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彙總九篇

來源:文萃谷 1.17W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安全順利進行,就常常需要事先準備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工作重點、實施步驟、政策措施、具體要求等項目。那麼方案應該怎麼制定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學設計方案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必備】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彙總九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目標

一、 教學知識點

1、 經歷探索二次函數與一元二次方程的關係的過程,體會方程與函數之間的聯繫.

2、 理解二次函數與 x 軸交點的個數與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關係,理解何時方程有兩個不等的實根、兩個相等的實根和沒有實根.

3、 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就是二次函數與y =h 交點的橫座標.

二、 能力訓練要求

1、經歷探索二次函數與一元二次方程的關係的過程,培養學生的探 索能力和創新精神

2、通過觀察二次函數與x 軸交 點的個數,討論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況,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形結合思想.

3、通過學生共同觀察和討論,培養合作交流意識.

三、 情感與價值觀要求

1、 經歷探索二次函數與一元二次方程的關係的過程,體驗數學活動充滿着探索與創造,感受數學的嚴謹性以及數學結論的確定性.

2、 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

1.體會方程與函數之間的聯繫.

2.理解何 時方程有兩個不等的實根、兩個相等的實根和沒有實根.

3.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就是二次函數與y =h 交點的橫座標.

教學難點

1、探索方程與函數之間的聯繫的過程.

2、理解二次函數與x 軸交點的個數與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個數之間的關係.

教學方法

討論探索法

教學過程:

1、 設問題情境,引入新課

我們已學過一元一次方程kx+b=0 (k0)和一次函數y =kx+b (k0)的關係,你還記得嗎?

它們之間的關係是:當一次函數中的函數值y =0時,一次函數y =kx+b就轉化成了一元一次方 程kx+b=0,且一次函數的圖像與x 軸交點的橫座標即為一元一次方程kx+b=0的解.

現在我們學習了一元二次方程和二次函數,它們之間是否也存在一定的關係呢?本節課我們將探索有關問題.

2、 新課講解

例題講解

我們已經知道,豎直上拋物體的高度h (m )與運動時間t (s )的關係可以用公式 h =-5t 2+v 0t +h 0表示,其中h 0(m)是拋出時的高度,v 0(m/s )是拋出時的速度.一個小球從地面被以40m/s 速度豎直向上拋起,小球的高度h(m)與運動時間t(s)的關係如下圖所示,那麼

(1)h 與t 的關係式是什麼?

(2)小球經過多少秒後落地?你有幾種求解方法?

小組交流,然後發表自己的看法.

學生交流:(1)h 與t 的關係式是h =-5 t 2+v 0t +h 0,其中的v 0

為40m/s,小球從地面拋起,所以h 0=0.把v 0,h 0帶入上式即可

求出h 與t 的關係式h =-5t 2+40t

(2)小球落地時h為0 ,所以只要令 h =-5t 2+v 0t +h 0中的h=0求出t即可.也就是

-5t 2+40t=0

t 2-8t=0

t(t- 8)=0

t=0或t=8

t=0時是小球沒拋時的時間,t=8是小球落地時的時間.

也可以觀察圖像,從圖像上可看到t =8時小球落地.

議一議

二次函數①y=x2+2x ②y=x2-2x+1③y=x2-2x +2 的圖像如下圖所示

(1)每個圖像與x 軸有幾個交點?

(2)一元二次方程x2+2x=0 , x2-2x+1=0有幾個根?解方程驗證一下, 一元二次方程x2-2x +2=0有根嗎?

(3)二次函數的圖像y=ax2+bx+c 與x 軸交點的座標與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 的根有什麼關係?

學生討論後,解答如 下:

(1)二次函數①y=x2+2x ②y=x2-2x+1③y=x2-2x +2 的圖像與x 軸分別有兩個交點、一個交點,沒有交點.

(2)一元二次方程x 2+2x=0有兩個根0,-2 ;x2-2x+1=0有兩個相等的實數根1或一個根1 ;方程x2-2x +2=0沒有實數根

(3)從圖像和討論知,二次函數y=x2+2x與x 軸有兩個交點(0,0),(-2,0) ,方程x2+2x=0有兩個根0,-2;

二次函數y=x2-2x+1的圖像與x 軸有一個交點(1,0),方程 x2-2x+1=0 有兩個相等的實數根1或一個根1

二次函數y=x2-2x +2 的圖像與x 軸沒有交點, 方程x2-2x +2=0沒有實數根

由此可知 ,二次函數y=ax2+bx+c 的圖像與x 軸交點的橫座標即為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根.

小結:

二次函數y=ax2+bx+c 的圖像與x 軸交點有三種情況:有兩個交點、一個交點、沒有焦點.當二次函數y=ax2+bx+c 的圖像與x 軸有交點時 ,交點的橫座標就是當y =0時自變量x 的值,即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根.

基礎練習

1、判斷下列各拋物線是否與x軸相交,如果相交,求出交點的座標.

(1)y=6x2-2x+1 (2)y=-15x2+14x+8 (3)y=x2-4x+4

2、已知拋物線y=x2-6x+a的頂點在x軸上,則a= ;若拋物線與x軸有兩個交點,則a的範圍是

3、已知拋物線y=x2-3x+a+1與x軸最多隻有一個交點,則a的範圍是 .

4、已知拋物線y=x2+px+q與x 軸的兩個交點為(-2,0),(3,0),則p= ,q= .

5. 已知拋物線 y=-2(x+1)2+8 ①求拋物線與y軸的交點座標;②求拋物線與x軸的兩個交點間的距離.

6、拋物線y=a x2+bx+c(a0)的圖象全部在軸下方的條件是( )

(A) a0 b2-4ac0(B)a0 b2-4ac0

(B) (C)a0 b2- 4ac0 (D)a0 b2-4ac0

想一想

在本節一開始的小球上拋問題中,何時小球離地面的高度是60 m?你是怎樣知道的?

學生交流:在式子h =-5t 2+v 0t +h 0中v 0為40m/s, h 0=0,h=60 m,代入上式得

-5t 2+40t=60

t 28t+12=0

t=2或t=6

因此當小球離開地面2秒和6秒時,高度是6 0 m.

