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數學的由來和偉大成就

來源:文萃谷 8.44K

阿拉伯數學的起源和偉大成就

阿拉伯數學的由來和偉大成就

文章摘要:總的來看,阿拉伯數學較缺少創造性,但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地方正處於科學上的貧瘠時期,其成績相對顯得較大,值得讚美的是他們充當了世界上大量精神財富的保存者,在黑暗時代過去後,這些精神財富才傳回歐洲。…

七世紀初期,伊斯蘭教的創始人穆罕默德,統一了整個阿拉伯地區。他死後的三百多年間,他的門徒帶着這個新教,往西經過整個北非,進入西班牙和葡萄牙,往東越過印度河進入亞洲的廣大地區。

大約在七六二年,穆斯林們建立了帝國首都巴格達城。四十年後,它成為世界著名的學術中心,就像希臘和羅馬時期的亞歷山大城一樣。

阿拉伯人發明了現在人們最熟悉的數學1、2、3、…9、0,但是在數學發展過程中,阿拉伯人主要是吸收和保存了希臘和印度的數學,並將它傳給歐洲,是東西方數學文化交流的使者。在算術上,阿拉伯人採用和改進了印度的數字記號和進位記號,也採用了印度的無理數運算,但放棄了負數的運算。代數這門學科的名稱還是阿拉伯語。當然,穆斯林數學家那時講授的代數,和我們現在學的代數已相差甚遠了。阿拉伯人還解出一些一次、二次方程,甚至三次方程,並且用幾何圖形來解釋它們的解法。

起源

從九世紀開始,數學發展的中心轉向拉伯和中亞細亞。

自從公元七世紀初伊斯蘭教創立後,很快形成了強大的勢力,迅速擴展到阿拉伯半島以外的廣大地區,跨越歐、亞、非三大洲。在這一廣大地區內,阿拉伯文是通用的官方文字,這裏所敍述的阿拉伯數學,就是指用阿拉伯語研究的數學。

從八世紀起,大約有一個到一個半世紀是阿拉伯數學的翻譯時期,巴格達成為學術中心,建有科學宮、觀象台、圖書館和一個學院。來自各地的學者把希臘、印度和波斯的古典著作大量地譯為阿拉伯文。在翻譯過程中,許多文獻被重新校訂、考證和增補,大量的古代數學遺產獲得了新生。阿拉伯文明和文化在接受外來文化的基礎上,迅速發展起來,直到15世紀還充滿活力。

探究經過

花拉子米(Al-khowarizmi)是阿拉伯初期最主要的數學家,他編寫了第一本用阿拉伯語在伊斯蘭世界介紹印度數字和記數法的著作。公元十二世紀後,印度數字、十進制值制記數法開始傳入歐洲,又經過幾百年的改革,這種數字成為我們今天使用的印度─阿拉伯數碼。花拉子米的另一名著《ilm al-jabr wa'lmugabalah》(《代數學》)系統地討論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該種方程的求根公式便是在此書中第一次出現。現代“algebra”(代數學)一詞亦源於書名中出現的“al jabr”。

三角學在阿拉伯數學中佔有重要地位,它的產生與發展和天文學有密切關係。阿拉伯人在印度人和希臘人工作的基礎上發展了三角學。他們引進了幾種新的三角量,揭示了它們的性質和關係,建立了一些重要的三角恆等式。給出了球面三角形和平面三角形的全部解法,製造了許多較精密的三角函數表。其中著名的數學家有:阿爾巴塔尼(Al-Battani)、阿卜爾維法(Abu'l-Wefa)、阿爾比魯尼(Al-Beruni)等。系統而完整地論述三角學的著作是由十三世紀的學者納西爾丁(Nasir ed-din)完成的,該著作使三角學脱離天文學而成為數學的獨立分支,對三角學在歐洲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在近似計算方面,十五世紀的阿爾卡西(Al-kashi)在他的《圓周論》中,敍述了圓周率π的計算方法,並得到精確到小數點後16位的圓周率,從而打破祖沖之保持了一千年的記錄。此外,阿爾卡西在小數方面做過重要工作,亦是我們所知道的以「帕斯卡三角形」形式處理二項式定理的第一位阿拉伯學者。

