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美術教案(冀教版)(精選10篇)

來源:文萃谷 2.64W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三年級美術教案(冀教版)(精選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年級美術教案(冀教版)(精選10篇)

三年級美術教案(冀教版) 篇1

一、學情分析:

通過一個學期的接觸,發現該年段學生的自力更生能力有所提高,基本上已經脱離畫面的散亂,構圖不均,色彩不夠豐富等問題;有的學生敢表現自己想表現的內容,但苦於繪畫技能落後,在今後的學習繪畫技能中,也有待提高;有的學生學習興趣濃厚,但在課堂氣氛中過與活躍,甚至不能自控,想學又不會就出現了愛講空話的情況。

二、教材分析

造型表現:初步認識形、色與機理等美術語言,學習使用各種工具,體驗不同媒材的效果,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激發豐富的想象力與創造願望。

設計應用:學習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等組合原理,瞭解一些簡易的設計和裝飾,感受設計製作與其他美術活動的區別。欣賞評述:觀賞自然和各種美術作品的形、色與質感,能用口頭或書面語言對欣賞對象進行描述,説出其特色,表達自己的感受。綜合探索:採用造型遊戲的方式,結合語文、音樂等課程內容,進行美術創作、表演和展示,並發表自己的創作意圖。

三、教學目標

1、掌握簡單的圖案的設計方法,能根據自然形象進行團的設計。

2、能用豐富的表現手段,表現形式來表現自然景象,生活情境及自己的情感體驗。

3、學習漫畫的創作方法,能畫出簡單的漫畫形象。

4、進行泥塑教學,培養造型能力。

5、進行自然美和藝術美的欣賞,提高欣賞應用能力。

6、圖案的設計(適度的誇張和概括),圖案具有美感。

7、繪畫及工藝作品具有較強的可看性及藝術感染力。

8、造型能力、動手能力,空間想象力的進一步培養和提高。

四、教學措施:

1、多給學生欣賞優秀美術作品,開闊視野,在平時教學中針對不同性質的學生進行的“玩”中各種想象畫訓練,各種不同美術知識技能滲透,以提高學生作品的表現力,對自己美術能力充滿信心。

2、學習時,要求學生在繪畫創作時直接作畫,不使用鉛筆構圖,以提高繪畫進度,培養學生大膽作畫的能力和敢畫、敢做的決心。

3、結合學生各自不同表現,多讓學生採取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美術帶給他們的感覺,經常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激發豐富的想象力與創造願望。

三年級美術教案(冀教版) 篇2

教學目標:

1、利用墨與彩的調配變化與宣紙特徵畫有趣味的兒童彩墨畫,體驗彩墨遊戲的樂趣。

2、通過活動,使學生初步瞭解彩墨畫中水分的控制及筆和墨的運用,培養學生的彩墨表現能力。

3、通過活動,激發學生對美術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

運用彩墨大膽表現,體驗樂趣,表達感受。

教學難點:

合理運用點、線、面,使畫面具有節奏感。

教學準備:

水彩、墨、毛筆、宣紙、水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導入新課。

1、教師檢查學生的繪畫材料和工具。

2、複習舊知;上半學期我們玩了一堂彩墨遊戲課,大家還記得需要使用什麼材料和工具嗎?

3、師語:今天,我們再來玩一玩彩墨遊戲。

(板書課題)

二、嘗試、探索、感知。

1、學生用筆蘸上顏料或墨,結合水在宣紙上嘗試作畫。

2、説一説,你有沒有什麼有趣的發現?

(學生交流,教師引導)

要點:(1)水分的多少。

(2)用筆的變化。

3、説一説,在畫畫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探討解決的方法。

4、 師語:想不到一張薄薄的宣紙能產生出那麼多意想不到的效果,真是好玩極了。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大師們玩的遊戲吧!

三、欣賞、深化認知。

1、出示張桂銘的《覓》。

(1)介紹這幅畫的作者及畫題。

(2)仔細觀察畫面,你發現了什麼?你覺得那代表什麼?