課堂練習 72頁

小結 :本節課學習瞭如下內容:

1、若一元二 次方程ax2+bx+c=0的兩個根是x1、x2, 則拋物線y=ax2+bx+c與x軸的兩個交點座標分別是A(x1,0 ), B( x2,0 )

2、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與二次三項式ax2+bx+c及二次函數y=ax2+bx+c這三個二次之間互相轉化的關係.體現了數形結合的思想3、二次函數y=ax2+bx+c何時為一元二次方程?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指導思想】

隨着素質教育的發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進,“課程整合”的教學模式成了我國面向21世紀基礎教育教學改革的新視點。它與傳統的學科教學有一定的交叉性、繼承性、綜合性,並具有相對獨立特點。它的研究與實施為學生主體性、創造性的發揮創設了良好的基礎。本課例嘗試將現代教育技術與學科教學進行整合,發展學生的“信息素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⑴ 瞭解作者和作品。

⑵ 瞭解比喻和擬人等修辭方法。

⑶ 利用字典,掌握“濤、瀾、濁、宛、魄、滌、瀉、蕩、屏”等9個字。

2、技能目標:

⑴ 初步學會用普通話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⑵ 品讀歌詞中的語言

3、情感目標:感受歌詞所表現的偉大民族精神和強烈愛國感情。

【重點難點】

通過反覆誦讀,感受黃河雄壯的氣魄和中華民族偉大堅強的精神。

【學法指導】

通過“讀──品──誦──談”的四步進行學習。

【課前準備】

教師──深入認識關於黃河、《黃河大合唱》的知識,做好相關課件和網站。

學生──收集《黃河頌》的相關知識(光未然、冼星海、《黃河大合唱》、抗日烽火),瞭解《黃河頌》的寫作背景並尋找有關《黃河大合唱》的影視聽資料,聆聽黃河大合唱中的豪邁歌聲。

【教學過程】

一、引入

(教師引導):同學們,當一個民族處於危急存亡的時刻,我們實在需要沒有母親河召喚!當抗日烽火燃遍中華大地時,詩人光未然隨軍行進在黃河岸邊。雄奇壯麗的山河,英勇抗敵的戰士,使他感受到中華民族頑強的奮鬥精神與不屈的意志。於是,他向着黃河母親,唱出了豪邁的頌歌!

(師)藉助畫面、音樂的力量,調動學生的情感,使學生輕聲跟誦《黃河頌》

(生)展示自己課前的所得──《黃河頌》的相關知識(光未然、冼星海、《黃河大合唱》、抗日烽火),瞭解《黃河頌》的寫作背景。

二、個體自主學習,自由誦讀,初步品味歌詞中的語言

1、 自由誦讀《黃河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2、醖釀感情,自由節選文中幾句或一節,給全班同學誦讀。

3、自我評價,品味課文中的語言。

(教師設疑:你在剛才的朗讀中注意到了哪些問題?哪些地方或哪些詞句不夠滿意,為什麼?)

4、學生相互質疑,也可師生相互質疑,並提出建議性的意見。

5、全班評議首輪誦讀最佳者,予以鼓勵。

注:教師對於學生:朗誦要求無需過高,對課文的理解要求也不需過深,相信學生的感悟能力,把握住情感的基調、理解的基本方向即可。教師在此可以做出調整性的解答:

⑴ 語調激昂、感情豪邁。

⑵ 重音所處的詞:奔向、劈成、搖籃、屏障、臂膀……(無需求全)

三、小組合作學習,合作朗誦

1、鼓勵學生小組合作探究,設計多種形式合作朗誦

例如:人員數量的搭配──二人組、三人組、四人組、男女混合組……

歌詞篇幅的選擇──全文、一小節、甚至一兩句。

詩句的具體分工──學生對所選的語段進行分工朗誦,創造多樣式的朗誦方法。

2、全班評出最有情感感染力的最佳組合,予以鼓勵。

注:環節的設置意在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領略歌詞美感,將學生的情感逐漸引向高潮。

四、深入探究,探尋詩歌的朗誦要點

教師質疑:這樣才能更好地朗誦好一首詩?(以本課為例説明)(學生思考、討論)

師生共議得出。如:

1、把握詩詞的節奏、重音。

2、時代背景的把握。

3、對詩詞語言的品味。

4、調節自己的感情。

更多……

學生個體再次自由朗誦,將剛才的所得加以體會。

讓首輪朗誦欠佳者再誦課文,展示自己的進步。

五、再誦課文,探究修辭

配以音樂,將學生的感情調至高峯,教師讀朗誦詞,全班一起朗誦。繼而找出運用比喻、擬人和反覆的語句。

六、聯繫課文,拓展延伸

我們學過的詩歌中,有些詩直白抒情,風格豪邁,有些詩則委婉含蓄。你認為這首詩屬於哪一種?為什麼?你還能從學過的詩歌中再舉出一兩例嗎?

七、學生評價

教師設計學生自我評估表,讓學生進行效果自測。

八、作業

民族的詩人在亞洲巨人的面前,興起了懷古的心情。他向着黃河巨人,哭訴我們民族的災難!於是,《黃河之水天上來》《黃河對口曲》《黃水謠》《黃河怨》《保衞黃河》《怒吼吧,黃河》,曲曲壯歌一氣呵成。請同學們運用今天學習歌詞的方法任選《黃河大合唱》中的一篇進行賞讀,寫出閲讀體驗。

【教學反思】

本課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整合,首先培養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使之能以一種自然的方式對待信息技術,把信息技術作為獲取信息、探索問題、協作解決問題的認知工具。其次,信息技術的運用為師生提供了一個開放性的實踐平台,教師藉助論壇這一暢所欲言的平台,使學生個別化學習和協作學習得到了和諧統一。第三、這樣的整合模式所營造的教學氛圍既有利於學生創新精神和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同樣教師通過整合任務,既發揮了自己的主導作用,也以各種形式、多種手段幫助學生學習,進一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達到教學過程最優化,使學生真正成為信息加工的主體和知識意義的主動構建者。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春聯》是蘇教版國小語文第七冊教材中一篇知識性很強的説明文,課文用精練的語言,生動地説明了春聯的作用、種類、特點及讀春聯的好處。因此,在設計教學過程中,我帶領學生通過反覆品讀春聯,領略中國語言文字的無窮奧祕,激發學生愛春聯、學春聯、用春聯的思想感情.

一、 知春聯,激興趣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對於四年級的學生來説,雖然在日常生活中偶爾見過一些春聯,但卻缺少深入系統的瞭解。因此,在本課教學的初始,我以一曲《新年好》導入新課,充滿節日歡快氣氛的樂曲伴隨着聲聲爆竹,將學生帶入入了新年的氛圍中。最後,多媒體將畫面定格在一個倒帖的福字和一幅大紅春聯上。同學們仔細看着春聯,有的情不自禁地誦讀起來:大地春光好 長天曉日紅。開始,聲音是雜亂的、沒有節奏的,慢慢地就整齊、響亮了起來。有的學生邊讀邊搖頭晃腦,感覺是那麼有滋有味。見時機已到,我就趁勢提問:同學們,你們知道剛才讀的是什麼嗎?你們瞭解春聯嗎?同學們馬上安靜下來,用期待的眼神看着我。我知道,他們的興趣已經被調動了起來,這節課的學習將會非常投入的。

二、 讀春聯, 拓視野

春聯的特點是講究對仗,讀起來抑揚頓挫、和諧動聽,能給節日增添許多歡快祥和的氣氛。如何通過有效的教學手段讓學生了解春聯的這些特點呢?我想,最好的方法就是讀。因為在國小語文教學中,“讀”是其中一個重要環節。它是一種複雜的智力活動,能使學生在理解的同時受到感染和薰陶,能使抽象的文字符號折射出豐富的感情光芒,能讓孩子們展開想象的翅膀,能提高學生的語感能力。