阿拉伯幾何學的成就低於代數和三角。希臘幾何學嚴密的邏輯論證沒有被阿拉伯人接受。

成就

總的來看,阿拉伯數學較缺少創造性,但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地方正處於科學上的貧瘠時期,其成績相對顯得較大,值得讚美的是他們充當了世界上大量精神財富的保存者,在黑暗時代過去後,這些精神財富才傳回歐洲。歐洲人主要就是通過他們的譯著才瞭解古希臘和印度以及中國數學的成就。

人生的試金石

文章摘要:世界上沒有真正的試金石,你對人生的態度就是試金石,當你老是抱怨沒有機會的時候,或許機會真的到了手邊你也把握不住了。

當著名的亞歷山大圖書館在一次火災中被毀之後,人們在廢墟中發現了殘存的一本書。可惜這本書沒有任何學術價值,政府打算把這本書拍賣掉。由於大家都知道這本書沒有任何學術價值,沒有人打算買這本書。最終,一個窮學生以3個銅幣的低價購得這本書。這本書不但沒有學術價值,內容也枯燥無味。那名窮學生在少有其他書可讀的情況下,還是經常把這本書拿出來翻閲。翻到後來,書被翻破了,書脊裏掉出一個小紙條,上面寫着試金石的祕密:試金石是能把任何金屬變成純金的一種小鵝卵石,它看起來和普通的鵝卵石沒有兩樣,靜靜地躺在沙灘上;然而,一般的鵝卵石較冷,只有試金石摸起來是温暖的。窮學生獲知這個祕密後,欣喜若狂,立即趕到大海邊尋找試金石。窮學生滿懷信心地挑選着那些鵝卵石,可是那些石頭摸起來都是涼涼的。窮學生漸漸地有些失望了,他憤懣地把撿起來的每塊涼涼的鵝卵石朝大海深處扔去。他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在海邊扔鵝卵石,而且扔鵝卵石的力氣越來越大,那些鵝卵石也被越扔越遠。多年後的一天,窮學生撿到一塊温暖的鵝卵石。然而,他已經形成了到手就扔的習慣,當他意識到那是塊温暖的鵝卵石時,那塊傳説中的試金石已經被他扔到深海中。他懊惱地潛到海底,尋找了許多天,還是找不到他扔出去的那塊試金石。窮學生終於失望了,他一無所獲地回到首都。當時城裏正在舉行建國百年慶典,國王一時開心,擺擂台尋找全國力氣最大的人,冠軍可以封為伯爵,並獲得大量黃金和良田的賞賜。窮學生想起這麼多年在海邊扔鵝卵石的經歷,覺得機會來了。窮學生隨着眾人去看熱鬧,看來看去,都覺得那些人沒有自己的力氣大。於是他上台去比試,結果把參賽者一個個打敗,獲得全國大力士冠軍,得到了國王的賞賜。窮學生變成了富裕而體面的伯爵,他感謝那本給他帶來好運的書,決定把那本書重新裝訂並保存起來。他拆開書脊以便於重新裝訂,卻在書脊裏發現了夾藏的另一張紙條,上面寫着:世界上沒有真正的試金石,你對人生的態度就是試金石,當你老是抱怨沒有機會的時候,或許機會真的到了手邊你也把握不住了。

世界七大未解之謎 “會説話”的水晶頭顱[1]

文章摘要:世界上仍有許多有待破解的神祕事物。例如亞特蘭蒂斯城位於什麼地方?究竟是哪個天才創造了“會説話”的水晶頭顱?德國《星期日圖片報》列舉了7個一直誘發我們幻想的最大的謎團。

世界上仍有許多有待破解的神祕事物。例如亞特蘭蒂斯城位於什麼地方?究竟是哪個天才創造了“會説話”的水晶頭顱?德國《星期日圖片報》列舉了7個一直誘發我們幻想的最大的謎團。

一、“埃及豔后”克婁巴特拉的宮殿

著名影星伊麗莎白·泰勒在電影《埃及豔后》中的扮相(上)