(師引導學生體會畫面上墨色的變化以及用筆的手法。)

(3)播放幽雅、輕快的音樂,讓學生想想這幅畫上表達的內容。

(4)交流想法。

(5)師語:畫家運用了點、線、墨塊和色塊,使這幅畫顯得既有層次又有節奏感,使人產生無限的遐想。

2、出示學生範作,欣賞、研究、討論都用了哪些特別的技法。

四、學生作業。

1、學生自由創作,教師鼓勵並指導。

2、展示自己的作業,向大家介紹自己的畫面。

3、學生自評、互評。

五、課堂總結。

教學後記:

彩墨畫對於三年級的學生來説難度較大。在上學期學生已接觸過一堂彩墨遊戲課了,所以,已有了一些經驗。只是有的用水份還太多,有的乾脆全是彩墨。不過,由於是一堂帶着遊戲性質的課,重在讓學生得到一個彩墨的體驗,能夠悟出點什麼來。有的學生的作品無意中產生的效果還是不錯的。總之,通過這堂課的練習,學生都得到了鍛鍊與愉快的體驗。

三年級美術教案(冀教版) 篇3

《背太陽》

活動目標:

1、初步嘗試運用重疊的方法安排畫面。

2、在表現大家來背太陽的畫面中體會人們互相之間友誼的情感。

活動準備:

範例、紙、筆、牙籤等。

活動過程:

一、謎語導入

1、謎語:有位老公公,一副圓面孔,臉上紅彤彤,照着大地暖融融。(太陽公公)

2、每天清早,太陽第一個起身工作,把陽光撒向大地,給我們的城市帶來光明。傍晚,人們開始上班回家,那太陽到哪裏去了呢?

太陽翻過山頭,洗了個澡,又去照亮地球的另一邊。太陽總是不停的工作,從不休息。

二、引發興趣

1、太陽實在太辛苦了,地球上的朋友商量怎樣讓他工作得輕鬆點,大樹説:“我來背太陽吧”可是太陽這麼大,一棵大樹怎麼能背得動呢,於是兩棵、三棵、四棵一起來背太陽。

2、咦,怎麼只有一半呢?這棵樹是怎麼擠進去呢?(教師順着輪廓描畫,與幼兒共同討論)看見邊就停,看不見當看見跳過去,看見了接下去。

3、這麼多樹一起來背太陽可是太陽太重了,還是背不動。第五第六棵樹也來背太陽,這兩棵樹站在哪裏?能不能和前面的樹拉起手來呢?

4、這邊還有兩條縫,説不定太陽會叢逢裏滑下去,還有更多的樹快來幫忙吧。

5、啊,一輪光芒四射的太陽終於背起來了。畫上的太陽這麼美麗用的是什麼方法?

三、激發情感[

1、大樹背了太陽走了一天,被房子看見了,房子説:“我來背太陽吧。幾幢房子怎麼背得動呢?

2、許多房子象大樹一樣手拉手背了太陽走了一天,這個消息傳向四面八方,還會有誰會來爭取背太陽呢?

3、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需要許多朋友一起努力。

4、請你們選一個你最喜歡的朋友們,讓他們來背太陽吧。

四、交流分享

1、太陽很感謝你們,是你們的幫助,才讓他能工作得更輕鬆更快樂。

2、一起來看看,誰把太陽背起來了。

三年級美術教案(冀教版) 篇4

教學目標:

1、 指導學生在Windows畫圖程序中繪製簡潔的圖案。

2、 指導學生採用Windows畫圖程序進行復制、粘貼,組成一幅漂亮的`圖 案。

3、 引導學生通過創意和操作感受電腦美術課的樂趣和設計製作成功的喜悦。

教學重點:

採用Windows畫圖程序創作一幅漂亮的圖案(花草樹木)。

教學難點:

創作方法的瞭解和掌握(畫圖程序界面上各種工具的使用)。

教具準備: 電腦演示示範作品以及電腦軟硬件設施。

教學過程:

一、 複習導入:

1、組織教學,確保每台電腦能夠正常運行。

2、複習學過的圖畫程序操作方法及本課的圖案知識、設計、排列、重複等造型知識內容。

3、作品欣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並思考:這些作品有什麼特點?是運用了菜單欄中的哪項功能製作出來的?