1、讀春聯 想意境

本課課文中一共介紹了四大類內容的春聯:展現祖國欣欣向榮景象的,描繪美麗春光的,歌頌勞動人民幸福美好生活的,表達對新的一年的美好祝願的。我先請學生自己輕聲朗讀這四副春聯,做到正確流利;然後在自己的頭腦中想象一下,這副春聯在你的眼前展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如第一幅春聯“又是一年芳草綠,依然十里杏花紅”,學生朗讀之後是這麼説的:我彷彿看見了地裏的小草又長出了嫩芽,鑽出了地面,經受了一個冬天寒風雨雪考驗的的他們又給大地披上了綠裝。在果園裏,在山前村後,杏花也熱熱鬧鬧地趕春來了,在枝頭盡情綻放。這翠綠、這杏紅,讓我們又感覺到春天來了,多麼美好的春天啊!這麼美的描述,讓其他學生不禁鼓起了掌,也讓我們對這副春聯描繪的景象更加清晰了。

其餘的三副春聯,我組織學生組內交流。由於春聯語句短小,語言淺顯,學生朗讀感悟,互相交流,興趣濃,效率高,效果好。從教學過程來看,由導到放,很好地培養了自主學習的精神,極富實效。

同時,在這一過程中,我也發現一個問題,個別學生對春聯的朗讀順序不是很明白,我及時給予了指導:春聯應該先讀右邊的上聯,再讀左邊的下聯,如有橫批的,則最後讀。

2、讀春聯 明對仗

春聯的另一特點是講究對仗。由於在以前的學習中,學生已經從對對子、找對仗句等練習中瞭解的對仗的特點及要求。因此,在本課的教學中,我簡單地講述了一下,讓學生知道在春聯中,對對仗的要求更為嚴格:不僅要字數相等,而且詞類相當,然後着重讓學生通過朗讀把對仗的特點表現出來。

學生認真地讀,細心地揣摩,從停頓的長短、聲調的高低、語音的輕重上把對仗的特點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

3、讀春聯 表情感

春聯是用來來烘托新年的氣氛,表達人們美好祝願的。因此,在學生了解了春聯的有關知識後,我讓學生讀春聯,結合春聯展現的意境,把人們的美好情感表達出來。文中出示的五副表達不同內容的春聯,被學生聲情並茂的朗讀所演繹。

從“又是一年芳草綠,依然十里杏花紅”中,同學們讀出了春光的美好,表達了人們迎接春天到來的喜悦心情;從“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業興”中,同學們讀出了對祖國欣欣向榮景象的讚美與歌頌,美好的祝願表露無遺;從“勤勞門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中,同學們衷心讚美樸實勤勞的人們,一幅幅和和美美的天倫之樂畫面展現於眼前;從“梅開春爛漫,竹報歲平安”中,同學們寄託了對新年的良好祝願,祝願所有的人新年幸福安康;而從“綠柳舒眉辭舊歲,紅桃開口賀新年”中,同學們將春來萬物復甦的美好景象表達了出來。

人們説,詩中有畫,春聯又不何嘗如此呢!一副春聯一副畫,而且是一副充滿美好感情的一副畫,是人們喜看愛讀的一副畫。學生們的朗讀,將畫面讀活了,將情感讀懂了,將祖國優美的語言文字讀到了心靈深處。

三、 找春聯,重積累

蘇教版語文注重積累,厚積累尚能博發。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為學生創造和提供積累優秀語言文字的機會。

春聯的內容廣泛,正是學生積累語言文字的良好素材。在學習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我讓學生課後通過各種途徑蒐集春聯,然後在課上進行交流。在這一過程中,我感覺學生在兩方面的積極性非常高。一個是蒐集的途徑廣、內容豐富。他們有的從新華書店購買了相關書籍,在閲讀的基礎上找出了認為內容比較優秀的;有的在互聯網上搜索,鼠標輕輕一點,春聯就源源不斷而來;有的請教爺爺奶奶,把他們見過的春聯記錄下來;還有的專門在人家的大門上找去年貼的春聯。

第二是交流的積極性高。在交流過程中,沒有誰膽小怕羞,都是踴躍參加。交流時不但大聲朗讀了自己找的春聯,還都要補充説明幾句,這個春聯講了什麼,好在哪裏。

內容豐富、各不相同的春聯,讓學生收益匪淺。學生在展示自己蒐集的春聯的同時,也在積累別人蒐集的春聯。

四、寫春聯,嘗樂趣

在備本課的時候,我總覽了一下本單元的內容,看到練習7中有個練習:把春聯上漏缺的字補上,看補個什麼字好,並説説理由。這個練習給了我啟發:何不讓學生試着寫寫春聯呢?為了減低本環節的難度,使學生順利完成練習,品嚐寫春聯的樂趣,我把本環節分為兩步。

1、補春聯

為了使教學達到最優化的效果,我對教材進行了重組,把練習7中的補春聯一題提了上來,讓學生在學完課文後來討論:風拂千條柳,雨□萬朵花”中的方框內該補個什麼字最為恰當?意在讓他們能夠明白春聯中用詞要精當,一字變化,整個春聯的韻味就完全變了。問題一出來,學生就開始小聲討論起來。第一個學生的'回答就讓我吃了一驚。“老師,這裏該填個‘潤’字。”“為什麼呢?”“這個説不上來,我是看到圖上有個三點水,就想到了這個潤字。”“你真聰明。那你再想想,潤是什麼意思,用這個字好不好呢?”一陣寂靜,接着一陣小聲議論,有人自告奮勇站了起來。“我覺得這個字用得很好。‘潤’就是‘滋潤’的意思,講春雨滋潤着花兒,花兒都開放了,春天來臨了。而且‘潤’在這裏作動詞,和‘拂’相對仗。”

精彩的回答之後,沒有人舉手了。好象大家都覺得“潤”字是最恰當的,都不敢再去想其他的字了。這樣的話,不就缺少了一種“百家爭鳴”的氣氛了嗎?還從三點水入手,我引導學生:剛才那個同學由三點水想到了“潤”字,那麼還有其他三點水的可以用在這裏嗎?大家再想想。

一句話激起前層浪。“可以用‘滴’,雨點滴落在花兒上。”“和‘潤’相比,哪個好呢?”“‘潤’好。‘滴’只是落下來,感覺沒有給花兒足夠的水分。”

“可以用‘灑’。雨點飄飄灑灑下來。”“和其他的字比較一下呢?” “‘灑’比‘落’好,比較輕柔,春雨就是軟綿綿的。但是沒有‘潤’好。”

“可以用‘洗’。春雨洗去了花兒上的灰塵,讓花兒更漂亮。”“但是沒有‘潤’好,洗去的只是外表的灰塵,滋潤是一直到花兒體內的。”另一個學生給他評價。

“可以用‘沐’,花兒被春雨籠罩,就像在洗澡呢。但是我自己覺得也沒有‘潤’好。”學生可以進行自我評價了,我的心裏真是高興。

“可以用‘落’。”“‘落’字太重了,會把花兒打壞的。”小傢伙真細心。

學生的思路越來越寬。

“可以用‘打’。”“‘打’字不好,比‘落’還重。”

“可以用‘撫’,這個字就温柔了。”“對,‘撫摩’的‘撫’,春雨對花兒多好啊!”

