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泉映月》優秀教學設計(精選13篇)

來源:文萃谷 3.18W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那麼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二泉映月》優秀教學設計(精選1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二泉映月》優秀教學設計(精選13篇)

《二泉映月》優秀教學設計 篇1

教學要求:

1、認識“惠、滄、浸、殷、誨、坎、坷、倔、昂、朽”10個生字;理解“明月高懸、月光如銀、月光如水、委婉連綿、低迴婉轉、如泣如訴”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4、5自然段。

3、感受阿炳創作《二泉映月》的艱辛,學習阿炳熱愛生活、熱愛音樂、追求美好理想、敢於同命運抗爭的精神。

重點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4、5自然段。

2、感悟、體驗盲人阿炳創作《二泉映月》的艱辛和這首名曲的豐富內涵。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走近阿炳

1、孩子們,你們知道課前播放的曲子叫什麼名字嗎?學生齊讀題目。

2、《二泉映月》是一首著名的曲子,是誰創作的?(阿炳)你對阿炳有些什麼瞭解?(學生交流課前蒐集的有關阿炳的資料。)

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1、自由讀課文。

(1)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同桌合作學習生詞課文中不理解的詞語,互相交流。

2、檢查自瀆情況。

(1)出示生字詞,自由讀,開火車認讀字詞。教師隨機正音。

(2)出示詞語,分男女學生讀,説説你發現了什麼?

明月高懸  月光如銀  月光如水

委婉連綿  低迴婉轉  如泣如訴

三、感悟內涵,品味艱辛

1、二泉映月不僅是一首不朽的樂曲,還是有名的風景勝地。找出課文中描寫二泉景色的句子,練習朗讀。

出示相關語句,指導讀出二泉的美。

2、阿炳是怎樣創作出《二泉映月》的?這首曲子表達了怎樣的內涵呢?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找到相關的自然段。

3、出示四自然段,指名學生讀,體會創作過程。

(1)如詩如畫的風景對於雙目失明的阿炳來説只是一片黑暗,伴隨他的只是涓涓的泉聲。這讓他想起了什麼?(師父的殷殷教誨)師父曾對他説過什麼話呢?根據學生回答出示師父的話。齊讀。

小阿炳聽了師父的話,多麼希望自己快點兒長大,去從二泉的流水中聽出美妙的聲音。但是,當小阿炳長成大阿炳時,他聽到了美妙的聲音嗎?他聽到了什麼?(深沉的歎息,激憤的傾訴,倔強的吶喊)這些聲音其實就是阿炳的心聲啊,他在歎息什麼,傾訴什麼,又在吶喊什麼呢?

二天,是啊,阿炳在歎息自己的人生充滿苦難,在傾訴自己的坎坷經歷。他都有些什麼坎坷的經歷呢?根據學生回答出示三自然段內容。

本來孤苦伶仃的阿炳又因患眼疾而雙目失明。“雙目失明”對你們來説幾秒鐘就讀過去了,可對阿炳來説,卻是一生的苦難。讓我們閉上眼睛,穿越時空,去看看阿炳的苦難生活。

冬天,大雪紛飛,寒風刺骨,雙目失明的阿炳是怎樣賣藝的;

夏天,驕陽似火,烈日炎炎,阿炳是怎樣賣藝的;

阿炳生病了,燒到39度、40度,渾身發抖,他又是怎麼賣藝的?

説説你彷彿看到了怎樣的情景?帶着你的體會讀三自然段。

阿炳想起自己的坎坷經歷,學生接讀:漸漸地,------

4、這聲音讓阿炳的心顫抖起來,他禁不住拿起胡琴,拉弓撫弦。《二泉映月》就這樣產生了。(出示5自然段描寫琴聲內涵的句子)

(1)自由朗讀,體會琴聲的豐富內涵

(2)説説琴聲的起初和高潮部分有什麼不同,作者分別採用了什麼手法進行描寫的?

(3)瞭解到琴聲有如此豐富的內涵,現在你最想做的是什麼?你想怎樣聽?讓我們用整個心靈來聆聽這首不朽的樂曲吧!(播放《二泉映月》,師生屏息聆聽)

(4)聽完了,説説你此時的感受。

(5)樂曲如此扣人心絃,怎樣才能通過朗讀把它的內涵表現出來呢,説説你的好建議。

(6)指名學生讀,師生評價。

(7)讓我們聽着音樂,用心來讀讀這段文字。

5、師生在音樂聲中激情演繹6、7自然段。

四、領悟精神,昇華情感

1、一個雙目失明的民間藝人,一個充滿苦難的民間藝人,一個對未來充滿渴望的民間藝人,他為什麼能創作出這樣內涵豐富、動人心絃的樂曲呢?

2、學生談感受,齊讀書上句子:他愛音樂,愛惠山的清泉------

五、課外拓展,總結全文

1、是音樂帶給他光明,是音樂帶給他安定幸福,是音樂安撫他孤寂的心靈。這首不朽的曲子不僅深受我國人民的喜愛,在國際樂壇也享有聲譽。(出示資料)

世界著名的指揮家小澤征爾聽了這首樂曲感動得熱淚盈眶,他動情地説:“用斷腸之感形容真是太合適了。這首樂曲應該跪下來聽.”

只有對一個人,對某一件事無比崇拜的時候才會朝他跪下。小澤征爾跪的是阿炳的什麼精神呢?

2、教師總結:對一個命運的強者,對於敢於和命運抗爭的人來説,苦難是一筆巨大的財富。孩子們,在以後的人生中,如果有苦難來臨,讓我們勇敢的面對它!

《二泉映月》優秀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五自然段。

2、能正確認讀本課10個要求會認的字,掌握9個要求會寫的生字。能結合上下文理解運用“飽經滄桑、泯滅、縈繞、跌宕、不朽”等詞語。

3、通過描寫時間的詞語,理清文章的表達順序,整體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4、能聯繫課文內容,通過品詞、品句,品讀,重點理解文中描寫的月夜景色和《二泉映月》琴曲意境等句段所傳遞出的情感。感受阿炳創作的艱辛,學習他熱愛音樂、敢於同命運抗爭、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體會阿炳創作《二泉映月》的艱辛和這首名曲的豐富內涵。、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準備:二胡曲《二泉映月》和課件。

預習要求:

1、把課文讀流利。

2、課前蒐集查找有關資料,瞭解阿炳的生平、惠山二泉及二胡曲《二泉映月》,為更好的理解課文內容打下基礎。

教學設計:

設計意圖

第一課時:

一、揭題導入,瞭解作者。

師:(板書課題)這是一首著名的曲子,誰創作的?(阿炳)同學們對阿炳還有哪些瞭解?

學生回答預設:

阿炳的原名叫華彥鈞,是一位民間藝術家。

阿炳很小的時候他母親就去世了,爸爸是一個道士,他只能稱父親為師傅。

阿炳雙目失明後,被道觀裏趕出來,上街流浪,他的身世很悲慘。

阿炳不僅二胡拉得好,琵琶也彈得很好。

小結:

阿炳一生創作了許多曲子,但留給我們後人的只有六首。當中央音樂學院的教授第二次去給阿炳錄音的時候,他已經不幸去世,成了音樂界的莫大遺憾。《二泉映月》是一首不朽的二胡名曲,深受我國人民的喜愛,在國際樂壇上享有盛譽。你們想聽嗎?那麼,你準備怎麼聽?(用心傾聽)

二、用心靈傾聽。

師:請同學們仔細聆聽,用心體會,聽完後説説你從音樂裏聽出了什麼。播放《二泉映月》。

2、談聽完樂曲後的感受。

(悠揚、婉轉、悲傷、深沉、優美、高昂)

師:這位苦難的藝人為什麼能創作出這樣的名曲呢?打開書用心地去讀。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畫出生字,讀準字音,讀順課文。

2、畫出不理解的詞語,聯繫上下文或藉助工具書理解詞語:飽經滄桑、積澱、坎坷、縈繞、泯滅、抒發、委婉、跌宕、靜影沉璧等詞語。

四、再讀課文,理清思路。

第一自然段:寫惠山二泉的優美景色。

第二自然段:聽泉賞月,師父教誨。

第三、四自然段:十多年不幸經歷,激發創作慾望。

第五、六自然段:傾吐情懷,成經典名曲。

五、佈置作業

1、抄寫詞語。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瞭解坎坷,感悟情懷。

1、(音樂起)又是一箇中秋夜,雙目失明的阿炳在鄰家少年的攙扶下,又來到了二泉。夜深人靜,月光清冷,他靜靜地聆聽着二泉那淙淙的流水聲,不禁心潮澎湃,思緒萬千,漸漸地,他似乎聽到了許多聲音,什麼聲音呢?(大屏幕顯示)齊讀:二泉映月教學設計

“漸漸地,漸漸地,他似乎聽到了深沉的歎息,傷心的哭泣,激憤的傾訴,倔強的吶喊……”

2、他似乎聽到了,真的是泉水在歎息哭泣嗎?(不是)是誰在歎息哭泣?(是阿炳)誰在傾訴吶喊?(是阿炳)阿炳聽到的不是泉聲,而是自己的心聲。你們聽,他的心在(範讀)深沉的歎息,傷心的哭泣,激憤的傾訴,倔強的吶喊。聽到了嗎?把阿炳的心聲讀出來——(齊讀)“漸漸地,漸漸地,他似乎聽到了深沉的歎息,傷心的哭泣,激憤的傾訴,倔強的吶喊……”

3、聽着這樣的心聲,我們不禁要問了,阿炳為什麼要深沉地歎息,傷心地哭泣,激憤地傾訴,倔強地吶喊呢?請同學們帶着這個問題自由朗讀課文的1—-4自然段,尋找答案吧。

4、交流反饋:

(1)因為家鄉惠山二泉的優美景色自己再也看不到了。

(2)因為阿炳想起了師傅説過的話,想到了自己的坎坷經歷。

5、師:惠山二泉,景色迷人,以其獨特的美景名聞天下,尤其是中秋皓月下的二泉更是楚楚動人。課文中作了生動精練的描繪,老師摘錄一些詞出示:

(展現一組風光,屏顯詞語):

樹木葱蘢藤蘿搖曳

碧草如茵野花遍地

茫茫月夜如銀月光

涓涓清泉靜影沉璧

流水淙淙蜿蜒而來

月光照水水波映月

6、這如詩如畫的風景,對那個雙目失明的阿炳來説,他看得到嗎?(看不到)他看到的只能是什麼?(是黑暗。)在他的眼前有的只是黑暗,除了黑暗,還是黑暗,阿炳心裏是什麼滋味啊?(惋惜、無奈、傷心)所以,聽着那如泣如訴的泉聲——“漸漸地,漸漸地,他似乎聽到了深沉的歎息,傷心的哭泣,激憤的傾訴,倔強的吶喊……”

7、(1)山水依舊,物是人非。這十多年,他是怎麼過的?

