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讀後感(彙編15篇)

來源:文萃谷 1.78W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千萬不能認為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童年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童年讀後感(彙編15篇)

童年讀後感1

高爾基是一位偉大的作家,在俄國,乃至世界文壇,都有的極大的盛譽,《童年》也可以説成是他的代表作。

20天后,我終於讀完了這部偉大的作品,關掉網頁,我心裏久久不能平靜,想起了許多許多。高爾基那悲慘、令人憐憫,令人感歎,令人同情的童年故事,頓時把我吸引住了。故事生動地再現了19世紀七八十年代俄羅斯下層人民的生活狀況。

故事生動地再現了19世紀七八十年代俄羅斯下層人民的生活狀況。在這樣一個瀰漫着殘暴和仇恨的家庭裏,幼小的阿廖沙過早地體會到人間的痛苦,骯髒和醜惡,那幼小的心靈因受到許多許多次沉重打擊而深深震動。而外祖母和那些像外祖母一樣的人,甚至可以説成算是阿廖沙的親人,保護和支持了阿廖沙…………展示了那些充滿殘酷、野蠻、愚昧、污穢的令人窒息的生活。阿廖沙深深地體會到沙皇專制制度的腐—敗、醜惡。老百姓身處黑暗而不知的奴性與麻木,和年輕一代反抗黑暗、奴役,追求自由、光明的追求自己所希望的生活苦難歷程。

其實,阿廖沙的原型就是高爾基本人,高爾基借阿廖沙這個人物來描述自己的童年。高爾基用真實優美的文筆描述了自已苦難而令人難以置信童年,我為自己而慶幸——我沒有出生在那個年代,不可能受到那種痛苦,自己沒有失去親人……我很幸福,甚至可以説我很幸運,被家長寵着。每天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中,聽着老師講課;回家有大魚大肉等着你品嚐;你想要什麼,就給你什麼。

我的童年,同其他同齡人一樣幸福,雖然沒有父母的陪伴,但我的祖父祖母把我養育成人,我同樣感到了温暖,同樣感到了幸福,同樣感到了同齡人所感受到的一切。

但是高爾基,他卻不同,高爾基很少有安寧的日子,幾乎天天有人傷害他、辱罵他、欺負他。他必須要承受這我們這個年齡所不能承受了,但他還是想我們一樣成長,在那樣可怕的環境裏都可以出高爾基這種大師,我們這樣的環境還不出人才的話,那真是愧對於父母。

我想,高爾基要告訴我們的是:要執着求知、不怕困難、持之以恆、永遠以那種積極,勇於拼搏的態度對待現在和未來的生活!

童年讀後感2

這幾個星期,我一直在讀《童年》這本書。看過之後我被書中的內容震撼着,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童年》講述了阿廖沙的父親去世了,母親帶着他去投奔外祖父。外祖父開了家染坊,隨着家業的衰落,外祖父變得吝嗇、貪婪、專橫、殘暴,經常毒打外祖母和阿廖沙,還狠心地剝削手下的工人。阿廖沙的兩個舅舅也很粗野、自私,整天為爭奪家產爭吵鬥毆,瘋狂地虐待自己的妻子。但是,善良的外祖母常常講一些憐憫窮人和弱者、歌頌正義和光明的故事給阿廖沙聽,使他能明辨是非。外祖母就像一盞啟明燈,照亮了阿廖沙敏感又孤獨無助的心,讓他懂得光明與黑暗、正義與邪惡。外祖母給予阿廖沙勇氣和力量,使他在這個瀰漫着殘暴與仇恨的家庭裏仍保持着對生活的信心與熱情,讓他在這個冷冰冰的人世間感受到親情的温暖,並逐漸成為一個堅強、勇敢、正直和充滿愛心的男子漢。

《童年》中給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外祖母和阿廖沙之間深厚的感情。書中的外祖母慈祥善良、聰明能幹、熱愛生活,對誰都很忍讓,有着聖徒一般寬廣的胸懷。每當阿廖沙晚上睡覺的時候,外祖母總是給他講故事,還配着滑稽的動作。無論那一天,阿廖沙有多麼不高興,只要一聽外祖母講上帝的故事,心裏就會無比的喜悦。這些美妙動聽的故事如春雨點點滋潤着阿廖沙幼小的心。外祖母給了阿廖沙很大的幫助和影響,正如書中寫到:“她沒來時,我好像是躲在黑暗中睡覺,但她一出現,就把我喚醒了,把我領到明亮的地方??”而阿廖沙也總是在外祖母遭到外祖父毒打時勇敢地跳出來,為外祖母打抱不平,甚至去幫外祖母打外祖父。

看完了阿廖沙的童年生活,我才深刻體會到自己是多麼的幸福。我有愛我的父母、長輩,有温暖的家,有優越的生活條件,基本上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想要什麼就能得到什麼。而阿廖沙卻生長在一個瀰漫着殘暴和仇恨的家庭裏,嚐遍了人間的痛苦和醜惡。“在無盡的日常生活中,痛苦就是節日,火災就是遊戲,在空無一物的臉上,有一條抓痕也算是點綴??”如果説,阿廖沙像生活在地獄,那我就像生活在天堂。我就好似温室裏的花朵,沒有經歷過風吹雨打,沒有遭受到磨難挫折。我無法想象如果我生活在阿廖沙的時代,我是否能像他一樣勇敢、堅強、樂觀。阿廖沙的陰暗童年並沒有影響他的成長,在無盡的苦難及與惡勢力的頑強鬥爭中,在接受和認識現實中所有美好事物的過程中,阿廖沙成長為一位偉大的作家,蜚聲世界文壇。從阿廖沙的身上,我懂得了:無論身處多麼惡劣的環境,無論前途多麼的黑暗,無論遭受多少的打擊,只要堅持信念,滿懷希望,明確目標,不懈努力,就一定可以到達陽光普照的頂峯。

