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教學設計方案彙總9篇

來源:文萃谷 6.85K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安全順利進行,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特點。方案應該怎麼制定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10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必備】教學設計方案彙總9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目標:1、簡要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2、分析人物特點,感悟作者情感,啟發學生對生活的美的追求;

3、學習描述生活中細節畫面,展現深刻主旨。

教學重點:1、2

教學難點:3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是呀,生活中陪伴我們共同走過的人,我們是否用心體會過?那些疼愛我們的人,我們是否都懂得?今天,我們來學習莫懷戚的《散步》,一起感受下散步的温馨。

二、 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大聲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懂內容。

2、請用補充題目的辦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三、 跳讀課文,認識人物:

1、跳讀課文,找出對一家人的描寫的句子。

2、從這些描寫中可以看到人物什麼特點?

四、 研讀課文,感悟主旨:作者描繪一家人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讓我們感受到了畫面優美,人物活潑外,我們還能感悟到什麼道理?

五、 表情誦讀,美點尋蹤:一家人散步的畫面美,人物間相處的融洽美,如此文章中還有很多美點,咱們比一比,看誰最快發現美?

示例:文章的開頭很美,美在開門見山,美在一開始就是“我們在田野上散步”這個温馨、詩意的鏡頭。

六、 延讀課文,鏈接生活:假如生活欺騙了你,親愛的,不要悲傷,不要輕言放棄。看看吧,金色的油菜花,水波粼粼的小魚塘,它們永遠不會因為有了冬天而絕跡;想想吧,你的親人,你的朋友,他們對你永遠是不離不棄。

生活總是美好的,有時需要我們停下腳步,用心去發現,去感悟,甚至去創造。

請將你生活中的美好與大家分享。

七、結語:“ 我們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兒子。這次散步成為定格在讀者心中的温馨的畫卷。我們在課堂上徜徉:我,我的學生,我的朋友和導師。這節課,希望也定格在我們的心中,提醒我們感受生活,學會懂你。”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7個生字和9個詞語。認識4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哪隻白鶴能找到魚,並懂得其中的原因。教育學生遇事要動腦筋,注意事物的變化。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是指導朗讀,進行識字教學,知道三隻白鶴各以什麼做標誌記住魚的地方。

難點是弄明白為什麼只有第三隻白鶴能找到魚。

課前準備

1.教學掛圖,分別畫有“三隻白鶴、太陽、白雲”的粘貼圖。

2.生字生詞卡片。

3.朗讀課文的錄音帶。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看圖導入 新課

指白鶴圖提問:小朋友們,這是什麼動物白鶴腿細細長長的,嘴尖尖長長的,它這樣子最有利於捉魚了。這節課我們要來學習一篇有關白鶴的課文。教師板書課題:三隻白鶴。

二、初讀課文

1.聽課文錄音。

2.學生自由、輕聲地朗讀課文,注意讀注字音,讀通課文。

3.指名分段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不添字,不丟字。要注意長句子中間的停頓,讀完對照要求進行評議、改進。

三、再讀課文

1.以問引讀,學習第一段。

(1)什麼時候,三隻白鶴在幹什麼學生讀第一句。

(2)他們——學生接讀第二句。

學習生字“飽、埋”。“飽”是形聲字,“埋”是會意字。根據字的特點幫助學生記字形。看看第一幅掛圖,練習朗讀第二句。

(3)連起來練習朗讀第一段。

2.三隻白鶴分別用什麼標記來記住埋魚的地點呢

(1)自由朗讀第二段。

(2)指名三位同學一人讀一句,教師板書:第一隻太陽底下第二隻白雲下面第三隻柳樹旁邊。板書生字“第、底、旁”時,讓學生留心看老師怎麼寫,學生跟着書空

(3)出示與書上第一幅插圖內容相似只少了三隻白鶴的掛圖,利用活動的“白鶴”圖,分別演示它們記住的標記。

3.第二天,三隻白鶴按照自己記住的標記去找魚了,誰能找到呢

(1)學生自己讀讀三、四段課文,同座位討論討論:哪隻白鶴能找到埋在地裏的大魚為什麼

(2)大家交流討論。

(3)教師利用活動掛圖幫助理解:

①出示只有背景內容的掛圖,利用活動的太陽圖,演示“剛剛升起”,注意貼的位置與原先位置不同。

②利用活動白鶴演示“朝太陽飛去”。點明此時太陽下的土地已經不是埋魚的地方了。

③貼上活動的“白雲”圖(與原先位置不同),利用活動“白鶴”演示“朝白雲飛去”。點明此時白雲下的土地也已經不是埋魚的地方了。

④利用活動“白鶴”演示“飛到河邊,落在大柳樹旁邊”。得出結論:第三隻白鶴能找到埋在地裏的大魚。因為柳樹長在土裏,在短時間內是不會移動的。

4.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朗讀課文

二、複習生字,指導識字、寫字。

1.開火車讀生字卡片。

2.學生自己分析,大家交流記字方法。

3.指導寫字。“第”的竹字頭約佔田字格的四分之一,下面的“弓”要寫得扁寬些。“底”不要漏寫,最後一筆“點”。“起”的“捺”要長需舒展,托住上邊的“已”。

三、課堂練習

1.完成練習3。先比較每組字的異同,再自己組詞,口頭交流,然後寫下來。

2.完成練習4。先讓學生自己完成填空,現進行交流、訂正。

四、擴展練習

課後收集童話或寓言故事,召開一次故事會。

板書設計

29三隻白鶴

怎樣記

第一隻 第二隻 第三隻

太陽底下 白雲下面 柳樹旁邊

誰能找到魚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葫、蘆、藤、哇、盯、鄰。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感歎句的語氣。

3、學寫掛、哇、每、慢這四個字。

教學重點:讀課文,初步瞭解課文內容。學習課文的第一節和最後一節。

教學難點:體會感歎句的語氣。

教學過程:

一、導入,揭示課題

1、教師出示圖畫--

葫蘆,這是什麼?葫蘆可以入藥,能治病。

2、今天我們學習一個跟葫蘆有關的寓言故事《我要的是葫蘆》。請同學們讀一讀,糾正讀音:蘆:讀葫蘆一詞時,是輕聲,跟着老師再讀。想一想怎麼記?

3、範讀課文。認真聽想一想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二、自學課文

要求:1、藉助拼音把樹葉裏的生字讀正確,並想一想該怎麼記。

2、給課文標上小節號。

3、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三、指名讀課文,評議。我在每個組請一個同學讀每人讀一節其他同學當一當小評委評一評他們讀的怎麼樣

四、學習課文第一節

1、讓我們一起走進那個人的葫蘆園去看看吧!自由讀課文第一節,思考:葫蘆一開始長得好嗎?你從那裏看出來?(細長的葫蘆藤藤藤字怎麼記:這長長的順着竹竿爬上去的就是葫蘆藤。點雪白的葫蘆花綠色的葫蘆葉可愛小葫蘆)你知道可愛的小葫蘆是怎麼長出來的嗎?你能用先再最後來説一説嗎?綠色的葫蘆葉和可愛的葫蘆有關係嗎?看課件葫蘆的葉、果的關係。葫蘆根葫蘆莖和葫蘆葉向小葫蘆輸送養分小葫蘆漸漸長大了。那個種葫蘆的人,看到小葫蘆這麼可愛,他從心底裏發出感歎。多麼可愛的小葫蘆哇!記哇字這是什麼句?應該怎麼讀。誰來試一試。

2、細長的葫蘆藤綠色的葫蘆葉雪白的葫蘆花可愛小葫蘆你喜歡這棵葫蘆嗎?我也好喜歡這棵葫蘆我要用的朗讀來告訴它。範讀。你想試試嗎?(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練習:細長的()雪白的()可愛的()

3、討論:那個人喜歡葫蘆嗎?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在課文中劃一劃找一找(四人小組)

(1)那個人每天都要去看幾次。每天都幾次説明什麼?你能用每天説一句話嗎?

(2)他盯着葫蘆自言自語地説:我的小葫蘆,快長啊,快長啊!長的賽過大南瓜才好呢!指導看圖,認識盯,理解盯(像這樣眼睛都不眨的看叫盯)、自言自語的意思;你看這裏一下子用了兩個感歎號。説明這個人的心情是怎麼樣的?找一樣東西代替葫蘆演一演這個種葫蘆的人從這裏你看出了什麼?

