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學期教學計劃模板集錦七篇

來源:文萃谷 1.47W

日子在彈指一揮間就毫無聲息的流逝,我們將帶着新的期許奔赴下一個挑戰,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教學計劃了。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對這個教學計劃很是頭疼的,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學期教學計劃7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精選學期教學計劃模板集錦七篇

學期教學計劃 篇1

一、學期教材內容體系分析:

本學期的教學內容為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經濟生活》,《經濟生活》從學生身邊的經濟現象講起,從學生天天都見到的商品講到價格和價值,講到消費和消費觀,然後從消費追朔到生產,引出經濟制度,講到勞動和經營、勞動者和企業,再講到收入和分配,包括個人收入的分配、國家收入的分配,講到税收和依法納税,最後專門用一個單元講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講小康社會的經濟建設,講到經濟全球化和我國的對外開放。也就是説,按照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向學生講解經濟生活的常識。

二、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1、由於國中時政治是屬於社會中的一部分,並且採用開卷考查的形式,因此學生對於政治課的學習在思想上相對於其他學科來説不是很重視、也不是很熟悉,國中留下的學習經驗和印象也不是很好,這些都為高一的教學開展帶來很大的難度

2、同一年級相比學生的層次參差不齊。這些為教學帶來極大的難度

3、高一新生在學習上對老師的依賴性比較大,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不強,自主學習的習慣有待逐步培養。

三、學期教學任務目標:

根據學校的精神,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習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為目標,研究新課程要求、研究教材、研究學生等,打造科學自主高效政治課堂,提升學生知識儲備和方法能力習慣,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四、教學重點難點、重點:

提高學生用經濟知識觀察分析和解決實際經濟問題的能力。堅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從探索實際問題出發積累提升專業知識,以專業知識為指導來正確看待社會實際。難點是理論聯繫實際解決實際問題

學期教學計劃 篇2

一、本學期工作目標。

1本學期要抓好備課、上課、作業批改、輔導與考核等工作落到實處,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2通過課前預習,使學生養成自學習慣,提高自學能力。

加強培優輔差工作,使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有一定進步。

4多讀書,讀好書,養成讀書習慣,提高讀書能力。

5加強班級管理,提高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和健康教育。

二、具體工作措施:

1、教育教學方面:

(1)認真制定好各項工作計劃。

在學期初認真及時地制定學科教學工作計劃、班主任工作計劃、培優輔差計劃、個人業務提高(讀書)計劃、學生讀書計劃、學生預習方案、“三清”工作方案。按計劃落實本學期的各項工作。

(2)課堂實踐活動。

認真備課、上課、聽課,完成本學期的語文、數學教學任務,使班級整體成績更上一層樓。

備課時認真研究教材,挖掘教材,開發教材以外的課程資源,研究教法、學法;上課時認真落實“15+25”的上課模式,教學方法靈活多樣,重點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課上做到作業“堂堂清”,課後做到作業“日日清”,每單元結束後進行一次測試,做到“單元清”;積極展示“讓新理念走進我的課堂”彙報課,每學期至少兩節彙報課,通過這些活動鍛鍊自己,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能力;每週至少聽課兩節課,向優秀教師學習先進的教學方法,提出合理化建議進行交流,共同提高課堂教學能力;對學困生利用自習課時間和下午第七、八節課時間及時輔導,避免知識欠債,對於特長生在數學課上給他們創造更多的探究機會,語文課上鼓勵他們進行小練筆,如改寫、續寫、仿寫等,培養他們的綜合能力,提高綜合素質。

(3)課前預習工作。

開學初,結合本冊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認真制定預習方案,對學生的課前預習提出嚴格要求,使學生熟練掌握課前預習的方法,繼續保持課前自主預習的良好習慣。本學期學生已經掌握了基本的預習方法,形成了自主預習的良好習慣,因此在預習內容上要提高要求。

(4)培優輔差工作。

認真做好學困生輔導和特長生的培養工作。繼續發展特長生,有針對性地進行培養,填寫好特長生檔案和跟蹤輔導記錄,簽定學困生包保責任書,對學困生每兩週輔導一次。課內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每天至少1小時輔導時間,課外確立一名優生輔導,督促學困生完成課外預習和家庭作業。認真填寫學困生檔案,做好跟蹤輔導記錄,同時將學生的階段檢測試卷和期中、期末試卷一起裝訂,做縱向比較。