童年讀後感3

我的童年,就像一個五光十色的夢,夢裏充滿了歡歌笑語,家人的用心呵護,老師的諄諄教導,陪伴我在幸福快樂裏漸漸長大

然而,並不是每一個人的童年都是充滿陽光的,高爾基老爺爺的《童年》,就是一個不尋常的童年。在一個俄羅斯的普通家庭裏,主人公阿廖沙遇見的卻是一個痛苦黑暗的童年。他的童年,走過的,是噩夢一樣的遭遇:在他很小的時候,父親就永遠離開了他,他和慈祥的外祖母,傷心欲絕的母親一起,來到了外祖父的家尼日尼諾弗哥羅德城。阿廖沙來到外祖父家時,外祖父家業已經開始衰落,由於家業不景氣,外祖父變得也愈加專橫暴躁。阿廖沙的兩個舅舅米哈伊爾和雅科夫為了分家和侵吞阿廖沙母親的嫁粧而不斷地爭吵、鬥毆。在這個家庭裏,阿廖沙看到人與人之間瀰漫着仇恨之霧,連小孩也為這種氣氛所毒害。阿廖沙一進外祖父家就不喜歡外祖父,害怕他,感到他的眼裏含着敵意。阿廖沙就是在這種令人窒息的,充滿可怕的景象的狹小天地裏”度過了自己的童年。

這個污濁的環境裏,阿廖沙遇到了另外一種人,另外一種生活。這裏有樂觀、純樸的小茨岡,正直的老工人格里戈利。每逢節日的晚上,雅科夫就會彈吉他,奏出動人心絃的曲調。外祖母跳着民間舞,猶如恢復了青春。這一切使阿廖沙既感到歡樂又感到憂愁。在這些人當中,外祖母給阿廖沙的影響是最深的。外祖母為人慈祥,善良,公正,熱愛生活,對誰都很忍讓,有着聖徒一般的寬大胸懷,相信善總會戰勝惡。她知道很多優美的民間故事,那些故事都是憐憫窮人和弱者,歌頌正義和光明的。正是外祖母的愛,給阿廖沙灰暗的童年裏,融進了一絲的暖意。

一口氣讀完了這本書,我的心裏久久不能平靜,阿廖沙的童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裏。看看我們,每天可以快樂的上學,可以吃着香噴噴的美食,穿着漂亮的衣服,可以看電影,玩遊戲,做一切自己喜歡的事情,理所應當的享受着家人、師長給予的愛。阿廖沙呢?他以優異的成績讀完了三年級,就永遠地離開了學校課堂。母親去世,他埋葬了母親以後,不久走向了‘人間’去謀生。”

真是童年不同樣啊,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幸生活在這個嶄新的世界裏,不愁吃穿,可以無憂無慮地成長,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好好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還有什麼藉口不努力學習呢?我們一起努力吧!只有好好學習,才對得起這幸福的童年時光。

童年讀後感4

青春是一個普通的名稱,它是幸福美好的,但也充滿着艱苦的磨練。

——高爾基

《童年》想必大家都聽説過,大部分人也都閲讀過,但這本眾所周知的名著卻給我留下深刻的人生思考。

首先,它教會了我堅強與勇敢。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它們不知何時會降臨,也不知究竟會給我們帶來多大的傷害,但我完全知道,在它們來臨時,我們必須堅強和勇敢。只有用堅強和勇敢來武裝自己,才不會被晴天霹靂所打擊,才有足夠的精力去思考如何對待這突如其來的災難。這就如同在地震來臨時,堅強、勇敢的人逃生的希望更大,因為他們勇敢,勇敢就能使頭腦清醒,也就可以找出最好的自救辦法。所以,堅強勇敢是每個人應該具有的品質,有了堅強和勇敢,我們能在黑暗中發出那微弱的一束光,沿着光走,就能看見藍天。

其次,它還告訴我生活中總會存在希望。希望是每個人都喜愛的一個詞,它預示着美好、光明與成功,它是幸福的女神,是機會的象徵。而在這個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是什麼?不是沒有金錢,不是沒有權力,而是沒有希望。正如我上面所提出的,希望代表機會,沒有了希望也就沒有了機會。這也就意味着花枯了不會再開,人青春過了不會再重來,走進黑暗就不會再重見光明……因此,請讓你的心靈永遠相信希望,相信希望就在前方。人活在希望中渾身都是勁。這樣,你的心就會一直髮光熱,一直充滿活力,一直鮮紅滋潤。記住:希望只會眷念相信它的人!最後,《童年》不僅讓我體會到故事主人公阿廖沙童年的黑暗與痛苦,更使我體會到人間的光明與温暖。樂觀淳樸的茨岡人,正直無私的老工人葛利高裏以及善良公正的外祖母。他們都是温暖與光明的使者,令阿廖沙在黑暗中綻放出束光,也給我帶來了積極的能量,鞭策我奮進,讓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芒!

