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生物必備的重點知識歸納

來源:文萃谷 2.99W

生物這門課程是研究生命現象和生物活動規律的一門學科,這是我們國中開始學習的科目,國中的學生想要學好生物其實不會很難。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國中生物知識要點總結,希望對大家有用!

國中生物必備的重點知識歸納

  七年級生物基礎知識

人體內物質的運輸

第一節:物質運輸的載體

1. 血液的組成和功能:血漿和血細胞 課本43頁圖3.3--1

(1)血漿:佔血液的55% , 淡黃色,有水、蛋白質、葡萄糖、無機鹽等組成,功能運載血細胞,運輸營養物質和代謝廢物。

(2)血細胞: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

形態結構

相對數量

主要功能

紅細胞

雙面凹的圓餅狀、成熟的無細胞核

很多

運輸氧氣

白細胞

比紅細胞大、圓球狀、有細胞核

吞噬細菌、防禦疾病

血小板

最小、形狀不規則、無細胞核

最少

止血和加速凝血

(3)富含血紅蛋白:一種含鐵的蛋白質;血紅蛋白的特點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與氧結合;

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與氧分離。

(4)貧血:血液裏紅細胞的數量過少,或者紅細胞中血紅蛋白的含量過低。

發炎:白細胞數量超過(4---10)×109/L

2.輸血和血型:

1.總血量:成年人的血量佔體重的7﹪----8﹪,失血30%(1200-1500毫升)危及生命。

血型系統:A型、B型、AB型、O型

3.輸血原則以輸同型血為原則; AB型萬能受血者,O型萬能供血者,獻血200-300毫升,不會影響健康。

第二節:物質運輸的器官

1、血管分為三種類型:動脈、靜脈、毛細血管。

概念

分佈

管壁

管腔

血流速度

瓣膜

動脈

將血液從心臟運往全身,連接心臟的心室

大多數分佈在身體較深的部位

管壁厚,彈性大

管腔小

最快

毛細血管

連通最小的動脈和最小的靜脈,進行物質交換。

數量多,分佈廣;

最薄,只有一層上皮細胞

最小,紅細胞單行通過

最慢

靜脈

將全身的血液運回心臟,連接心臟的心房

有的分佈較深,有的分佈較淺;

管壁薄,彈性小

管腔大

較慢

靜脈瓣

2、心臟:

(1)血液循環的動力器官;胸腔中部偏左下方,左右兩肺之間,大小如本人的拳頭。

(2)結構:四腔、八管、兩瓣膜。 課本52頁圖3.3---10

四腔:左心房、左心室;(心壁最厚) 右心房,右心室。

八管:①心室都連動脈:左心室連主動脈,右心室連肺動脈;②心房都連靜脈:左心房連肺靜脈;

右心房連上、下腔靜脈。

兩瓣膜:心房與心室之間的瓣膜叫房室瓣;心室與動脈之間的瓣膜叫動脈瓣;

四肢靜脈內表面有靜脈瓣; 瓣膜的作用:防止血液倒流。

(3)心壁厚薄:心室比心房厚,左心室比右心室厚,左心室最厚,與體循環路線長相適應。

3、心率:①心臟每分鐘跳動的次數,成年人平均心率:75次/分;正常變動範圍:60—100次/分。

第三節:血液循環的途徑

1、血液循環分為體循環和肺循環;

2、體循環:(左心室→主動脈→各級動脈 全身各處的毛細血管網 各級靜脈→上下腔靜脈→右心房)

3、肺循環:(右心室→肺動脈→肺部毛細血管網→肺靜脈→左心房)

4、體循環和肺循環沒有先後之分,是同時進行的。

5、血液循環的共同點:靜脈→心房→心室→動脈。

6、體循環的意義是:為組織細胞提供氧氣和養料同時帶走組織細胞產生的二氧化碳及其它代謝廢物

7.血壓:流動的血液對血管壁產生的側壓力。通常指體循環的動脈血壓,在上肢肱動脈處測得。收縮壓12-18.7千帕、舒張壓8-12千帕,高血壓:超過18.7/12千帕、低血壓:低於12/6.7千帕