指名讀,大屏幕顯示:“十多年過去了,師父早已離開人世,阿炳也因患眼疾而雙目失明。他整天戴着墨鏡,操着胡琴,靠賣藝度日。”

(2)透過這短短的兩句話,我們似乎看到了阿炳孤苦無依、賣藝度日的畫面——請你展開想象(伴着《二泉映月》老師開始敍述)

a、冬天,大雪紛飛,寒風刺骨,阿炳怎樣賣藝?

b、夏天,驕陽似火,烈日炎炎,阿炳又是怎樣賣藝?

c、一天,阿炳發燒生病了,為了度日,他又是怎樣賣藝?

請你選擇一個畫面,想象他是怎樣度日的?

學生交流:

師:阿炳坐在二泉邊,聽着聽着,沒聽到奇妙的聲音,聽到的是:(學生接讀,再次感受)漸漸地,漸漸地,他似乎聽到了深沉的歎息,傷心的哭泣,激憤的傾訴,倔強的吶喊……

師:阿炳被苦難壓倒了嗎?(沒有)從哪裏可以看出沒有被壓倒?

齊讀:

“但是生活的窮困和疾病的折磨,泯滅不了阿炳對音樂的熱愛和對光明的嚮往。他多麼希望有一天能過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啊!”

師:阿炳多麼希望有一天能過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啊!所以聽着聽着,他聽到了深沉的歎息,聽到傷心的哭泣,聽到了激憤的傾訴,聽到了倔強的吶喊。他要與命運抗爭。

師:為什麼阿炳的苦難只能傾吐給月夜聽呢?

他的歎息聲有人要聽嗎?(沒有)

他的哭泣聲有人要聽嗎?(沒有)

他的傾訴聲有人要聽嗎?(沒有)

他的吶喊聲有人要聽嗎?(沒有)

師:所以只能把自己的滿腔情懷傾訴給這茫茫月夜,就這樣,《二泉映月》誕生了……

下節課我們品讀琴聲,走進阿炳的內心世界。

第三課時

一、複習導入

上堂課我們瞭解了阿炳的身世以及他創作《二泉映月》的。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一起用心去聆聽琴聲,走進阿炳的內心世界。

二、品讀琴聲,體會內涵。

1、讀課文第5自然段,體會阿炳的心聲。

(播放二胡曲《二泉映月》,配樂引讀課文第5自然段,領略這首不朽的名曲。)

師引讀:起初……;一生跟讀:這似乎……

師引讀:隨着……;一生跟讀:它以勢不可擋……

師引讀:月光照水……;全班跟讀:阿炳用這動……

2、師:同學們,其實琴聲的變化可以用一條曲線畫出來的。來,伸出你的手跟老師一起邊讀邊畫。

(起初,琴聲委婉連綿,有如山泉從幽谷中蜿蜒而來,緩緩流淌。隨着旋律的升騰跌宕,步步高昂,樂曲進入了高潮。月光照水,水波映月,樂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迴響,舒緩而又起伏,恬靜而又激盪。)

3、師:同學們,你想過嗎?琴聲之所以會這樣變化是有原因的,什麼原因?(是因為阿炳在演奏的時候,他的情懷始終是在變化着的。)怎樣變的?再讀課文。

4、讀後交流。

開頭時——這似乎是阿炳在讚歎惠山二泉的優美景色,在懷念對他恩重如山的師父,在思索自己走過的人生道路。

高潮時——它以勢不可擋的力量,表達出對命運的抗爭,抒發了對美好未來的無限嚮往。

結尾時——阿炳用這動人心絃的琴聲告訴人們,他愛那支撐他度過苦難一生的音樂,他愛那美麗富饒的家鄉,他愛那惠山的清泉,他愛那照耀清泉的月光……

板書:讚歎懷念思索抗爭嚮往愛……

5、下面,就讓我們隨着作者的筆觸走進樂曲,走進阿炳的內心。

(1)學生自己練讀,指名讀。(此時情感還沒有恰當的表達出來。

(2)師:多麼委婉的琴聲,多麼感人的文字,老師也想用心靈來誦讀這段文字。

師範讀。

(3)分三部分指名讀,適時評價點撥。

隨機齊讀。

(4)生合作配樂朗讀。女生讀開頭部分;男生讀高潮部分;最後全體讀。

(5)配着音樂有感情地背誦。

6、師:一位雙目失明的民間藝人,一位靠着賣藝度日的民間藝人,一個從小失去母親的民間藝人,他靠什麼創作出這麼偉大的作品?

齊讀:他愛……,他愛……,他愛……,他愛……。

師:就這樣,一首不朽的樂曲誕生了——(引讀最後一小節)

三、總結全文。

1、再次聆聽這動人心絃的音樂。音樂響起……

2、總結:

苦難本來給人們帶來了什麼?悲痛、哀傷、哭泣。但是對一個命運的強者,對於敢於和命運抗爭的人來説,苦難是一筆巨大的財富。讓我們勇敢地面對苦難,戰勝苦難吧!

四、説話練習。

1、阿炳把對人生的體驗和追求通過樂曲告訴了我們,此時你想給阿炳説些什麼?請把想説的話寫下來。

2、交流,老師點評、修改。

蒐集交流阿炳的生平資料,對阿炳身世有必要的瞭解,為學習下文打基礎。

教給學生“用心靈傾聽,用心靈誦讀”的學習方法。這樣學生才能儘快走進文本。

教師入情入境的引導學生讀,使學生逐步走近阿炳。

通過引導學生品讀詞語,想象着讀,讀中想象,初步在學生腦海中形成“惠山二泉”的美麗畫面,使學生猶如身臨其境,獲得深刻的情感體驗。

惠山的風景依舊,但阿炳什麼也看不見了,聯想到自己坎坷的經歷,於是產生了“深沉的歎息,傷心的哭泣,激憤的傾訴,倔強的吶喊”。

此環節的教學中,為引導學生充分體會阿炳經歷的坎坷,抓住“十多年過去了,師父早已離開人世,阿炳也因患眼疾而雙目失明。他整天戴着墨鏡,操着胡琴,靠賣藝度日。”這個重點句,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逐層深入地體會語言文字,在反覆品讀中感悟,又在感悟中去品讀,充分理解阿炳不平靜的內心世界,剖析“積澱已久的情懷”。為接下來理解《二泉映月》這首樂曲作好鋪墊,從而實現先悟情後入境,水道渠成。

隨着音樂的快慢舒緩、跌宕起伏,師生在入情入境的誦讀中領略不朽的名曲,解讀阿炳的心聲。

《二泉映月》這首曲子表現的不僅僅是苦難,更有一種超越苦難,戰勝苦難的精神動力。所以要給孩子們的心中播下精神種苗,這也是對這首世界名曲的最好詮釋。

《二泉映月》優秀教學設計 篇3

一、板書課題,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今天咱們一塊兒學習來一篇課文,題目是《二泉映月》,(板書齊讀)關於二泉映月,大家都知道些什麼?昨天見面的時候,大家知道的還不多,看看通過昨晚的預習,今天有沒有進步?(自由談)

不錯,二泉映月不僅是一首著名的二胡曲,它還是無錫惠山腳下一道著名的風景。原名叫惠泉,後來唐代茶聖陸羽品嚐了這裏的泉水,覺得它甘甜清冽,稱這裏為天下第二泉,大詩人李紳稱這裏的泉水為“人間靈液”,宋徽宗、清代康熙、乾隆都曾經親自品嚐過這裏的泉水,甚至把它作為貢品。

二、美讀“二泉景”

實際上,在我們的課文中就有不少地方在寫“二泉映月”這一道風景,打開課文,自由地讀一讀課文,完成這節課的第一個學習任務,把你能夠發現,能夠找到的描寫“二泉映月”這一道風景的話找出來,用筆畫出來。

1、無錫的惠山,樹木葱蘢,藤蘿搖曳。山腳下有一泓清泉,人稱“天下第二泉”。(一泓清泉靜影沉璧)

2、水面月光如銀,師父靜靜地傾聽着泉聲。(茫茫月夜月光如銀)

3、月光似水,靜影沉璧,但阿炳再也看不見了。

4、月光照水,水波映月,樂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迴響,舒緩而又起伏,恬靜而又激盪。(月光照水,水波映月)

5、有如山泉從幽谷中蜿蜒而來,緩緩流淌。(淙淙流水蜿蜒而來)

咱們把這四句話變成八個詞,誰再來讀一讀?邊讀邊説説你想到了什麼?

茫茫月夜月光如銀—————你讀出了朦朧的美

淙淙流水蜿蜒而來—————你讀出了靈動的美

一泓清泉靜影沉璧————你讀出了寧靜的美“泓”字可否改為“股”?聯繫靜影沉璧。從“靜影沉璧”你們聯想到什麼?再齊讀。

月光照水水波映月————月者寒也,泉者冷也。你讀出了冷清的美

讀書要字正腔圓,讀詞要做到聲斷而意不斷。

同學們,讀着讀着,你們有沒有發現,這幾個詞語連起來就像什麼?(一首詩一幅畫)對,什麼叫如詩如畫,這就是!咱們能不能把這種如詩如畫的感覺連在一起讀一遍?讀——什麼感覺?(美不勝收)

三、感受阿炳心。

師:這就是無錫惠山的二泉映月,使人陶醉,讓人沉醉。但是,這樣如詩如畫的風景,對三十五歲以後的阿炳來説,意味着什麼?他看得到嗎?他看到的只有什麼?(一片黑暗)是啊!沒有花,沒有草,沒有月,沒有泉,沒有一切景緻。這是多麼讓人感到孤獨和痛苦的事情。下面我們完成第二個學習任務,認真讀一讀課文的第2、4自然段,説説你從這兩段的內容中能讀出“一樣的”是什麼?“不一樣的”是什麼嗎?(指名讀)

是啊,一樣的中秋夜,一樣的月光,一樣的清泉,

不一樣的是———人老了,那年是小阿炳,如今已成中年;

身邊的人由師父換成了鄰家少年,因為———師父已經去世了;

那年是來賞月,而今只能聽聽流水的聲音;

最重要的是那年小阿炳除了流水聲,什麼聲音也沒有聽到,師父告訴小阿炳,等你長大了,就一定會從中聽到奇妙的聲音。如今阿炳從這淙淙的流水聲中想到了什麼?他聽到了什麼?(出示文字一)

漸漸地,漸漸地,他似乎聽到了深沉的歎息,傷心的哭泣,激憤的傾訴,倔強的吶喊……

(板書:歎息哭泣傾訴吶喊)

1、為什麼會聽到這些?是流水在歎息哭泣傾訴吶喊嗎?(不是,是阿炳的心。)那他為什麼歎息哭泣傾訴吶喊呢?誰能夠用一個詞來回答?

