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偶之家讀後感700字

來源:文萃谷 1.16W

讀完一本書以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玩偶之家讀後感700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玩偶之家讀後感700字

  玩偶之家讀後感700字篇1

正如這本的名字一樣,女主人公像個玩偶一樣,擺佈在父親,此後是丈夫的手中。她一心一意的做着丈夫的小鳥,喜歡丈夫喜歡的一切,甚至冒着敗壞名聲的危險為丈夫借了一筆錢好給丈夫治玻而當事件敗露時,身為丈夫的海爾茂卻毅然的指責妻子。本是同甘共苦的時刻,而演變成為故事的高—潮——女主人公娜拉決定離開她的丈夫和孩子,去過自己的生活。整個故事在事件敗露以及男女主人公攤牌的時刻到達了高—潮,作者在最後用娜拉的出走,似乎宣誓着女性主義的奮起。

在我看來,娜拉的出走(轉變)來的有些突兀,彷彿一個沉睡了千年的人,突然驚醒一樣。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中一語中的地指出:"婦女解放的第一個先決條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的勞動中去"。而娜拉只是有些孩子氣的宣佈出走,並且不再相信奇蹟。她並未明白自己究竟要的是什麼,出走並不能解決問題。作為一位母親,她放棄了對家庭的責任,或許我們可以説是當時的資本主義制度下,讓娜拉在得知丈夫的真面目時,毅然作出的無可奈何的決定。

看完整個劇本,從愛情觀的角度來看,海爾茂全心的愛着這位妻子,8年來,都像孩子一樣的寵愛她。其中很多的對白,顯示了一種大男子主義情結。或許像中國古代一樣,封建制度造就了男尊女卑的地位,但是一個男性,能夠如寵愛一個孩子般的寵愛自己的妻子是很不容易的。再者就是名譽的問題,一個男人把名譽看的比生命還要重要,海爾茂説:“娜拉,我願意為你日夜工作,我願意為你受窮受苦。可是男人不能為他愛的女人犧牲自己的名譽。”這多少與中國或日本的傳統有些相似,我想這並不能歸責於資本主義的劣根性吧。娜拉沒有任何社會經驗,只是用孩子般的心態與海爾茂相處,而海爾茂也樂意充當父親的角色,替她安排一切。而故事的結局是娜拉指責海爾茂從未與她進行一場認真的交談,任何事物都是相互的,一個心態不成熟的主人公,在故事的結局,作者也並沒有交待她的結局。用出走來對抗資本主義的法律制度的無情,似乎有些力不從心。

劇本的林丹太太似乎是唯一能看清現實的人,她一在的勸娜拉告訴海爾茂事情的真—相,她利用尼爾·柯洛克斯泰來滿足自己空虛的意願,她們作為悲劇生活下的犧牲品,都是為名利所累。林丹太太利用她的愛情去挽救娜拉的名譽,而在最重要的關頭,她卻突然醒悟,真正的夫妻應該是沒有所謂的祕密的。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每個人都應該有屬於自己內心的東西,即使是夫妻,有些東西畢竟還是自己去消化。畢竟每一段婚姻都不是沒有瑕疵的,或者我猜想,如果尼爾·柯洛克斯泰把信拿走了,娜拉夫婦之間還藏着這個祕密,她們也許能像以前那樣快樂的生活,繼續歡樂的歌唱。那娜拉也不會覺醒,而繼續做他的泥娃娃。當然,這並不符合作者的原意,也揭露不了資本主義制度下的法律的無情。娜拉一直在指責法律的無情,而就算在中國社會,一個儒家思想統治了幾千年的中國,法律一樣是冷酷無情的。或許我們會探討到底娜拉偽造簽字應不應該,當然從理性的角度來説,她當然是錯了,而她的錯在一開始就註定了悲劇,她的悲劇在於她那懦弱的性格,在經濟上失去了獨立性,她必須依賴於他的丈夫,同時來自丈夫的呵護,也讓她一直處於遠離社會的邊緣。

我並不如同作者那樣為娜拉的出走而歡呼,劇本一開始,我就不喜歡娜拉,這位孩子似的母親,沉浸在歡樂的海洋中,沉浸在丈夫的寵愛當中,而沒有認清偽簽字的法律責任。而故事的另一個主人公阮克醫生深深地愛着她,娜拉享受着這種被愛的感覺,而阮克醫生就在她身旁,默默地愛着她,並且在快要臨死的時候,表白了自己的心情。而娜拉早已知道了他的祕密而裝作全然不知,並且要求他像以前一樣與他們相處。我想這是殘忍的,深愛的女人在眼前,只是從來不落到自己的身上,我想娜拉是利用了阮克的愛情來滿足自己的虛榮而已。