2000多年來,肯定有足夠的關於這位歷史上最有魅力的女王的傳説和神話。直到1996年,海洋考古學家弗蘭克·戈迪奧才在亞歷山大東港發現了克婁巴特拉女王沉沒的安蒂亞霍多斯島。

“奢侈豪華、與眾不同、色彩絢麗”,戈迪奧這樣描繪這座充滿了托勒密王朝末代女王悲慘命運的水下宮殿。戈迪奧不僅發現了克婁巴特拉和凱撒所生的兒子凱撒裏翁的玄武巖上身雕像,而且還發現了安東尼自殺的地點:安東尼是克婁巴特拉的最後一位情人和丈夫,當他的死敵渥大維佔領了亞歷山大後,他可能逃到一個狹長的半島上。據説公元前30年,安東尼就在這個島上拔劍自刎,悲傷的克婁巴特拉與籃子中的眼鏡蛇握手了……

二、亞特蘭蒂斯城在哪兒

大海里的亞特蘭蒂斯城

2300多年以來,這個充滿了傳奇色彩的城市之國一直激發着人類的想象力。根據傳説,亞特蘭蒂斯城的城牆和宮殿都是用黃金築成的,並且在公元前11500年沉沒在大海中。這個神話可以追溯到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他在《克利梯阿斯篇》和《蒂邁烏斯篇》中第一次提到亞特蘭蒂斯城。根據柏拉圖的記載,是地震讓亞特蘭蒂斯沉入大海。柏拉圖把這個高度發達的富庶國家描述成“被隔開的水域和士地環繞着”——也就是被環形的運河所環繞。從此,熱衷於研究亞特蘭蒂斯城的人們在地球上發現了50多個可能是該城遺址的地方:在大西洋、在黑海、在亞速爾羣島、在桑託林島和克里特島,甚至在北海中的德國赫爾果蘭島。目前人們仍在繼續尋找。

三、水晶頭顱

“會説話”的北京頭顱

1924年,一位英國考古學家17歲的女兒安娜·米歇爾—赫奇斯在英屬洪都拉斯(今伯利茲)的瑪雅城市盧班圖姆發現了這隻水晶頭顱。它至少有3600年的歷史,是用一塊水晶鑿成的。它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精緻、並且唯—一隻下顎骨可以活動的水晶頭顱。根據人們今天對水晶結構的瞭解,這隻頭顱根本就不能存在:它的製造違反了水晶的自然屬性。即使利用最現代的技術手段也製造不出這樣的水晶頭顱,因為在加工過程中水晶會碎成1000多塊。20世紀70年代初期,惠普公司在反覆研究後認定,這隻水晶頭顱可能經過了300到800年不停的打磨才達到現在這樣精確和光滑。

迄今為止,人們共發現了21只水晶頭顱。科學家們估計,以前水晶頭顱可能是被當作祭祀用品。而觀察者們一再説,他們在水晶頭顱裏看到了祭祀的場景。

有關瑪雅的傳説還談到了13只相同的水晶頭顱。如果把它們放在一起,它們就能説話、唱歌。

文章摘要:世界上仍有許多有待破解的神祕事物。例如亞特蘭蒂斯城位於什麼地方?究竟是哪個天才創造了“會説話”的水晶頭顱?德國《星期日圖片報》列舉了7個一直誘發我們幻想的最大的謎團。

四、神祕的墓碑

帶有神祕裝飾圖案的石板墨西哥帕倫克“銘文廟”

1949年,考古學家阿爾韋託·魯斯在墨西哥帕倫克“銘文廟”的最上層平台發現了一個通向墳墓的台階。他發現了一個3.8米長、2.2米寬、帶有神祕裝飾圖案的石板。50年來,專家們對這個圖案的意義爭吵不休。它展示了一個祭台上的瑪雅少年嗎?是一個遭到原台巨型怪物復仇的人?還是一個從脖子上長出玉米新生命的穀神?作家埃裏希·馮·德尼肯基甚至從中看到了一個宇航員。只有一點是肯定的:帕倫克墓的死者是瑪雅侯爵帕卡爾,他死於公元7世紀。根據傳説,他死時“呼出了一口熱氣”。