4、多麼可愛的小葫蘆哇!種葫蘆的人正美滋滋的看着它呢。那麼他的願望實現了嗎?看課件咦長得好好的葫蘆怎麼都落了呢?看着這麼可愛的小葫蘆都落了心情怎麼樣?那該怎麼讀呢?自由讀指名讀

五、為什麼那麼可愛的小葫蘆,又有種葫蘆的人天天看,細心呵護,為什麼會一個一個都落了呢?

下節課我們要幫種葫蘆的人找找原因了!

六、鞏固生字

葫蘆藤哇盯

1、齊讀

2、開火車讀

七、學寫生字掛哇每注意每的筆順。

掛和哇的右邊是兩個土組成

仔細觀察範字你有什麼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它們都是左窄右寬的字哇的口字旁寫的比較小)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學要求:

1、鞏固7個生字,掌握“有——無”“遠——近”等反義詞。

2、能用自己的話説出詩的意思,並猜出謎底。

3、會正確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具:

山水畫一幅,小鳥。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

1、以前我們學過謎語嗎?背背看,對,背的是謎面,那謎底是什麼?

2、今天我們再來學一首謎語詩,詩的名字叫“畫”(板書)。

3、出示畫。

二、導入新課。

1、師:老師這兒也有一張畫,是一張我們中國傳統的山水畫。

2、指導觀察畫、理解詩的前兩句。

(1)山是什麼顏色?(先請前排一位學生説,再請後排一位學生説。)遠看也看得清楚,我們户外活動時,很遠的大山的顏色是不是也看得很清楚呢?

(2)為什麼這兒山的顏色站得很遠都看得清呢?(因為這是“畫”)

(3)聽山上流水的聲音,仔細聽。

(4)如果到九溪去玩,水的聲音聽得到嗎?水聲音是怎麼樣的,學學看。

(5)看,這兒的水從那麼高的山上流下來,聲音是很大的,可我們都聽不見,為什麼呢?(因為那是畫!)

 三、朗讀指導

1、這兩句詩裏,有兩對意思相反的詞,請每一個小朋友都找一找,用筆把它們圈出來,指名回答。

2、看,聽,都是可以做出動作來的。

山和水,都在大自然中找得到。

3、古代的詩人很講究用詞的,看上下句,有一對反義詞,動詞對動詞,名詞對名詞,多整齊。

4、看手勢,朗讀。

(手勢打高,語調升高,手勢打低,語調放輕,把詩的美念出來。)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四、指導觀察、理解詩後兩句。

1、現在是什麼季節?春天開什麼花?

2、春天來了,桃花還開嗎?秋天,桃花、迎春花還在不在?

冬天呢?

3、那為什麼這兒春天過去了,桃花還是開着呢?(是畫!)

4、出示小鳥。

(1)這裏有只小鳥,你用手扇扇它,小鳥怎麼啦?

(2)害怕了,你用一個字來説是什麼?

(3)“驚”就是心裏害怕了,所以是豎心旁,左邊一個北京的“京”,左義右聲,這樣的字,被稱為什麼字?(形聲字)。

(4)請一位學生走至畫前)請你用手扇扇,小鳥驚嗎?為什麼不驚?

(5)請在這兩句詩裏圈出反義詞。指名回答。

5、朗讀指導。

(1)古代的詩很講究用詞,這後兩句詩也不例外,名詞對名詞,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2)看手勢朗讀後兩句。

(手勢移動長,語調加長,手勢起伏加大,語調快。)

(3)朗讀全文。

(4)背誦全文。

 五、小結。

這首詩的謎底是什麼呢?(畫)詩抓住了畫上山水花鳥的特點,寫得很美,也寫得很整齊。

六、寫字指導、講評。

重點:色、聲、無、驚。

以上就是國小一年級語文《畫》教學案例全文,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教學目標

1.能流利地朗讀課文,瞭解爬山虎的特點;

2.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培養細緻、有序的觀察習慣。

3.學習生字、詞語,積累好詞好句。

教具準備

1.實物展示台。

2.學生準備水彩筆。

3.爬山虎實物。

教學課時:2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初讀課文,瞭解爬山虎的特點。學習生字、詞語。

教學過程

一 出示實物,引入:認識這種植物嗎?對,它叫爬山虎。你們知道它什麼特點嗎?誰能給大家介紹介紹。看來你真是個會觀察的孩子。葉聖陶爺爺不僅喜歡觀察,而且會觀察。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筆下的爬山虎的腳。齊讀課題。