“小茨岡”的去世令我感到震驚,激起了我對十九世紀俄國草根階級人民的同情,對十九世紀俄國兒童悲慘命運的憐憫。

但是,現在二十一世紀了,在我們身邊仍有一些不幸的兒童默默地忍受着痛苦。記得有一次,我和家人到沙灘吃飯,忽然,悠揚的琴聲從遠方飄來,越來越近。一看,映入眼簾的是一位衣衫襤褸的、身上揹着吉他的小女孩,和她同行的是一位目露兇光的老頭。他們一邊走,小女孩一邊彈,老頭就向兩旁正在吃飯的人遞上餅乾盒,意思是求人施捨點錢。餅乾盒裏已有許多零錢,看來小女孩也彈了很久了。可能是累了,小女孩一味地彈錯音不斷重彈,那老頭一個巴掌扇到她的臉上,她小聲的啜泣起來還是繼續彈。來到我面前我投了一張十元的鈔票,輕聲問小女孩:“太累了嗎?”小女孩怯生生地瞥了老頭一眼立刻説:“不累!不累!”美妙的琴聲依然在我耳邊縈繞,而此刻,我只想關閉我的耳朵。

還有邊遠山區的孩子,有暴力傾向家庭的兒童……他們統統都需要關懷和幫助。同樣是兒童,為何有不平等的待遇呢?請大家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吧!

童年讀後感5

童年,是夢開始的地方;童年,是揚帆起航的地方;童年,是美好回憶的開端。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已的童年,而每個人的童年都有所不同。

近來這段時間正好是春節假期,我回到了童年開始的地方。發小們的聚會、孩子們的玩耍,都伴隨歡快的笑聲。是那樣的純粹、那樣的無所顧忌。讓我好像回到了童年一般,培同朋友、孩子們一起放飛自我,盡情玩樂。時間在不停走動,總歸有了屬於自己的閒暇時間。不做其它,讓自己靜下來閲讀一下喜歡的書籍。看下書桌,找出了一本前蘇聯著名文學家高爾基的《童年》。讀後讓我思緒萬千,思考了很多。在整個過程中有我對主人公悲慘遭遇的同情,但更多的是我對主人公那種堅強不屈精神的感動與敬佩。

《童年》是高爾基自傳體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也是高爾基寫的最投入最富有魅力的作品。這本書真實地描述了高爾基的童年生活。《童年》這本書主要是圍繞着高爾基三歲時父親因霍亂而去世,母親帶他回到外祖父家裏生活。在生活過程中,外祖父一家人對待他的不同態度,以及外祖父一家人為人處事的方式。這些生活細節都對高爾基以後的成長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最後高爾基母親改嫁後病逝,外祖父家庭沒落破產。高爾基被迫流落人間,開始了他的流浪生活。沒有了母親、外祖母的關愛他不得不獨立謀生,一個人面對以後的生活。雖然高爾基的一生是艱難坎坷的,但是他從來沒有放棄過生活,他遇到困難時也沒有想過退縮。他總是想盡一切辦法去克服去解決。

高爾基曾經説過這樣一段話:“我們的生活是非常奇妙的。在我們的生活中,雖然有滋生各種無恥的、敗類的、肥沃的土壤,但是這種土壤中就會長出卓越的、健康的且富有創造性的力量,生長出善良的、人道的東西,他們不斷激發我們建設光明的、人道的、新生活的不滅希望。”

《童年》這本書,是高爾基通過自己的那段悲慘童年讓我們明白。無論生活有多麼艱難,環境有多麼惡劣,我們都不應該放棄。世界總是美好的。只要我們懷着一顆積極的、善良的心,總會觸摸到温暖的陽光,看到另一種美麗的風景。無論生活中、工作中只要我們始終保持正能量,相信我們的生活會越來越好。

童年讀後感6

這個學期,我讀的第一本書就是《童年》,它是高爾基自傳體三部曲的第一部,講述了主人公阿廖沙三歲至十歲這一段時間的生活。在阿廖沙三歲喪父後,由母親帶到外祖父家,這個家裏瀰漫着仇恨,而阿廖沙卻沒有染上仇恨的毒素,反而成長為一個光明的人。這本書反映了俄國社會的諸多問題。

在書中,首先反映的就是當時社會中男尊女卑的現象。雅科夫舅舅打死了自己的妻子,外祖父不止一次暴打過外祖母,母親因自己做主結婚而被扣留了嫁粧,這些都是因為當時女性地位偏低,不能反抗男權的欺壓。文中寫到:“他媳婦兒偏偏軟得像塊涼粉”,正説明了當時女性社會地位的低下,造成了她們性格上的懦弱。

其次,小説反映了當時巨大的貧富差距。在那時,工廠主以糧票的方式代替薪酬發放給工人,藉此盤剝工人的工資,減少他們的應得收入,貧窮之人甚至形成了偷竊的風氣。大部分財產掌握在少量的富人手中,而窮人甚至連解決温飽都十分困難。貧富的“兩極分化”使得窮人越來越窮,富人越來越富,因此,“解決温飽”成了窮人一生的奢望。

最後,小説也反映了當時民眾文化程度普遍較低的狀況。積極投身於科研的“好事情”,竟成了房客們討厭的人。當時的學校也以教導《聖經》的內容為主,人們過度信教,死守教條,不接受這世間的真理,多少人都固執地堅信上帝就是一切,而忽視了一些基本的科學原理。正是因為人們不重視科學,才使“好事情”被大家視為“異類”。而民眾文化程度的低下也是導致社會一直停步不前的原因之一。