2、理解“坎坷”。“坎坷”是這一課的生字。講解生字。

3、誰能夠用課文中的內容來具體説説“坎坷”。你知道阿炳經歷了哪些坎坷?

4、過渡:一年四季,無論酷暑寒冬,無論身體如何疲憊,阿炳總要揹着樂器,拄着竹杖,在妻子的牽扶下上街賣藝。大家見過街上買藝的殘疾人嗎?想想阿炳是怎樣賣藝的?賣藝過程中可能會發生什麼事情?他心中會想些什麼?

是啊!這樣坎坷的經歷,怎能不讓他深沉的歎息,傷心的哭泣,激憤的傾訴呢?他歎息的是—————?命運多難雙目失明;哭泣的是—————?父親去世生活艱苦;傾訴的是—————?內心孤獨遭人冷眼

5、然而,又是什麼讓他倔強的吶喊呢?(對音樂的熱愛對光明的嚮往對安定幸福生活的渴望!)人們稱阿炳是三不窮:人窮志不窮(不怕權勢);人窮嘴不窮(不吃白食);人窮名不窮(正直)。

6、你讀懂了阿炳的心嗎?再讀這段話。

四、聆聽“二泉”樂

過渡:聽着,聽着,阿炳的心顫抖起來。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要通過琴聲把積澱已久的情懷,傾吐給這茫茫月夜。(放音樂二泉映月)

1、你聽了之後有什麼感受?(優美淒涼愁苦高昂)

2、讓我們再來通過文字走進二泉映月。樂曲分三部分,誰來讀開始的部分。

起初,琴聲委婉連綿,有如山泉從幽谷中蜿蜒而來,緩緩流淌。這似乎是阿炳在讚歎惠山二泉的優美景色,在懷念對他恩重如山的師父,在思索自己走過的人生道路。

這是阿炳在讚歎、在懷念、在思索。

3、男同學來讀讀高潮部分?

隨着旋律的升騰跌宕,步步高昂,樂曲進入了高潮。它以勢不可擋的力量,表達出對命運的抗爭,抒發了對美好未來的無限嚮往。

這是阿炳對命運的抗爭,對美好未來的無限嚮往。

4、接下來,自然是尾聲。請女同學來。

月光照水,水波映月,樂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迴響,舒緩而又起伏,恬靜而又激盪。

是啊!這就是著名的二泉映月,大家聽:(師範讀)同學們,讓我們再用自己的心,貼近阿炳的心,一同走進《二泉映月》。齊讀。

5、冷冷的弦,瘦瘦的人,顫顫的手,琴絃即心絃,琴聲即心聲,阿炳是用動人心絃的琴聲告訴人們:(出示文字三)

阿炳用這動人心絃的琴聲告訴人們,他愛那支撐他度過苦難一生的音樂,他愛那美麗富饒的家鄉,他愛那惠山的清泉,他愛那照耀清泉的月光……

6、而這一切,阿炳只能向誰傾訴呢?(茫茫月夜)為什麼?(現實無知音)

在阿炳去世近三十年後,有這樣一個知音廣為人知,有這樣一個故事傳為佳話——

拓展:(出示文字四)

1978年,世界著名指揮家小澤征爾應邀擔任中央樂團的首席指揮,當他聽完用二胡演奏的《二泉映月》後,感動得熱淚盈眶,呢喃地説:“這種音樂只應跪下來聽……”

是什麼讓這位大指揮家折服到要跪下來?(對命運的抗爭對光明的嚮往對音樂的執着對家鄉的熱愛……)是的,苦難的人很多,悽慘的人也很多,但在苦難中被打倒,在悽慘中潦倒的人,會不會讓他折服?

五、尾聲。

最後,讓我們再來聽一段珍貴的歷史錄音。這是阿炳生前唯一的一次錄音,是已故音樂教育家中央音樂學院楊蔭瀏教授用當時最好的國外進口的鋼絲錄音機錄下的。在阿炳演奏過的270多首曲目中,僅僅留下了三首二胡曲,三首琵琶曲,成為了這位偉大的民間音樂家留給人世的最後聲音。讓我們一起在這首二泉映月中緬懷這位苦難一生,抗爭一生的民間音樂家吧!

板書設計:

二泉映月

歎息哭泣傾訴吶喊

委婉連綿蜿蜒而來讚歎懷念思索

步步高昂進入高潮抗爭嚮往

舒緩起伏恬靜激盪愛

對命運的抗爭對光明的嚮往

《二泉映月》優秀教學設計 篇4

教學要求:

理解課文內容,瞭解《二泉映月》這首曲子的來歷以及曲作者阿炳艱難的人生之路。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重點語句。

熱愛民族音樂,懂得音樂可以表達心聲,戰勝苦難。

教學環節:

一、板書課題,導入新課,引發質疑。

板書課題,剛剛看到這樣一個題目,你想問什麼問題?(二泉在哪裏?二泉映月是什麼?……)

二、初讀課文,瞭解內容。

自由讀課文,到文中去尋找問題的答案。有些問題可能會通過你的讀書迎刃而解,有的問題則需要深入地學習包括和老師、同學的交流、碰撞才能夠明晰。

針對最初提出的問題進行反饋,初步感知“二泉映月”這首曲子的旋律。

初步概括:二泉映月是什麼?

引發二次質疑:説到二泉映月是一首曲子、一首二胡曲、一首阿炳創作的曲子,此時的你又想問什麼問題?(阿炳為什麼能夠創作出這樣一首曲子?這首曲子想表達什麼?這首曲子為什麼能夠享譽海內外?……)

三、熟讀課文,理解內容。

出示阿炳塑像:這就是二泉映月的曲作者阿炳(簡介阿炳)這節課就讓我們透過文字一同走近阿炳,走近阿炳的心靈世界,走進阿炳的音樂時空。

同學們再次認真讀讀課文,尤其要讀準生字的讀音,遇到難讀的地方可以多讀幾遍。

檢查讀書情況:主要指導讀通讀順、不讀破句,合理停頓。

四、深入探究,體會情感。

提問:文章哪些段落寫了二泉映月這首曲子創作的過程?(4——5自然段)

指名讀第四自然段,質疑:為什麼原來聽不到任何聲音,現在卻能夠聽到這麼多的聲音?理解“月光似水”“靜影沉璧”

此時,如果你置身在葱蘢的樹林中,眼前是一輪明月,一泓清泉,沐浴着皎潔的月光,欣賞着搖曳的藤蘿,你的心情如何呢?然而這麼美妙的景色阿炳卻再也看不到了,永遠也看不到了。他只能聽到淙淙的流水聲,只能聽到發自他心底的那些聲音。

他想到了師父説過的話,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經歷。默讀2、3課文自然段,從文中找找答案,看看師父説了什麼讓他這樣銘刻於心,自己又經歷了什麼讓他如此的感傷?

出示四幅圖畫,使學生感受阿炳的生活,並選擇一幅用文字表達出來。彙報反饋。

思考:阿炳歎的是什麼?哭的是什麼?訴的是什麼?喊的是什麼?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第四自然段。

小結:阿炳能夠創作出二泉映月這樣的作品,源於他特殊的經歷。然而卻並非有這樣經歷的人都能夠成就這樣的作品。你認為阿炳創作出二泉映月這樣的曲子還有什麼原因?(對音樂的熱愛,良好的天賦)

補充資料:阿炳五歲,就跟隨父親在雷尊殿當小道士,並且學習各種樂器演奏。他冬天用冰塊摩擦雙手,鍛鍊彈琵琶的指弓;夏夜,為了避免蚊咬,雙腳浸在水裏習拉二胡。他迎着晨風吹笛,用鐵筷子敲打方磚,練習鼓點、板眼,還經常跟着父親出外拜懺、誦經、奏樂,眾多的道家音樂活動,使他的音樂技藝超羣出眾。

阿炳創作了很多曲子,據不完全記載,大概有二百多首,但是留下錄音的只有六首,這首曲子也是後人命名的,為什麼一定要叫做《二泉映月》呢?(觸景生情,即興而成)

小結:讓我們在音樂與文字中再次走進這個説來普通又極不普通的民間藝人阿炳的情感世界。(配樂範讀第五段,學生談感受)

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在朗讀中理解:升騰跌宕

高昂?

勢不可擋?

舒緩而又起伏?恬靜而又激盪?

支撐

這些詞彙,在理解中體會人物情感有感情地朗讀。(很多偉大音樂家都是苦難的超越者,貝多芬是聾子,但耳聾後他創作了振聾發聵的《第九交響曲》。莫扎特在36歲時就離開了人世,但他是是世界公認的“音樂神童”是古典主義的代表人物。看待一個人生命的價值不應當是看其生命的長度,也不是看他遇到了多少苦難與挫折,而是看他如何超越苦難來提高其生命的質量。)

五、拓展研讀,提升認識。

(一)談感受:

國慶10週年時,中國對外文化協會將《二泉映月》作為我國民族音樂的代表作之一送給國際友人。《二泉映月》還入選了世界十大名曲。現在,《二泉映月》已經有了何佔豪改編的小提琴獨奏、儲望華改編的鋼琴獨奏、吳祖強改編的絃樂合奏等西洋樂器改編曲。中國樂團出訪外國的時候,《二泉映月》通常為首選曲目。

世界著名指揮家小澤征爾(日本人)在聽過《二泉映月》這首曲子後,激動不已,他流着淚説:“這樣的音樂應該跪下來聽。”(阿炳的人生是那個社會的縮影,但阿炳的音樂卻是我們中華民族精神的凝聚!)