“可以用‘助’。”“可以用‘飄’”

“可以用‘吻’”。真是了不得,一句話出來,全班同學都在叫好。“這個字好,春雨和花兒密不可分。”“他們多親密啊!”……

一個空格,讓學生的思維得以充分的思考,不同的嘗試,不同的比較,讓學生感受到了春聯給他們帶來的無限樂趣。

2、寫春聯

有了補春聯的基礎,學生對寫春聯沒有了擔心。他們從用現成的詞語組成春聯開始練習:“春回大地,萬象更新。”兩個成語就是一副春聯,看學生臉上的開心樣,我的心裏也喜洋洋的。“國泰民安,人壽年豐。”“家庭和睦,事業有成。”“百鳥爭鳴,百花盛開。”

接着,學生開始自編春聯了。“春風細雨入大地,桃紅柳綠迎新春”。雖然還不夠工整對仗,但這是學生邁出的第一步。“龍騰虎躍迎新年,鶯歌燕舞慶佳節。”“春風送暖佳節到,鑼鼓喧天新年至。”

讀着這一副副春聯,我感受到了同學們的熱情與智慧,也體會到了他們心中那份美好的感情。

風拂千條柳 雨潤萬朵花。春聯,國文化寶庫中的一枝奇葩,以他獨特的魅力,在同學們的心中生根發芽了。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學目標:

1、在閲讀課文的過程中感受夏天的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品味富有魅力的語言。

3、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熱愛勞動、熱愛勞動人民的感情。

教學重難點:體會作者感情與品味富有魅力的語言。

教學方法:

本文文質兼美,適於朗讀,因此在教學中我採取以下兩種方式:

(1)、首先用本地夏天的炎熱,大家對夏天的反感與樑衡對夏天的感情設疑來激發學生學習本文的興趣,然後引導學生反覆誦讀課文,在反覆誦讀的過程中賞析課文,體會本文的思想感情,品味本文雋永的語言。

(2)、採用電教手段,擴大教學容量。在朗讀的過程中穿插圖片,這樣既吸引了學生的注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又通過直接感知,促使知識的理解和鞏固,符合教育學中的自覺性和直觀性原則。

學法:

(1)主體思維法

(2)小組討論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初備統復備

導入:一年有四季,四季各不同。哪位同學願意説説看,在一年四季中,你比較喜歡哪個季節?不喜歡哪個季節?(學生説,並簡述理由)你們知道老師最不喜歡哪個季節嗎?夏天!對,我和大多數同學一樣,對夏天的氣温實在是受不了!我們今天學習的這篇文章,作者是喜歡夏天還是不喜歡夏天呢?學完課文,我們一定能夠了解。不過這篇文章是一篇散文,要大家很投入很專注地去讀去體會才能對作者的感情有所感悟。

誦讀:

(一)、疏通文意:

1、過渡:請同學們仔細閲讀文章,劃出不懂的或有疑問的語句,並反覆閲讀思考,先嚐試着自己解決問題,實在無法解決的就與同桌討論交流。等會全班討論交流。

2、學生活動:學生按閲讀要求閲讀課文。(老師巡視,提供支持和幫助。)

3、全班討論:提出疑問,對疑問發表見解。【在這個環節穿入生字詞教學,由學生自己講】

(師:剛才大家的閲讀很認真,討論也很投入。現在我們全班交流、討論,內容有兩個:1、已經解決的疑問,自己認為有價值的,把你解決的過程和現在認識與大家交流;2、還有的疑問不能解決的,提出來,請別人幫助。)

4、師對學生的交流和討論進行隨機的點撥和評價。

(二)、理清結構:

1、過渡:經過大家共同努力,基本上理解了文章的意思。下面我們就在理解了文意的基礎上,來理清文章的結構。請同學們再讀課文並且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思考問題:本文作者對夏的感情是喜歡還是反感呢?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描寫夏天的?作者眼中的夏有什麼特點?

2、學生活動:

(1)學生獨立閲讀。

(2)五分鐘後,小組合作討論剛才提出的三個問題。

(學生自行選擇分組並選出組長。組長負責督促每個組員有順序地發言,總結組員意見並推出一名代表準備在全班發言。)

注:老師巡視、參與、對話。

3、各組代表發言,師生共同參與,理清文章結構。

板書 讚美 景 美

人 勤

緊張 熱烈 急促

品味

1、過渡:剛才大家對文章的結構和作者的感情都有了一定的認識,同學們再次有感情地大聲朗讀課文,並選出一句或一段你認為最能打動你的地方多讀幾遍準備在全班發言。(提示:可對生動傳神的動詞、富有表現力的形容詞、生動形象的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運用、運用了對比的、含義深刻的句子進行仔細品味和揣摩)

2、學生大聲朗讀課文。師巡視、參與、對話。

3、學生髮言。學生朗讀到佳句後可讓全班齊讀一起來感受一下。

【每個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個性氣質都不一樣,要鼓勵學生對閲讀內容作出有個性的反應,如對課文中自己特別喜愛的部分作出反應,確認自己認為特別重要的問題,作出富有想像力的反應甚至是“突發奇想”,將自己的閲讀感受與作者的意圖進行比較,為文本的內容和表達另作設計等。】

質疑

1、過渡:同學們對這篇課文都有了一定的理解,不知道大家對文章本身有沒有什麼可質疑的地方?(1、作者説“夏天的顏色是金黃的。”難道夏天的顏色只是金黃的嗎?你是如何理解這句話的?

2、作者認為“有閒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歡這種緊張的旋律”,你是否認同作者的觀點?説説你的理解。)

拓展

1、過渡:在這篇文章裏,作者“大聲讚美這個春與秋之間的黃金的夏”,他的感情是很熱烈,但是不同的人對夏天是有不同的感受的。現在我們另外兩位詩作者對夏天是什麼感覺呢?