回想一下中國,我們也有過這些狀況並存的時代。在封建社會,我們也一樣“男尊女卑”,在舊中國,我們也曾經是貧富懸殊,老百姓沒有受教育的權利。而在新中國,男女地位平等、機會均等,女性也頂半邊天。封建社會常常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現在我國全面進入小康社會,北京、上海等已經成為國際化大都市。曾經我們因閉關鎖國而錯過了多次工業革命,而現在,我國的科學技術水平已躋身於世界先進行列。

在我看來,男尊女卑、貧富懸殊、教育落後是阻礙當時俄國社會發展的絆腳石,因此我們必須追求公平、重視教育、發展科技,才能不斷推動社會發展。

童年讀後感7

馬克西姆·高爾基的《童年》舉世聞名。在一個很平凡的星期天下午,我翻開了它,情緒也隨着書上一行行黑色的宋體字忽起忽落……

主人公阿廖沙痛苦的童年生活深深地打動着我:他四歲喪父,跟隨悲痛欲絕的母親和慈祥的外祖母到專橫的、瀕臨破產的小染坊主外祖父家生活。周圍殘酷的事情太多了,有時甚至連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竟會發生這樣那樣的事情。貪婪、殘忍、愚昧;父子、兄弟、夫妻之間勾心鬥角;為爭奪財產常常為些小事爭吵、鬥毆……

在外祖父家,阿廖沙經常挨暴戾的外祖父毒打。他的朋友——樸實、深愛着阿廖沙的“小茨岡”(伊凡)每次都用胳膊擋外祖父打在阿廖沙身上的鞭子,儘管會被抽得紅腫。但強壯的他,後來卻在幫二舅雅科夫抬十字架時給活活的壓死了。善良的外祖母也處處護着他。外祖母是全家人的精神支柱。她常常給阿廖沙講好聽的神話故事,也潛移默化地教他做一個不向醜惡現象屈膝的人。

阿廖沙的童年是黑暗的,就像他的家庭一樣。和阿廖沙相比,我們的童年是燦爛的,是多姿多彩的,是無憂無慮的。有那麼多的孩子甚至不懂什麼叫做“捱揍”,因為我們從沒有經歷過被人打、被人拿鞭子抽的滋味。那也許是一種無法想象的痛苦和悲傷吧。當然,除此之外,我們的生活中也很少有家人之間的勾心鬥角,為爭奪財產而打架毆打之類貪婪、兇狠的事情。更不會發生殘忍的把某個無辜的人無端地折磨致死這類想都沒想過的“恐怖事件”。

天哪,如此比較,我們的童年和阿廖沙的有着天壤之別。我們每天生活在蜜罐兒裏,被甜水泡着,過着用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是多麼幸福和快樂呀!我們從來不用考慮衣食住行,這些讓大人們操心承擔就足夠了,根本輪不到我們呢。

但擁有着這些,我們並不知足。我們總是奢求更多。因為,在我們眼裏,大人們掙錢是那樣的容易,似乎都不費吹灰之力。我們多天真啊。的確,我們不用像阿廖沙那樣只十一歲就到“人間”獨自闖蕩。但讀過《童年》之後,我們應該悔過自己曾經的奢侈,我們應該不再浪費,我們應該學會珍惜。

那麼,就從現在開始吧。我們不再奢侈,不再浪費;我們開始為長輩着想,體諒他們;我們更應該開始滿足自己的幸福生活。為了以後,為了將來,為了我們到“人間”的那一天吧。

童年讀後感8

我讀過一本書,叫做《童年》,童年講述的是一個孩子童年的時光。童年經過的是各種各樣的經歷。在童年時候,有過好多膽顫心驚的事。

也許你的童年難忘的是繽紛多彩的美景,也許你的童年難忘的是融洽相處的朋友,也許你的童年有着不為人知,與眾不同的一個個祕密,他們都值得你去細細品味,深深回憶。而我的童年難忘的則是一本書,一本引我走向知識的海洋的少兒經典科普讀物。童年告訴我們,童年時光是最無私的。儘管他們的事業不同,所處的時代與國家也不同。但是在他們的生活中,童年中,他們在肉體與精神上經歷了人生的種種磨難。卻為創造不朽的傑作貢獻了畢生的精力。童年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總會有險阻的,童年的生活是快樂的,但是生活中也充滿了貧困,孤獨與辛勞。但他們並沒有退縮,我認為英雄的偉大不在於他的體魄,而在於它的心靈與品格。我認為唯有真實的苦難,才能使人不抱幻想。直麪人生,唯有與苦難的搏鬥,才能使人經受殘酷的命運。因此偉人們的生涯往往就是長期的受難,他們的身心遭受悲慘命運的折磨,然而正是憂患造就了他們的偉大。

假如説我的童年是一杯茶,那這本書就是茶的清香,假如説我的童年是一盤局,那這本書就是那個至關重要的棋子,假如説我的童年是一張蜘蛛網,那這本書就是網的中心點。童年已成細霧,成淡淡的影子,可這本書,會被牢牢的鎖在我記憶的深處。

人生最難忘的就是在童年,童年是最純潔的,童年是光明的,童年是有意義的。我們一定要珍惜我們的童年。讀完這本書,才知道童年是最真實的,沒有心機的。我真的被童年所深深的吸引了,好像就快融到那一片童年的草坪上,盡情的歌唱,沒有任何煩惱。去享受童年的快樂與幸福。