五、這是諾亞方舟嗎

“你要用柏木造一隻方舟,舟內建造一些艙房,內外都塗上瀝青。你要從一切有血肉的生物中,各帶一對,即一公一母,進入方舟,與你一同生活”,上帝用這幾句話命令諾亞造一艘船,用它來拯救他的全家和動物免遭大洪水的淹沒。在150天的大水之後,諾亞方舟停靠在今天土耳其東部的亞拉臘山上。

1949年,人們在亞拉臘山西北翼5000米高處測繪地形時發現了一個罕見的石頭形成物。這個形成物像個船身,其183米的長度和《聖經》中記載的諾亞方舟的規格大致吻合。它在研究界引起了“方舟熱”。80年代,業餘考古學家羅恩·懷亞特對這一現象進行了研究,並根據這個物體上的大量線痕來證明它就是諾亞方舟。它的形成“只是”因為地陷還是更多地涉及科學家們今天所説的“亞拉臘山反常”?現在也許只有通過地質衞星的'照片才能展示清楚。大洪水的神話繼續流傳。

六、星象盤

在德國內布拉附近的米特爾貝格山發現的星象盤是直徑為32釐米的青銅盤,重達兩公斤,有3600年的歷史。青銅團和銀河。它價值1500萬歐元。

3年前,兩個盜墓賊發現了這隻星象盤並試圖將其賣掉。今年2月,它在瑞土巴塞爾被查封。內布拉的星象盤在全世界引起了轟動。“這隻出土文物就像英國著名的巨石陣和埃及的金字塔一樣重要”,德國考古學家哈拉爾德·梅勒博士説。

這隻星象盤是在252米高的米特爾貝格山的頂峯上的一堵環形的圍牆裏發現的。“我們不知道它是侯爵的墳墓還是存放聖物的地方”,梅勒猜測道。對於天文學家沃爾夫哈德·施洛瑟來説,這隻星象盤是有關宇宙的最古老的表現形式。“很有可能是當時祭司用這隻星象盤來預測下一次月食的發生。他一定是拿着這個銅盤站在那個小丘上。月亮一旦位於昂星團上方,幾天後就會出現月食。”在過去長達1000年的時間裏,在米特爾貝格山這隻星象盤的出土地方有可能被用作天文觀測台。目前,這個星象盤已經存放在哈雷的薩克森—安哈爾特州立博物館裏。

七、恐龍隕石坑

恐龍是地球上出現過的最大的陸地脊椎動物。它們突然滅絕的謎團看來已經被慢慢地揭開。原因可能是因為6500萬年前有一顆小行星撞到了墨西哥尤卡坦半島上。美國最近的計算機模擬也表明了這一點。直到12年前,這個巨大的隕石坑才被發現。從2001年12月起,德國波茨坦地理研究中心開始了這方面的研究。這個天體可能以相當於100億顆原子彈的衝擊力在地球表面撞出了幾公里深的裂縫。撞擊的碎片紛紛散落,引起了強烈地震、海嘯、大洪水和大火災。這次碰撞產生的大量灰塵和氣體混合到大氣中,遮天蔽日,使氣候出現反常。先是大火,再是冰川期,接下來又是難以忍受的炎熱。這場生態災難造成了植物羣和動物羣的滅絕,其中包括恐龍。

耶路撒冷古城及城牆[1]

文章摘要:耶路撒冷作為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三種宗教的聖地,具有極高的象徵意義。在它的220個歷史建築物中,有著名的巖石圓頂寺,建於7世紀,外牆裝飾有許多美麗的幾何圖案和植物圖案。三大宗教都認為耶路撒冷是亞伯拉罕的殉難地。哭牆分隔出代表三種不同宗教的部分,聖墓大堂庇護着耶穌的墓地。…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耶路撒冷作為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三種宗教的聖地,具有極高的象徵意義。在它的220個歷史建築物中,有著名的巖石圓頂寺,建於7世紀,外牆裝飾有許多美麗的幾何圖案和植物圖案。三大宗教都認為耶路撒冷是亞伯拉罕的殉難地。哭牆分隔出代表三種不同宗教的部分,聖墓大堂庇護着耶穌的墓地。