2、“新世紀師生讀書工程活動”的開展。

本學期學生閲讀課外書6本以上,50萬字。學生每週寫一篇讀書心得體會,每月開展一次讀書彙報會。充分利用好班級的圖書角,動員學生買書、捐書,實現資源共享。開設大閲讀課,每週週三的七、八節課是師生共同閲讀時間,教師帶領學生潛心閲讀,指導閲讀和讀後交流。教師做好讀書榜樣,與學生一起讀書。班級內選出兩個圖書管理員,負責做好圖書借閲及保管工作。本學期每生自己購買課外書至少兩本,每週利用2節大閲讀課和雙休日時間進行充分閲讀,課間或者自習課上完成學習任務之後也隨時可以讀書,把讀書作為一種習慣。教師定期檢查學生讀書筆記及讀書情況,評選“讀書能手”,推薦到學校參加校級評選。通過以上活動的開展,激勵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擴大課外閲讀量,提高閲讀能力。

學期教學計劃 篇3

本學期是國中學習的關鍵時期,進入九年級,學生成績差距較大。教學任務非常艱鉅。因此,要完成教學任務,必須緊扣教學大綱,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把握好重點、難點。努力把今學期的任務圓滿完成。本着為了學生的一切為宗旨,把培養高素質人才作為目標,特制定本計劃。

一、完成九年級下冊的內容

1.掌握圓的概念,圓的基本知識,會建立數學模型來解決實際問題。

2.學會用邏輯推理的思想來證明等腰三角形,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幾何圖形的性質定理。

3.加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識方法,培養他們正確的學習方法。

4、通過關於圖形和證明的教學,進一步培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與空間觀念。

二、本學期在提高教學質量上採取的措施

1、會考複習前,認真研讀會考説明,理解本學科考試水平要求層次的內涵,與新課程標準相聯繫,以總複習書為依據,制定複習計劃。注重知識的應用性、探究性、綜合性、教育性和時代性。複習指導的實施要充分體現課標精神和課改方向。

2、研究近幾年會考數學命題的走向,研究會考複習策略。平時考試中,以模擬會考命題,試題來源注重信息的收集和新題型的探索,着重考查學生基本的數學思想和方法。力爭每週一個知識點,週末檢測。每次測完後及時批閲,爭取放假前發到學生手中,便於學生及時做總結(學生將錯題改在作業本上),週一師生共同檢查總結效果。教師要清楚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成績層次,細緻地分層教學,利用成績追蹤檔案,加強對邊緣生和學困生的輔導工作。

3、要重視解題後的反思,要把知識歸類、方法歸類。每個知識點的複習要以題代點,課堂上選取的例題力爭體現本節課複習要點,特別是概念性的練習要練透練全,避免混淆。注意知識間的滲透,以點牽線,以線成面,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

4、複習階段的每節課容量都很大,難免會出現個別學生思想上的波動,這就要求我們教師注意他們的動向,多鼓勵,多關注,培養他們的積極性。

三、教學具體安排

1周.圓及證明回顧.

2周.總體與樣本

3周.複習數與式

4周.複習方程與不等式

5周.複習函數

6周.複習函數

7周.複習圖形的認識

8周.複習圖形與變換

9周.複習圖形與座標

10周.複習概率與統計

11周.複習課題學習

12周.專題複習

13周.專題

14周.重要知識點的再梳理

15周.一些常見題的訓練

16—19周.做往年的會考題

20周.考試方法和考試心理的輔導.

學期教學計劃 篇4

一、指導思想

以《全日制義務教育中生物課程標準》(實驗稿)為依據,在繼承我國現行生物教學優勢的基礎上,力求更加關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更加強調學生的主動學習,增加實踐環節,使每一個學生通過學習生物,能夠對生物學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夠對今後的學習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夠在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方面有更多的發展;能夠在責任感、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等方面得到提高。為學生們參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適應社會和繼續學習,打下必要的基礎。

二、教學任務

本學期講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生物學》(七年級下冊)。

三、具體措施:

1、繼續深入學習有關的教育理論和轉變教育觀念,在繼承傳統教育優勢的基礎上力爭使自己的課堂教學有所創新和提高。

2、繼續探究符合新課標的課堂教學模式,並注意及時收集和整理相關的資料和模式。

3、組織好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並提高其質量,引導學生分工合作,樂於交流。

4、學習和應用現代教學手段和技術並運用到課堂教學中,提高課時效率和教學質量;積極參加教研教改;上好課,設計好教案,寫好教學反思。

5、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精心設計導語;運用生動的語言;加強情感教育;精心誘導、強化教學。

6、為探究性學習創設情景。例如,提供相關的圖文信息資料、數據;或呈現生物標本、模型、生活環境;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經歷中提出探究性的問題;或從社會關注的與生物學有關的熱點問題切入,等等。

7、鼓勵學生自己觀察、思考、提問,並在提出假設的基礎上進行探究性方案的設計和實施。

8、重視探究性報告的撰寫和交流。培養學生通過文字描述、數字表格、示意圖、曲線圖等方式完成報告,並組織交流探究的過程和結果。

9、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採用多種不同的教學策略和方法,達成課程目標。

四、教學要求

1、在教學中要注意繼續落實《生物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理念:面向全體學生,實現因材施教,促進每個學生的充分發展;努力提高學生們的生物科學素養,教學目標、內容和評價都應有利於提高每個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2、教學中要使學生在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有所發展,必須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和體驗各種科學探究活動。

3、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要特別注意科學研究方法的培養。要注意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要通過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力爭創造條件儘可能多開教材中提出的調查、技能訓練、練習、探究和資料分析活動。

4、教學中要注意合理選擇和組合好直觀教具與現代教學手段的應用。

5、按學校要求積極組織好生物課外興趣小組活動,能夠對有特殊興趣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

五、教學進度

本學期總課時為46課時,每週2課時。

教學內容及參考課時如下:

第四單元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章 人的由來(7課時)

第一節人類的起源2課時

第二節人的生殖 2課時

第三節青春期 2課時

第四節計劃生育 1課時

第二章 人體的營養 (6課時)

第一節 食物中的營養物質

第二節 消化和吸收

第三節 關注合理營養與食品安全

第三章 人體的呼吸 (4課時)

第一節 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

第二節 發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

第三節 空氣質量與健康

第四章 人體內的物質的運輸(6課時)

第一節 流動的組織

第二節 流動的管道

第三節 輸送血液的泵

第四節 輸血與血型

第五章人體內的廢物的排除(2課時)

第一節 尿的形成和排除

第二節 人糞尿的處理

第六章 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8課時)

第一節 人體對外界環境的感知 2課時 2課時 2課時 1課時 2課時 1課時 2課時 1課時 2課時 1課時 1課時 1課時 3課時

第二節 神經系統的組成 2課時

第三節 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1課時

第四節 激素調節 2課時

第七章 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4課時)

學期教學計劃 篇5

一、基本情況:

我今年擔任四年級四個班的科學教學工作,也是我首次接觸科學課,對學生對教材都不熟悉。學生近三百餘名,生源複雜,遍及全縣許多城鎮。四年級的科學進入課程實驗的新階段。通過兩年的學習,學生有了自己的科學思維方式,對科學探究過程有所瞭解,並能運用這一方法解決問題。但前兩年的學習相比,本期課外實踐活動增多,對觀察和記錄的要求很高,還需要長時間地觀察和記錄。要求學生有耐心、細緻的學習態度。新教材中部分知識比較抽象,和學生以前所學相比,難度較大。學生有些習慣並未養成,如認真觀察、調查研究等,有待我繼續努力。

二、教育教學內容:

四年級主要圍繞“作用與平衡”這組統一概念,整合課程標準中的科學探究、科學知識及科學態度、情感與價值觀等方面的內容。本冊圍繞“作用與平衡”統整物質世界、生命世界、地球與宇宙世界等教學內容,共設計6個單元、23個課題。目的是激發學生探究生物與生物之間、生命與非生命之間、物質與物質之間錯綜複雜的相互作用與平衡關係。同時,着重培養學生做對比實驗、條件控制實驗、模擬實驗等基本實驗能力,以及觀察分析實驗結果,並用語言、文字、圖表、模型等多種方式表述研究過程和結果的探究能力。精心設計的三個專題研究,旨在開拓學生思路,引導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能力,經歷較為完整的科學研究過程。