現在細想起來,童年就像一本打開的書,在這本書裏,你會讀到因滿足了願望而高興,也會讀到遇到不平而氣憤,還會讀到因受了委屈而傷心。你會讀的興高采烈,也會讀的神色黯淡。你會因讀到精彩處而大聲叫好,也會因讀到驚險處而大驚失色。而現在,童年正在離開我,書的紙張也因此而漸漸變黃。被功課這座山壓得直不起腰的我們,只能在夢裏,慢慢的、慢慢的咀嚼這書裏的文字。

最後,好好把握你的童年吧,別讓這本書留下空白,留下遺蹟。

童年讀後感9

克西姆·高爾基的《童年》舉世聞名。在一個很平凡的星期天下午,我翻開了它。情緒也隨着書上一行行黑色的宋體字忽起忽落。

主人公阿廖沙痛苦的童年生活打動着我:四歲喪父,跟隨悲痛欲絕的母親和慈祥的外祖母到專橫的、瀕臨破產的小染坊主外祖父家,卻經常挨暴戾的外祖父的毒打。但善良的外祖母處處護着他。在外祖父家,他認識了很多“安安靜靜”的親戚,其中包括兩個自私、貪得無厭的、為了分家不顧一切的米哈伊洛舅舅和雅科夫舅舅,還有兩個都叫薩拉的表哥。樸實、深愛着阿廖沙的“小茨岡”(伊凡)每次都用胳膊擋外祖父打在阿廖沙身上的鞭子,儘管會被抽得紅腫。但強壯的他,後來卻在幫二舅雅科夫抬十字架時給活活的壓死了。

阿廖沙的童年是在一個典型的俄羅斯小市民的家庭裏度過的:貪婪、殘忍、愚昧。父子、兄弟、夫妻之間勾心鬥角。為爭奪財產常常為一些小事爭吵、鬥毆……但在這個黑暗的家庭裏,有一個勤勞、堅強、善良的外祖母。她常常給阿廖沙講好聽的神話故事,也潛移默化地教他做一個不想醜惡現象屈膝的人。

阿廖沙的童年是黑暗的,就像他的家庭一樣。周圍殘酷的事情太多了,有時甚至連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竟會發生那樣的事情。但好在有外祖母——全家人的精神支柱。阿廖沙也還認識很多其他的人:搬進新房子後的幾個房客、隔壁的三少爺,等等。阿廖沙從家人的一些“奇怪”的舉動中懵懂的明白了一些道理。

和阿廖沙相比,我們的童年是燦爛的,是彩色的。是沒有煩惱痛苦的,更是無憂無慮的。有那麼多的孩子甚至不懂什麼叫做“打”,因為我們從沒有經歷過被人打、被人拿鞭子抽的滋味。那也許是一種無法想象的痛苦吧。當然,除此之外,我們的生活中也很少有家人之間的勾心鬥角,為爭奪財產而打架鬥毆之類貪婪、兇狠的事情。更不會發生殘忍的把某個無辜的人無端地折磨致死這類想都沒想過的“恐怖事件”。天哪,如此比較,我們的童年和阿廖沙的有着天壤之別。我們每天生活在蜜罐兒裏,被甜水泡着,被金燦燦的錢堆着……我們是多麼幸福呀!我們從來不用考慮衣食住行,這讓大人麼操心就足夠了,還輪不到我們呢。

但擁有着這些,我們並不知足。我們總是奢求更多。因為,在我們眼裏,大人們掙錢是那樣的容易,似乎都不費吹灰之力。我們多天真啊。的`確,我們不用像阿廖沙那樣只十一歲就到“人間”獨自闖蕩。但讀過《童年》之後,我們應該悔過自己曾經的奢侈,我們應該不再浪費,我們應該學會珍惜。

那麼,就從現在開始吧。我們不再奢侈,不再浪費。我們開始為長輩着想,體諒他們。我們更應該開始滿足自己的幸福生活。為了以後,為了將來,為了我們到“人間”的那一天。

童年讀後感10

每個人都有自己值得回憶,值得珍惜的美好時光。對於我來説童年是我最寶貴的收藏。可是,並不是每個人的童年都是幸福的,從《童年》這本書來可以看出,高爾基的的童年應該是他的一段悲慘遭遇,一段深情的回憶。

暑假裏一個平凡的星期天下午,我翻開了《童年》,高爾基的悲慘命運一幕幕展現在我的眼前:他的父親在他4歲時便因病喪生,母親帶他回了外公家。但他的外公卻是一個自私,性情暴躁的染坊主,一次又一次把高爾基打地昏迷過去。他的外公手下有大量的資產,因此他的兩個兒子為了爭奪父親手下的財產,毫不顧及手足之情,爭的頭破血流。在這種環境下誰能不覺得恐慌和不安呢?

高爾基就是在這樣的一個環境成長的。我不禁打了個寒顫,不過,高爾基的外祖母慈祥善良,聰明能幹,熱愛生活,對誰都很忍讓,有着聖徒一般的寬大胸懷。而且對高爾基格外疼愛,讓高爾基寒冷的心感受到愛的温暖,正義的存在,讓高爾基從小立志,鑽研文學。

高爾基的外祖母用愛孕育了這顆幼小的種子,給他以生命的力量和養分,使他變成了參天大樹。在黑暗的逆境中會有一束燦爛的光明在等着你,只要對光明還有希望,就算是一點微弱的燭光,也可被放到無限大,照着你的未來。外祖母就是這光明照耀着高爾基前行。

讀完這本書,想着高爾基的童年生活,我的心情十分壓抑。我們不會有高爾基那樣悲慘的童年,不會被捱打,甚至連打是什麼滋味都不知道,更別説用鞭子抽了。我們能快樂的學習,盡情玩耍。任何舉動都不受約束。我們有奢侈的生活享受,衣食住行都不是我們所擔心的。但是我們是否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尊重父母的汗水?遇到挫折,是否具有高爾基那樣的意志力呢?