看看作者是怎麼觀察的,又是怎麼寫的,自由讀課文。

二、學生自讀,教師巡視指導。

三、反饋讀書情況。

1.出示詞語讓學生認讀。

2.朗讀課文,可以讓學生小組互讀,可以請學生讀自己喜歡的段落,或其他形式。重點檢查生字、詞語的讀音。

四、初步瞭解爬山虎的特點。

讀了葉聖陶爺爺的文章,你知道了爬山虎的什麼特點?你有什麼感受?葉爺爺為什麼會把爬山虎寫得那麼生動具體?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具體瞭解爬山虎的特點,感受作者生動具體的描寫和長期細緻的觀察。學習觀察和描寫的方法。

教學過程:

引入語:同學們,大自然是神奇的,你們曾跟隨老師一起領略過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欣賞了世界上最深最長的河流峽谷;感受了被稱為鳥的天堂的大榕樹給我們帶來的歡樂今天老師帶同學們更加仔細地去觀賞一種植物──爬山虎。讀課題。

一、請同學們看實物。

1.你看到了什麼?

2.有什麼特點?

3.你能用一兩句話把這些特點連起來説説嗎?

4.葉聖陶爺爺筆下的爬山虎的葉子怎樣呢?自由朗讀第二自然段。

5.讀了有什麼感受?(美)哪些地方寫的美?你喜歡哪句?

6.自己感受一下風吹時爬山虎葉子的美。做一做拂過、漾起的動作,你能讀好這句話嗎?想欣賞一下風吹爬山虎的樣子嗎?

7.老師指導讀出美來。可以採取老師讀前半句,學生補充後半句的讀法,也可以男女生分組讀,讓學生充分感受爬山虎葉子的美。

8.作者為什麼把葉子寫的這麼美呢?(認真觀察)所以我們要學習作者認真仔細地觀察事物的方法,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

爬山虎的葉子之所以生機勃勃地鋪滿牆,這跟它的腳有密切的聯繫,爬山虎的腳又是什麼樣的呢?

二、請同學們拿出手中爬山虎的腳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觀察:

a、腳的樣子; b、腳的形狀; c、顏色

1.誰來告訴老師你觀察的結果。

2.書上又是怎樣寫的呢?找出寫腳的句子讀一讀。

3.你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嗎?

4.根據自己的觀察和學習,請畫出爬山虎的腳,看誰畫得最好。(教師巡視,拿一張好的評價)

5.這一段哪一個詞説明作者進行了認真仔細的觀察?(注意)

因為作者注意了,所以把爬山虎腳的特點寫得這麼具體。爬山虎有自己獨特的爬的本領,想盡快知道答案嗎?那就請你們趕快學習第四自然段吧。聰明的你一定會找到答案的。

三、根據以下幾個方面自己分組學習,看哪一些同學學得認真,學得更快。(老師巡視)

a、找出爬山虎爬的句子來;b、找出爬的動作詞;c、自己演示爬的過程(怎樣爬)

1.誰來告訴老師你們學懂了些什麼?(學生自由發表意見,其它學生補充,教師充分表揚)

2.哪一組的同學能上來給大家演示一下怎麼爬的嗎?

你們同意他的這種爬法嗎?(抽表演得不同的同學演示)

3.你們想知道究竟怎麼爬的嗎?看大屏幕演示,學生可根據演示説出怎麼爬。

4.你們知道答案了嗎?誰正確?(長一隻腳,巴住牆,再長出另一隻腳,再巴住牆,它要不停的向上爬,就要不斷的長出新腳來,所以葉聖陶爺爺説,就是這樣一腳一腳往上爬的。

5.它是不是隻往上爬的?你怎麼知道的?

它不只往上爬,還往左爬,右爬,爬滿整個牆,所以才有葉聖陶爺爺在第二自然段中所描寫的一陣風吹過,一牆的葉子就漾起波紋,好看的很。真是會讀書的孩子,懂得運用聯繫上下文的方法。

觸着牆的爬山虎的腳能爬,沒觸着牆的爬山虎的腳又怎麼樣呢?

四、學習第五自然段。

學完了這段,你知道了什麼?(自由説)

(沒觸着牆的腳萎了,觸着牆的牢固,腳與牆有密切關係。)

2.課文哪一個自然段還説明了這種關係呢?(第一自然段)

作者運用了首尾照應的方法,使文章的結構顯得更加完整,把一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讀一讀。(男、女分開讀)

五、發散思維。

1.學了這課,你知道了些什麼?