三、奮鬥目標:

根據新科學課程標準,本冊重在培養學生以下幾種科學素養:

科學探究:知道科學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動,理解科學探究的基本特徵。能進行觀察、實驗、製作等探究活動。對生物、地球運動等科學內容進行探究。

科學價值觀:保持與發展想知道,愛提問、大膽想象、樂於探究的願望。關心科學持新事物及STSE之間的聯繫。正確的理解科學,形成科學的思維方式。互助與合作的學習方式,學習中尊重事實、注重環境保護和與自然和諧相處。

科學知識:使學生了解生命世界、地球與宇宙世界的一些基礎知識。以及運用知識進行科學探究活動。

通過本冊學習,激發學生學習科學課的興趣,使學生在科學探究、科學價值觀、科學知識、STSE各方面得到發展。

四、教材與實施:

第一單元,生物生長的需要。從探究動植物的外部生存環境對其生長狀況的影響入手,引導學生探究動植物生長所需要的基本條件,以及周圍環境對動植物生長的影響,使學生意識到保護環境、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意義。

第二單元,生物與環境。繼續引領學生探究生物與周圍環境之間的各種相互作用及平衡的方式。教材從學生熟知的葵花向陽入手,探究生物與陽光、生物與温度、生物與水、生物與生物之間的關係,通過一系列的對比實驗,讓學生切實體會到生物與環境相適應(平衡)的生活習性和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同時生物自身的結構與其功能也是相適應的。

第三單元,人與環境。通過思維遊戲、角色表演、模擬體驗、科學暢想等多種形式的活動,讓學生感悟到人類是自然的一部分,既依賴於環境,以影響環境,樹立人與自然環境和諧共處這一基本的環境保護意識。

第四單元,冷和熱。通過生活中常見的實例入手,引導學生探究熱傳遞的不同方式,進而研究保温和散熱的問題,發現物質與物質之間的相互作用與平衡,培養學生運用已有知識解決生活生產中實際問題的科學探究能力。

第五單元,地表劇烈變化。在學生學習了生命世界和物質世界的作用與平衡、相互聯繫之後,繼續學習地球宇宙世界中物質、能量的作用與平衡,引導學生從地球表面劇烈變化的地震、火山等現象入手,探索地球內部物質、能量之間相互作用與平衡的方式及關係。

第六單元,環境保護。是全冊的綜合單元,教材從人類生產力的進步對自然環境影響入手,啟發學生理解科學、技術、社會和環境之間相互促進、相互作用的關係,幫助學生認識到環境為人類提供了基本的生存條件,人類社會經濟的發展同時為環境帶來了破壞作用,引起了環境中的生態平衡,從而理解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樹立良好的環境的意識和習慣。

五、教學措施:

a)開展生動的科學課,引領學生進行主動地探究學習。

b)建立科學文件夾,記錄學生在科學課上的學習進展情況。文件夾包括以下內容:科學課筆記本、自己蒐集的文字、圖表、圖片、照片、觀察報告、實驗報告、記錄表、評價表等。並在期末對學生做的文件夾進行展示與評比。

c)發揮評價對學習和教學的促進作用。教材提供了活動評價、單元自評、綜合評價等到三類評價工具供教師和學生使用。採用形成性評價,使評價滲透在教學過程中,更好的隨時瞭解學生的學習狀況。

d)注重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把科學探究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與科學知識目標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引導學生將所學的知識、技能與社會生活相聯繫,逐步形成科學的態度和價值觀。

e)重視科學與技術的聯繫。致力於提高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和技術設計能力,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f)樹立安全意識。培養學生具有安全參與探究活動的知識、能力和習慣。

g)積極參與新教材實驗。

h)開展環境教育,進行生物種養殖的課外實驗,研究生物與環境間的關係。

學期教學計劃 篇6

(一)教學目的

1.瞭解能量的初步概念。

2.知道什麼是動能及影響動能大小的因素。

3.知道什麼是勢能及影響勢能大小的因素。

4.知道什麼是機械能及機械能的單位。

(二)教具

斜槽,鋼球,木塊,橡皮筋,壓縮彈簧等。

(三)教學過程

1.複習

鑑於能量和功的概念有密切的聯繫,所以通過怎樣才算做了功的提問,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力的作用成效、功的兩要素。

