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瑟》語文課堂實錄

來源:文萃谷 2.97W

《錦瑟》課堂實錄

《錦瑟》語文課堂實錄

師:上課,同學們好

生:老師好

師:同學們,讀一首好詩,應該用心去體會,具體到今天這個舞台上,我希望同學們做到物我兩忘,不僅應該忘掉台下所有人,更應該忘掉你自己。這是因為同我們這個專題小標提出的詩從肺腑出,也就説呢詩詩嘔心瀝血寫出來的,所以呢面對一千多年前的李商隱面對他五十多歲所作的字字珠璣的艱難的總結,我覺得大家也應該用同樣的專一程度,你才可能體會到穿越時空的詩中所傳出的藴含的真情。所以下面,我請大家先不要看課本,因為這裏面註釋太別多,我們不妨先看看原初的那個文本,體會李商隱先得什麼?看投影,誦讀一遍,讀完之後,我會請同學們談一談你的第一體會是什麼?

生:齊讀

師:詩大家已經讀過了,我想請同學們談一談你的感受。

生:有悽美的感覺

師:能不能具體的談一下哪一句

生:望帝春心託杜鵑,因為杜鵑的叫聲比較淒涼

師:感覺很準確

生:有點哀怨惆悵,“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板書)此情 惘然

生:寫的很美,“莊生曉夢迷蝴蝶”,雖然是虛渺的,但依然很美麗。還有第三聯都是非常美的景色,雖然有淡淡的悲傷。

生:有對時光流逝的悵惘,從“一弦一柱思華年”。

師:我們知道李商隱寫這首詩的時候應經是五十多歲,有對華年的追思之感。

(板書)追思華年。

師:剛才同學們結合這首詩,初讀的朗讀説出了自己的感受,而且你的感覺是非常的準的,而且在你們講感覺的時候,根據我的板書,我們比較能明確的得出首聯,和尾聯的情感走向追思華年和此情惘然。相反中間兩聯,可能因為太美又間雜憂傷,那麼因何而起的情感顯得比較模糊。問一下問什麼會有這樣不同的區別。

生:因為第二聯和第三聯運用了許多的典故。

師:昨天預習的時候老師已經説了這些典故的解釋大於詩歌本身的字數,用了典故之後就會有什麼樣的效果。

生:如果知道典故就能夠知道典故多要表達的意思,如果不知道典故就會覺得晦澀難懂

師:典故的運用是一把雙刃劍,如果運用的好,就會覺得容易懂,如果不知道就會覺得一頭霧水。概括的很好。

師:那麼剛才這位同學遇到的問題或困惑,在咱們中國古代詩歌史上出現過,我們當初的一名文學評論家元好問的“望帝春心託杜鵑,佳人錦瑟怨華年”,我們都知道什麼意思。“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這兩句是什麼意思呢?西昆派這是宋初的流派,他們的老祖宗會説他們學習的楷模就是今天的李商隱,宋代的一批詩人模仿李商隱的詩作特點,模仿他用筆,用字,甚至模仿他的晦澀難懂,史家總喜歡寫李商隱寫過的那種詩歌文風,“獨恨無人作鄭箋”,就是剛才這位同學説的,如果不懂,就無法理解,李商隱的詩,特別是這首《錦瑟》,晦澀難懂的關鍵就是這兩聯。大家把這兩聯讀一遍。

(學生讀)

師:這兩聯四句,我們怎麼去品呢?我們可以一句句,甚至一字字的去品,我先給大家做一個示範。

讀完之後,大家思考,説出自己的見解。

師:“莊生曉夢迷蝴蝶” 有一次莊子睡覺,忽然做了個怪夢。在夢中,莊子變成了一隻漂亮的蝴蝶。它一忽兒飛東,一忽兒飛西,在草叢花枝間翩翩起舞。要説快樂呀,那真是快樂極了! 莊子所變成的這隻蝴蝶,只是一個勁兒地飛來飛去,完全忘了自己是莊子。 它玩得正起勁,忽然醒了。 莊子一看自己還躺在牀上,這才明白原來那隻蝴蝶不是自己,自己是人,是莊子。 可是莊子忽而又感覺到這未必對: 自己或許本來就是一隻蝴蝶!是做夢,夢中才變成莊子的! 接而又想,這恐怕是錯了: 自己明明是莊子,剛剛肯定是在做夢!