耶路撒冷是塊磁石,吸引着來自世界各地的猶太教、基督教和穆斯林朝聖者。

耶路撒冷享有世間唯一的殊榮,猶太教徒、基督教徒和穆斯林均視其為聖城。

猶太人從“托拉”(希臘語“五經”一詞的希位來語譯文,指《舊約》之首五卷)獲悉,先知們預言的彌賽亞終將出現在錫安山(昔日一度被稱為“大衞城”的耶路撒冷的七塊高地之一)上,那時候,所有民族都將融合為一。為了儘可能接近於實現這一預言,世界各地虔誠的猶太教徒都夢想着死後能安葬在這一聖山旁的墓地裏。經文中寫得很清楚,直到那時,猶太人都應當仍然是“一個神聖的國家,一個祭司的民族”,而不與其他國家融合為一。這是建立一個既為世俗王國,又系宗教王國的以色列國家,其“永恆的”首都均為耶路撒冷的根本理由之一。

基督教徒引證的是《新約·啟示錄》,並相信人間的耶路撒冷終將變為天堂。除了十一、二世紀,在十字軍攻陷耶路撒冷之後建起的短暫的“耶路撒冷王國”而外,基督教徒從不考慮該城的政治地位。他們崇敬耶路撒冷,僅僅是由於它在基督教誕生過程中起過的作用,以及與此相關的回憶。須知正是在耶路撒冷,上帝之子耶穌基督托胎人形來拯救世界,經歷了他人間生活最痛苦也最壯麗的時刻,尤其是被釘死於十字架和死後的復活。

根據穆斯林的傳統,信徒們則期待着穆罕默德在聖殿廣場上降臨,去會見易卜拉欣、穆薩和耶穌(《古蘭經》)上的耶穌只是一位先知),並作為末日審判和死後復活的預言者同他們一起祈禱。不過,對穆斯林來説,耶路撒冷的意義還不止這些。耶路撒冷,作為穆罕默德那次騎着牝馬被帶往天國的神祕夜行的目的地,乃是僅次於麥加和麥迪那的伊斯蘭教的第三大聖地。鑑於此事已有《古蘭經》記錄在案,因而被視為絕對真理:“讚美真主,超絕萬物,他在一夜之間,使他的僕人,從禁寺行到遠寺,他在遠寺的四周降福,以便我昭示他我的一部跡象。”(《古蘭經》第十七章)

一年四季都有成千上萬屬於這三大一神教的虔誠的朝聖者,潮水般湧向耶路撒冷,把這座聖城變成一幅色彩斑讕、匯聚了各色人等的油畫作品。實際上,主要聖地都集中在舊城一個由四公里城牆圍起來的相對狹小的區域內。舊城(東耶路撒冷)有四個區(猶太人區、穆斯林區、基督教徒區和亞美尼亞人區),在以色列國建立併發生第一次阿以戰爭的1948年到1967年六日戰爭被以色列佔領這段時間裏,由約旦人統治。自1967年以降,則由以色列人統管朝聖過程。

一、哭牆

聖殿山是猶太教徒最重要的一處聖地。保護至聖所的那座著名的大殿是希律一世(大帝)於公元前37年在由所羅門建造的第一聖殿的廢墟上重建起來的。希律聖殿被古羅馬提圖斯軍團毀於公元70年,其遺蹟僅為一段12米高的基礎牆,通常以“哭牆“聞名於世。以色列人發誓決不廢棄“哭牆”。

千百年來,流落在世界各個角落的猶太人回到聖城耶路撒冷時,便會來到這面石牆前低聲禱告,哭訴流亡之苦,所以被稱為“哭牆”。

“哭牆”所在的破敗街區1967年後被拆除,成了一片寬闊的鋪砌廣場。虔誠的猶太教徒熱切希望能重建這一聖殿,但那是不可能的,因為那將意味着要拆除後來在遺址上建起的穆斯林聖所。在聖殿地基附近近還建有一座猶太教堂和一座拉比學館。