當一個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在這個力的作用下,沿力的方向上通過了一段距離,這個力的作用有了成效,就説這個力做了功。

出示一木塊,並將其置於水平桌面上。説明木塊受重力的作用,但木塊沒有在重力方向上運動,所以重力對木塊沒有做功。繼而用手推動木塊,使木塊運動一段距離。在此過程中,重力仍然沒有做功,手的推力做了功。進而強調力和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是功的兩要素,且功的大小就等於兩者的乘積。

2.引入新課

出示斜槽,並演示鋼球從斜槽上滾下,在水平桌面上撞擊木塊,使木塊移動了一段距離。讓學生分析碰撞過程中,做沒做功?

利用學生分析的結果鋼球對木塊做了功引入能量的概念:一個物體能夠做功,我們就説它具有能量。可見物理學中,能量和功有着密切的聯繫,能量反映了物體做功的本領。

不同的物體做功的本領也不同。一個物體能夠做的功越多,表示這個物體的能量越大。

3.進行新課

物體具有能量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以後我們將逐步認識各種形式的能量。剛才的實驗中鋼球撞擊木塊能夠做功,但若將鋼球停靠在木塊一側(邊講邊演示),這時的鋼球並不能推動木塊做功。只有運動的鋼球才能推動木塊做功。

(1)動能:物體由於運動而能夠做功,它們具有的能量叫做動能。

引導學生廣泛地列舉事例,説明運動的空氣、水和各種物體都能夠做功,而具有動能。概括出一切運動的物體都具有動能。

列舉事例説明:運動的物體具有的'動能多少不盡相同。如狂風能吹倒大樹,而微風只能使樹枝搖動。進而通過演示實驗,概括出決定物體動能大小的因素。

演示課本圖1-1實驗,實驗可分三步:

①將同一個鋼球,從斜面不同高度滾下,讓學生觀察鋼球將木塊推動的距離。木塊被推動的距離不同,説明鋼球對木塊做的功不同。木塊被推動得越遠,表明鋼球的動能越大。實驗説明:從不同高度滾下的網球,具有不同的動能。

②上面的實驗表明鋼球從較高處滾下時具有的動能大。那麼鋼球從不同的高度滾下時有什麼不同呢?我們可通過觀察實驗來得到結論。將質量相同的兩個鋼球,同時從斜槽的最高點和接近斜槽底部的位置釋放。從最高點滾下的鋼球能在水平槽上追上從接近底部滾下的鋼球。實驗表明從高處滾下的鋼球速度大。從而得到結論:物體的動能與速度有關,速度越大,物體的動能越大。

③換用不同質量的鋼球,從同一高度讓其滾下,讓學生觀察鋼球推動木塊的距離。從而得出結論:運動物體的質量越大,動能就越大。

演示實驗之後,總結實驗結果:運動物體的速度越大,質量越大,動能就越大。

(2)勢能:物體由於運動的原因而具有動能,物體還可能由於其他的原因而具有能量。例如,同學們都玩過用橡皮筋彈射紙彈的遊戲,拉長的橡皮筋能給紙彈一個力,並推動紙彈移一段距離,從而對紙彈做了功。同樣拉彎的弓、壓縮的彈簧也能夠做功,它們都具有能量,這種能量叫做彈性勢能,它是由於物體發生彈性變形變而具有的能量。

解釋彈性形變:物體受到外力作用而發生的形狀變化,叫做形變。如果外力撤消,物體能恢復原狀,這種形變叫做彈性形變。列舉事例説明物體的彈性形變。如:拉長的彈簧,壓扁的皮球,彎曲的鋼鋸條,上緊的鐘表發條等。

利用課本圖1-4的實驗闡明物體的彈性形變越大,它具有的彈性勢能就越大。為節省課堂時間,課前將兩個性質相同彈簧,按照課本圖1-4壓縮到不同的長度。先後將拉緊彈簧的繩燒斷,兩次砝碼被彈起的高度不同。彈簧壓得越緊,放鬆時它做的功越多,表示它的彈性勢能越大。