請記住這樣幾個名字——楊蔭瀏、張瑞、閔惠芬、宋飛……(他們拯救了我們中華民族的音樂遺產,並能夠發揚光大。每一箇中國人都應該熱愛我們的民族音樂、民族文化。)

(二)聽歌曲《二泉吟》同時出示《二泉吟》的歌詞

再次談認識:《二泉映月》是什麼?

六、師生共同總結。

板書設計

二泉映月

一首曲子

一段人生

一番情懷

一種精神

附參考資料:(一)

華彥鈞(1893-1950)

民間音樂家。小名阿炳,江蘇無錫東亭人,他四歲喪母,二十歲喪父,二十一歲患眼病,三十五歲時雙目失明。在無錫市以沿街賣唱和演奏各種樂器為生,飽嘗人間的苦難。阿炳經常在無錫二泉邊拉琴,創作此曲時已雙目失明,據阿炳的親友和鄰居們回憶,阿炳賣藝一天仍不得温飽,深夜迴歸小巷之際,常拉此曲,悽切哀怨,尤為動人。

阿炳的朋友陸墟曾這樣描寫過阿炳拉奏《二泉映月》時的情景:“大雪象鵝毛似的飄下來,對門的公園,被碎石亂玉,堆得面目全非。淒涼哀怨的二胡聲,從街頭傳來……只見一個蓬頭垢面的老媪用一根小竹竿牽着一個瞎子在公園路上從東向西而來,在慘淡的燈光下,我依稀認得就是阿炳夫婦倆。阿炳用右脅夾着小竹竿,背上揹着一把琵琶,二胡掛在左肩,咿咿嗚嗚地拉着,在淅淅瘋瘋的飛雪中,發出淒厲欲絕的裊裊之音。”

1950年夏天,中央音樂學院的音樂學家楊蔭瀏與曹安和攜帶着一台進口的鋼絲錄音機來到無錫,找到了當地有名的民間藝人——“瞎子阿炳”,要為他的演奏錄音。當兩位專家説明來意後,阿炳回答説:“我已經有兩年不演奏樂器,我的技術荒疏了,我的樂器一件也不能用了。”據傳,兩年前曾有老鼠咬斷了阿炳的琴絃,作為盲人生活在黑暗中的阿炳認為是“上天”對他的懲罰,即放棄了演奏。楊蔭瀏先生聽説後立刻為阿炳購買了二胡和琵琶,與曹安和一起好言相勸,阿炳終於同意了演奏。他説:“我荒疏得太久了,讓我在家裏練上三天再演奏吧。”三天後,兩位專家錄下了阿炳演奏的《二泉映月》等三首二胡曲和三首琵琶曲。

第二年,楊、曹兩位專家再次到無錫拜訪阿炳的時候,這位飽經滄桑的藝人已經去世,他留下的六首樂曲也成了絕唱。但是,隨着歲月的流逝,阿炳沒有被人們所忘記,他的名字已經由無錫傳到了北京,傳遍了全國,走向了世界。華彥鈞死時也不過是1950年12月4日,不到58歲。

(二)

聽琴聲悠悠

是何人在黃昏後,身揹着琵琶沿街走;

陣陣秋風吹動着他的青衫袖,

淡淡的月光石板路上人影瘦,

步履搖搖出巷口,

彎轉又上小橋頭。

四野寂靜,燈火微芒隱畫樓,

操琴的人,似問知音何處有。

一聲低吟一回首,只見月照蘆荻洲。

琴音繞叢林,琴心在顫抖。

聲聲猶如松風吼,又似泉水淙淙流。

憔悴琴魂作漫遊,平生事啊難回首。

歲月消逝人難留,年少青絲,轉瞬已然變白頭。

苦零丁,舉目無親友,風雨泥濘怎忍受?

榮辱沉浮無怨尤。唯有這琴絃解離愁。

《二泉映月》優秀教學設計 篇5

【一】教學內容:

國小語文蘇教版國標本五年級第十冊第9課課文。

【二】教材簡解:

《二泉映月》是蘇教版國小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中的一篇文情皆美、真摯感人的好文章。本課時的教學內容是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與文本對話,在對文本的逐步解讀中感受和體驗民間藝人阿炳創作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艱辛歷程,從而學習阿炳熱愛生活,熱愛音樂,敢於同命運抗爭,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三】目標預設: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聯繫上下文,瞭解阿炳的艱辛歷程,感悟阿炳的滿腔情懷,體會琴聲的變化及其表達的思想感情。

3、學習主人公敢於同命運抗爭,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四】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體會阿炳的坎坷經歷,瞭解阿炳創作《二泉映月》的過程。

教學難點:

理解《二泉映月》的豐富內涵,表現了阿炳熱愛生活、熱愛音樂、追求理想、敢於同命運抗爭的精神。

【五】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閲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培養學生探究性閲讀和創造性閲讀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創意的閲讀。教學中,通過讓學生朗讀、閉眼、想象,讓學生走近阿炳,走進文本進行有創意的閲讀,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

【六】設計思路:

《二泉映月》是一篇文質兼美的課文。課文濃縮了民間音樂家阿炳艱辛苦難的一生,記敍了《二泉映月》這首名曲的形成過程,再現了《二泉映月》的豐富內涵,表現了阿炳熱愛生活、熱愛音樂、追求理想、敢於同命運抗爭的精神。由於阿炳生活的那個年代離現在的孩子也比較遙遠,對於缺乏生活經驗的國小生來説,領悟文章的中心以及樂曲所表達的情感,有一定難度。於是,我採用創設情景、以讀代講、讀中感悟的方法進行本課教學。本課教學以情感為紐帶,通過多種途徑,讓學生置身於濃濃烈烈的情感體驗之中,把藴含於語言文字中的情感讀懂悟透,以獲得真真切切情感薰陶,努力體現閲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

【七】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明確目標。

1、同學們喜歡欣賞音樂嗎?為什麼?(讓學生結合生活經驗與大家交流音樂帶給他們的感受:音樂能抒發人的思想感情,陶冶人的性情)

今天這節課上,老師想先播放一段曲子,請同學們仔細聆聽,用心體會,聽完後談談第一感覺。

2、播放樂曲《二泉映月》(節選)

(悠揚、婉轉、悲傷、深沉、優美、高昂)

3、談談聽完樂曲後的感受

4、瞭解曲名

同學們,你們知道這首曲子叫什麼名字?

板書課題:二泉映月

【設計意圖:師生進行話題交流,讓學生無拘無束的談自己欣賞音樂的感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二泉映月》的曲子有的學生可能聽過,但不一定有深刻的感受,國小生欣賞樂曲的能力有限,此時只是初步感知,只要求學生談初步感受,為課文的學習作情感的鋪墊。】

5、我們今天學習的課文就是介紹二泉映月這首曲子的,課題就叫《二泉映月》。看了課題,你想了解關於二泉映月的哪些問題?

(1)《二泉映月》這首曲子是誰譜寫的?

(2)在什麼情況下譜寫的?

(3)這個曲子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老師依次在課題後打上?)

【設計意圖:明確目標,讓學生帶着問題讀文,做到有的放矢。】

二、初讀課文,初識阿炳。

1.自由讀課文,要求:

(1)畫出生字,注意讀準字音,讀順課文。

(2)畫出生字詞及不理解的詞語,藉助字典並聯繫上下文理解意思。

(3)找出描寫月亮、月光、阿炳的身世的以及《二泉映月》旋律的關鍵詞。

(4)結合課文以及課前蒐集的資料介紹阿炳。

2、檢查自學情況。

(1)抽讀生字、課文,瞭解詞語掌握情況。

飽經風霜:形容經歷過很多艱難困苦。

靜影沉璧:靜靜的月影如沉在水中的玉璧。(看圖並聯系生活經驗理解)

坎坷:坑坑窪窪,比喻人生道路曲折、充滿艱辛。(聯繫阿炳生活遭遇理解)

激憤:激動而憤怒。

倔強:性格剛強。

【設計意圖:掃除閲讀障礙,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2)交流、認讀描寫月亮、月光、阿炳的身世的以及《二泉映月》旋律的關鍵詞。

月光如銀雙目失明委婉連綿

月光似水賣藝度日升騰跌宕

靜影沉璧經歷坎坷步步高昂

月光照水熱愛音樂舒緩起伏

水波映月嚮往光明恬靜激盪

【設計意圖:通過以上三類詞語的交流,讓學生對二泉映月的美景、阿炳的身世、《二泉映月》的旋律有個初步的瞭解,為後面感受那如水的月色,也為後面進一步感悟人物,感受樂曲作好了鋪墊。】

(3)《二泉映月》這首曲子是誰譜寫的?你對阿炳有哪些瞭解?

課件呈現無錫錫惠公園龍光塔下天下第二泉的畫面,師生共同交流對阿炳的瞭解。

【設計意圖:交流對阿炳的瞭解,為課文進行補白,為理解課文內容作鋪墊。】

三、細讀課文,走近阿炳。

1、體驗坎坷人生。

(1)阿炳幾次遊歷二泉?每次感受有什麼不同?

學生拿筆做出標記,交流回答。

(2)課件出示:阿炳兩次來到二泉的對比。

第一次第二次

淙淙的流水聲

淙淙的流水聲

深沉的歎息

傷心的哭泣

激憤的傾訴

倔強的吶喊

(3)學生針對表格內容,提出問題。

【設計意圖:學起于思,思起於疑。質疑是學生主動、自主學習的最佳外化形式,是學生潛能得到開發的重要標誌。】

(4)十多年後的那個中秋之夜,二泉池畔,究竟是哪些讓置身於黑暗世界的阿炳從那淙淙的流水中聽到這麼多他兒時未曾聽到的聲音?(生默讀,找一找)

預設片段:坎坷的經歷。

①文中有一段文字精煉地概括了阿炳十多年來遭遇的人生變故,讓學生找一找阿炳有哪些坎坷的經歷?