每個人都是愛情生活下的悲劇,愛人的如同被愛一樣,都是生活在別人塑造的影子中生活而怡然自樂。當陽光照進這個陰暗的角落,一切都改變了原樣,於是童話世界開始瓦解,仙女也終歸要落進現實。

  玩偶之家讀後感700字篇2

中國曹雪芹,魯迅,英國莎士比亞,德國歌德,法國巴爾扎克,俄國托爾斯泰……在挪威的文學史上,人們第一個會想起的是易卜生。提起易卜生人們自然就會想到他的《玩偶之家》。

娜拉在我看來一定是水瓶座的,猜測而已。她深愛她的丈夫,併為他生了三個孩子,但終於通過借錢這件事她看清了她丈夫的偽善。而在那之前,她一直以為她的丈夫是用全部生命在愛她的。

這部作品成功並不是因為反映了什麼所謂的社會問題,而是因為真實。

這種女生我遇見過,而且不止一次。真的如易先生刻畫的一模一樣。他描摹的只是客觀世界的一個典型的存在。那是一種優秀的女人,可是她對那種偽君子就是情有獨終,這就是現實,改變現實不是沒有辦法,但那有多麼難只有試過才知道。

我想世界上最難的事情莫過於改變一個人了。當然,用欺騙的手法會容易些,這就是君子為什麼總要輸給偽君子的原因。翻開歷史瞧瞧,這是一個由偽君子主宰的世界,千萬不要以為我在胡説,我只是以史為鑑而已。這也難怪那些女生為什麼認為偽君子優秀了,他們本來就是成功者嘛!

其實識別偽君子很簡單的,我真是不明白。不過戀愛真的可以讓人變得超級笨,這個我是體驗過的。

不過當代社會好象越來越注重知識了,在中國高學歷還是不算太難拿到。但是想要成功,這種事在科技進步的今天,沒有自己的想法和執行創造力恐怕是不行了,這種事別人是教不會的。感謝這個相對公平的社會!

舒伯特有句名言“給我筆和紙吧,我好可以繼續創作”這位歌劇之王可真夠窮的。不過今天的歌劇之王們恐怕不會了。只要你有真的才學,只要你有真的執着,國家會給你機會賺錢的。不要再找原因啦,不管你自認為是天才,還是偉人。Just do what you want to do!作出點兒事情來給大家看吧!人生是個大舞台,屬於君子統宰的時代已經來了。

  玩偶之家讀後感700字篇3

每個人都必須獨立的探求人生意義,追尋最真實的“自我”。《玩偶之家》中娜拉就是一個不懈追求自我的人物。她其實很聰明,她思想成熟,情感豐富而細膩,在生活中她有很強的辦事能力與決斷能力。她懂得如何跟阮克醫生更好的相處,知道跟朋友之間如何交流,會把家裏收拾得井井有條,但就是在丈夫海爾茂面前兒童化了,顯得過於做作:偷吃杏仁餅乾,滿足於被丈夫稱為“小傻瓜”,這也是她聰明的體現,娜拉知道一個女人適當的可愛會讓丈夫喜歡,也就是説她也懂得如何維護夫妻之間的感情,即使她知道自己只不過是個“泥娃娃”。

娜拉是聰明的,所以她的出走也是必然的。從一開始娜拉就知道在海爾茂的心中是什麼樣的人,只是她一直愛他,愛到願意為他犧牲,所以她委屈自己渡過了八年,但她太高估了自己作為一個妻子的價值所在。隨着海爾茂暴露出他自私、偽善的面具,他事前事後不一樣的嘴臉,讓娜拉清醒了,自由的精神茁壯生長,娜拉果斷的付出行動,她拋棄了做妻子和做母親的責任和義務,拋棄了過去的`一切,離開了這個家,找到了真正的自我。

書中印象最深刻的還是海爾茂説的“年輕人犯罪的暗自差不多都可以追溯到是撒謊的母親身上”。我也想和娜拉同樣問一句“為什麼你只説母親?”時值挪威婦女解放時期,婦女們舉步維艱,作為一名資產階級人道主義先驅,亨利克·易卜生藉助作品中女人公娜拉之口,發出了資產階級女性的“人權宣言”:“我真不知道宗教是什麼。現在我只信,首先我是一個人。”這個人是女人。