8.脈搏:腕部橈動脈、扁鵲切脈診斷,脈搏次數與心跳次數一致。

四.關注心血管健康

1.影響心血管健康的因素:遺傳、先天性因素、酗酒(過量飲酒)、吸煙

2.健康的四大基石:戒煙限酒、合理膳食、心理平衡、適當運動。

3、心血管疾病的急救:勿搬動,腳稍高,急救藥、醫生到。

第四章:人體廢物的排出

1.腎臟:①位置:腹腔背面、腰部③脊柱兩側、形似菜豆、包含100萬個腎單位

②結構:腎臟分為腎皮質、腎髓質、腎盂三部分 課本66頁圖3.4---1

腎小體 腎小球:毛細血管球,兩端連接入球小動脈和出球小動脈

③腎單位腎小囊

腎小管——分佈在皮質和髓質

2.尿液的形成:血液→腎小球(濾過作用)→腎小囊(原尿 150L) →腎小管(重吸收作用)→尿液(1-1.5L)

①腎小球的濾過作用:形成原尿的過程(除血細胞、大分子蛋白質不能濾過)

②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原尿中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部分無機鹽等對人體有用的物質重新被吸收進入毛細血管的過程。

3.尿液的排出 腎臟——形成尿液的場所

①泌尿系統 輸尿管——輸送尿液

膀胱——貯存尿液 課本69頁圖3.4--4

尿道——排出尿液

②意義:調節人體內水和無機鹽的平衡、維持組織細胞正常的生理功能

4、幾種液體間的區別:如右圖所示

①血液與血漿的區別:血漿中不含血細胞

②血液與原尿的區別:原尿中不含血細胞和大分子蛋白質;

③血漿與原尿的區別:原尿中不含大分子蛋白質

④原尿與尿液的區別:尿液中不含葡萄糖;

  國中生物必考知識

1、生物圈中已知的綠色植物大約有30多萬種;包括藻類、苔蘚、蕨類和種子植物四大類羣。其中前三類因為通過孢子進行繁殖,所以又稱孢子植物。

2、藻類植物的主要特徵:結構簡單,是單細胞或多細胞個體,無根、莖、葉等器官的分化;細胞裏有葉綠體,能進行光合作用;大都生活在水中。是大氣中氧氣的重要來源。可以作為水污染的指示植物。

3.苔蘚植物有莖、葉,但莖中無導管、葉中無葉脈(沒有輸導組織);假根固定植物(不能吸收水分和無機鹽,)所以苔蘚植物不能脱離開水的環境。把苔蘚植物當作監測空氣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4.蕨類植物出現根、莖、葉等器官的分化,而且還具有輸導組織,所以植株比較高大。古代的蕨類植物的遺體經過漫長的年代,變成了煤。(如:滿江紅、貫眾)

5、菜豆種子結構:種皮、胚(胚芽,胚軸,胚根,兩片子葉)

6、玉米種子(果實):果皮和種皮、胚(胚芽,胚軸,胚根,一片子葉)、胚乳

7、裸子植物:種子裸露無果皮包被,(例子:銀杏、蘭等)

8、被子植物:種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的植物。根據子葉、葉脈、有無胚乳可以分為單子葉植物(竹子)和雙子葉植物(梅)。

9、被子植物的'一生,要經歷生長、發育、繁殖、衰老和死亡的過程

10、種子植物比苔蘚、蕨類更適應陸地的生活,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能產生種子。

11、種子的萌發環境條件:適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氣

自身條件: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已度過休眠期。

12、種子萌發的過程(先吸水、營養物質轉運、胚根發育程根;胚軸發育成連接莖和根的部位;胚芽發育成莖和葉。)

13、.根尖的結構:根冠(保護)、分生區(分裂產生新細胞)、伸長區(幼根生長最快的部位)、成熟區(有根毛,吸收水和無機鹽)。(自下而上)