②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總結阿炳多舛的命運:在唾棄聲中降生,四歲喪母;在白眼中成長,痛喪師父;在屈辱中度日,雙目失明。同時課件出示為阿炳寫的一首四字詞語歌,讓學生讀一讀,感受其悽苦的人生。

痛喪師父孤苦無依

天來橫禍雙目失明

顛沛流離賣藝度日

坎坷人生苦苦悽悽

【設計意圖:《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阿炳的苦難經歷在師生平等有效的對話中無聲無息的進入了學生的視野,撩動了學生樸素的同情之心,為下環節的朗讀感悟奠定了情感基調。】

③同學們,這就是阿炳十多年的經歷,請大家把你的目光集中到阿炳的那張臉上。你看,那張曾經非常可愛的臉,那張曾經充滿了青春和朝氣的臉,如今,隨着師父的離世,隨着他的雙目失明,隨着大雪紛飛,烈日炎炎,那張臉變了,變了,變了同學們,此時此刻,你看到了一張怎樣的臉?(學生回答)

④同學們,經歷坎坷人生的阿炳儘管是一張飽經風霜的臉,面黃肌瘦的臉,佈滿皺紋的臉,但他心裏面卻充滿了對音樂的熱愛,對光明的嚮往,對生活的渴望。

出示:但是生活的窮困和疾病的折磨,泯(mǐn)滅不了阿炳對音樂的熱愛和對光明的嚮往。他多麼希望有一天能過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啊!

指導學生朗讀,讀出阿炳火熱的內心。

⑤同學們已經走進了阿炳心裏。如今,阿炳再次聽泉,那淙淙的流水也走進了阿炳的心裏,發出了深沉的歎息、傷心的哭泣、激憤的傾訴、倔強的吶喊這些聲音阿炳聽到了,你們聽到了嗎?是誰在歎息、誰在哭泣?是誰在傾訴、誰在吶喊?

教師可以提示學生結合前面的學習表達出是阿炳在歎息自己的雙目失明,是阿炳在哭泣命運的悲慘,是阿炳在傾訴不幸的遭遇,是阿炳在吶喊自己對光明的嚮往!

出示:漸漸地,漸漸地,他似乎聽到了深沉的歎息、傷心的哭泣、激憤的傾訴、倔強的吶喊

指導學生朗讀注意體會頓號的用法,不用較大的停頓。

【設計意圖:同樣是這泓清泉,依舊是二泉美景,可阿炳再也看不到了。鮮明的對比,巨大的反差,在學生的心裏形成了強烈的衝擊,產生了深刻的體驗。而場景的鋪陳,情境的營造,意境的渲染更是把學生帶進了阿炳那苦難而又不屈的坎坷人生中去了,感受阿炳的歎息、哭泣、傾訴和吶喊。學生在切己體察悄然走進阿炳的內心世界。】

2、品悟不朽名曲。

(1)聽着,聽着,阿炳的心顫抖起來。他要積澱已久的情懷傾吐出來,當時有人聽阿炳傾訴嗎?沒有。流水是他的知音,月夜是他的朋友,琴絃是他的`夥伴,他要把積澱已久的情懷傾吐給這茫茫月夜。於是他禁不住抓起胡琴,拉弓撫弦,他的手指在琴絃上不停地滑動着,流水、月光都變成了一個個動人的音符,從琴絃上流瀉出來。他傾吐了哪些情懷呢?請學生拿起筆來用不同的標記畫一畫哪些句子描寫了琴曲的特點?哪些句子是琴曲傳達出的情感?

(2)交流。

A、出示:起初,琴聲委婉連綿,有如山泉從幽谷中蜿蜒而來,緩緩流淌。這似乎是阿炳在讚歎惠山二泉的優美景色,在懷念對他恩重如山的師父,在思索自己走過的人生道路。

聽音樂起始部分,想象相關畫面,感受樂曲的委婉連綿,體會琴聲表現的內涵。

指導用輕緩、抒情的語調讀出音樂起始部分的委婉連綿,用穩重的語氣讀出音樂傳達的情感。

B、出示:隨着旋律的升騰跌宕,步步高昂,樂曲進入了高潮。它以勢不可當的力量,表達出對命運的抗爭,抒發了對美好未來的無限嚮往。

欣賞樂曲高潮部分,説説自己對這兩句話的理解,進一步體會阿炳通過琴聲表達的情感,指導學生加快語速,升高語調來表現樂曲的高潮,用激昂高亢的語調錶現樂曲抒發的情感。

C、出示:月光照水,水波映月,樂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迴響,舒緩而又起伏,恬靜而又激盪。阿炳用這動人心絃的琴聲告訴人們,他愛那支撐他熬過苦難一生的音樂,他愛那美麗富饒的家鄉,他愛那惠山的清泉,他愛那照耀清泉的月光

指導學生理解表示樂曲的豐富內涵的看似矛盾的兩對詞語,用徐緩回味的語氣讀整首曲子帶給聽者的感受,用抒情的語調讀好最後的排比句。關注排比句中的逗號,讀出停頓。

(3)採用師生合作或男女生合作等多種形式感情朗讀。

(4)再次播放二胡曲,靜靜的聆聽。要求學生欣賞後表達自己的感受。

(5)學生再次跟隨樂曲朗讀。

【設計意圖:這一自然段集中體現了語言與音樂的交融、情感與情境的輝映,是全課感情朗讀的重點、難點。學生的情感雖然集聚到了急需釋放的程度,但是畢竟對樂曲內涵的理解還很膚淺。因此教學中通過精心設計的練習,引導學生鑑賞樂曲,步步鋪墊,層層深入,達到優化課堂教學的效果;接着在讀懂基礎上學生一次次的朗讀,一次次的提高,學生讀好了樂曲,真真切切成為了瞎子阿炳的知音。】

(6)《二泉映月》這首不朽的樂曲就這樣誕生了。師生齊讀最後一段。

四、拓展延伸,遷移運用。

1、日本指揮家小澤征爾聽到此曲時,不由得跪了下來。同學們,小澤征爾為什麼跪下來呢?

2、補充介紹

1950年深秋,在無錫舉行的一次音樂會上,阿炳首次也是最後一次演奏此曲,博得觀眾經久不息的掌聲(課件出示演出圖片);三天後,阿炳吐血身亡,只活了57歲(出示阿炳墓圖片)。1959年10週年國慶時,中國對外文化協會又將此曲作為我國民族音樂的代表之一送給國際友人。從此,此曲在國內外廣泛流傳,並獲得很高評價。1985年,此曲在美國被灌成唱片,並在流行全美的十一首中國樂曲中名列榜首,曾獲20世紀華人音樂經典作品獎。

3、向學生提問:此刻你最想對阿炳説什麼?

【設計意圖:通過補充介紹拓展延伸了學生對《二泉映月》享有盛譽的具體瞭解,無形間敬佩之意油然而生,學生由衷地抒懷,實現了與文本的深層次對話,實現樂無痕的教育境界。】

4、師生共同朗讀配樂詩:《永遠的二泉映月》

看不見黑暗

是因為穿行在黑暗之中

聽不見苦難

是因為置身於苦難之中

一把二胡,道盡人世的滄桑

兩根細弦,訴盡命運的悲涼

阿炳啊

你那把血淚斑斑的胡琴

淒涼而不絕望

憂憤而不瘋狂

空蕩蕩的夜色中

我聽到了不屈的抗爭

觸摸到了一顆堅強的靈魂

教師總結:

伴着二泉映月完美無瑕的旋律,我們彷彿看到了那個落魄的阿炳又緩緩向我們走來。苦難究竟能給人帶來什麼?阿炳窮盡自己的一生為我們留下了最響亮的回答。同學們,那就是:人在旅途,有苦有樂,笑對人生,從容不迫,穿越痛苦,贏得生活!

《二泉映月》優秀教學設計 篇6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綠線中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聯繫課文內容,理解文中描寫月夜景色和由琴聲聯想《二泉映月》樂曲豐富內涵的語句的意思,並能選用部分詞語寫一段話,描繪自己所觀察到的月夜景色。

3、感受阿炳創造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艱辛,學習他敢於同命運抗正、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4、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四第五自然段。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阿炳創作《二泉映月》的艱辛和這首名曲的豐富內涵。

教學準備:光盤、掛圖。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檢查複習,導入新課

1、認識阿炳,交流他的情況,向同學們介紹。

2、教師介紹阿炳的生平。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要求:

(1)畫出生字,讀準字音,讀順課文。

(2)畫出不理解的詞語,聯繫上下文或藉助字典理解詞語。

患病、攙扶、積澱、坎坷、富饒、縈繞、哭泣、泯滅、抒發、委婉、跌宕、倔強、一泓清泉、靜影沉璧

2、檢查自學情況。

(1)試讀課文,瞭解詞語掌握情況和各自然段的大致內容。

(2)通讀課文,分段。

第一段(1—2):二泉的自然環境和小阿炳跟着師傅到二泉賞月的情景。

第二段(3—4):不幸的經歷沒有泯滅阿炳對音樂、生活的熱愛,他又來到二泉,心潮激盪,似乎聽到人世間的不平之聲。

第三段(5—6):阿炳在二泉邊用二胡傾吐自己的情懷,創作出不朽的名曲《二泉映月》。

3、學生質疑問難。

三、指導書寫

1、請學生自己辨別,交流注意點。

2、學生練習書寫。

四、佈置作業

1、抄寫詞語。

2、朗讀課文,找出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創設情境。

中秋之夜,瞎子阿炳又一次來到了美麗的二泉。皎潔的月光照耀着清冽的泉水,淙淙流淌的泉水撥動了飽受貧窮和疾病折磨的阿病的心絃。看,他用顫抖的手操起了琴弓;聽,如泣如訴的琴聲在池旁迴響起來。

2、聽二胡曲《二泉映樂》。

3、你從音樂裏聽出了什麼?用一句話簡單説説感受。(彷彿聽到什麼,看到什麼,想到什麼。)

4、阿炳用心演奏音樂,你們用心領悟音樂,所以感受都很準確。課文哪一自然段集中體現了這首名曲所體現的內容和意境,找出來,認真讀讀。

二、精讀第五自然段

1、自由讀,找出表現阿炳演奏二胡時的動作的語句,用直線畫出來;找出描寫琴聲變化的語句,用曲線畫出;找出琴聲所表達的豐富內涵的語句,用括號標出,小組進行交流。

2、交流表現寫阿炳演奏二胡動作的語句。

(1)聯繫上下文説説對“傾吐”的理解。

(2)阿炳要傾吐什麼?通過什麼傾吐?

板書:琴聲傾吐情懷

3、交流描寫琴聲變化和琴聲所表達的豐富內涵的語句。

(1)出示:

起初,琴聲委婉連綿,有如山泉從幽谷中蜿蜒而來,緩緩流淌。這似乎是阿炳在讚歎……在懷念……在思索……

聽音樂起始部分,想象相關畫面,感受樂曲的委婉連綿,體會琴聲表現的內涵。

交流:作者是如何把“委婉連綿”的音樂形象地表現出來的,又是如何把阿炳通過琴聲要傾吐的情懷具體地表現出來的?