2.你要向葉聖陶爺爺學習什麼?(留心細緻地觀察周圍的事物)

3.生活中,還有哪些與爬山虎相似的植物呢?(葡萄、冬瓜、牽牛花)説説你它們的特點,好嗎?(學生説)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教學設計力求環環相扣,以便教師講課時一舉成功。然而,實際教學中不確定因素太多,既定備課方案與教學思路常會受干擾,乃至中斷、受挫。那麼,如何看待、處理這種意外?

筆者前不久曾聽過一堂化學課:教師在講完基本概念後,準備做實驗了:“當我把燃燒着的金屬鈉伸到裝滿氯氣的集氣瓶中時,你們將會看到鈉在劇烈燃燒時會生成大量白煙。”在接下去的演示中,學生們凝神屏氣地注視着集氣瓶。然而,實驗結果出現意外:瓶中冒出的不是白煙,而是黑煙!面對這樣的結果,全班不解,教師起初也感意外。但思索片刻後,她面帶微笑地詢問學生:“你們剛才看到了什麼?”學生不語,他們或許認為老師在為實驗失敗作掩飾。隨後,教師又徵求課代表的意見,問她到底看到了什麼。課代表這才説了實話。接下去,教師讓後兩排學生走到操作枱前來,看個仔細,請大家一起分析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學生們紛紛圍攏來,七嘴八舌地幫着找原因,但都不得要領。教師到這時才帶有歉意地説:“由於我的疏忽,實驗前沒有將沾在金屬鈉上的煤油處理乾淨,結果實驗才不成功。現在,我也不打算立即處理煤油了,而是繼續讓鈉燒下去,那麼,請大家想一想,煙的顏色將會發生怎樣的變化?”當即就有學生肯定地説:“黑煙燒盡冒白煙!”第二次的實驗終於證實了這個判斷。此時,全班響起了熱烈的掌聲,聽課的教師也不禁為之鼓掌。

聽課師生為這一創意喝彩,這位化學教師靈活機智的應變藝術,實際上反映了教師的民主教學觀——不失時機地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真正發揮他們學習的主動性,激活其思維。由此想到,我們在教學上,總是在追求完美,總是希望學生能儘快掌握到學習的“捷徑”。這似乎無可厚非。但我以為,教學是要讓學生有效地掌握知識,並能由此自主、深入地鑽研,力求有所創造。從這一點來説,我們要遵守教育規律,細細研究人們在接受知識過程中必然出現的“曲折”、“受挫”現象,辯證看待教學中的失誤,學會把失誤作為一種資源與財富來開掘。如果做教師的不是把知識點打包似的直接託給學生,把結論硬塞給學生,而是採用相機誘導、適當點化的辦法,讓他們適度瞭解前輩大師在探索真理過程中的艱難足跡,從而由學生自己推導出結論,這要比單向灌輸有效得多。當我們學會了換一種思路看缺憾,換一種辦法處理疏失的話,課堂的應變藝術將能得以優化,“敗筆”即可轉升為亮點。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學習目標:

1.初步建立生字的偏旁部首與生字字義之間的關係。 2.學會數量詞的使用。 3.學會成語故事。 4.瞭解萬物與太陽的關係。 5.學寫“風、日、小、問、田、水”,回認“喝、咬、吞、吐”及課表。 6.激發學生探究自然奧祕的興趣,激發學生的自信心。教學準備:生字卡片教學時間:二課時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讀一讀、認一認 1.生自由讀兒歌,不會認的字拼拼音。 2.分小組讀兒歌。 3.指名讀。 4.全班齊讀。 5.認識口字旁的生字,在文中畫出來。 6.理解兒歌的意思。 7.你還能找到哪些有口字旁的字。二、讀一讀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感知數量詞的用法。 2.一行一行地讀,想象每一行詞語連起來以後的表示的畫面,還可以在紙上畫一畫,初步感受詞語的邏輯變化,數量詞越多,第三四行表現的範圍越來越大。讀的時候要感覺到變化。 3.將四行連起來讀,邊讀邊想像一幅完整的畫卷:鳥語花香、山清水秀三、讀成語故事 1.藉助拼音讀通短文。 2.同坐互相讀給對方聽。 3.全班齊讀,説説想到了些什麼。 4.你能將故事講給大家聽嗎?四、認一認 1.學生自己認一認,看自己會認多少字,回憶一下這些字都是怎樣認識的,還沒有認識的字就藉助拼音多讀。 2.小組間讀給其他同學聽。 3.全班齊讀。 4.讓學生説自己在生活中認識了哪些字?是怎麼認識的?將自己認識的字和大家進行交流。

  第二課時

一、探究與發現(一)想一想,説一説

1.學生觀察圖畫,看看圖上畫的什麼?

