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園卷雨樓楹聯賞析

來源:文萃谷 2.04W

〖豫園萬花樓〗 豫園萬花樓、魚樂榭景區:大假山右側即豫園的東北角,則是亭堂樓閣較集中的`地區,是園內的書房大廳間娛樂區,穿過賞錦鯉、垂柳的魚樂榭,可以看到萬花樓,取名自“萬花深處”,表示坐落在羣花之中,樓前兩株銀杏樹高約40米,一雄一雌,約有4XX年曆史。萬花樓東面的穿雲龍牆為豫園特色。龍頭用泥塑成,龍身以瓦作為鱗片,整條龍似欲昂首騰雲,穿向雲天,象徵着炎黃子孫蒸蒸日上的騰飛。萬花樓前華林繡谷,曲檻如雲,似在萬花擁抱之中。尤其從魚樂榭中觀隔水牆下的流水,使人產生小溪流向遠方,不知何處是盡頭的感覺。快樓好似在飛雲之上,有空中樓閣之感,登臨其上,可遙望大假山全景,胸襟為之一快。下有雙洞,外有水池,旁有石峯,無不成景。

豫園卷雨樓楹聯賞析

此即濠澗,非我非魚皆樂境;

恰來海上,在山在水有遺音。

——陶澍題上海豫園魚樂榭

上聯“濠間”,莊子釣魚之處。“非我非魚”,《莊子·秋水》:“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下聯“恰來海上”,作者於道光五年至十年在上海辦理漕運並治理吳淞江。“在山在水”,《呂氏春秋·本味》載:“伯牙善於鼓琴,鍾子期善於聽琴,一志在泰山,一志在流水,無不極荊宋張孝祥《浣溪沙》祠:“高山流水遇知音。”“遺音”,這裏指知音,即志同意合的朋友。據《清史稿·陶澍傳》:“在江南治河、治漕、治鹽,並賴王鳳生,俞德源、姚瑩、黃冕諸人之力。”上聯扣魚樂榭之題,寫賞景觀魚、物我兩忘之樂。這就是當年莊子垂釣之處,無論是我,無論是魚,都陶醉在樂境之中。下聯寫自己遇知音之樂。我剛到海上,就感到在此處也好,在彼處也是好,都不乏像鍾子期那樣的知己朋友相助。作者觀魚之樂已在上聯點出,而在事業上得知己之助力,一帆風順,其樂當十百倍於觀魚之樂。下聯亦寫樂,卻無一樂字,真所謂“不着一字,盡得風流”,留給讀者體味。

鶯鶯燕燕,翠翠紅紅,處處融融洽洽;

風風雨雨,花花草草,年年暮暮朝朝。

——寄塵題豫園萬花樓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