二、莊嚴的聖地

一度曾被猶太教聖殿佔用的這塊高聳的台地,而今已成為穆斯林的“莊嚴的聖地”。公元636年,耶路撒冷被哈里發歐麥爾攻佔,他的繼承人之一阿卜杜勒·馬利克在那遺址上建起了一座八角形的清真寺,以遮蓋被認為是先知穆罕默德有過夢境的那塊巖石。這也就是該建築物之所以叫“巖石圓頂寺“的原因所在。誠如法國作家勒內·德·夏多布里昂在他的《從巴黎到耶路撒冷旅行記》中所記述的那樣,史允許穆斯林登上這塊台地,如果説19世紀的法國旅行家皮埃爾·洛蒂曾擁有在“巖石圓頂寺”下散步的特權,那是因為他獲得了耶路撒冷帕夏的特許。

巖石圓頂寺

“巖石圓頂寺”今天已對所有的人開放,只除了星期五這一穆斯林會眾的特殊祈禱日,以及伊斯蘭教的各重大節日(紀念先知穆罕默德誕辰的“聖紀”、表示齋月結束的“開齋節”)。不過,“巖石圓頂寺”不舉行集會,集會地點在附近的艾格撒清真寺,後者大致也建於同一時期。

艾格撒清真寺吸引着越來越多的來自東方各國的信徒。他們與清晨從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帶邊遠小村乘車而來的巴勒斯坦人混雜在一起。早晨的氣氛都相當寬鬆,但到星期五就緊張了,因為“莊嚴的聖地”的入口被部署在木質大門對面的以色列士兵嚴加看守了起來。許多信徒不是因為有活動分子嫌疑,就是因為人數太多,而被禁止入內。被拒之於門外的人們只能起擠在附近的街道上進行祈禱。

文章摘要:耶路撒冷作為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三種宗教的聖地,具有極高的象徵意義。在它的220個歷史建築物中,有著名的巖石圓頂寺,建於7世紀,外牆裝飾有許多美麗的幾何圖案和植物圖案。三大宗教都認為耶路撒冷是亞伯拉罕的殉難地。哭牆分隔出代表三種不同宗教的部分,聖墓大堂庇護着耶穌的墓地。…

三、聖墓

基督教朝聖者在基督教各主要節日期間湧入耶路撒冷,復活節則由於彼時彼刻令人回想起一些重大事件而朝覲人數最多。他們的首要目標是聖墓大堂。由君士坦丁大帝的母親聖海倫娜開始興建的這座龐大、陰暗的建築,蓋在髑髏地即基督被釘死於十字架的那個小山包上,五十步開外即是基督墓地,三天之後他又在這裏昇天。夏多布里昂記述道,這座大堂“由幾座建在高低不等的地基上的教堂組成,用許多燈照明,顯得特別神祕。陰暗是那兒的主調,能保持心靈的虔誠並進行反省。”

聖墓大堂幾百年來,不同教派的統治集團都爭相守護這些基督教的聖地。由於無法達成協議,只好弄了個佔有時間與空間的臨時安排:其間,方濟各會的“聖地守護人”,與希臘和俄羅斯的高級主教們、埃及及埃塞俄比亞來的科普特者和阿比西尼亞的修士們、黎巴嫩來的馬龍派教徒和麥爾基派教徒行、敍利亞和伊拉克來的亞美尼亞教會和聶斯托利教派的祖父們之間,都曾有過交往。除了這形形色色的基督教教派外,更有英語世界的諸基督教派,其中包括摩門教、英國聖公會及其他新教,儘管他們對這些聖地其實並無任何權利可言,但也各佔着一份歷史、文化和禮拜儀式方面的遺產,所以都着意保護,唯恐有失。

苦路祈禱,即穿過狹窄街道--而街面上商店依然開門營業--的復活節儀式隊列行進(“苦難的歷程”),經常是在一種無可名狀的混亂中進行的。作為對這種難堪局面的反應,越來越多的基督教朝覲者寧可選擇“落令時節”來拜訪耶路撒冷,那樣,他們倒可以充分享受他們所彌足珍貴的那種聖地的寧靜。