2.讀小女孩説的話。

3.自己想一想與同座説一説。

4.鼓勵生多説,如看到樹可能會聯想到傘、森林、春天……

5.如果將生的想象受到圖的限制,師可相機增加一些可供想象的內容。

(二)寫一寫

1.讀田字格里的六個字。

2.生仔細觀察這些字是什麼結構,説説怎麼記,寫時注意什麼?(左窄右寬)

3.指導生在田字格中描紅、寫字。

4.寫完後互相評一評。

(三)看太陽的顏色

1.提前佈置任務,自己思考、嘗試,可以按書中的圖示做一做,還可以自己想辦法。

2.課上小組討論,你是按哪種方法做的?怎麼做的'?可以説一説,也可以一邊演示、一邊説。(鼓勵學生自己想辦法,努力把自己想到的辦法説清楚)

3.小組交流,集體交流。

4.頒發“口才獎”、“發現獎”。

二、我的作品

1.在右上角貼上自己的照片或寫上自己的名字。

2.激發興趣,引導生關注自己的優點,努力表現自己、樹立自信心。

3.提供展示空間。生認真完成作品(互評)

三、師總結。

教學設計方案 篇8

教學要求:

1、使學生了解在剝削階級統治的社會裏,窮人們受苦受難卻能互相關心、相濡以沫。

2、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歸納文章中心。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

一、抓重點詞忐忑不安,引讀課文。

1、板書:忐忑不安。讀,今天我們抓住這個重點詞語來讀懂24課--窮人。

2、請同學們打開課本朗讀課文9-11節。

①、思考:桑娜忐忑不安地想哪些事情?

他會怎麼説?

自己的五個孩子已經夠他受的?

為什麼把他們抱過來啊?

如今叫我怎麼對他説呢?(生邊説師邊貼紙條)

②、你能用既(想到)...又(想到)...也(想到)...還(想到)...來概括地説一説?

③、是啊,桑娜久久地坐在牀前想了這麼多的事情,你能把這些事情有順序有條理地排一排嗎?(一生到黑板上排列)

自己的五個孩子已經夠他受的?

為什麼把他們抱過來啊?

如今叫我怎麼對他説呢?

他會説什麼呢?

3、理解--忐忑不安。

4、練讀9-11節,同學們讀桑娜想的話,老師讀其他的。

5、剛才我們學習的內容就是桑娜第二次沉思的內容,(板書:沉思2)接下來我們就要通過學懂桑娜忐忑不安的心理活動來幫助我們讀懂課文。

二、抓桑娜的心理活動,串讀全文。

㈠、1、我們知道桑娜她忐忑不安地想了這樣四方面的事,下面我們先來學習自己的五處孩子已經夠他受的了。

2、你從課文哪兒具體讀懂了自己的五個孩子已經夠他受的了。

3、①學習課文第二節你從這一節讀懂了什麼?這是桑娜第一次沉思的內容(板書:沉思1)

②、學習課文第16節,你讀懂了什麼?

㈡、學習為什麼把他們抱過來啊?

1、請同學默讀課文3-8節,思考:桑娜為什麼把他們抱過來?

2、完成練習紙第一大題:口答,聯繫課文補充句子句式訓練。

①、如果桑娜不把這兩個孤兒抱過來,()。

②、如果桑娜把這兩個孤兒抱過來,()。

③、桑娜想:與其(),不如()。寧可(),也要()。

3、我們一起讀第8小節,體現出桑娜這種美麗的心靈--指導朗讀,齊讀第8節。

㈢、1、下面我們再來學習如今叫我怎麼對他説?

2、自由朗讀桑娜對漁夫説的話,21節、23節,想:你從桑娜這些話中讀懂了什麼?