板書:委婉連綿讚歎懷念思索

指導朗讀,用徐緩、抒情的語調朗讀,加深體會。

(2)出示:

隨着旋律的深騰跌宕。步步高昂,樂曲進入了高潮。它一勢不可擋的力量,表達了……抒發了……

説説自己對這兩句話的理解。

板書:深騰跌宕表達抒發

欣賞音樂高潮部分,進一步體會阿炳通過琴聲所表達的感情。

直到感情朗讀,語速加快,音調加高,讀出“勢不可擋”的氣勢。

(3)出示:

樂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迴響,舒緩而又起伏,恬靜而又激盪。阿炳用這動人心絃的琴聲告訴人們,他愛……他愛……他愛……他愛……

圈出表現這首樂曲特點的詞語。朗讀理解作者通過這看似矛盾的兩對詞語所表現的樂曲的豐富內涵。

舒緩而又起伏恬靜而又激盪

樂曲表現了阿炳的悲、苦、恨、怒,更表現了他對音樂和生活的愛。

引導朗讀:他愛——他愛——他愛——他愛——

提問:“他愛”的內容的順序能調換嗎?為什麼?

4、聽配樂朗讀,想象當時的情景。

三、指導精讀其餘部分

1、過渡:阿炳為什麼能在短時間內創作出這樣內涵豐富、動人心絃的樂曲?讀讀其他部分,看看阿炳“積澱已久的情懷”從何而來?

2、第一自然段。

(1)播放慧山錄象片段。

(2)交流家鄉的美好風光對阿炳的薰陶。

(3)指導朗讀。

3、第二自然段。

(1)交流師父對阿炳的啟迪和教誨。

(2)指導用啟發、語重心長的語氣讀好師父的話,注意強調“傾吐”、“年紀還小”、“許多”、“飽經風霜”等詞語。

4、第四自然段。

(1)從“雙目失明”、“賣藝度日”等詞語可看出他飽受窮困和疾病的折磨。

(2)磨難並沒有磨滅他對音樂、生活的熱愛。所以“但是”、“泯滅不了”、“熱愛”、“嚮往”、“多麼希望”等應重讀,表現阿炳同命運抗爭的精神。

(3)練習朗讀。

5、第四自然段。

讀讀、想想、議議:

中秋之夜,月光依舊,泉水依舊,可聽泉的阿炳已經經歷了無數坎坷,不再是十多年前那個不諳世事的少年了,兩個“想到了”,兩個“漸漸地”和“聽到了”後面並列的短語以及語意未盡的省略號,準確、生動、充分地表現了他此時此刻的萬千感慨。他觸景生情,“禁不住拿起二胡,要把積澱已久的情懷傾吐出來”。

6、第六自然段。

過渡:琴絃即心絃,琴聲即心聲。正是長期積澱在胸的種種情懷,化做創作的靈感,才孕育出這不朽的樂曲。

四、配樂朗讀全文

五、佈置作業

1、朗讀課文。

2、完成部分練習冊。

第三課時

一、指導背誦第四第五自然段。

1、激發興趣。

月光似水的中秋之夜,阿炳又一次坐在美麗的二泉邊傾聽泉聲,心潮起伏,用琴聲傾吐了滿腔的情懷。讀了第四第五自然段,我們彷彿身臨其境,感受到了阿炳的內心世界。讓我們有感情地背誦。

2、指導背誦第四自然段。

按先環境描寫,再人物內心活動描寫的順序背。

3、指導背誦第五自然段。

順序:阿炳演奏的動作表現——琴聲變化——想象琴聲的內涵。

自由背誦。

二、朗讀課文

1、感情朗讀全文。

2、欣賞讀。

三、總結全文

1、再次欣賞二胡獨奏曲《二泉映月》,感受樂曲傳達的豐富內涵。

2、總結:

課文生動地記敍了盲人阿炳創作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的艱辛歷程,表現了他熱愛生活、熱愛音樂、追求美好理想、敢於同命運抗爭的精神。

四、説話練習

1、激發興趣。

現在你就是那個中秋之夜攙扶阿炳來到二泉的少年,請把你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用一句話説出來。

2、同桌練習説。

3、指名説,評議。

五、佈置作業

認真觀察月夜景色,像阿炳一樣全身心地體驗感受,捕捉美好的景物,寫一段話,下面的詞語可供選用。

月光似水靜影沉璧賞月月光照水水波映月照耀

板書:6、二泉映月

傾吐

琴聲情懷

動人心絃積澱已久

委婉連綿讚歎……懷念……思索

升騰跌宕表達出……抒發了……

舒緩而又起伏他愛……他愛……

恬靜而又激盪他愛……他愛……

教學後記:

《二泉映月》優秀教學設計 篇7

一、導入

1、今天老師要和大家一起學習一篇課文

2、《二泉映月》是什麼?

(1)是一首二胡曲

(2)二泉映月還是無錫惠山的一道美麗的風景。

3、下面請大家打開書,把你看到惠山的景色都劃下來,好嗎?

二、新授

1、學生自讀課文

2、師生交流

(1)學生説:

(2)美還在什麼地方呢?學生説

(3)學生説:月光……

(4)月光照水,水波映月……

3、同學們看,這就是剛才大家找到的,你們最喜歡哪處風景,你們就放聲地去讀一讀。(學生自由讀)

(1)指名讀(學生説他的“淙淙”的音沒有讀準)

老師想請一個學生讀“靜影沉璧”。老師來讀,你們感覺自己看見了什麼?

學生説:沉下去的應該是月亮。

(2)還有哪個地方你很喜歡,請你為一個學生來讀讀

學生讀

學生再讀其他的話語

(3)你們想看看這惠山的天下第二泉嗎?

(4)課件播放,教師語言過渡

4、同學們,美嗎?我們一起來通過朗讀感受着美美的句子吧

(1)學生讀

(2)請大家接着説説惠山和二泉的風景(教師板書;風景優美)

(3)教師語言過渡;二泉是風景,非常的美。二泉是一首二胡曲,她又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感受嗎?

5、播放《二泉映月》的二胡曲給學生欣賞

(1)這曲子給你帶來了什麼樣的感受啊?

(2)學生説:優美、動聽

(3)這優美的曲子是誰創作的呢?(介紹阿炳)

(4)你們能不能通過預習,告訴他與別人的不同之處嗎?

(5)學生説:他看不見東西;阿炳生活中十分坎坷;遭受別人的歧視。

(6)同學們,面對生活困苦,他屈服了嗎?

6、課文哪裏説他沒有屈服呢?請你找出來,好好地讀讀。

(1)學生自讀,放聲讀

(2)師生交流,阿炳屈服了嗎?

學生説;阿炳對音樂的熱愛,他多麼希望有一天……

她找對了,還有誰把自己的感受讀進去呢?課件出示

再指名讀:……我聽出了他對生活的美好向往。

齊讀“但是生活的窮困……安定幸福的生活啊!”

7、又是一箇中秋夜,阿炳在鄰家少年的攙扶下,來到了二泉,而他現在能夠看見嗎?他只能看見什麼?

(1)學生説:他十分的寂寞、困苦……

(2)他帶着一顆顫抖的心,操着二胡演奏起來。

(3)和着音樂再讀課文的四五小節,體會他的心境,看看你們聽到什麼,看見什麼,感受到了什麼?

8、師生交流:這時阿炳在傾訴自己內心的想法和對生活的熱愛

(1)找到這段話,讀一讀,看看阿炳究竟在表達一種什麼樣的情懷?

(2)學生讀

(3)指名讀

(4)還有補充嗎?再讀

(5)學生再讀

9、課件出示:

起初,琴聲……恬靜而又激盪。

(1)你覺得哪一段旋律最吸引你?指名讀,並指導朗讀

(2)還有同學希望其他段落的嗎?

(3)隨着旋律東西升騰跌宕,步步高昂,樂曲進入了高潮,它以勢不可擋的力量,表達出對命運的抗爭,抒發了對美好未來的無限嚮往。

《二泉映月》優秀教學設計 篇8

一、板書課題,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學生讀題。

2、大家知道《二泉映月》是誰創作的嗎?

3、你們對阿炳有什麼瞭解?

二、欣賞樂曲,走近阿炳

1、阿炳是一位苦難的藝人,是一位民間藝人,一位盲人藝人,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聆聽這首有名二胡曲。

2、你們心中有什麼感受?你聽到了什麼?

3、阿炳為什麼能創作出這首《二泉映月》呢?請把書打開,自己讀課文思考。

三、以詞帶文,瞭解大意

1、出示詞語,點名朗讀

月光如銀雙目失明委婉連綿

月光似水賣藝度日升騰跌宕

靜影沉璧經歷坎坷步步高昂

月光照水熱愛音樂舒緩起伏

水波映月嚮往光明恬靜激盪

2、啟發學生豎讀:每列分別寫什麼?應該怎樣去讀?

3、有不理解的詞語嗎?

四、抓住重點,精讀課文

1、請大家拿出筆,再讀課文,劃出文中帶有“聽”的句子。

2、交流:

第2節:小阿炳聽到什麼聲音了嗎?師傅又是怎麼説的?

第3節:小阿炳長大了,他又聽到了什麼?

第4節:又逢中秋夜,他聽到了什麼?為什麼會這樣,難道父親説錯了嗎?

讓學生閉上眼睛體驗阿炳雙目失明後的感受。

3、你們看到過賣藝的人嗎?展開自己的想象,阿炳賣藝時是怎樣的情景?

出示:

情景一:冬天,大雪紛飛,寒風刺骨,阿炳~~

情景二:夏天,驕陽似火,烈日炎炎,阿炳~~

情景三:一天,阿炳病了,~~

播放《二泉映月》,導語激情,讓學生選取一個場景,閉上眼睛去想象阿炳賣藝的情景。

指導朗讀課文第5節。

4、出示課文第6節內容。

阿炳為什麼只能把自己的情懷傾訴給月夜?

循環播放《二泉映月》,指導朗讀課文。

你們彷彿聽到了什麼?

阿炳,他靠什麼來支撐?