二、 發展階段

1、教師示範:

以清晰的演示覆習圖畫程序界面上的各種工具的用途,當場示範電腦繪畫中圖案繪製、複製、粘貼、翻轉和旋轉、拉伸等創作方法。

2、師生共同完成一些電腦繪畫方法的操作。

3、學生進一步熟悉軟件中的各種工具。

4、學生創作。

學生選用自己喜歡的電子畫筆和顏色,通過想象與構思,利用工具箱中的各種工具設計並畫出老師要求或自己想創作的形象。並按照一定的規則進行復制、粘貼、翻轉和旋轉、拉伸的操作,製作出具有一定內容的圖案。

作業要求:大膽、自由地創意和繪製。

5、學生作業品評

學生完成作業後,在屏幕上互相評價、欣賞 ,並評出最有創意的作品。

三、收拾整理

指導學生按照正確的步驟安全地關閉電腦,整理桌面、地面。

四、課後拓展

(略)

三年級美術教案(冀教版) 篇5

一、教 材 分 析

盤泥條是一種古老而基本的陶藝成型方法。或粗或細的泥條在造型表現時有着很大的靈活性,盤制的造型富於變化,盤泥條既可以盤成一個造型獨特的花瓶,也可以盤成一對小巧精緻的草鞋,不需特別複雜的技術,盤泥條因此對兒童來説較易掌握。運用盤條法,會在接口處留下一道道自然的線條,顯示出手工製作的陶藝作品獨有的質樸、粗獷,體現了泥條造型的獨特美。本課主要是讓學生在以前做陶的基礎上,學會用泥條盤築的方法進行製作。盤泥條為了讓學生直觀地瞭解搓泥條和盤泥條的方法,教材選用了四幅製作圖例,在製作方法上給學生以提示。作品範例呈現了動物、人物、器皿等豐富而又生動的形象,用以激發學生積極參與和表現創造的慾望,留給學生廣闊的思維創造空間。

二、教 學 目 標

1、學會運用泥條盤築的方法制作陶藝作品。

2、訓練手的靈活性,提高學生泥塑技能和簡單的立體造型能力,發展形象思維,培養創新意識。

3、體會玩陶的樂趣,培養良好的衞生習慣和行為習慣。

三、教 學 設 計

本課教學應重視讓學生在實踐中自主嘗試、探究、質疑,在感悟和體驗中掌握製作要領,體會玩陶的樂趣,獲得身心的愉悦感、自我創造的成功感。教師不能為傳授技法而教技法,不要急於用簡單的講解示範代替學生的感悟和認識,應明瞭“學習製陶對絕大多數學生來説都是一個不斷體會失敗、從頭來過,再失敗再從頭來過的過程,”把握“泥條極具可塑性、可重複製作”的優勢,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

教學環節設計:

1、作品賞析,瞭解成型方法:通過欣賞教材範畫,動手觸摸、仔細觀察陶藝範品等形式,讓學生了解陶藝造型的又一基本方法——盤泥條。

2、自主探究,嘗試盤泥條:觀察教材製作步驟圖,思考討論盤泥條的方法要領有哪些?自己嘗試搓泥條、盤泥條。

3、發現問題,質疑解疑:

重視引導學生善於發現問題並嘗試自行解決問題,重點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指導:

第一,搓泥條:保持泥條粗細均勻,注意雙手配合,力度適當,以防泥條斷裂;搓泥條時是從中間往兩邊均勻用力,而且是用雙手手掌搓而不是用手指捻,教師還可以將用手掌均勻搓出的泥條與用手指搓出的泥條進行對比。

第二,盤泥條:將泥條提起向上盤,每盤一圈,用手指輕輕按壓,讓泥條粘接牢固。盤條時要認真仔細,下面的泥條不能太細,否則會立不穩;如果泥條較幹則適量塗上泥漿或粘點清水,便於粘牢;在向上盤築時有可能出現下塌的現象,每連續盤幾圈要稍作停頓,待稍幹後再盤。

4、掌握技法,盤條成型:

第一步,搓泥條;

第二步,將泥條盤築成自己喜歡的形象。要根據構思的獨特形狀去盤繞造型,可以一邊盤條一邊創新,盤出來的形象要儘量做到和別人不同。根據造型的不同,底板可有可無:如製作器皿,則需將泥條盤築在泥板上,若製作小豬就無需底板,直接將泥條疊圈即可。

第三步,裝飾美化:可用泥條或泥片粘貼或直接刻畫等幾種手法綜合表現。

5、欣賞評析,交流感受:可採用師生互動、小組互動交流等多種形式。

6、拓展思維,鼓勵方法創新:

盤條的技法有很多種,如疊圈、鋪排、纏繞、穿插、繞結等,獨特的盤條方法可以創造出獨具一格的陶藝作品,應鼓勵學生從多角度去考慮表現,把簡單的技法變成豐富的思維創造工具,來發展學生的思維創造能力。

作業要求:將泥巴搓成條,盤築一個自己喜歡的形象。

四、教 學 建 議

1、本課教學應以學生實踐為主,教師講授為輔;教學組織形式、學習方式可根據學情和條件進行調整。

2、泥條盤築的方法,即搓泥條、泥條粘接的技法要領要讓學生掌握,對於作品的造型無需做過多要求,要留給學生廣闊的思維創造空間,發展學生的個性所長。

3、對於學生在做陶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教師應鼓勵學生自行探索解決,也可以通過教師示範給學生以提示。

4、陶藝課更注重做陶的過程,對學生的作品都要給予肯定,不要用對或錯來簡單評價學生的想法,應給學生一個寬鬆的做陶環境;對學生的行為及學習過程中的態度、習慣應適時進行評價和激勵。

5、有條件的學校建議在陶藝教室上課,可以將學生作品再加工,上釉、燒製成陶藝作品,並進行陳列展覽,提高學生對做陶的興趣。

[教案]賀佳妮老師的教案

第6課 盤泥條

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學會運用泥條盤築的方法制作陶藝作品,進一步提高學生泥塑技能和簡單的立體造型能力,發展形象思維,培養創新意識。

教學重點:學習、運用泥條盤築的方法制作手形或足形器皿。

教學難點:大膽想象,敢於表現和創造,作品有個性。

教學準備:

教具:錄像,幻燈片,範品,示範用的泥料、工具,作品展示台。

學具:泥料,墊布,墊板,刻畫工具等。

教學過程:

一、欣賞導入。

1、(出示一件範品)提問:

這件作品是什麼形狀的?

仔細看看,你知道它是用什麼方法制作而成的?

2、揭示課題,板書課題。

二、教師演示製作方法和步驟。

1、製作泥條的方法。

(1)將和熟的泥料取一小塊,揉成泥團。

(2)用手掌將泥團搓成粗泥條。

(3)將初步搓好的短而粗的泥條繼續在桌上搓成細而均勻的泥條。教師強調在桌上搓泥條時,桌面要墊布,以免泥料粘在桌上;搓泥條時是從中間往兩邊均勻用力,而且是用雙手手掌搓而不是用手指。教師還可以將用手掌均勻搓出的泥條與用手指搓出的泥條進行對比。

2、泥條盤築的方法。

教師播放錄像:泥條盤築的方法及技法要領。強調泥條與泥條之間要粘牢。

3、教師示範手形器皿的製作步驟。

(1)製作器皿底面。(壓一塊泥板,切割成手形。)

(2)盤築器皿坯體。(將搓好的數根泥條,沿着底面的邊緣進行盤築,按順序粘接好每一根泥條。)

(3)裝飾整理作品。

三、作業要求。

運用泥條盤築的方法,製作一個有趣的手形或足形器皿。

學生練習,教師個別指導。

四、課堂小結。

評議學生作業,學生對自己的作品談感受;

根據學生要求,收集作品燒製。

教材文字提示:

泥巴可以手捏成形,還可以搓泥條盤築。瞧,用泥條盤築的人物、動物、器皿……多可愛!你也來試試。

提示:將泥條提起向上盤,每盤一圈,用手指輕輕按壓,讓泥條粘接牢固。

活動:將泥巴搓成條,盤築一個自己喜歡的形象

三年級美術教案(冀教版) 篇6

教材分析

《錯位的圖片》是國小美術課本第五冊中的一節設計活動。

教材以兒童喜愛的圖片形式,為大家提供了二條活動的線索:第一,從兒童的生活實際出發-展示了從生活中收集的一些小圖片並經過了錯位處理,如摩托車、小女孩的照片等。第二,針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實際情況,附上了錯位圖片的製作步驟圖例指導學生。

學生分析

1、三年級的學生對美術課有濃厚的興趣,好奇心強,同時也是的但缺乏一定的實踐操作能力,因此,讓他們通過製作錯位的圖片培養創造力、想象力和動力能力是很重要的。

2、學生具有了初步的設計能力和表達能力。

設計理念

1、在整個學習活動中,以同一張圖片經過變化可以產生不同的美引出其中錯位方法概念理解、“怎樣製作錯位的圖片”的探索和設計並製作錯位的圖片的活動來體現學生的自主學習。教師在課堂上通過組織學生的合作探索和交流活動,體現教師是兒童活動的指導者、合作者和支持者。

2、在自主探索與自主操作的活動中,採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促進兒童的相互認同、相互學習、相互交流和團結協作。

3、在大膽質疑、自主探索和交流活動中,引導學生能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進行自主性學習。

教學目標

1、 通過欣賞各種變化的圖片,讓學生了解一張圖片通過變化可以產生不同的美。

2、 通過製作錯位的圖片,培養學生培養創造美的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

3、 通過錯位圖片的製作,培養學生耐心、認真的學習品質。

教學流程

一、教學準備

(一)教師注意收集或網上下載與錯位圖片有關的資料,設計引導性的問題,幫助學生了解一些圖形變化的知識。

(二)教師預計活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及處理的方法。

(三)教師確定對學生進行指導和評價的方法及框架。

二、教學過程

(一)、圖片欣賞,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今天的美術課老師帶來了許多漂亮的圖片,請大家仔細看,看看你們能發現什麼?

【教師使用了大量由一張圖片變化而成的圖片,並引導學生説説圖片的效果或教師介紹,生邊看有聲音的圖片演示邊發出陣陣感歎聲,氣氛非常的熱鬧。同時也使學生了解到同樣一張圖片通過不同的變化可以產生不同的美。】

師:誰能説説看了這些圖片發現了什麼?

生:這些圖片都很漂亮。

有些圖片是分離的。

有些圖片是變色的。

……

師:大家都觀察得非常仔細,這些圖片是由一張圖片經過變化產生了不同的美。那麼這麼多圖片的變化我們一節課都能學會嗎?

生:能!

師:大家這麼自信,那老師今天可要考考你們了,我們先來這張圖片的變化吧,誰能説説它是怎樣變化出來的?

生:是割成一條一條後把它放起來的。

是錯開位置放的。

是隔一條錯開一定距離放起來的。

……

大家講得真棒!這張圖片是把它剪開後錯開位置粘貼起來的。(師邊講邊板書課題)

【由圖片變化的大環境,聚焦到變化的一種形式-錯位圖片,並由此引出課題。】

(二)自主探索,解決問題。

師:把圖片進行錯位只有這種方法嗎?

生:橫的,豎的,斜的……

師:大家説得方法都很好,不過老師覺得還有很多方法,接下來大家就一起來討論一下,同時想一想怎樣排列更美觀,怎樣剪得更快更好?(電腦顯示問題)

學生小組合作,討論上述問題,師巡迴指導並點撥幾個小組。

【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開展小組合作討論有利於提高學生的思維質量和教學效果。在小組討論中,可以自由發言,也可以輪流發言,通過雙向交流相互督促、檢查、啟迪和幫助。】

師:哪個小組代表先來説一説。

生:我們小組討論後認為橫割成一條一條後,可以的條子像樓梯一樣排列。

師:斜向哪邊?

生:朝左邊。(師顯示出圖例)

師:除了朝左邊,還可以朝向哪邊?