高爾基的童年經歷告訴我們,在生活中,要對生活充滿信心,勇於挑戰逆境,不要畏懼生命中的黑暗期。比如,在汶川大地震中,湧現出多少在黑暗中仍保持自己的信心,等待救援,最後他們的光明不也來到了嗎?又如著名作家史鐵生,他雙腿癱瘓,上帝把它置於命運的深淵之中,不管不顧,但他不也書寫了自己精彩的人生嗎?

上帝在關上你的一扇門的同時,也又會為你打開另一扇窗,這就是上帝對你的恩惠。我們要善於從這扇窗中,尋到生命的出口,創造生命的輝煌。

《童年》是一本好書,童年一讀,終身受益。

童年讀後感11

眾所周知,高爾基的自傳三部曲是享譽世界的經典,特別是《童年》一書,更是堪稱佳作。全文概括了高爾基先生本人的童年生活,在沙皇的殘暴統治下,故事的主角阿廖沙在很小時便失去了父親,便跟隨着母親與外祖母坐船回到了老家。可苦難日子才剛剛來臨,阿廖沙有一個矮小乾瘦,卻脾氣暴躁的外祖父,兩個自私,互相作對的舅舅和兩個與他同齡的兩個樸實的哥哥…….可憐的阿廖沙在這裏感到了人世間的殘酷和醜陋,幼小的心靈受到了巨大的打擊。隨着母親的去世,外祖母的病倒,阿廖沙被家人趕出家門,進入了殘酷的社會…….

但在其間,和藹可親的外祖母是阿廖沙苦難童年唯一的守護神,她讓阿廖沙倍感温暖,外祖母將真、善、美的種子悄悄埋在阿廖沙內心的世界。十一歲時,阿廖沙被趕出家門,他只能獨立謀生,他當過鞋店會計,當過洗碗工人,也當過小傭人……無論在哪裏他都肩負着孩童不能承受的苦累,受盡屈辱,飽嘗辛酸,切身體會過勞苦羣眾的生活,同時也發現了勞動人民淳樸善良,吃苦耐勞的優良品質。

高爾基的童年生活充滿了無限的黑暗,恐懼與殘暴。在他的童年生活裏,他不可能隨心所欲,他不可能揮金如土,他也不可能過着無憂無慮的生活。在我們眼中,他的童年是苦悲的,黑暗的,甚至都可以説他沒有童年。可實際上,他擁有的是一個“真正”的童年,在他的童年裏,可以看到外祖母的真善美,可以看到勞動人民的優秀品質,可以看到一個孩子的堅強毅力!正是如此,高爾基才看到了與我們看到的不一樣的一個世界,也明白了人生真正的重要目標,所以才能成為前蘇聯最偉大的一位文學家。

相比之下,我們現在的生活與高爾基先生的童年生活,真是一個“天堂”一個“地獄”。我記得一次上學的路上,在一個早餐鋪門前,一位父親拿着兩個包子遞給他的孩子,誰知那個孩子非但沒吃,而且把包子狠狠地丟到地上,叫着:“我不吃,我不吃,包子太難吃了,不吃不吃!”那位父親輕聲細語地對他説:“乖嘛,你先吃一個,快遲到了,明天爸爸再給你買漢堡包。”“不要不要,我現在就要吃漢堡包。”那個孩子突然嚎啕大哭,“你快點去給我買漢堡包,我要吃漢堡包,我要吃漢堡包……”那位父親看見孩子哭了,也不管地上的包子了,抱着他就跑往商業區那邊了。看到這,我心頭一陣酸楚,路過的人把那兩個包子踩得粉碎,連同我現在的心情……現在我們常常抱怨父母管我們太嚴,不給我們自由,可與高爾基先生的童年生活相比,沒有父母疼愛,衣食住行都要發愁的童年生活,又是我們想要的嗎?

讀了《童年》之後,我感悟頗深。相比高爾基先生的童年生活,我們常常身在福中不知福。我們有什麼理由不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學習報答家人與老師呢?中國的孩子應該深思了,希望大家向高爾基先生學習,學習他的毅力,學習他的刻苦,學習他優良的品質,努力奮鬥,朝着我們的共同的目標努力前進!

童年讀後感12

這是我第二次閲讀《童年》了,我腦海中隱約記得有人説過“書就像我們的朋友一般,讀新書就像交了一個新朋友,讀老書就像和老朋友重逢。”那我這次就算與《童年》再度重逢了。即使是已經讀過了一遍,但第二次的閲讀仍然讓我有許多收穫。

童年每個人都有,都經歷過。童年是我們每個人的回憶因為她美妙、快樂、幸福……所以她值得回憶。而高爾基的童年卻是那麼的恐怖、悲慘、充滿仇恨,甚至令人不敢去回想。我相信當高爾基在寫他的“童年”時,他的心中一定是懼怕的、牴觸的、哇涼哇涼的。

“我非常害怕外祖父,總覺得他的綠眼珠無時無刻不在盯着我看。”這是高爾基最真實,最簡潔,最動人心扉的內心獨白。高爾基幼年喪父之後,母親又拋棄了他,把他扔到了外祖父家裏。他童年中的恐怖、悲慘就是從這一瞬間,這個外祖父,這雙綠眼睛開始的!