聽見耶穌將到耶路撒冷,就拿着棕樹枝,出去迎接他

信仰之路

為了對耶路撒冷這一跨國家、跨文化和跨宗教的重要城市的地位表示讚頌,並使該城成為各族人民間和平與理解的中心,聯合國教產文組織推出了一個“信仰之路”項目,作為“世界文化發展十年”計劃的一個組成部分。

1991年出台的該項目由於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間的和平對話而獲得了新的意義。教科文組織跨文化項目處主任杜杜·迪耶納先生指出,該項目有可能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供新的機會,通過努力重新發現昔日這三個一神教之間所形成的那種盤根錯節的關係,而對這一和平進程有所促進。

二氧化釩多相之謎

文章摘要:二氧化釩發生的多相競爭現象純粹是由晶格對稱所引起的,並認為在冷卻時二氧化釩晶格能夠以不同的方式發生“摺疊”,因此人們所觀察到的現象是二氧化釩不同的摺疊形態。

二氧化釩材料在相對低的温度下作為絕緣體時,呈現出多相競爭的現象。然而,自20世紀60年代人們開始研究二氧化釩以來,這奇異的相行為一直不為人們所掌握。美國科學家表示,通過對二氧化釩相變(從金屬到絕緣體)進行系統的研究,他們揭開了困擾學術界數十年的謎團。

美國田納西大學研究助理亞歷山大·特瑟勒夫與法國科學家合作,他們發現二氧化釩發生的多相競爭現象純粹是由晶格對稱所引起的,並認為在冷卻時二氧化釩晶格能夠以不同的方式發生“摺疊”,因此人們所觀察到的現象是二氧化釩不同的摺疊形態。

二氧化釩在材料世界以其迅速和突然的相變而顯得與眾不同,其相變温度為68攝氏度。特瑟勒夫説,二氧化釩所具有的導電特性讓其在光器件、電子裝置和光電設備中具有廣泛的應用潛力。

利比亞反對派收回卡扎菲可留國內承諾

文章摘要:利比亞政府7月4日稱正與反對派領導人進行對話,且在某些方面已經取得一定的進展。不過這種説法遭到反對派的否認,並再次重申説“利比亞人想要卡扎菲離開”。

利比亞反對派——“國家過渡委員會”表示,由於卡扎菲拒絕移交權力,決定取消此前對他做出的只要交出權力就可以繼續留在國內的承諾。另外,反對派對卡扎菲的立場又回到了起點:卡扎菲必須接受審判。

據沙特《祖國報》網今天報道,利比亞“國家過渡委員會”主席賈利勒昨天發表聲明説,“卡扎菲仍拒絕交權,這樣,現在和將來都不會在利比亞給他留下存在空間。”賈利勒特別強調,“目前擺在卡扎菲面前只有一條路,那就是交權,接受審判。”

“國家過渡委員會”副主席古賈昨天也説,“國際刑事法院已經向卡扎菲發出了通緝令,此前我們關於對他提出的所有建議都作廢。我們必須撤銷只要他交權就可以留在國內的建議”。古賈還披露説,“在如何解決利比亞危機問題上,‘國家過渡委員會’內部出現了分歧,來自卡扎菲政府的一些人主張與利比亞政府中一些有影響的人物進行對話,其他人則持強烈反對態度。”

據法國《世界報》報道,卡扎菲之子賽義夫強調,“目前利比亞發生的是人民與叛徒和恐怖分子之間的戰爭,如果沒有北約介入,反政府力量在戰場上就會立即被打敗,他們絕沒有對國家進行控制的任何機會。”他説,“我們希望和平,希望實行民主,甚至願意使利比亞成為中東的瑞士或奧地利,但必須進行談判,而沒有我父親的參與,利比亞危機是不可能得到解決的。”

俄政府稱食品價格已到百姓承受極限

文章摘要:《辣椒比錢包貴》,7月4日出版的俄羅斯政府機關報《俄羅斯報》用這個標題報道了近期食品上漲的情景。

《辣椒比錢包貴》,7月4日出版的俄羅斯政府機關報《俄羅斯報》用這個標題報道了近期食品上漲的情景。

“食品漲價已到百姓的承受極限”