山亭夏日

高駢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學生活動:讀讀、想想、説説(煩躁/閒適/熱烈……如説不出來可讓學生選擇一項)

【在比較閲讀中提高鑑賞能力和審美能力】

2、過渡:不同的人對夏天的感受不同,學習本課之前,我們大家也談到了對夏天的感受,大部分同學從氣温上考慮都不太喜歡夏天,可是樑衡卻從另一個角度寫出他對夏天的喜愛,現在你們是不是還是一味地反感夏天呢?請同學們想一想你們心目中的夏天是什麼樣的,可以是現實的,也可以是理想中的。

【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與書面表達能力,提示學生借鑑課文的某些寫法,抓住景物特點來説。目的是將閲讀所得轉化為寫作所能,是閲讀的遷移與深化。】

作業:

小作文:我心中的夏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教材分析:

課文圍繞一天,通過對具體的事例的描述,展示了人們珍惜時間,在一天裏做出的成績,教育人們要珍惜時間,表達了母親對兒子的深切的關愛。

教學目標:

1、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學習生字,理解“綠蔭如蓋”、“羞愧”、“饞涎欲滴”、“遊手好閒”等詞語的意思。

2、抓住重點詞句體會課文內容,懂得珍惜時間,努力學習。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讀中養成積累語言的習慣。

教學重點:讀文體會:什麼叫“失去的一天”?

教學準備:師生收集有關珍惜時間的諺語、名言、詩歌、名人故事。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 一 課 時

一、談話引入,激發興趣

請同學們回想一下,昨天你是怎麼過的?做了哪些事?想知道另一個小夥伴“佩佳”是怎麼過一天的嗎?讓我們走進課文《失去的一天》看看吧!

二、自讀課文,讀準讀順

1、自由小聲地讀課文,勾畫出生字、新詞,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同桌相互檢查,讀勾畫出的生字、新詞,相互幫助。

3、出示小黑板,檢查學生認讀本課生字、新詞的情況。綠蔭如蓋 佩佳 羞愧 饞涎欲滴 翻耕砌牆遊 手好閒 麥茬地。

4、分段抽讀課文,比一比哪位同學讀得更準確、更流暢。

三、檢查自學情況

1、指讀課文。(正音)

2、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指名説。(師生評議)

四、質疑

把讀課文時讀不懂的地方提出來。

五、佈置作業

1、抄寫生字詞語。

2、熟讀課文,思考問題。

第 二 課 時

一、精讀課文,習得方法

(一)讀課文,看看自己能讀懂哪些詞語的意思,把不明白的提出來共同探討。

(二)全班交流彙報讀書收穫,教師相機指導學生研讀重點詞語。

1、“遊手好閒”

①、説説“遊手好閒”的意思。

②、讀課文1~5段,勾畫出能夠回答佩佳在這一天裏做了些什麼、想了些什麼的句子或詞語。

板書:睡 坐 吃 嬉戲

③、小結:他這一天什麼事也沒做,只是吃、睡、玩,這就叫“遊手好閒”。(板書:遊手好閒)

④、練習讀好這部分課文,通過讀來表現佩佳“遊手好閒”。

2、“羞愧”

①、説説“羞愧”的意思。

②、佩佳為什麼羞愧得不敢看媽媽的眼睛?

③、課文還有一處描寫佩佳羞愧難過的心情,請用線勾畫出來。從“低下頭”這個動作你體會到什麼?

④、媽媽是怎樣幫助佩佳認識自己的錯誤的?讀課文6~10段。通過媽媽帶他到不同的地方看到的不同景象,瞭解人們在這一天的工作成績。

⑤、讀這部分課文,讀出媽媽語重心長幫助孩子的語氣。

⑥、齊讀最後一段。“他想了想”,此時他會想些什麼?

⑦、出示最後一段,學生試着補充出“……”省略的內容。

二、拓展昇華

1、你知道什麼叫做“失去的一天”嗎?

2、你有像佩佳這樣的“失去的一天”嗎?

3、師生交流珍惜時間的名言、諺語、故事,課後利用資料辦一期班報。

4、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財富,時間就是知識。希望同學們從小珍惜時間,利用時間,做時間的主人。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觀潮》是一篇以寫景為主的散文。文章語言優美,詞語豐富,句子變化錯落有致。特別是“潮來時”一段,把錢塘江潮描繪得有聲有色,讀來令人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景。教學中將這一段作為教學的重點,並且安排在第一課時教學,以期先聲奪人,從一開始就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所以我是這樣安排課時的:

第一課時:學習課文第3、4自然段,瞭解錢塘江大潮潮來時的情形,理解、積累並運用課文中描寫潮水的語句。熟讀成誦部分語句。

第二課時:先用一小部分時間來讀懂理解潮來前和潮來後幾節課文,然後將大部分時間放在積累和運用課文的語言文字等訓練上。

一.教案內容:《觀潮》第二課時

二.教學目標:

1.小組合作,探究課文3、4自然段,瞭解錢塘江大潮到來時的情景,體會其雄偉壯觀。

2.理解,積累並運用課文中描寫潮水的語句,熟讀成誦部分語句。

3.體會作者留心觀察,抓住事物特點有順序的描寫方法。

三.教學重點:理解,積累並運用課文中描寫潮水的句子;學會按序背誦課文。(文字序領與畫面結合法)

四.教學難點:

感悟領略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

五.教學方法:

目標教學法

感悟發現法

引導發現法

六.學習方法:小組合作(讀書發現--質疑問難--組內合作--組外協作)、感悟發現法

七.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錢塘大潮錄象

八.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入,引出壯觀

1.談話,板題。

2.理解“觀”的意思,引出“天下奇觀”。

3.導入3、4自然段。

4.出示學習目標。(目標教學法)

二、觀看錄像,感受壯觀。

看看畫面,聽聽聲音,感受這一天下奇觀。

三、小組合作,感悟壯觀

1.談話激發學習興趣。

2.合作學習提示:a.你喜歡文中的那一句,為什麼?你能把你喜歡的這句話讀的讓你們組內的同學也喜歡上它嗎?b.你在學習中有什麼問題,你們小組是怎樣幫助你解決的?c.通過小組合作,你都學懂了些什麼?

3.組建合作小組

4.組內合作學習

(感悟發現法)

5.反饋合作成果,構建全體讀書感悟氛圍。

6.引導小組感悟。a.朗讀文中描述大潮的句子;b.課件展示描述的情景;c.引導發現大潮雄偉壯觀(想象和實踐表演);d.感情朗讀。(引導發現法)

四、聽聽讀讀,發現作者觀潮順序

1.範讀課文,聽後練習。剛才大家很有感情地朗讀了這些描寫潮水的語句。不過,把“觀潮”的順序給打亂了。其實,作者寫得可有順序了。下面,我們就先來做一個聽的練習。

聽老師讀這段話(出示),看誰本事大,能聽清作者是用哪些詞語把這四處的描寫給連接起來的。待會兒,請你把聽到的詞語寫下來。

師讀生聽:

午後一點左右,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過了一會兒,響聲越來越大,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那條白線很快地向我們移來,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再近些),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道兩大多高的白色城牆。(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並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

2.感悟發現:作者是按從遠到進順序來描寫潮水的;抓住了大潮的聲音和大潮的變化描述出了大潮的雄偉壯觀。

3.齊讀課文,感受壯觀。

五、思路引導,背誦壯觀

1.出示思路提示句子

2.出示音樂、畫面,激發背誦興趣

3.評價:背誦得多有感情啊!我們彷彿站在錢塘江畔,和作者一起感受到潮水越來越近,聲音(越來越響),浪頭(越來越高),氣勢(越來越大)。錢塘江大潮真不愧為(天下奇觀)!我們為之自豪,為之(驕傲)!