書中也對國家的法律進行了批判:“父親得病快死了,國家的法律不許女兒給他生煩惱。丈夫得病快死了,不許老婆想法子就他的性命。我不相信世界上有這種不講理的法律。”我想這也是作者內心極力表達的想法

  玩偶之家讀後感700字篇4

只要一有空閒,我就會捧起《每週一讀》細細品位一番。其中,易卜生的作品《玩偶之家》給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每週一讀》中選取了最後一幕――娜拉如夢初醒,發現自己不過是丈夫的玩偶,做出離家出走的決定。以前就讀過這部著作,如今又令我產生一些新的思考。

《玩偶之家》通過女主人公娜拉與丈夫海爾茂之間由相親相愛轉為決裂的過程,探討了資產階級的婚姻問題,暴露男權社會與婦女解放之間的矛盾衝突,進而向資產階級社會的宗教、法律、道德提出挑戰,激勵人們尤其是婦女為掙脱傳統觀念的束縛,為爭取自由平等而鬥爭。作品從家庭夫婦之間的矛盾衝突來揭示社會矛盾,對娜拉和海爾茂的不同性格,淋漓盡致地體現在作品之中。

《玩偶之家》之所以成為各國戲劇舞台長演不衰的劇目,首先就是因為劇本提出的婦女問題是一個引人注目的具有廣泛性的社會問題。娜拉的出走像一塊巨石投入水中,產生了強烈的反響。

娜拉是個具有資產階級民主思想傾向的婦女形象。她出身在一箇中小資產階級家庭裏,她受過資產階級學校的教育,容易滿足於個人小天地裏的幸福生活。她不同於大資產階級的婦人、小姐,追求不勞而獲的靡爛生活,她不希望過寄生蟲的生活。娜拉同情社會上的受害者、不幸者,樂觀知足,熱愛生活。

娜拉身上更為可貴的品質就是倔強,不肯向惡勢力屈服。她堅強不屈的精神是她最終同海爾茂決裂,脱離“玩偶家庭”的性格基礎。如果是一個軟弱的女人,即使認識了丈夫的惡劣品質,要採取與丈夫斷絕關係的行動,往往也是不可能的。

對於麻痺人民的精神鴉片——宗教,娜拉更不會把它放在眼裏,她宣稱:“我真不知道宗教是什麼。”對於資本主義社會的法律,娜拉深受其害,更是深惡痛絕。“國家的法律跟我心裏想的不一樣,可是我不信那些法律是正確的。”娜拉的言語顯示了她是一個具有民主思想傾向的婦女。作者通過塑造娜拉這一鮮明的婦女形象,表達了中小資產階級婦女要求自由獨立,維護人格尊嚴等思想願望,並對現存的資本主義制度表現了某種程度的懷疑、否定和批判。

娜拉的出走,具有重大的歷史進步意義。但是,在當時特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她的這一行動又是不可能取得真正的成功。由於階級、社會、環境的侷限,易卜生不能,也不可能為他們思索的人生問題得出正確的結論,為婦女的徹底解放找到一條正確的道路。娜拉雖然離開了海爾茂的“玩偶之家”,但是卻逃脱不出那個製造“玩偶之家”的、不自由的、黑暗的社會。正如魯迅先生所説:“從事理上推想起來,娜拉或者也實在只有兩條路:不是墮落,就是回來。因為如果是一匹小鳥,則籠子裏固然不自由,而一出籠門,外面便又有鷹,有貓,以及別的什麼東西之類;倘使已經關得麻痺了翅子,忘卻了飛翔,也誠然是無路可走。還有一條,就是餓死了,但餓死已經離開了生活,更無所謂問題,所以也不是什麼路。”但是,易卜生在展現生活和揭示人物命運的過程中,能夠以發自內心的力量,把他所思索的人生問題深深地打入觀眾或讀者的心裏,讓人們在回味中咀嚼其中的含義,思考和探索這些問題。

《玩偶之家》這個劇本里,嚴格的現實主義風格也為人稱道。劇中沒有傳奇式的男女英雄,沒有引人入勝的離奇情節,沒有優美的詩的語言,表現的是起居之類日常的背後,作者卻創造了一個極不平常的藝術境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