他暴躁、貪婪、自私。才足以經常兇狠地毒打外祖母和高爾基,有次竟把高爾基打得失去知覺,生了場大病。這不僅僅是家庭的不温暖,冷酷無情更是當時整個社會的冷酷無情。

就在這時,外祖母來了。“她微笑的時候,那黑的像黑櫻桃的眼珠睜得圓圓的,閃出一種難以形容的愉快光芒;在笑容裏,她快活的露出堅固的雪白的牙齒,雖然黑黑的兩頰有許多的皺紋,但整個面孔仍然顯得年輕、明朗。但這個面孔卻被鬆軟的鼻子、脹大了的鼻孔和紅鼻尖給弄壞了。她從一個鑲銀的黑色鼻煙壺裏嗅煙草。她的衣服全是黑的,但通過眼睛,她的內心卻折射出一種永不熄滅的、快樂的、温暖的光芒。她的腰彎的幾乎成了駝背,肥肥胖胖,可是舉動卻像一隻大貓似的輕快而敏捷,並且柔軟的也像這個動物。”這整整219個字全是高爾基對外祖母的外貌描寫,在《童年》中這樣的文字數不勝數,這足以證明外祖母對高爾基的深刻影響與印象。足以讓他在多年之後,還能回憶的如此清晰。

在童年時,她是高爾基的燈塔。她的善良、樂觀,心裏那無私的愛影響着高爾基,也讓高爾基和她為人善良公正,熱愛生活,她相信善總會戰勝惡。最最重要的是她知道很多優美的民間故事,常常講給高爾基聽豐富了高爾基的內心。比那個暴躁、貪婪、自私的外祖父可好的多了。

他的童年不只是有外祖母的愛還有那難能可貴的友情。——小茨岡

“小茨岡臉色紅紅地走到廚房中間,像一團火焰般地跳動起來:兩手高高揚起,腳步快得讓人難以分辨,襯衫抖動着,像燃燒一般發出燦爛地光輝。他放縱地舞着,彷彿打開門讓他出去他就能跳遍全城!大家都被他感染,跟着他顫動起來。”這是對小茨岡舞姿的描寫,感覺小茨岡跟我一樣是一個美男子,棒棒噠!雖然小茨岡是個被遺棄的孩子,爭強好勝,喜歡逞能。但他也算是高爾基的知心好友吧。可他最後還是因為舅舅的自私,在一次搬十字架的時候,被壓死了。

高爾基不向醜惡勢力屈膝,堅強而善良,勇敢而自信。(這肯定是外祖母的影響)他還十分堅強和勇敢(這説不定是因為外祖父經常打他而磨練出來的)

童年讀後感13

每個人都經歷了童年這段時光,童年時的一切都已成為了過去。此時的我們對童年,有了更多的感想有了更多的留戀。對於每個人而言,童年的那段時光都有着不一樣的生活。

這個寒假期間,我滿懷着好奇心閲讀了高爾基筆下,一個俄國普通孩子的童年經歷。《童年》這部自傳體小説,講述了一個小男孩阿廖沙童年的生活。他從小就受到苦難生活的折磨,只讀了兩年國小,十一歲便到人間去謀生了,這本書深刻地反映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俄國民眾的生活。反映了小市民階層的庸俗自私和空虛無聊,揭露了沙俄專制的黑暗與罪惡。

阿廖沙童年的生活是悲慘的。他常常遭到外祖父的虐待,有一回竟被外祖父打得失去了知覺,並得了一場大病。後來當外祖父破產後,他又不得不以撿破爛為生……

我讀着讀着隱隱感到難過,心中產生了一股憐憫之情。為什麼人世間會如此不公平?為什麼讓一個僅僅10歲的孩子受這樣的苦?在同情阿廖沙時,我也不由得想起了我們童年那快樂的生活。與阿廖沙的生活比起來,簡直是天壤之別。

我們的生活不愁吃不愁穿,甚至可以用無憂無慮來形容。有的孩子更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在家裏只顧着“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時時刻刻有家長的呵護,在家長的溺愛之下從來不會幫助長輩做家務,就連整理作業都需要家長的幫助。所以完全不可能像阿廖沙那樣遭到家人的虐待,受到他人的歧視。我們與阿廖沙截然不同的生活相比,完全是天堂與地獄的對比。此時的我們是否對沉浸在安樂窩中的生活做一些反思呢?與他相比,我們無權抱怨今天的生活。

在讀完整本書後,每個人都會不禁發出感慨——如今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更加應該好好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對以前習慣於依賴家長的生活方式做出改變。

阿廖沙由於生活在黑暗的社會之中,所以他沒有幸福的童年,也沒有辦法改變自己的命運。而我們成長在和平的年代,比他幸運,比他幸福。我們是祖國的花朵,是祖國未來的希望。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我們更應該去努力奮鬥,去創造一個和諧世界,讓一些像阿廖沙一樣的孩子可以有更多的微笑和温暖,讓幸福的光芒灑滿世界上的每個角落。