就這樣,莊子一會兒這樣想,一會兒那樣想,想來想去,總是搞不清自己究竟是莊子還蝴蝶。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考慮過這個事情,大家都有做夢的經歷,莊生曉夢迷蝴蝶,告訴我們看人生的態度,板:人生如夢。現實和夢境遊什麼不同,在自己五十歲的時候,追憶自己三十歲的時候,他對那些細節記得都非常的清楚,他有懷疑,有些事情真的發生過嗎?時光的淘洗把所有的好景都給磨光了,所以人生如夢還有一個意思就是亦真亦幻,隨着時光的淘洗,真假逐漸成了一個問題,這個是回憶所帶來的錯覺,而夢因為時間的飛越而變得更加美好,這也就是老師讀此聯所帶來的感受,那麼我們總結一下,先把典故解釋一下,從形象和畫面入手,這是一幅什麼樣的畫面,然後這首詩能夠觸動你的.哪一個心絃,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結合自己的生命體驗。給大家5分鐘的時間,先自己靜讀,然後三分鐘自己思考分析。

生:讀,思考,交流。

師:好了,我們現在交流一下,按説是隨意的交流,但是考慮這是一首律詩,有他的內部邏輯,起承轉合,在説每一句相對集中,還是按照詩歌的順序,我們先來分析頷聯。

生:望帝春心託杜鵑,用的杜鵑啼血的典故傳説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後來禪位退隱,不幸國亡身死,魂化為鳥,暮春啼叫,以至口中流血,其聲哀怨悽悲,動人心腑,名為杜鵑,心,一般指對愛情的嚮往追求,也可借喻對美好事物的追求。這裏的“春心”與杜鵑的悲鳴聯結在一起,實際上包含了傷春、春恨的意藴。在李商隱的詩歌中,多指憂國傷時、感傷身世。

師:有政治的因素在裏面,李商隱也有政治層面的素質,我們先保留這種猜測。其他同學師:杜鵑的啼血,我們已經能對此情為何做了推測。

生:我也喜歡這句,表現作者對美好東西失去的傷感。

師:繁華若去,才回去珍惜,我們為他鼓掌,他對杜鵑的解讀,沒有固定在一個層面上,而是杜鵑啼血本來是對故國的還念,但現在是對所有美好事物的懷念。

生:春心可以使對青春、愛情的追求,我知道李商隱以前捲入過紛爭,也有作者對青春的遺憾,或對愛情的追求。

師:你回答的非常好,你已經能夠做到知人論世,知道他曾經遊離黨政,你能抓住春心進行解讀,很好,你能解釋一下春心這個典故嗎?

生: “春心”:《楚辭招魂》:“目極千里兮傷春心。”此“春心”,指對青春、愛情或理想的嚮往與追求。

師:剛才這幾位的同學,分別分析了春心、杜鵑的解釋,雖然理解不同,但基調都是一樣的,都是悲傷,悲哀和失落,我們想想這一句“望帝春心託杜鵑”,單從形象來看,春心、杜鵑啊,我們想想這個季節應該是一個怎樣的季節?

生:悲傷

師:春天應該是一個萬物萌發的季節,為何作者用了這兩個典故卻表達的是悲傷、哀婉的情感,這是什麼樣的手法。用快樂表達哀傷。

生:是反襯。

師:王夫之曾經説過:樂景寫哀,哀景寫了,更能增加哀樂。他的哀婉之情是通過有固定情感指向的意象體現的。詩歌一個重要的意象,杜鵑這個意象,不僅僅是李商隱第一次用,前人後人都在用,老舍也在用。前面大家學過的例子,蘇軾的“山下蘭芽短浸溪,鬆間沙路淨無泥。蕭蕭暮雨子規啼,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杜鵑是一個悲傷的調子,在中古典詩歌裏面有了一個固定的調子,或者白居易的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都可以表達杜鵑這個形象,李商隱用它傳達了自己的情感,我們讀能通過它讀出兩種情感。這句話就到這裏,我們分析下一句“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生:滄海月明珠有淚,這句話應該是化用南海鮫人的故事。《博物志》卷二有説:“南海外有鮫人,水居如魚,不廢如績,其眼能泣珠。”,我覺得表現了時光流逝。

師:打斷一下,怎麼體現時光流逝?