3、此時的桑娜欲言又止,所以這裏出現了兩次沉默,請大家聯繫課文想象桑娜和漁夫為什麼沉默?在這兩次沉默中他們各自會想些什麼?(板書:沉默、沉默)

4、學習第一次沉默內容。(板書:沉默)

想象:桑娜為什麼沉默?心裏在想什麼?

漁夫為什麼沉默?心裏在想什麼?

5、學習第二次沉默內容。

想象:桑娜為什麼沉默?心裏在想什麼?

漁夫為什麼沉默?心裏會想什麼?

6、自讀第24節,你漁夫的話中讀懂了什麼?

筆頭訓練:

漁夫心裏想:如果不把這兩個孩子抱來,()。

如果把這兩個孩子抱來,()。

與其(),不如()。

寧可(),也要()。

①、你從哪些詞句中讀懂了漁夫在想如果不把他們抱來()

如果把他們抱來()

這種矛盾憂慮的心理?

②、你又從哪些語句中讀懂了他想與其()不如()

寧可()也要()

的這種決斷的心理?--(熬)什麼意思?你從這個字中體會到什麼?(生活的不易和態度的決斷)

訓練朗讀?怎樣體現漁夫這種決斷的心理?

7、齊讀漁夫説的話:24-27節。

8、課文《窮人》的中心--寧可自己受苦受難,也要互相幫助。

三、總結:

板書:

12窮人

(沉思1) 自己的五個孩子已經夠他受的了

(忐忑不安) 為什麼把他們抱過來 (沉默1)

(沉思2) 如今叫我怎麼對他説

他會説什麼呢 (沉默2)

練習紙

一、口答:聯繫課文把下面的句子補充完整。

桑娜心裏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不把這兩個孩子抱過來,( );

如果把這兩個孩子抱過來,( );

與其( ),不如( );

寧可( ),也要( );

二、想象:

第一次沉默時

桑娜心裏想:( );

漁夫心裏想:( );

第二次沉默時

桑娜心裏想:( );

漁夫心裏想:( );

三、筆練。根據課文內容把下列句子補充完整。

漁夫心裏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不把這兩個孩子抱過來;( );

如果把這兩個孩子抱過來,( );

與其( ),不如( );

寧可( ),也要( )。

教學設計方案 篇9

教學目標:

1、預習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通過多種信息渠道,瞭解國際互聯網的知識。

3、增強學會使用電腦、提高信息能力的意識。

4、課餘學習上網,培養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古詩激趣,直奔主旨。

1、同學們,我們來對詩好嗎?老師説上半句,你説下半句。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京。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出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這是唐朝詩人王勃的名句,意思是説,四海之內,如果我們是知心朋友的話,那即使你遠在天涯我也會覺得你就在我的身邊。當然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朝還不能真正做到天涯若比鄰。然而歷史在進步,科技在發展,21世紀的我們卻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出示)雖然對方遠在天涯,但是卻讓人感覺近在咫尺。

二、理解句義,啟發質疑。

1、齊讀

2、你能找到意思相反的詞語嗎?天涯,比喻距離(遠);咫尺,比喻距離(近)。

3、這句話中還有一組關聯詞,你發現了嗎?(雖然但是)這是組表示轉折關係的關聯詞,誰能讀好這句話呢?指名讀。(如果後半句再強調一下,意思就更明確了。)

4、全班齊讀。

5、同學們,那到底是什麼東西那麼奇妙,能讓遠在天涯的人覺得近在咫尺呢?

板書:國際互聯網

6、你想了解國際互聯網嗎?你想到網上去漫遊嗎?那就讓我們再次讀讀課題,讀出你的好奇,讀出你的嚮往。

三、質疑自學。

1、那麼你想知道國際互聯網那些方面的知識呢?

2、生質疑。

同學們想了解的內容還真不少,限於課文有限內容,我想我們只能解決其中三個問題,其他的問題就留給同學們課後探究了。

3、出示問題:

(1)國際互聯網是什麼樣子的?

(2)國際互聯網是怎麼工作的?

(3)國際互聯網與我們人類有什麼關係?

4、自學探究:請同學們默讀課文,邊讀邊劃出能回答這三問題的句子,並做上記號。

5、小組交流:同學們能把你自學的結果與同學們交流嗎?