被舉高的重物,也能夠做功。例如:舉高的鉛球,落地時能將地面砸個坑;舉高的夯落下時能把木樁打入地裏。舉高的物體具有的能量叫重力勢能。

列舉事例説明:物體的質量越大,舉得越高,它具有的重力勢能越大。如:舉起同樣高度的鉛球和乒乓球,鉛球落下時做的功多,具有的重力勢能大。鉛球舉得越高,具有的重力勢能就越大。

引導學生討論樹上結的蘋果是否有重力勢能?通過討論使學生理解一個物體能夠做功的含義。能夠做功只是説物體具有了做功的本領,但不一定做了功。樹上結的蘋果雖然沒有做功,但只要它從樹上掉下來就能做功,所以我們説它具有重力勢能。

(3)機械能:讓學生分析靜止在桌面上的鋼球是否具有能量?(具有重力勢能)繼而讓學生分析在桌面上滾動的鋼球具有什麼能?通過分析得知滾動的鋼球既有動能,又有勢能。

動能和勢能統稱為機械能。一個物體既有動能,又有勢能,那麼動能和勢能的和就是它的總機械能。

(4)能量的單位:從前面的討論,我們可以認識到能量是跟做功有密切聯繫的概念,能量反映了物體具有做功的本領,能量的大小可以用能夠做功的多少來衡量。因此,動能、勢能和機械能的單位跟功的單位相同,也是焦耳。

4.小結

通過以下問題的討論,進一步幫助學生理解能量、動能、勢能、機械能等概念及機械能的單位。

(1)高山上有一塊大石頭,穩穩地待在那裏,它有沒有能量?有什麼能量?

(2)列舉幾個物體具有動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的事例。

(3)在空中飛行的球,它具有的重力勢能是5焦,具有的動能是4焦,這隻球具有的總機械能是多少?

(4)在同一高度鉛球和棒球具有的重力勢能不相等,若使它們的重力勢能相等,可採取哪些方法?

(5)從斜槽上端滾下的小球,它有沒有重力勢能?在它下滾的過程中重力勢能的大小有沒有變化?為什麼?在滾下的過程中有沒有動能?它的動能有沒有變化?為什麼?

(四)説明

1.能是物理學的重要概念之一,但它比較抽象。對於初中學生來説,認識它比較困難。應緊扣教材,從理解一個物體能夠做功的含義來認識能量。這實際上是説能是物體做功的本領。儘管這種説法不甚嚴謹,但比較通俗、易懂。

2.關於動能,應講明運動的物體能夠對其他物體施力,並推動物體做功,所以它具有能量。因為容易講清彈性形變的物體對別的物體施力並做功,便於學生理解,所以將彈性勢能提到重力勢能之前講。

3.勢能應是物體系統(有保守力作用的)所共有。舉高的重錘能夠做功,應當是重錘和地球組成的系統具有勢能。而重力勢能表現它做功本領時,通常有一個重力勢能先轉化為動能的過程。但在本節課中都不宜引入這些內容。只能讓學生粗略地知道,舉起的物體能夠做功。

4.勢能的大小是相對的。對國中學生來説也不能引入勢能的相對性。只能統一地用地面做為零勢能面來分析問題。

5.小結中的問題(5),暗含着勢能和動能的轉化,目的為下一節課作準備。

學期教學計劃 篇7

一、班級情況分析:

我班現有幼兒41名,新加了3位小朋友,從幼兒的整體水平上看,發展較均衡,通過上學期師生的共同努力,幼兒在各自不同的基礎上都有提高,他們有了初步的集體榮譽感,建立了良好的生活衞生習慣,喜歡在集體面前發言。在語言、數學、識字、等方面都有較大的發展。但也存在着一些問題:個別幼兒接受能力較差,本學期我們將有重點的抓幼

兒行為品德教育和棋類活動技能的培養,將更好的開展各種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和區域活動,繼續抓好識字教學,促進孩子身心和諧發展,為幼兒進入國小打好基礎。

 二、本學期具體要求

 (一)健康領域

1、.進餐時舉止文明,知道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營養,不暴飲暴食。

2、主動保持個人和生活場所的衞生,願意維護公共環境的整潔。

3、繼續認識有關安全標誌,學習交通規則和用水、用火用電的安全知識,具有初步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4、生活有規律,會獨立有序地穿脱衣服並摺疊好,能根據自身的冷熱感覺主動增減衣服,能自己整理牀鋪。