生:朝向右邊。(師顯示出圖例)

師:橫條還可以怎樣排列呢?

生:像小河一樣彎曲的。

每一條拉開距離排列的。

像圖片上一樣隔一條再拉開距離排列的。

……

師:大家通過動腦筋,發現了這麼多橫條的排列方法,那豎條的呢?

生:像樓梯一樣排列的,也可以朝左和朝右的。

隔一條再拉開距離排列的。

像波浪線一樣排列的。

……

師:斜條的呢?

生:……

師:剛才我們大家發現了這麼多圖片錯位的排列方法,那麼要把圖片刻成一條一條,並且刻得又快又好,誰能有更好的辦法?

生:用尺子畫好,然後標上數字,再把它剪下來。

也可以用美工刀刻。

不一這用尺子畫的,也可以把圖片折成一條一條,然後標上數字,再剪下來的。

……

【在學生彙報交流時,讓學生自主地選擇問題進行交流,教師對其彙報要有扶有放,積極調動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並幫助其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三)自主操作,完成作品。

接下來,大家就用自己所喜歡的錯位方法,做一張漂亮的錯位圖片。你可以在課本中錯位圖片的基礎上進行變化。也可以自已獨立設計或幾人合作進行設計圓形紋樣。做好的時候在圖片旁邊寫上一句或幾句自己的感受。(電腦顯示)

(學生進行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在自主操作中,正視學生的差異,讓學生自主選擇作業,並通過獨立製作或小組成員合作,進行錯位圖片的製作,教師巡迴指導動手能力較薄弱的小組,並及時發現問題糾正問題,同時通過製作錯位的圖片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同學之間互幫互助的精神。】

四、自主評價,課外延伸。

1、學生將自己做好的錯位圖片放在桌上,然後相互集體參觀。同時將寫三張欣賞卡送給你的同學(放在圖片旁邊)。

2、 課堂小結

師:今天這節課你們有什麼收穫呢?

生:我知道了一張圖片經過變化可以產生了不同的美。

今天這節課我特別高興。

我能做錯位的圖片了。

……

師:這節課你感覺有不滿意的地方嗎?

生:我在刻圖片刻得還不齊,下次要練練刻圖片。

我的圖片是橫向錯位的,現在我發現豎向錯位會更好看些。

我覺得這節課的時間太短了。

3、 課外延伸。

師:前面同學們説都很有信心想把所有的圖片變化學會,現在你們有什麼感受?

生:錯位圖片的變化我們學了一節課,它的變化原來有這麼多。

圖片的變化實在太多,要想在一節課內學完是不可能的。

……

師:同學們都講得對,圖片的變化是太多了,我們靠一節課時間是不可以學完的,不過大家可以在課後多學習幾種變化。然後用自己喜歡的變化形式,做一張漂亮的圖片。

課後反思

這節課中,我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創設了生動、直觀的活動情境,充分調動了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同時在活動中充分體現了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小組合作探索的活動中,通過互相幫助、引導、啟迪,較好 地培養了學生如何進行合作學習的方法和意識。在實施自主性學習的過程中,注重引導學生在課堂活動過程中,注重知識的生成、發展與變化。需要反思的是:對學生自主探索的拓展不足:如一個學生説“排列”時,講到可以剪成三角形後再排列,只是一句帶過,而沒有大膽放手讓學生繼續深入。

三年級美術教案(冀教版) 篇7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真正瞭解健康的意義,知道健康的含義以及應注意的方面。運用以前學習過的美術知識進行綜合性活動。

2、鼓勵大家積極參與有利於身心健康的活動,激發學生關注健康的、熱愛生活的積極態度,使身體素質得到提高。

3、通過此項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公眾傳播意識,良好的社會實踐能力,訓練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

教學重點:

製作健康卡、記健康日記、製作海報宣傳。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動腦筋做出有創意的作品。

教學用具:

鉛筆、記號筆、圖片等。

教學課時:

2課時

一、導課

同學們,你們會唱《健康歌》嗎?我們一起來唱一唱,動一動好嗎?