六、創設情境,運用語句

1.積累詞彙

今天,我們學習的兩個自然段裏,詞語非常豐富,你們想不想把它們積累起來?聽老師説詞語的意思,看誰的反應快,老師語音剛落,就能很快地站起來説出哪個詞語表達了這個意思。

(人聲鼎沸、山崩地裂……)

2.運用詞彙

看得出,同學們在閲讀課文的時候,還挺注意詞語的積累,不過,會不會用了

呢?咱們來自我檢驗一下,我這兒有一段話,可是不完整,你們能不能在括號中用上今天學到的詞語,使這段話表達得清楚通順呢?師出示一段話:

今天,我去海寧觀潮。潮來之前,江面上()。可潮來時,卻一浪一浪(),一浪一浪()。湖水聲猶如(),海堤上儘管(),但竟聽不出他們在説些什麼。漸漸的,潮過去了,消失在()的地方。(學生分四人一小組討論,然後選派一代表報告)

3.師生共同評價

七、結束語

八、板書

觀潮

悶雷滾動出白線

潮頭怒吼貫江面

山崩地裂城牆現

錢塘奇觀天下傳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教學目標

(一)使學生知道除法的含義,知道把一個數平均分成幾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計算.

(二)使學生初步學會除法算式的讀法和寫法.

(三)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除法的含義.

難點:掌握第一種分法.

教具和學具

教具:6支鉛筆,8個正方體,6個桃,3個盤子.

學具:8個小正方體,12根小棒和15個小三角形.

教學過程設計

(一)通過實物演示,知道平均分的含義

教師拿出6支鉛筆,分給2個同學,可能有哪幾種分法?

其中一人1支,另一人5支;

其中一人2支,另一人4支;

其中一人3支,另一人也3支.

在這些分法中,前兩種每人分的不是同樣多,最後一種分的每人同樣多,我們叫它為“平均分”.

怎樣進行平均分呢?

教師拿出6支鉛筆,請3個同學到講台前邊.教師把6支鉛筆分給3個同學,每人要分得同樣多,並請學生注意分的過程.

第一次分,每人分給1支.最後教師問:“分完了嗎?”學生回答後,教師再接着分.第二次分,每人又分給1支,教師問:“分完了嗎?”(分完了)

教師讓全體同學觀察,這3個同學每人分得幾支?學生回答:“每人分得2支.”教師問:“每人分得同樣多嗎?”這就叫做“把6支鉛筆平均分給3個人,每人2支.”

(二)教學例1

要求每個同學拿出8個小正方體,放在自己的桌上.然後把8個正方體分成4份,而且每份要分得“同樣多”,讓每個同學都動手擺一擺,分分看.教師巡視,瞭解學生擺的情況.

學生擺完後,教師指定1名分得好的學生在黑板前演示分的過程,並説一説是怎樣分的.(學生:先拿出4個正方體,每份放1個,再拿出4個剩下的正方體,每份放1個)

“每份分得同樣多嗎?每份是幾個?”

教師指出:這就是把8個正方體,平均分成4份,每份2個.

(三)學習“把一個數平均分成幾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計算

教學例2,出示:“把6個桃平均放在3個盤裏,每盤幾個?”(邊口述題目,邊拿出6個桃和3個盤子)

“平均放在3個盤子裏是什麼意思?(就是每盤放得同樣多)

“把6個桃放在3個盤裏,每盤放得同樣多,應該怎樣放?”學生回答後,教師再向學生演示平均分的過程.因為要平均放在3個盤子裏,因此,先要拿3個,每盤裏放1個.然後再提問:“分完了嗎?”

教師再把剩下的3個桃,每盤放1個,提問:“分完了嗎?”

“每盤放幾個?”

“是不是每盤同樣多?”

“這樣分東西的方法叫怎樣分?”(平均分)

像上面這樣把8個正方體平均分成4份,把6個桃平均放在3個盤裏,都是把一些東西平均分成幾份,求一份是多少的問題,在數學裏我們要用一種新方法——除法來計算.(板書課題:除法的初步認識)

“÷”叫除號,寫的時候,先畫一橫線,上下各一點,橫線要平直,兩點要對齊.

把6個桃平均分成3份,每份幾個?這道題的除法算式怎麼列呢?(邊談話邊寫)要分的桃是幾個?把“6”寫在除號前面(板書:6÷);把6平均分成幾份?把“3”寫在除號後面;每份是幾?把這個“2”寫在等號後面.教師指着“6÷3=2”説明:這個算式叫除法算式,表示把6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

接着引導學生讀出算式:6除以3等於2.再指名一兩名學生説出算式的意思,並讀出算式.

然後讓學生打開書,引導學生看第45頁上小朋友分桃的圖.先要學生説説圖意,再指導學生用連線的方法,把右圖中剩下的3個桃分完.

(四)鞏固反饋

1.做課本中第46頁“做一做”中的題.

第1題的第(1)小題,先讓每個學生拿出12根小棒,動手擺一擺,然後把除法算式寫完全,再指名學生説出除法算式中每個數表示什麼.

第(2)小題,讓學生獨立做,教師巡視,然後集體訂正.

第2題先引導學生看懂圖意,要分多少個球?怎樣分?讓學生實際連一連,表示分的過程.然後在書上填寫算式,並指名讀出除法算式.

2.做練習十四的第1題和第2題.

第1題,先指名讀出除法算式,再讓學生把除法算式的意思説完全.

第2題,先指名讀算式,再讓每個學生用三角形擺一擺,然後填出得數,並説出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小結:今天我們從動手分東西,學會了把一些東西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計算的方法,還學會了除法算式的讀法和寫法.

課堂教學設計説明

本節課是學生學習除法的開始.除法的最基本含義是“平均分”.因此,在教學過程設計中,首先通過分東西,使學生了解哪種分法是平均分,哪種分法不是平均分.

在此基礎上,研究怎樣分才能平均分.通過學生多次操作,對平均分有一定認識後,教師介紹“把一些東西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多少?”時,用除法計算.把除法算式的讀法、除法算式的含義與具體操作緊密聯繫起來.

在鞏固反饋時,再一次動手操作,使學生進一步體會除法的含義.

