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讀後感400

來源:文萃谷 2.47W

水滸傳》是我國第一部以反映農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小説,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統治階級的罪惡,熱情地歌頌了農民的革命鬥爭。它不僅描述了一個個作惡多端,欺壓百姓的害民賊,同時也描述了一個個劫富擠貧、鋌而走險的好漢,他們被那些大大小小的統治者,上至宋朝皇帝、高-官顯宦,下至惡霸地主、差役爪牙,逼得無法再生活下去,走投無路,只好走上反抗的道路。通過閲讀《水滸傳》不僅讓我對封建社會有了更本質的瞭解,而且還讓我熟悉了每一位英雄,如:宋江、吳用、林沖、武松、魯智深……他們是多麼讓人神往啊!他們就好比劉備、諸葛亮、關羽、孫悟空……一般,是永遠存活在人們心中的藝術形象。全書中最讓我記憶猶新的,還算是英雄好漢武松醉後打虎的故事了——

水滸傳讀後感400

話説武松離了“三碗不過岡”後,便直奔景陽岡。走了一里多路,武松便覺得又累又渴,躺到一塊大石頭上,正閉了眼要睡,忽然從亂樹叢中躥出一隻吊睛白額大虎來。武松見了,頓時驚出一身冷汗,酒也醒了一大半,從青石上翻身跳下,抄起哨捧,閃在旁邊。那老虎把兩隻前爪在地上略按一下,縱身一撲,武松急忙閃到一邊,老虎見捉不到武松,便乾脆一掀,一剪,可都讓機靈的武松閃過了。那老虎正準備再次攻擊,武松連忙掄起哨棒,從空中劈下,誰知只打到了一棵樹上,哨捧斷成了兩截。這一下,激得老虎向武松猛撲過來,武松往後一跳,老虎恰好落在他面前,武松丟掉手中的哨棒,兩手把老虎皮揪住狠勁地踢它,又用拳頭猛打它,不一會兒,老虎就只剩下一口氣了,五官裏全部是血,武松又到樹邊拾起半截哨棒,回來又打了一二百下,直到老虎一絲氣也沒有了才罷手。武松又回到青石板上歇了好一陣,才走下岡子去。

《水滸傳》中那些緊張曲折而又富有生活氣息的.故事;那些帶有傳奇色彩而又栩栩如生的人物,永遠都活在我們的心中,永不磨滅!

什麼是英雄?讀了四分之一水滸,我便明白了一些,他比猛虎多一分謀略,比莽漢多一分細緻,能有一顆岳飛般的精忠之心,更是能為朋友肝膽相照,仗義疏財,誰能做到?魯達便行,他就是這樣一個英雄!

拳打鎮關西

他是經略府的提轄,官是不大不小,人卻長得魁偉,像條好漢,頭裹芝麻羅萬字頂頭巾,腦後兩個太原府紐絲金環,上穿一領鸚哥綠戰袍,腰繫一條文武雙股鴨綠青絛,足穿一雙鷹爪皮四縫幹黃靴,生得面圓耳直口方,肋邊一部長鬍須,身長八尺,腰闊十圍. "疾惡如仇"是這章高-潮部分想要表達的重點,的確,魯達三拳打死鄭關西,拳拳兇狠,如果説第一、二拳是為金家父女及全村受過鄭屠欺的老百姓打的話,那麼第三拳就是為魯達心目中的正義而打的!這種感情愈深,下手也就愈重,性格也就愈暴躁,愈發在情理之中。

大鬧五台山

為了逃避追捕,魯達進了文殊院,剃髮為僧,取法名智深,可是呢?他卻喝得爛醉,又是打人,又是吃肉,又是毀廟,活脱脱一個不守戒律的花和尚,無奈又被趕到了東京。

野豬林救林沖

這部分想必就是在説“義”了。一個“義”字,貫穿水滸全書,像靈魂一般。

宋江不義,魯達卻義,自從林沖吃了官司,他就一直惦記着,卻又無法相救。後來,打聽得發配滄州,怕高俅在路上暗害林沖,在野豬林埋伏了半宿,終於救出林沖。

是什麼讓這個桀驁不馴的大花和尚廢盡心機?這難道不是義嗎?我想誰也不能否認。

新一代的水滸將在我們這個世界中產生,新一代的魯達也正在醖釀,當然,因為時代的不同,濃濃的血腥自然是沒有,只是梁山泊英雄好漢那些美好的品質便能留下我們的心中,值得我們去學習,效仿。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