二、 新課

“健康”是現代人最重要的財富。健康每一天從小事做起.你能説一説哪些是健康的習慣嗎?學生小組討論:不挑食,愛吃蔬菜,早晚刷牙都是好習慣。不健康的生活習慣會給我們帶來很多壞處。我們今天就來製作一些漂亮的健康卡來時刻提醒我們和家人來關注健康。

1、學做健康提示卡

1)欣賞各種形式的健康提示卡

2) 探索學習書中的立體卡的製作步驟和方法。

3)自己設計一張新穎的健康提示卡,材料選擇要豐富、色彩要醒目跳躍,提示語要簡潔。

2、 畫健康日記日記畫可以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完成,讓大家輪流去做記錄,通過圖文形式交流健康的生活方式。

3、小組合作做海報海報有大標題、生動的插圖、和健康提示語。

4、製作宣傳服飾我們可以用不同的材料製作一些有趣的道具

5、實踐活動我們可以在校園或社區開展健康宣傳。小組成員合理分工。

三、小結

健康是我們寶貴的財富,只有健康的身體才會有美好的將來,才能為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所以請大家行動起來,健康每一天吧!

三年級美術教案(冀教版) 篇8

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了解不同歷史時期的時代背景下孩子的童年都有各自的特點,培養學生珍惜現在美好童年生活的情感。人美版第五冊教案 第10課 童年

教學重點:

1、通過欣賞,感悟不同歷史時期童年生活的差異性。

2、認識中國畫、油畫、木雕、攝影等不同藝術表現形式,體會不同表現形式帶

給人的不同美感。

3、描述童年的生活內容以及自己對童年的理解,感受作品童年的思想內涵。

教學難點:

不同種藝術表現形式的特點及對藝術作品相關歷史背景的瞭解。

課前準備:

童年圖片資料、色筆、彩色紙等。

教學過程:

一、 組織教學:

穩定學生情緒。

二、教授新課:

1、 導入,播放課件(全班同學的照片)

2、 感受不同時代孩子的童年生活,引導學生分析現在的童年生活。簡單介紹《流民圖》這幅畫的創作背景。欣賞戰爭時期的作品。

3、 分析繪畫中的構圖,展示《翻身奴隸的兒女》(演示課件)“S”形構圖。

4、 分析畫中的人物動態,瞭解不同創作材料的特性,指導學生看書分析自己喜歡的作品。

5、 評價不同表現形式的作品,出示課件,展示其他繪圖畫形式。

6、 嘗試一重表現形式,知道學生繪畫、製作。

三、佈置作業

四、學生作業,教師巡堂指導。

五、作業展評。

三年級美術教案(冀教版) 篇9

教學目標:

1、通過回憶,觀察與比較,能夠概括出“同樣大小的物體會顯現近大遠小的現象”這一規律。

2、能夠運用“近大遠小”的規律,繪畫或拼貼一幅表現物體的前後關係的作品。

教學重、難點:

1、能否用“近大遠小”這一規律來表現前後關係。

2、畫面是否表現出了物體的前後關係。

教學準備:

教師:一些有明顯透視效果的圖片、課件。

學生:剪刀、膠水、彩色紙、繪畫工具。

教學活動過程:

活動一:

課件展示小朋友站上課隊、氣球升空、兵馬俑、林間小路等有明顯透視效果的圖片、影視資料。有目的的引導學生説一説什麼在前,什麼在後。這些圖片中的景象都有些什麼共同的規律?(近大遠小)可別小瞧前前後後,其中還有不少的奧祕,來,讓我們一起去發現!

啟發學生回憶自己以前看沒看到過類似的現象,並舉例説明。

教師舉例:

1、同樣是一位學生,我們站在教學樓上看她,在近處看就比較大而清晰,如果她在操場上我們再看她,就小而且模糊不清楚了。

2、把一樣物體放在另一樣物體的後面,就會產生前後的感覺。

3、物體通過逐漸縮小尺寸,也會產生前後的感覺。

活動二:

討論:在以往的繪畫中,你是用什麼方法表現前後關係的?

知道了“近大遠小”的規律後説説你準備如何用它來表現景物的前後關係?找一找語文、數學等課本、課外讀物的插圖上是如何表現景物的前後關係的,有哪些畫法值得我們學習?