五、拓展延伸,深化感受

1、出示小澤征爾在指揮《二泉映月》後説的一句話:這種音樂只應跪下來聽。

提問:小澤征爾要跪阿炳的什麼精神?板書:對命運的抗爭,對光明的嚮往。

《二泉映月》優秀教學設計 篇9

教材説明:

《二泉映月》是蘇教版第十冊第三單元“有志競成”中的一篇文章。課文濃縮了民間音樂家阿炳艱辛苦難的一生,記敍了《二泉映月》這首名曲的形成過程,再現了《二泉映月》的豐富內涵,表現了阿炳熱愛生活,熱愛音樂,剛直頑強,敢於同命運抗爭的精神。

學情分析:

《二泉映月》是一篇文質兼美的課文,但篇幅較長,難點較多。由於文中有很多音樂上的專業術語,而且阿炳生活的那個年代離現在的孩子也比較遙遠,對於缺乏生活經驗的國小生來説,領悟文章的中心以及樂曲所表達的情感,有一定難度。要讓學生了解這首名曲所表達的內涵,必須讓學生了解華彥君悲慘苦難的人生,感受阿炳剛直頑強的精神,然後學生聽這首曲子,展開想象,引導學生體會其中藴藏的內涵和意境,並通過朗讀表現出自己內心的體驗,使學生產生共鳴,披文入情入境。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二泉映月》,聯繫課文內容,理解文中描寫音樂和表達樂曲豐富內涵語句的意思。

2、感受阿炳創作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艱辛,學習阿炳敢於同命運抗爭,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瞭解阿炳坎坷的人生,關注《二泉映月》這首名曲的“孕育”過程。

教學過程:

一、重温“二泉映月”美景

1、師: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五十多年過去了,音樂家阿炳早已融入惠山的一抔淨土之中。然而,他鐘愛一生的美景依舊。讓我們再次來到無錫,來到無錫的惠山,伴着美好的月色共賞“二泉映月”這道醉人的風景。

2、出示課件:

茫茫月色月光如銀

一泓清泉靜影沉璧

淙淙流水蜿蜒而來

月光照水水波映月

抽生朗讀,其他同學欣賞。教師激勵評價。

“一組靈動的文字,就是一幅曼妙的風景。讓我們再讀這組詞語,用我們甜美的聲音喚出惠山的月,惠山的泉。”學生齊聲朗讀。

(過渡)天上的明月啊,圓了又缺;惠山的清泉呀,依然清洌。看着這月,賞着這泉,似乎依稀聽得見阿炳踽踽而行的腳步聲,越來越近,越來越近……

《二泉映月》優秀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過程:

一、聆聽一段音樂

1、同學們,喜歡欣賞音樂嗎?為什麼?(音樂能抒發人的思想感情,陶冶人的性情……)今天這節課上,老師想先播放一段曲子,請同學們仔細聆聽,用心體會,聽完後談談第一感覺。

2、播放樂曲《二泉映月》。(節選)

3、談談聽完樂曲後的感受。

(悠揚、婉轉、悲傷、深沉、優美、高昂……)

4、瞭解曲名。

同學們,你們知道這首曲子叫什麼名字?

板書課題:二泉映月

設計意圖:欣賞《二泉映月》這首曲子,欣賞的時候閉上眼睛,邊聽邊用心去感受。欣賞完後交流聽時的感受,為課文的學習作情感的鋪墊。

二、明確三個目標。

1、同學們,看了課題,你想了解關於“二泉映月”的哪些問題。

(1)《二泉映月》這首曲子是誰譜寫的?

(2)在什麼情況下譜寫的?

(3)這首曲子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老師依次在課題後打上?)

師:上述問題,只要通過認認真真、仔仔細細地讀書,就很容易解決。

2、同學們,我們先來解決第一個問題,通過課前預習,誰能説説這首曲子是誰譜寫的?

3、課前,王老師要求大家聽聽《二泉映月》的曲子,並收集有關阿炳生世的資料。現在誰來説説你對阿炳有哪些瞭解。

設計意圖:學貴有疑,讓學生提出問題可以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的學習能力,有利於教學難點的突破。

三、走近一位人物

1、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

(1)讀準字音,讀通課文,畫出不理解的詞語。

(2)用簡短的語言説説文章講了什麼事。

2、學生自讀。

3、交流:

(1)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2)注意糾正讀音,指導朗讀。

大屏幕出示詞語,相機正音。

無錫惠山傾訴激憤富饒樂壇享有

葱蘢哭泣倔強吶喊積澱委婉抒發

恬靜搖曳泯滅縈繞患病坎坷攙扶

4、説説課文主要內容。

設計意圖:不動筆墨不讀書,注意引導學生學會自讀,作批註,寫感受,引領全體學生動腦,動筆。為學生初步感知人物作好鋪墊。

四、體驗一段人生

1、師: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五十多年過去了,音樂家阿炳早已融入惠山的一片淨土之中。然而,他鐘愛一生的美景依舊。讓我們再次來到無錫,來到無錫的惠山,伴着美好的月色共賞“二泉映月”這道醉人的風景。

2、出示課件:

茫茫月色月光如銀

一泓清泉靜影沉璧

淙淙流水蜿蜒而來

月光照水水波映月

抽生朗讀,其他同學欣賞。教師激勵評價。

一組靈動的文字,就是一副曼妙的風景。讓我們再讀這組詞語,用我們甜美的聲音喚出惠山的月,惠山的泉。學生齊聲朗讀。

設計意圖:由“二泉映月”這道給予阿炳豐富音樂情感的風景引入,既回憶了已有的認知狀況,完成以舊拓新的任務;又利用聲音、圖片等調動了學生學習的非智力因素,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向新教學的軌道上來。

(過渡)天上的明月啊,圓了又缺:惠山的清泉呀,依然清冽。

看着這月,賞着這泉,似乎依稀聽得見阿炳踽踽而行的腳步聲越來越近,越來越近……

3、教師佈置瀏覽思考作業:迅速瀏覽課文,文中寫到阿炳幾次到二泉的情景?分別是什麼時候?他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

學生拿筆做出標記,交流回答。

《二泉映月》優秀教學設計 篇11

一、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聽音樂嗎?都喜歡聽什麼樣的音樂?

師:今天這節課,顧老師想先播放一段曲子。世界著名的指揮家--小澤征爾第一次聽到這首曲子時,感動地流下了眼淚,他淚流滿面地説道:“聽這首曲子,應該跪下來聽。”究竟是什麼樣的曲子,能如此地打動人心呢?請同學們現在就閉上眼睛,用心去聆聽,用情去體會。

(播放:二泉映月)

師:聽了這段曲子,你們有什麼感覺?

師:你們對這首曲子有什麼瞭解?

(板書:二泉映月)

二、瞭解阿炳。

師:《二泉映月》這首二胡曲是阿炳用纖弱的琴絃、苦難的人生、坎坷的經歷,用長期積澱在心的種種情懷創作的。他一生的悲、一生的恨、一生的愛全部融進了這深情的旋律中。欣賞這感人的旋律,我們得首先走近阿炳,瞭解阿炳。同學們,你們看,這就是阿炳(出示圖片)

師:他是一個雙目失明的盲人,這個世界再多麼五彩繽紛,然而對他來説卻只有漆黑一片。他從小就沒有了爹孃,濃濃的父愛、偉大的母愛,對他來説卻只是一個遙遠的夢想。他流落街頭、形同乞丐,他生活窮困,疾病纏身。為了生活,他只得以賣藝為生,飽受了人間的艱辛和苦難。更是雪上加霜的是,他唯一的親人,對他恩重如山的師父也離開了人世。

師:請同學們用心去讀一讀這些濃縮了阿炳悲慘一生的詞語,用心去感受這位盲人的不幸命運。

出示:雙目失明沒爹沒孃流落街頭形同乞丐生活窮困疾病纏身賣藝為生

唯一的親人——————師父離開了人世

師:讀完了這些詞語,你想説些什麼?

三、初讀課文。

師:就是這樣一位嚐盡人間酸辛的盲人,他為什麼能創作出這樣一首不朽的樂曲呢?現在讓我們打開課文,聽一聽顧老師給大家帶來的配樂朗讀。你們仔細地看課文,跟着音樂,隨着朗讀認真地聽、仔細地想。(播放課文範讀)

師:聽完了朗讀,你們覺得我讀得好嗎?好在哪裏?

師:我讀得時候是不是從頭到尾都很大?有沒有像有的同學一樣讀書都用大嗓門?有時候讀書不一定都要用很大的力氣,不一定要發出很大的聲音。讀書講究的是輕重緩急,虛實濃淡,剛柔隱現。表現內心思考的文章,要用氣把聲音送出來。你們會讀嗎?聽着音樂,自己試着讀一讀吧!

(學生試讀課文)

師:都讀完了,感覺怎麼樣?有感覺嗎?

師:今天由於時間有限,顧老師就不讓大家一節一節地讀了。顧老師很想聽一聽大家讀這篇課文中的一個自段然,猜猜看,我會讓大家讀哪個自然段?為什麼?

師:第五自然段集中體現了二泉映月這首名曲所體現的內容和意境,你們要是能把這一節讀好,其它的內容也一定能讀好。就這一節,誰來試着讀一讀。(指名讀)

四、練讀第五自然段。

師:你們覺得他讀得怎麼樣?聽的時候,你們發現他讀的有什麼毛病嗎?(指名説一説)

師:對讀書的學生説:第一次站起來讀這麼一個高難度的自然段,讀不好,顧老師原諒你。同時也要敬佩你的勇氣。好,坐下。大家想不想把這一節讀好?要想讀好,我送給大家幾個字。(板書:用心靈誦讀)知道,什麼叫“用心靈誦讀”嗎?“用心靈誦讀”咱們得首先學會“心與心的交融”,“心與心的交融”就是要讓你們走進阿炳的內心世界,試着去了解、琢磨阿炳的內心想法。現在,就請大家再好好地讀一讀這一節,你從中讀出了阿炳內心世界的哪種心情?(學生再次讀第五節)

師:誰來説一説,讀了這一節,你從中讀出了阿炳內心世界的哪種心情?為什麼?(説完後讓學生將這些詞語寫在黑板上)

師:同學們,這首樂曲以“悲”為主題,在悽楚的歎息聲中又讓我們看到阿炳那顆敢於同命運抗爭,矢志不渝地追求美好理想的信心。現在來,讓我們聽一聽一位著名的演講家是如何將阿炳的內心世界通過朗讀表現出來的。(播放第五節錄音)同學們,可以跟着錄音的聲音輕輕讀,跟着它學,好嗎?(好!)