該報道援引直接隸屬於總統的俄羅斯社會院農產品市場工作組的最新調查報告稱:“不斷上漲的食品價格已杵到本國居民消費購買力水平的‘天花板’,並已到了百姓的承受極限。如果價格仍持續上漲,那麼很多俄羅斯人將不得不改變一日三餐的食譜,要麼選擇購買更便宜的食品,要麼減少平日習慣食品的購買量。道理很簡單,因為俄羅斯老百姓已買不起多年來一直在吃的食品。”

有俄經濟學家稱,按市場規律,在居民購買力新一輪提高之前,俄羅斯國內食品價格不宜再上漲。

全俄糧食聯盟副主席亞歷山大科爾布特説:“支付能力應成為物價上漲的一個有效制約槓桿。如果國內食品市場上老百姓最愛吃的蕎麥價格再上漲0.8盧布,那麼居民很可能就不得不放棄購買蕎麥,轉而購買價格相對便宜的大米。”

食品價格一年裏平均上漲30%

俄羅斯社會院農產品市場工作組從2010年5月開始跟蹤國內各聯邦主體行政中心所在城市面包、糖、蛋、牛奶、奶酪、油、牛肉、豬肉、雞肉、魚、土豆等百姓必需食品價格的波動情況。

跟蹤數據顯示,在過去的一年時間裏,上述食品的價格平均上漲了30%,其中土豆的價格上漲了55%、葵花籽油漲價55%、糖價上漲25%、切片面包漲價22%、牛奶漲價19%.

該工作組公佈的這組數據明顯高於俄聯邦統計局分佈的本國物價上漲水平。但該工作組堅稱本方數據的真實性與可靠性。該工作組稱,俄羅斯食品價格的上漲程度比美國、中國、葡萄牙和西班牙要高出13%.而與此同時,俄羅斯居民收入的增長比這些國家要低25%.

“食品價格已無任何上漲空間”

俄國家統計局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俄羅斯家庭每月支出的30%用於購買食品。在各類食品支出中,麪包佔11%、肉佔13.1%、奶製品佔7.5%.而這些生活必需食品價格的上漲,很可能迫使俄百姓調整食譜,並改變多年來的飲食習慣。

俄社會院農產品市場工作組負責人波波夫稱:“根據我們掌握的最新統計數據,可以説,國內食品價格已無任何上漲空間。如果還要漲的話,那麼以前買奶酪吃的百姓今後就只能買長麪包了,而以前喜歡吃香腸的百姓今後就只能靠植物蛋白來增加營養了。”

食品漲價因素專家眾口不一

有相關政府官員稱,引起俄羅斯國內市場食品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是去年因乾旱和大火而導致的糧食欠收。但專家們認為,造成本國食品價格居高不下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農業科學院副院長烏沙喬夫認為:“造成國內農產品價格上漲速度過快的主要原因,是農民每年的農業資金投入都在增長——從種子到農機具沒有不漲價的。這勢必會帶動農產品價格上漲。”

農業專家沃羅佐夫則認為,俄本國生產的肉製品在價格上無法與從美國和巴西進口肉製品相競爭,本國農業企業加大肉類生產並不划算,其加大生產的積極性並不高。

俄羅斯農業研究所所長久利娜認為:“俄羅斯農產品價格並不能隨市場供求關係上下浮動,而是隻漲不跌。這本身就是不正常的。此外,市場上的食品從生產到銷售的中間環節過多,使得零售市場上的食品價格過高。”

政府已經干預但稱並非易事

當然,在政府高層大力干預下,俄羅斯今年1月至6月的食品價格快速上漲勢頭已有所控制。但要有效控制物價,政府必須加大對農業領域的直接財政支持,刺激本國農產品生產。

俄政府第一副總理祖布科夫不久前透露,為有效控制國內市場食品和糧食價格的上漲程度,政府準備成立專門的基金。該基金的主要任務是調控俄國內食品價格,以保證俄羅斯無論是在豐收年還在是欠收年都能保持國內食品價格的穩定。

但祖布科夫強調,建立這一基金對政府而言並非易事,因為政府首先要籌集到必要的資金。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