教師在黑板上畫學生們站隊做操的場面,請兩位同學上來分別同學的隊伍,並請大家討論、分析一下繪畫順序:先畫什麼比較合理?(先畫前面的)

活動三:

小組討論,選定一個主題,以繪畫形式表現“近大遠小”的透視規律。

學生作業,教師指導。

評價與總結:

畫面是否表現出了物體的前後關係。

佈置下節課帶剪貼工具。

教學反思:

還沒等我把要求講完,就有的同學開始繪畫了,他把前大後小、近大遠小的規律弄混了,畫出了在一個平行線上大小的排列的畫面了,經過我拿其他同學作品的對比,使他明白前後的空間感和左右的排列感是不一樣的,他表示以後一定認真聽完老師的講解後在動手作業。

三年級美術教案(冀教版) 篇10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目標:

①回憶童年,觀察童年的生活,感受童年的快樂。

②重點通過欣賞,感悟不同歷史時期童年生活的差異性,並認識中國畫、油畫、木雕、攝影等不同藝術表現形式,體會不同表現形式帶給人的不同美感。

③難點不同種藝術表現形式的特點及對藝術作品相關歷史背景的瞭解。

情感態度目標:

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不同歷史時期的時代背景下孩子的童年都有各自的特點,培養學生珍惜現在美好童年生活的情感。

教具:有關童年的圖片

學具:自己蒐集的有關童年的圖片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導入課題

(展示一段孩子從出生到長大的童年成長圖片)

師:你們就跟圖片中的孩子們一樣,在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還有很多人的關心下幸福的成長,在你們的童年世界裏肯定會有許多的故事,願不願意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呢?我們就一起聊一聊有關童年的故事。(板書課題)

二、師生交流,表現創新

1.説一説你們的童年都有哪些故事。

2.藝術家們用他們特有的方法為我們展現出一幅幅鮮活的童年生活景象。展示圖片,提出問題:你能説出這些作品用了哪些表現形式嗎?仔細觀察他們的穿戴,猜一猜哪件作品表現的年代最久遠.你是從哪裏看出來的?認真觀察他們的表情,説一説他們此時此刻的心情一樣嗎?把你的想法説給同學聽一聽。請你像小偵察員一樣,推測一下他們周圍的環境會是什麼樣子的中呢?

3.打開課本欣賞原圖。

4.展示一組照片,提問:選擇你最喜愛的作品,先描述畫面,再説説你的感受,最後和自己的童年對比,談一談你的想法。

5.欣賞《金色童年》:為什麼作者要稱這張照片為《金色童年》?

6.欣賞《冬天的陽光》:冬天的陽光在哪裏,你是怎樣判斷出來的?

7.欣賞《歡天喜地》:通過欣賞清朝的年畫作品,你能瞭解到清朝的兒童服飾、遊戲等情況嗎?

8.欣賞《翻身奴隸的兒女》:作品中的小朋友們是哪個民族的人?從哪兒看出來的?他們做什麼?他們會想什麼?為什麼會這樣想?

9.欣賞《端陽嬰戲圖》:作品最吸引你的是什麼?

10.欣賞《戰鬥中成長》:他的童年是在什麼環境中渡過的?你認為畫面中的兩個人誰是主角?為什麼?

三、課後拓展

我們的童年是幸福快樂的,可是有一些貧困地區的小朋友還不能上學,看到這些我們應該做些什麼呢?回家後做一個社會調查,瞭解一下身邊長輩的童年生活。

作業設置

回家後做一個社會調查,瞭解一下身邊長輩的童年生活。

板書設計

10、童年

分享我們的童年故事

繪畫形式:國畫、油畫、雕塑、攝影

分析並欣賞

課後反思:

本課屬欣賞評述領域的內容,通過欣賞分析課本中的作品,讓學生認識國畫、油畫、攝影、雕塑等不同形式的作品,並通過分析作品內容及背景讓學生了解不同時代背景下孩子的童年,並對此產生共鳴。培養了學生珍惜現在美好童年生活的情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