師:後面的同學也可以跟着輕輕地讀,輕輕地學,老師們也可以,咱們一起來感受阿炳的內心世界。

師:“曲罷不知人在否,餘音嘹亮尚飄空。”啊!多麼偉大的音樂啊!聽完了,似乎我們的心情早已就沉浸在阿炳的心靈之中。你們誰來試着配樂讀一讀。

師:誰來試着讀一讀。(指名配樂讀)

師:讓我們一起在心與心的交融中,用心靈去誦讀這一節吧!(學生一起配樂讀)

師:同學們,阿炳用他那纖弱的琴絃、苦難的人生譜寫了如此不朽的作品,而如今音猶在而人已亡。此時此刻,你能用一兩句話來表達我們對阿炳由衷的敬佩嗎?

師:阿炳的一生是苦難的一生,他用音樂訴説了他坎坷的人生經歷。同學們,如果這個時候我再問你,“二泉映月”是什麼,你還會簡單的告訴我“二泉映月”僅僅是一首曲子嗎?你會怎樣回答?

(指板書,師生共同總結)

師生:“二泉映月”不光是一首曲子,它還是阿炳的一段人生經歷,更是在訴説着阿炳的一番情懷,表達着他與命運抗爭、嚮往美好的一種精神。希望這種精神可以激勵我們在坐的每一個人,讓我們去向往美好、熱愛生活。

師:今天的課我們就上到這裏,謝謝同學們,下課!

板書:

二泉映月

用心靈誦讀心與心的交融

一首曲子一段經歷一番情懷一種精神

使用搜索引擎查找本課更多相關資料:

搜索時,“文章標題”“所有大類”“所有小類”這幾項無需選擇,直接輸入課文題目關鍵的字就行!

《二泉映月》優秀教學設計 篇12

一、導入

1、今天老師要和大家一起學習一篇課文

2、《二泉映月》是什麼?

(1)是一首二胡曲

(2)二泉映月還是無錫惠山的一道美麗的風景。

3、下面請大家打開書,把你看到惠山的景色都劃下來,好嗎?

二、新授

1、學生自讀課文

2、師生交流

(1)學生説:

(2)美還在什麼地方呢?學生説

(3)學生説:月光……

(4)月光照水,水波映月……

3、同學們看,這就是剛才大家找到的,你們最喜歡哪處風景,你們就放聲地去讀一讀。(學生自由讀)

(1)指名讀(學生説他的“淙淙”的音沒有讀準)

老師想請一個學生讀“靜影沉璧”。老師來讀,你們感覺自己看見了什麼?

學生説:沉下去的應該是月亮。

(2)還有哪個地方你很喜歡,請你為一個學生來讀讀

學生讀

學生再讀其他的話語

(3)你們想看看這惠山的天下第二泉嗎?

(4)課件播放,教師語言過渡

4、同學們,美嗎?我們一起來通過朗讀感受着美美的句子吧

(1)學生讀

(2)請大家接着説説惠山和二泉的風景(教師板書;風景優美)

(3)教師語言過渡;二泉是風景,非常的美。二泉是一首二胡曲,她又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感受嗎?

5、播放《二泉映月》的二胡曲給學生欣賞

(1)這曲子給你帶來了什麼樣的感受啊?

(2)學生説:優美、動聽

(3)這優美的曲子是誰創作的呢?(介紹阿炳)

(4)你們能不能通過預習,告訴他與別人的不同之處嗎?

(5)學生説:他看不見東西;阿炳生活中十分坎坷;遭受別人的歧視。

(6)同學們,面對生活困苦,他屈服了嗎?

6、課文哪裏説他沒有屈服呢?請你找出來,好好地讀讀。

(1)學生自讀,放聲讀

(2)師生交流,阿炳屈服了嗎?

學生説;阿炳對音樂的熱愛,他多麼希望有一天……

她找對了,還有誰把自己的感受讀進去呢?課件出示

再指名讀:……我聽出了他對生活的美好向往。

齊讀“但是生活的窮困……安定幸福的生活啊!”

7、又是一箇中秋夜,阿炳在鄰家少年的攙扶下,來到了二泉,而他現在能夠看見嗎?他只能看見什麼?

(1)學生説:他十分的寂寞、困苦……

(2)他帶着一顆顫抖的心,操着二胡演奏起來。

(3)和着音樂再讀課文的四五小節,體會他的心境,看看你們聽到什麼,看見什麼,感受到了什麼?

8、師生交流:這時阿炳在傾訴自己內心的想法和對生活的熱愛

(1)找到這段話,讀一讀,看看阿炳究竟在表達一種什麼樣的情懷?

(2)學生讀

(3)指名讀

(4)還有補充嗎?再讀

(5)學生再讀

9、課件出示:

起初,琴聲……恬靜而又激盪。

(1)你覺得哪一段旋律最吸引你?指名讀,並指導朗讀

(2)還有同學希望其他段落的嗎?

(3)隨着旋律東西升騰跌宕,步步高昂,樂曲進入了高潮,它以勢不可擋的力量,表達出對命運的抗爭,抒發了對美好未來的無限嚮往。

(4)學生説自己的理由,音樂起伏

(5)指導學生進行描紅(“騰”、“宕”)

(6)起初這一段,誰喜歡,請學生讀。(教師點評:你讀出了自己的美好感受,再請一個學生來讀)

(7)阿炳想通過這個曲子什麼呢?

(8)學生説:阿炳想告訴人們他愛那……

(9)學生齊讀:“阿炳用這動人心絃的琴聲告訴人們,他愛那支撐他度過苦難一生的音樂,……”

10、知道阿炳為什麼會創作出這樣動人心魄的曲子的呢?

(1)是阿炳的坎坷經歷才創作出這樣的曲子。

(2)還有他師傅告訴他的話,還有他自己坎坷的經歷。

(3)你最喜歡讀那一處的聲音,就放開聲音去好好地讀,(學生自讀――指名讀――齊讀)

11、但是在那個年代他傷心的哭泣有人聆聽嗎?他只有將他的一腔感受傾訴給這個茫茫月夜。

(1)月光是如此美好,而他是窮困悲慘,雙目失明,賣藝度日,經歷坎坷,熱愛音樂,嚮往光明

(2)此時此刻,你覺得這首二胡曲僅僅是動人嗎?

學生説;人人都會經歷困難,只要克服就好

這個曲子僅僅是感人嗎?

還有一點悲涼、傷心(教師板書)

12、二泉映月是一段坎坷的人生,是一首不朽的樂曲,一段人生盡坎坷,一片情懷付月光。讓我們再來聽聽這樣的曲子

(1)播放音樂學生聽

(2)學生讀自己想讀的句子

(3)教師隨機點評

三、小結

時間雖然到了,但是我們對於阿炳的對於音樂的嚮往和追求卻是難以忘懷的。

使用搜索引擎查找本課更多相關資料:

搜索時,“文章標題”“所有大類”“所有小類”這幾項無需選擇,直接輸入課文題目關鍵的字就行!

《二泉映月》優秀教學設計 篇13

一、導入:

1、上堂課我們初讀了課文,瞭解了阿炳的身世.。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一起用心去聆聽琴聲,一起走進阿炳的內心世界。

2、齊讀課題。

3、聽二胡曲《二泉映月》,邊聽邊瀏覽課文,看看文中哪一自然段描寫了琴聲的變化及內涵?(找出是第五自然段)

4、阿炳用心演奏音樂,你們用心聆聽音樂,所以感受都很準確。誰來讀讀?(讀的真好,同學們讓我們也再來讀讀這一段,看看你有哪些體會。)

二、精讀第五自然段

1、自由讀,找出描寫琴聲變化的語句,用曲線畫出;找出琴聲所表達的豐富內涵的語句,用括號標出,小組進行交流。

2、交流描寫琴聲變化和琴聲所表達的豐富內涵的語句。

(1)出示:“起初,琴聲委婉連綿,有如山泉從幽谷中蜿蜒而來,緩緩流淌。這似乎是阿炳在讚歎……在懷念……在思索……”

聽音樂起始部分,想象相關畫面,感受樂曲的委婉連綿,體會琴聲表現的內涵。

課文中哪些語句描寫了二泉的景色?指導朗讀。練説:無錫的惠山……每當月夜……

文中有些描寫月光的詞語,你能找出來嗎?試用這些詞語説段描寫月夜美景的話。

我們在理解課文的時候,最好的方法是聯繫上下文。你試着聯繫上下來理解“在懷念……在思索……”

學生交流,指導讀好第3自然段。

指導朗讀,用徐緩、抒情的語調朗讀,加深體會。

(2)出示:“隨着旋律的深騰跌宕。步步高昂,樂曲進入了高潮。它一勢不可擋的力量,表達了……抒發了……”

A説説自己對這兩句話的理解。

B欣賞音樂高潮部分,進一步體會阿炳通過琴聲所表達的感情。

(3)出示:“樂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迴響,舒緩而又起伏,恬靜而又激盪。阿炳用這動人心絃的琴聲告訴人們,他愛……他愛……他愛……他愛……”

樂曲表現了阿炳的悲、苦、恨、怒,更表現了他對音樂和生活的愛。

引導朗讀:他愛——他愛——他愛——他愛——

聽配樂朗讀,想象當時的情景。總結: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

3、練習讀(同桌配合讀,男女生配合讀)

三、學習第六自然段。

1.過渡:琴絃就是心絃,琴聲就是心聲。正是長期積澱在胸的種種情懷,化做創作的靈感,才孕育出這不朽的樂曲。他的悲,他的恨,他的愛全部融在那深情的旋律中。讀這一節。

2.出示:“1978年,小澤征爾應邀擔任中央樂團的首席指揮,席間他指揮演奏了絃樂合奏此曲感動得熱淚盈眶,呢喃地説:“這種音樂只應跪下來聽。”

小澤征爾認為應該跪下來聽《二泉映月》,為什麼?(引導學生理解、領悟:這是小澤征爾跪崇拜阿炳那種對命運抗爭、對光明嚮往的這種不屈不撓的精神!)

四、拓展練筆。

1、.像文學作品一樣,同一首曲子,因為欣賞者的經歷不同,閲歷不同,心境不同,所感受也會不同。同學們,讓我們再用心地傾聽,讓感受從音樂裏流淌出來。

2、此時,你想對阿炳説些什麼?拿出筆,寫一寫。

3、交流。

板書:

走進

二泉映月

讚歎

懷念

思索

表達

抒發

愛……愛……愛……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