教學設計方案 篇8

教學目標

1.會寫本課的11個生字,掌握課文出現的新詞語,理解“威風凜凜、優哉遊哉、衰老、炯炯有神、浴血搏殺”;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掌握課文主要內容、瞭解最後一頭戰象在死前的變化及它所做的事情,深入體會戰象的思想感情。

3.繼續練習快速閲讀課文,從課文中的一些具體描寫中,體會村民對戰象的友好、戰象對村民的深厚感情和對逝去的戰友的深切懷念,感受人與動物之間以及動物與動物之間的深情厚誼。

教學重點:學會本課生字,掌握課文內容,體會人與動物、動物與動物之間的深厚情誼。

教學難點:從課文的相關語句體會人們與戰象以及戰象對戰友之間的深厚感情。

教學準備:

1.瞭解作者相關知識,寫作背景,預習課文,瞭解大象。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能讀通課文,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交流對大象的瞭解

1.孩子們還記得上學期我們學過的一篇關於大象的課文嗎?(《與象共舞》)大象可真是人們的好朋友,可以為人們做很多事情,大象還能幫助人們衝鋒陷陣,這樣的大象叫戰象。今天我們學習一篇寫戰象的課文——最後一頭戰象)。

3.讀課題,讀了課題你想知道文章都寫了些什麼嗎?本課的戰象是一個頂天立地的大英雄,你想知道他的故事嗎,今天我們一起學習課文。

4.簡要介紹作者及寫作背景,沈石溪被稱為中國動物小説大王,這篇文章寫的是他在1969年到雲南插隊時親身經歷的事情。(不僅引導學生弄清了“戰象”的意思,還針對課題質疑,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

二、 讀課文,理解字詞,掃除障礙

Kou jiāo gé

日寇 香蕉 皮革

三、速讀課文,瞭解大意

1.快速閲讀全文,説一説課文寫了戰象的哪些事情。

根據學生的回答,歸納成為:英雄垂老——重披戰甲——重回戰場——莊嚴歸去

(用較快的速度閲讀課文,把握故事的主要內容是本單元的一個重點,在教學時注意把握時間,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訓練,因為是預習過,教師要教方法,不要逐字逐句地讀,要快速把握段落的意思。)

四、再讀課文,品味情感

1.默讀課文,邊讀邊勾畫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或者你喜歡的語句,也可以在旁邊寫出自己的體會。

2.認真讀課文,找出描寫嘎羧行為、神態的句子,體會嘎羧的高尚情懷。交流感受特別深的地方,提出不懂的問題討論解決,準備彙報自主合作。

作業設計

1.繼續朗讀課文。2.抄寫文中的生字和詞語。

第 二 課 時 教學流程: 一、再讀課文,説印象

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知道了嘎羧的事情。學到這兒,嘎羧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預設:可能有“善良”“懷舊”“堅強”“忠誠”“英勇”等,根據學生的回答,老師可以做簡單的整理,以便明確下一步的研讀目標)

(學生邊讀邊思的習慣已養成,本課課文較長,教學易從整體入手,讓學生談談對嘎羧的印象,直奔重點語句進行學習,避免逐字逐句的講解。)

二、研讀語句,細感悟

1、找出描寫嘎羧行為、神態的句子,體會嘎羧的英雄情懷。請你快速讀讀課文,畫出有關語句,讀一讀,品一品。(學生自由研讀,教師巡視,瞭解學習情況,參與學生的自主學習。)

2、小組交流,彙報自己的學習情況。

3、集體交流:

(1)“第二天清晨,嘎羧突然十分亢奮,兩隻眼睛燒得通紅,見到波農丁,嘔嘔地輕吼着,象蹄急促地踏着地面,鼻尖指向堆放雜物的閣樓。”

“亢奮”怎樣理解,從哪些地方看出亢奮?(急切心情,兩隻眼睛燒得通紅,嘔嘔地輕吼着,象蹄急促地踏着地面,鼻尖指向)它急着幹什麼?

(2)“沒想到嘎羧見了,一下子安靜下來,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塵,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裏淚光閃閃,象是見到久別重逢的老朋友。”

這是什麼動作,嘎羧可能在想什麼?

(從“呼呼吹去”“久久地”“摩挲”“淚光閃閃”, “象是見到久別重逢的老朋友”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嘎羧見到象鞍時內心湧動的對輝煌過去的深深留戀與回味!)

這久別重逢的老朋友是做什麼的?

(象鞍上留着彈洞,似乎還有斑斑血跡,混合着一股皮革、硝煙、戰塵和血液的奇特氣味;從這裏可以體會到當時戰鬥的慘烈,戰象對戰鬥記憶猶新,對戰鬥對戰友的無比懷念之情。披掛上象鞍有一種無比自豪的感情。通過對象鞍和嘎羧的簡練描繪,深情地讚頌了嘎羧的英雄形象與氣概)

“象鞍上留着彈孔,似乎還有斑斑血跡——平添了一股英武豪邁的氣概。二十六個春秋過去,象鞍已經破舊了,仍顯出凝重華貴;嘎羧披掛上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邁的氣概。”

為什麼戰象見到戰鬥過的象鞍那麼激動?為什麼戰象披掛上象鞍又顯得那麼英武豪邁?(可聯繫前面的威風凜凜,逐漸衰老和現在進行對比理解,教師的誘導,使學生切身體會到。)

(3)“嘎羧走了整整一夜,天亮時,來到打洛江畔。它站在江灘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盪漾的江面。然後,它踩着嘩嘩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塊龜形礁(jiāo)石上親了又親,許久,又昂起頭來,向着天邊那輪火紅的朝陽,歐——歐——發出震耳欲聾的吼叫。這時,它身體膨(péng)脹起來,四條腿皮膚緊繃繃地發亮,一雙眼睛炯(jiǒng)炯有神,吼聲激越悲壯,驚得江裏的魚兒撲喇喇跳出水面。”

嘎羧來到哪兒?(原來嘎羧是要回到當年曾經浴血搏殺的戰場。二十六年前,我們就是在這裏把嘎羧抬上岸的。)

嘎羧來到這裏幹什麼?找出文中的詞語或句子證明你的觀點。

“它站在江邊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盪漾的江面。”(“久久凝望”看出它一定又看到了二十六年前驚天地、泣鬼神的一幕:威武雄壯的戰象們馱着抗日健兒,冒着槍林彈雨,排山倒海般地衝向侵略者;日寇鬼哭狼嚎,丟盔棄甲;英勇的戰象和抗日將士也紛紛中彈跌倒在江裏。)

“親了又親”的礁石,嘎羧可能在想什麼?

(也許是嘎羧曾經奮力殺敵的一處戰場,也許是曾灑滿戰友鮮血的一處傷心之地;從這些都感受到戰象對戰鬥過的地方的留戀,同時也是對救它的人們的感謝,也是對死去的戰象的深深的懷念。)

“它踩着嘩嘩流淌的江水——發出震耳欲聾的吼叫。”這時,它身體膨(péng)脹起來,四條腿皮膚緊繃繃地發亮,一雙眼睛炯(jiǒng)炯有神,吼聲激越悲壯。

想一想,這是什麼動作?結合“吼聲激越悲壯”理解

嘎羧可能在吼什麼?

(“震耳欲聾的吼叫”,也許是嘎羧在深情呼喚戰友們的靈魂,也許在訴説它對戰友的深深懷念,也許在告訴戰友,它也將來陪伴它們……這樣的悲壯,這樣的深情,這僅僅是一頭戰象嗎?這是一位讓人滿懷敬仰的英雄,這是一位讓人飲淚歌頌的英雄!)