四、全班交流,指導朗讀。

1、現在我們來交流一下,國際互聯網是什麼樣子的呢?哪個小組願意來交流一下。

2、指名讀,出示:你可以想象一下,假如有一隻巨型的之珠織成了一張團團包住整個地球的大網起來的。

(1)齊讀

(2)國際互聯網有什麼特點呢?(大)它像什麼?(巨型的蜘蛛網)

(3)你從哪個詞語體會到它的大呢?(巨型、團團包住、大網、無數條、億萬台)

(4)我們再次用朗讀體會這張團團包住的巨大的網。

(5)國際互聯網看不見,摸不着,請你聽老師的朗讀,並且閉上眼睛想象一下,把這張能把地球團團包住的神奇的網。

(6)讓我們再一次體會一下這張神奇而巨大的網。(齊讀)

(7)這裏的網是指一般的網嗎?那它指什麼?(國際互聯網);這裏的線是指一般的線嗎?

(8)網不再指普通的網,線不再指普通的線,它富有了新的含義,所以要在網和線上加雙引號,這篇課文裏的很多詞語都加上了雙引號請你注意那是表示特殊意義。

(9)引讀:這裏的線不再是指普通的線,這裏的線有的是看的見的();也有的是看不見的(),這些線上飛速流動着()、()、()它們能夠在短短的幾秒鐘內跨過()傳到()。

3、同學們,國際互聯網是怎麼工作的呢?

(出示)國際互聯網是看得見的()、()看不見的()來傳遞文字、聲音、圖象等信息的。

(1)情境體驗,瞭解關係。

學到現在我們也比較累了,來輕鬆一下。

(2)現在老師不是你的老師了,角色變一變,就當一回你們的奶奶吧,行不行?

(3)前幾天,我收到悉尼朋友的一封信,看完信,我就拿出信紙,準備寫回信。我兒子在一旁就嚷嚷開了:媽,都什麼年代了,幹嗎不上網,發電子郵件啊?年輕人什麼都愛趕時髦,什麼網不網的,寫封信,老朋友照樣能收到。孫子、孫女們,是奶奶有道理呢,還是你爸爸有道理啊?

(上網發電子郵件只要幾秒鐘,速度快)

要速度快,成啊。我不寫信了,打個電話,也只要幾秒鐘就能聽到老朋友的聲音了?

(如果你上網,在網上和親朋好友通電話,不僅能傳來對方的聲音,還能顯現他的形象呢!)

是嗎?那可太奇妙了,我還真想看看幾十年未見的老朋友如今是什麼模樣了?我年紀大了,出門諸多不便,我能在國際互聯網上看到我最喜歡的京劇嗎?我能買到我所需要的日用品嗎?俗話説:活到老,學到老。我能在網上學到英語嗎?那國際互聯網還真是無所不能了,怪不得這篇課文的題目就叫(齊讀)

4、訓練語言,發揮想象。

(1)既然國際互聯網那麼奇妙,還是讓我們到互聯網上看看吧,看看我們可以在網上獲得什麼呢?(齊讀第三小節)

(2)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國際互聯網給我們帶來的方便的呢?你從哪個符號看出五個方面呢?

(3)那就讓我們再次體會一下國際互聯網給我們帶來的極大的方便。

引讀:人們可以(這是娛樂)

可以和(這是休閒)

可以和(這是學習)

還可以(這是工作)

甚至(這是生活)

這説明了什麼?(國際互聯網還可以為我們做很多事。)

(4)你知道那些呢?(網上會診、網上交易、網上下棋、網上儲蓄)

(5)當然還有很多功能有待於同學們去開發,網絡的潛力是無窮無盡的,也許在不久的將來在你們中間也會出現舉世矚目的彼爾蓋茨。

(6)國際互聯網給我們的學習、工作、生活、娛樂帶來了極大的方便,可以這樣説,國際互聯網和我們有了(引讀)

5、總結:同學們,《奇妙的國際互聯網》這篇課文,從互聯網的結構、它是怎麼工作的以及它與人類有什麼關係,但這只是網絡知識一個很小的方面,猶如冰山一角,所以就需要同學們不斷地學習和探索。

五、拓展延伸。

1、請有經驗的學生介紹怎樣上網、發電子郵件。

2、鼓勵學生課餘上網。

板書:

13奇妙的國際互聯網

大網

包住地球

通過飛速流動

跨越萬水千山

縮小地球

國際互聯網

傳到各地電腦

近在咫尺

內容無所不在

息息相關

可以

還可以

甚至可以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