生:年華像珍珠那樣珍貴,就表現了李商隱對年華流逝的恍惚和失落。

師:很好,一方面結合詩歌的基調,一方面從珍珠,是美好而短暫,還有沒有?

生:世事無常,時光的流逝不斷地變化。

師:具體的説。

生:人生如同月亮的變化。

師:月有陰晴圓缺。

生:第一句追思華年,有明月,明珠和淚滴,都是圓形的事物,都是人老珠黃的感覺。

師,我覺得你的分析邏輯有些問題,我覺得中間有點過渡,我們又一句話:破鏡重圓,人們對於圓形的事物總有美好的期待,但是這些圓形的事物總有不如意的地方。你覺得在這裏有什麼不足?

生:珠有淚。

師: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典故。

生:南海鮫人的故事,鮫人泣淚成珠。

師:鮫人泣淚成珠。

生:有些傷悲。

師:確實,只有通過傷悲的哭泣才能成美麗的珍珠,剛才通過這個同學的分析,通過痛苦的錘鍊才能成為珍珠,滄海月明珠有淚,這裏還有一個典故,珠不但和淚發生關聯,還和什麼發生關聯,就是月亮。蚌珠隨着月亮的變化而變化,蚌病成珠,也就是説河蚌通過痛苦的洗禮才能變成珍珠。所以我們可以對第三聯做如此總結:痛之美。痛苦背後的美麗。滄海月明珠有淚,有年華的流逝,為什麼有這樣的感覺呢,因為月亮和大海總是固定搭配,經常組合的意象,他是一對意象綜合,一個是深邃的背景,一個是光芒的主體,他們形成了時光幽邃之感。比如説張若虛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大家學過《赤壁賦》知道變與不變的道理,知道那個月亮,就如美好的年華,也是這樣。最後一句

生:藍田日暖玉生煙。藍田日暖玉生煙”這句話是根據《長安志》的記載:“藍田山在長安縣東南三十里,其山產玉,又名玉山。”《搜神記》記載:吳王夫差小女紫玉與韓重相愛,欲嫁未成,氣結而亡。後韓重前往祭弔,紫玉顯形,韓重欲抱,化煙而逝。也就説美好的東西放在面前你總不知道他的美好,逝去之後才知道。詩人在自己五十歲的時候才知道三十歲的年華的美好。

師:非常好,也就是説在當時可能不知道他的美好,就像我非常羨慕現在的你們,只有經過時間的淘洗,才能理解,可望而不可即。

生:這一句也了一個美好的農家景色,一幅暖暖的農家。

師:我有一點不同意,你分析的畫面暖暖的陽光,但是詩人是不是表達一種快樂之情,理由是其他三句的悲傷基調,有沒有在裏面?

生:有一點悲傷在裏面。

師:最後一句,模糊得想想,有一點温暖的色彩,這是今天的四句詩,我們答題可以看出“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情感大家有了初步的分析:時光追憶中的傷痛,懷念、無奈、迷茫。你猜一猜,他應該是針對什麼樣的人生經歷的情懷?

生:表達自己對理想和仕途的不順利的悵惘和悲傷。

師:這個回答結合了對典故的分析和理解。

生1:對年華逝去的感傷和自己沒有珍惜的悲傷。

生2:對美好事物的惋惜也有可能是對愛情的嚮往。

師:無論是政治理想還是美好事物還是愛情,我不願給大家一個定論,我們一起看看李商隱的生平:幼年失怙,懷才不遇,妻子曹王,捲入黨爭,仕途灰暗。

五十年了,這樣的人生歲月,充滿悲痛,但也成就了一位偉大的詩人。通過生平,我想讓大家知道華年是有多樣性的,惘然之情也是有立體感的,最後總結一下今天我們是怎樣解讀詩歌史上這個謎語的。

總結:如何解謎?

還原畫面,體會美感。解讀意象,尋覓真情。結合自身,共鳴於心。

不妨看看朱光潛的這句話:詩人在一剎那中所心領神會的,便獲得一種超時間性的生命,使天下後世人能不斷去心領神會。本是一片段,藝術予以完整的形象,它便成為一種獨立自足的小天地,超出空間性而同時在無數心領神會者的心中顯現形象。

讓我們最後把這首詩再誦讀一遍。

生:誦讀詩歌。

師:好,課上到這裏,謝謝。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