計要尊重幼兒認知特點具有科學性

材料不僅是幫助幼兒系統地建構數學知識及誘發幼兒主動探索學習的工具,而且是引導幼兒學習數學知識,發展思維能力過程過中的重要手段。因此,提供材料要充分考慮到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例如,小班幼兒在認知過程中好模仿,學習目的性差,任務意識淡薄,他們往往只對活動的工具和使用工具感性趣。而到了大班,他們的學習目的性能增強了,能為完成學習任務做出努力,重視學習結果和評價。小班和大班認知特點不同,同樣的材料其效果是完全不同。在實踐中我們發現,大班教師利用印章、實物練習數的組成,效果很好。可同樣的材料遷移到小班效果截然不同。提供了小魚印章後,小班教師讓幼兒在一條小魚後面印上一條小魚,1添上1是2,幼兒把印章印在紙上很興奮,他們印了又印,還把小魚印在臉上、手上,教師困惑了,認為是不是幼兒故意淘氣。經過集體教研與反思後,分析出這是投放材料不當造成的。因此,在投放材料時要充分考慮幼兒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使其達到最佳效果。

三、材料的選擇要滿足不同發展水平幼兒具有層次性

材料是幼兒主動建構知識的載體,在投放材料時既要考慮到幼兒的年齡特點,又要兼顧個體差異,《綱要》明確提出: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由於數學教育活動目標層級的豐富性,活動材料在準備上也應體現數學教育目標的層次性、多元性。在層次性上要適合幼兒的發展水平,選擇幼兒的“最近發展區”,為發展水平不一樣的幼兒提供不同功能、難度的材料,使不同層次的幼兒能夠積極動手操作、主動進行探索,從而有效地促進每一個幼兒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

1、同一種材料在不同年齡班要有不同要求

幼兒的發展存在階段性,不同年齡的幼兒在學習、動作和心理髮展等發展狀況有很大差距,因此,操作材料要適合孩子的不同年齡特點,教師必須從本班幼兒的原有經驗和實際水平出發選擇內容,適宜提供材料,有效地促進幼兒發展。例如同是玩計算撲克,小班可選擇撲克中1-5的數字,選擇2-3種顏色和圖形,讓幼兒數點子、按物體的一種特徵(顏色或圖形)進行分類。中班可以選擇10以內數字,選擇6-7種顏色和圖形,進行10以內數量的認識與理解,學習相鄰兩數的等差關係,鞏固練習分類與排序。到了大班可選擇全部數字、顏色與圖形,進行數數,分類及加減法運算等活動。

2、同一年齡班要滿足不同發展水平幼兒的操作需要

幼兒的發展水平不是整齊劃一的,同一年齡階段的幼兒存在着個體差異,對於一些幼兒來説很容易操作的材料,有可能會使另一部分幼兒感到很難,甚至無從下手。針對這種情況,為了充分調動每一個幼兒學習的積極性,激發他們的探究慾望,教師要從適合幼兒的發展水平,適合幼兒的“最近發展區”的角度出發,為發展水平不一樣的幼兒設計具有不同功能、不同難度的操作活動材料,允許他們從不同的起點,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發展速度選擇材料,逐步達到目標要求。例如:排序活動,我們為一些幼兒提供只有一個變量的材料;同時也可為另一部分幼兒提供兩個變量的材料,並配有變量特徵的標記,讓他們按照標記排序;幼兒在完成了一種材料的排序後,允許他們更換不同層次的材料進行活動。這樣,既滿足了不同層次幼兒的需要,又使每一個幼兒獲得成功體驗。

四、材料的投放要豐富具有多樣性

豐富多樣的操作材料是幼兒進行嘗試的物質基礎,可以引發幼兒主動探索的熱情,從而幫助幼兒完成學習過程。

1、圍繞教育目標,提供多樣性的材料

一位心理學家曾經説過“多變的刺激容易引起幼兒的注意”,因此,教師為幼兒提供和選擇材料時,應從教育目標和幼兒發展所涉及的各個方面的需求出發,為實現教育目標、促進幼兒發展服務。所以,教師所投放的材料力求多樣,以給幼兒豐富的感官刺激,激發幼兒探索的慾望和興趣。在研究過程中,通過觀察我們發現:幼兒會在某一角落中經過幾分鐘的專注思考,很快地完成活動目標,然後,就東張西望、無事可幹,顯然這是對材料失去了興趣。因此教師還應考慮圍繞同一目標提供多種材料,避免重複、類似材料,以激發幼兒探究興趣,滿足幼兒需要。例如圍繞“相鄰數”這一目標,中班教師為幼兒提供了:送小雞回家、給小豬穿衣服、有趣的指偶、快樂的馬戲團、幫聰聰找朋友等多種材料。猶如在“配對”操作練習中,我們提供的材料有大小配對、形狀配對;還有數量配對等多種材料,可以説要想真正讓幼兒與材料互動,激發幼兒的探究興趣,就必須保證有足夠的材料供幼兒操作,這樣才能使幼兒對數學的探究始終保持新鮮感,始終充滿濃厚的興趣,從而得到主動發展。

2、操作材料數量應能滿足全體幼兒自由選擇的需求。

在材料的投放上,我們注重種類多樣的同時,更注重數量的充足,以滿足幼兒的好奇心和認知興趣,滿足幼兒自由選擇的需要,讓幼兒在操作中,能夠按照自己的意願添加和改變操作材料。例如:

教研活動中我們通過觀察,小班幼兒特別愛模仿,他們有時會因為同伴操作材料的新奇有趣,而發生爭搶,從而影響區域活動的正常進行。這就需要教師在材料投放時適當增加同一種材料的數量,以滿足有同樣操作慾望幼兒的需求,以保證幼兒的操作活動順利進行下去。

總之,通過一個階段的探索與實踐,我們清晰地認識到:幼兒在操作活動中與材料的互動是一個持續的探究過程,它能促使幼兒主動學習,進而產生好奇心以及強烈的探究慾望和動力,讓幼兒學習數學更加主動,從而培養了幼兒獨立發現、分析問題的能力,以及探究解決問題的積極態度,促進幼兒有效的建構數概念和經驗。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