童年讀後感14

最近,我讀完了一本名著《童年》,它是由前蘇聯偉大的無產階級作家高爾基創作的。在《童年》中,作者大多數是以孩子的視角來展開故事情節的,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讓我們不禁感歎道:“可憐的孩子,誰的童年有你悽慘!”書中再現了19世紀70年代俄國人民生活的社會環境和小主人公小阿廖沙自父親逝世後在外祖父家裏度過的艱辛歲月。在外祖父家裏,沒有一點家庭温暖,爾虞我詐、弱肉強食的事是司空見慣的,很顯然,小阿廖沙在這裏生活時,內心充滿了恐懼,膽戰心驚的,生怕做錯了事,但是,還好有外祖母的細心呵護,她成了小阿廖沙童年時代唯一的精神支柱。可以説,《童年》是高爾基的真實寫照,也是19世紀70、80年代俄國社會的縮影,它藝術地再現了當時俄國人民,尤其是“鉛樣沉重”的殘忍可怕的小市民世界的生活環境。

童年生活是一個人生命當中最美好的回憶。正在享受童年的孩子就像春天中含苞待放的花朵,充滿着好奇與活力。但是,小阿廖沙的童年生活卻是一波三折,懵懂的他整日生活在惶恐、吵鬧的陰影之下,面對兇狠、殘暴的外祖父和自私自利的小舅舅雅科夫,小阿廖沙必須學會堅強、學會忍讓。

在小阿廖沙的童年生活中,有一個重要的人出現在他的身邊—外祖母阿庫琳娜。她慈祥善良,聰明能幹,熱愛生活對誰都很忍讓,有着聖徒一般寬大的胸懷。她如一盞明燈,照亮了小阿廖沙敏感而孤獨的心,她還經常講一些憐憫窮人和弱者,歌頌正義和光明的民間故事給小阿廖沙聽。在這冷冰冰的世界裏,只有外祖母的庇護和疼愛,並對他進行了有益的教導。

到了小阿廖沙十歲那年,他的母親與世長辭,家中已沒有了依靠,所以他不得不走入社會,獨立謀生。這個不幸的孤兒從此告別了飽嘗善惡的童年,走向苦難的人間。可想而知,處在社會最底層的他一定是風餐露宿,他當過學徒,撿過破爛,做過跑堂的,看門人、搬運工人和麪包師傅。也許,正是因為他歷盡千辛萬苦,看透了這險惡的社會,整個國家民不聊生,戰亂紛飛,所以他從1892年後,就以筆當槍,用文章來批判這個社會,以至於受到後人的敬仰和稱頌。

自從看完《童年》之後,我覺得21世紀的我們真的很幸福。我們應該珍惜現在的美好時光,為自己的未來而奮鬥!

童年讀後感15

童年每個人都曾經歷過,童年裏有快樂,有幸福,童年時美妙的,童年是充滿陽光的,值得回憶的很多很多……而阿廖沙的童年卻很悲慘。

阿廖沙3歲喪父,失去了父愛,跟着母親和外祖母來到了外祖父的一個小染坊。從此,黑暗的生活降臨到他的頭上。外祖父的脾氣十分暴躁,經常打外祖母和他,使他幼小的心靈出現了陰影。但外祖父也有慈愛的一面,比如書上説道:外公那端正瘦小的身體輕貼我,他開始講自己童年的生活,他的話語沉重,滔滔不絕。他講着講着,在我眼裏形象高大起來,這個乾瘦的老頭忽然變成了童話裏的大力士,他獨自一人拖着一條巨大的灰船逆流而上。他一直講到天黑,待他親切的和我話完別之後,我才知道外公並不兇狠,也並不可怕。

和阿廖沙相比,我們的童年是燦爛的,是彩色的;是沒有煩惱痛苦的,更是無憂無慮的。有那麼多的孩子甚至不懂什麼叫做“打”,因為他們從沒有經歷過被人打、被人拿鞭子抽的滋味。他們豐衣足食 ,要什麼有什麼,又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心肝寶貝” 哪能和高爾基那悲慘的童年相提並論,年代的不同就是這差別,一個是天堂, 一個是地獄 ;一個充滿陽光,一個到處黑暗。美好的童年來之不易啊!

我禁不住想到了自己,我今年13歲了,當年的高樂基已經走上了獨立謀生的道路,想想自己無論做什麼事,還要父母給我幫忙,就説一次做奧數題吧,讀了一遍以後,覺得這道題很難,根本不經過自己動腦子試一試,就要爸爸來教我,其實這道題很簡單,還沒等到爸爸來教,我已經做出來了。記得還有那次夏令營吧,在綠色學校裏,教官要求我們自己洗衣服,洗衣服説説很簡單,做起來卻很難,先要擦肥皂,然後這邊搓搓,那邊搓搓,再……,洗到再來,衣服還是不成樣子,髒的地方還是髒,所以爸爸批評我依賴性太重,缺乏獨立生活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在這本書中,我很敬佩善良慈祥的外祖母,她胸懷寬闊,她如同一盞明燈,照亮了阿遼沙孤獨的心,外祖母對阿遼沙的愛,給予了阿遼沙堅強不屈的性格,讓阿遼沙感覺到自己的存在。如果在我們這個世界裏誰都能關心別人,、幫助別人,那還會出現爭吵、打架之類的事件?這又讓我想到了我們學過的一篇課文《將心比心》,如果我們在生活中能將心比心,就會對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對孩子增加一份關愛,就會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和理解,富有愛心!

阿廖沙的遭遇,我也許永遠不可能遇見。我的童年沒有他那麼悲慘,那麼有趣。所以,我要珍惜我的美好童年,不再埋怨,哭泣。

通過閲讀《童年》這本書,我懂得了童年的意義,要珍惜童年,要怎樣做人和做事;告訴我們要執着求知,不怕困難,持之以恆積極地態度對待學習和生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