5、知道周圍環境中可能出現以外事故的各種因素,懂得遵守規則,學會保護自己,能提醒同伴。

6、瞭解預防齲齒和換牙的有關知識。積極配合成人接受疾病的預防和治療。

7、懂得用適當的方式表達情緒情感,主動運用一些方法調節與控制自己的情緒。

8、增強合作和競爭意識,具有一定的勇敢精神和堅持性。

9、喜愛體育運動,逐步養成運動的習慣,掌握走、跑、跳、投擲、平衡、攀登等基本動作以及有關粗淺知識,動作協調靈活,

 (二)科學領域

1、能積極主動、較長時間地參加科學活動,對不懂的事物有強烈的好奇心,能主動探索周圍事物並能發現、提出問題,尋求答案。

2、會關心、愛護、照料自然角和小園地的動植物。

3、初步瞭解有關人類、動植物、環境的相互關係,知道要保護生態環境。

4、能積極探索周圍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象,積累有關季節和人類、動植物、環境等關係的感性經驗,會記觀察記錄。

5、瞭解現代生活中的科技產品及其對人類的影響,學習運用簡單工具和常見材料進行製作活動。

6、會使用多種工具、材料進行操作、實驗、製作,體驗成功、創造的樂趣。

7、能主動運用多種器官、多種觀察方法觀察事物,具有整體觀察、分部觀察、 比較觀察的能力。

8、能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自己的發現,探索過程和結果,大膽、恰當地表述自己的問題、設想、實驗和操作情況。

9、數學方面的滲透

通過每次的數學活動、數學區工作對幼兒進行分類、統計、簡單運算、自編應用題的培養,提高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在日常活動中引導幼兒學習運用數學經驗解決問題,提高幼兒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

(三)藝術領域

音樂

1、愉快的參加音樂活動,積極體驗參與音樂活動和用音樂與他人交往的快樂。

2、用正確的姿勢、自然好聽的聲音唱歌,初步學會領唱、齊唱、輪唱,能運用不同的速度、力度去正確地表現歌曲的情感和風格。大膽、獨立地在集體面前唱歌、表演,並能嘗試用不同的合作形式演唱。能根據歌曲內容進行即心表演和創編歌表演,並能為熟悉、工整的歌曲續編歌詞。

3、能按音樂的內容、風格和節奏特點做各種基本動作、模仿動作和舞蹈組合動作,熟悉一些民族民間舞蹈。能根據樂曲的內容、性質創編相應的動作。根據音樂遊戲的音樂、內容創編不同的動作,創造性地表現角色的音樂形象。

4、能富有表情地較準確地感受性質鮮明、結構適中的進行曲、搖籃曲、舞曲等不同風格的音樂,併產生一定的聯想,能用語言、圖畫、節奏樂、動作、表情表現相應形象。能用嗓音、動作創作性地表達周圍生活中的各種聲音。

美術

1、培養幼兒從生活出發觀察生活、熱愛生活,並會描述生活中常見的動物或事物。注重幼兒藝術思維能力的培養。老師作用在於激發幼兒感受美、表現美。

2、引到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在遊戲中發揮孩子們的想象與潛能,並能用線條、顏色來表達自己的所想、所感,用繪畫表現出來。

3、熟練掌握油畫棒、水彩筆、剪刀等材料、工具的使用方法。注重幼兒自身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去思維去發現。

4、熟練掌握用油畫棒在作品上大面積塗上底色,注重幼兒構圖技能的培養,充分體現自我創造能力。

5、在瞭解本班幼兒發展情況下,注重幼兒的經驗積累,開展多種活動方式、方法,加強幼兒與老師、幼兒與幼兒之間的互動學習。增強幼兒之間的友誼與合作能力,發展交往能力。

6、注重幼兒美術興趣的培養。通過活動,培養幼兒動手能力、培養幼兒參與興趣。

三、做好家長工作

1.繼續和家長溝通個別幼兒的在園情況。

2.請家長幫助幼兒瞭解自己家鄉的特色。

3.帶幼兒參觀花鳥市場,認識瞭解一些動物的知識。

4.鼓勵幼兒經常關心別人,做個有心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