(4)太陽升到了檳(bīng)榔(láng)樹梢,嘎羧離開了打洛江,鑽進一條草木茂盛的箐(qìng)溝。在一塊平緩的向陽的小山坡上,它突然停了下來。

“哦,這裏就是埋葬八十多頭戰象的地方,我記得很清楚,喏(nu),那兒還有一塊碑。”波農丁悄悄地説。

我順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荒草叢中,果然豎着一塊石碑,鐫刻着三個金箔(bó)剝落、字跡有點模糊的大字:百象冢。

嘎羧來到石碑前,選了一塊平坦的草地,一對象牙就像兩支鐵鎬(gǎo),在地上挖掘起來。它已經好幾天沒吃東西了,又經過長途跋涉,體力不濟,挖一陣就喘息一陣。嘎羧從早晨一直挖到下午,終於挖出了一個橢(tuǒ)圓形的淺坑。它滑下坑去,在坑裏繼續挖,用鼻子卷着土塊拋出坑;我們躲在遠處,看着它的身體一寸一寸地往下沉。

太陽落山了,月亮升起來了,它仍在埋頭挖着。半夜,嘎羧的脊背從坑沿沉下去不見了,象牙掘土的鼕鼕聲越來越稀,長鼻拋土的節奏也越來越慢。雞叫頭遍時,終於,一切都平靜下來,什麼聲音也沒有了。

我和波農丁耐心地等到東方吐白,走到坑邊查看。土坑約有三米深,嘎羧卧在坑底,側着臉,鼻子盤在腿彎,一隻眼睛睜得老大,凝望着天空。

它死了。它沒有到祖宗留下的象冢。它和曾經並肩戰鬥的同伴們躺在了一起。

嘎羧來到哪兒,它來幹什麼?找出它的動作

來到石碑前,選了一塊平坦的草地,一對象牙就像兩支鐵鎬(gǎo),在地上挖掘起來。

挖一陣就喘息一陣從早晨一直挖到下午太陽落山了,月亮升起來了,它仍在埋頭挖着

嘎羧披掛了象鞍,憑弔了戰場,懷念了戰友,又在這裏費勁了力氣,從早到晚挖坑,他想做什麼?

(它和曾經並肩戰鬥的同伴們躺在了一起)

4、戰象為人們做了許多的事,人們又怎樣對待大象的,從文中找出相應的句子,並説出你的感受。

(1)人們發現一頭渾身是血的公象還在喘息,就把它運回寨子,治好傷養了起來。村民們從不叫它搬運東西,它整天優哉(zāi)遊哉地在寨子裏閒逛,到東家要串香蕉,到西家喝筒泉水。它叫嘎(gǎ)羧(suō),負責飼養它的是波農丁。

(2)“嘎羧要走的消息長了翅膀似的傳遍全寨,男女老少都來給嘎羧送行。許多人泣不成聲。村長在嘎羧脖子上繫了一條潔白的紗巾,四條象腿上綁了四塊黑布。”(從“泣不成聲”“系紗巾”“綁黑布”可以感受到村寨的人們對戰象已經有了難以割捨的情感,人們不能忘記戰象在戰鬥中立下的赫赫戰功,人們對戰象的將要死去表達了極度的悲傷。順勢再鞏固側面描寫)

“它什麼也沒吃,只喝了一點水,繞着村子走了三圈。” (從這裏感受到戰象也已經對村寨和村寨的人們產生了依依不捨之情,它也沒有忘記村寨的人們對它的救助,對它的無微不至的關懷。)

5、課文裏還有令你感動、令你深思的語段嗎?請有感情地讀一讀吧。[評:引導學生通過入情入境的朗讀、想象,感受嘎羧善良、忠誠的高尚情懷,通過對嘎羧行為、神態的具體描寫,讓學生感悟到具體、生動的描寫是本文一個重要的表達特點。]

三、拓展延伸,促昇華

四、此時你想用怎樣的語言來讚頌嘎羧,讚頌這位可歌可泣的英雄呢?請寫下你最深切的感受,寫下你最誠摯的讚頌吧。(學生練筆,集體交流)

五、小練筆:嘎羧告別村寨的場面,駐立江灘回想往事的情景,都十分感人。選擇一個場景,想象嘎羧內心的感受,並寫下來。

教學設計方案 篇9

[教學要求] 1·通過觀察圖畫,理解課文,欣賞荷花的美麗,培養審美情趣和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2·學習作者觀察荷花的方法和怎樣把看到的、想到的結合在一起寫清楚的。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時數] 2課時

第1課時

教學目的

1·仔細看圖,展開想象,能力,想象能力。

2·初步理解課文內容,學習前3自然段的生字新詞,讀懂荷花美的句段。 3·練習用 "有的……有的¨…·有的"寫幾句話,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前3自然段。

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人 同學們,你們喜歡花嗎?那你知道大作家葉聖陶老爺爺喜歡什麼花嗎? 有一種花,古人曾讚美它《出淤泥而不染,就是葉聖陶老爺爺喜歡的花—荷花。你想跟老師一同去欣賞那滿池的荷花嗎?。

二、觀察畫面。

1·從整體人手,觀察畫面。 (以學生為主體,要求按一定順序觀察畫面,並有層次敍述。鍛鍊學生觀察力及口語表達能力。) 2·完整複述。 説説這幅圖畫,再談談你看了這一池荷花的真實感覺。 (不要強求意見的一致。)

三、初讀感知。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找出不理解的詞句。 注意:"脹"是翹舌音,要與"寶藏"的"藏"區分開。

2·交流不理解的詞語。 挨挨擠擠 — 本課形容荷葉長得很密,互相擠在一起。 展開 — 張開,鋪開,伸展。本課指荷花開放。 飽脹 — 飽滿得發脹。本課形容即將開放的花蕾。 翻翻起舞 — 形容輕快地跳舞。"

3.逐段讀文,理清層次。 這麼美的課文,老師讀課題,誰願意讀哪個自然段,就站起來讀。

邊讀邊思考:文中哪些段落寫出了畫面的內容,剩下的內容寫的是什麼? (本環節意在使學生從整體上感知課文,理清層次,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四、細讀課文,讀中感語。

1·荷花有香味嗎?你怎麼知道的?應該帶着什麼樣的感情讀? (讀出看花的急切心情。)

2·小組合作學習第2自然段。 先自由讀,喜歡哪個句子就畫下來,多讀幾遍,然後小組交流, 你讀懂了什麼就説什麼。 (培養組內同學的合作精神。)

3·引讀第2自然段,試着背誦。 (本環節紊在讓學生積累好詞佳句。)

4·討論式學習第3自然段。 理解重點句 "如果把眼前的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畫,那畫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 (討論申取長補短,提高學生分析力、表達力。)

5·指導朗讀。 本文清新優美,要讀出文章內在的韻味,受到美的陶冶。

五、課堂練習。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