14、芽還可以發育成枝條或花。

15、植株的生長需要營養物質:水、無機鹽(氮、磷、鉀)和有機物

16、花的結構:花托、萼片、花瓣、雌蕊(柱頭,花柱,子房 –裏有胚珠)、雄蕊(花葯,花絲)最重要的是雌蕊和雄蕊

17傳粉:花粉從花葯落到雌蕊柱頭上的過程。

傳粉的方式:昆蟲傳粉(蟲媒花)、風傳粉(風 媒花)、人工授粉

18、受精:花粉落到柱頭上以後開始萌發,長出花粉管。穿過花柱,進入子房到達胚珠。花粉管中的精子與胚珠中的卵細胞結合的過程。

19、果實和種子的形成:受精完成後:凋落(花瓣、雄蕊、花柱、)子房發育為果實;子房壁發育為果皮;胚珠發育為種子;受精卵發育為胚。

20、區分果實與種子

果實:蘋果、葡萄、西瓜、葵花籽、豆角、玉米

種子:蠶豆、綠豆、芝麻、花生、西瓜子、杏仁

21、水在植物體內的作用:a重要組成成分b保持姿態、硬挺c有利於光合作用d幫助無機鹽的運輸

22、水在生物圈中分佈是不均勻,也影響了植物的分佈

23、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區,成熟區有大量的根毛。

24、導管:自下而上輸送水分和無機鹽;

篩管:自上而下輸送葉片光合作用產生的有機物

25、木本植物莖橫切從外到裏:樹皮:韌皮部(有篩管)、形成層(有形成層植物能長得很粗);木質部(有導管)。

26、蒸騰作用的意義:a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於被灼傷b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體內運輸的主要動力c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無機鹽在體內運輸d可增加大氣濕度,降低環境温度,提高降水量。促進生物圈水循環。

27、觀察葉片的結構:表皮(上、下、氣孔)—保護組織、葉肉(葉綠體)—營養組織、葉脈—輸導組織,徒手切片法

28、氣孔:氣孔一天的變化(水、風的影響);失水的“門户”,氣體交換的“窗口”;由一對半月形的細胞——保衞細胞組成;從氣孔進出的氣體有:水蒸氣、氧氣、二氧化碳。

29、保衞細胞吸水膨脹,氣孔張開;保衞細胞失水收縮,氣孔關閉。白天氣孔張開,晚上氣孔閉合。

30、節水農業:畦灌、噴灌和滴灌的用水比例大約為10:5:3

31、 綠葉在光下製造有機物的實驗a暗處理、將葉片內的澱粉運走消耗b葉片遮光、對照實驗c酒精隔水加熱、溶解葉綠素d加碘染色、碘遇澱粉變藍

  七年級生物上冊知識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的水循環

1、植物主要通過根吸收水分。

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成熟區。

成熟區有大量的根毛,這使得根尖具有巨大的吸收面積,因而具有強大的吸水能力。

2、導管(屬於輸導組織)導管是運輸水分和無機鹽的通道。

導管:從下往上輸送水分和無機鹽。

篩管:從上往下輸送葉片光合作用產生的有機物。

3、蒸騰作用:水從活的植物體表面以水蒸氣狀態散失到大氣中的過程。主要通過葉片實現。

4、葉片由表皮(上表皮和下表皮)、葉肉與葉脈三部分組成。

表皮分佈有氣孔,氣孔是植物蒸騰作用的“門户”,也是氣體交換的“窗口”。

氣孔是由一對半月形的細胞—保衞細胞圍城的空腔,保衞細胞吸水膨脹時,氣孔張開;當保衞細胞失水收縮時,氣孔關閉。

5、蒸騰作用的意義:

①拉動水分與無機鹽在植物體內的動輸;

②通過蒸騰作用能降低葉片表面的温度

③提高大氣濕度,增加降水。

6、綠色植物在水循環中起作用:

①植物蒸騰作用能夠提高大氣濕度,增加降水。

②植物的莖葉承接着雨水,能夠大大減緩雨水對地面的沖刷。

③樹林中的枯枝落葉能夠吸納大量的雨水,補充地下水。

綠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機物的製造者

1、綠葉在光下製造有機物實驗步驟:

暗處理、遮光處理、酒精脱色、漂洗葉片 、滴加碘液 、清洗葉片、觀察葉片顏色。

①暗處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處一夜

(目的:讓天竺葵在黑暗中把葉片中的澱粉全部轉運和消耗。)

②對照實驗:將一片葉子的一部分的上下面用黑紙片遮蓋,然後移到陽光下照射

(目的:做對照實驗,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產生澱粉。)

③脱色:幾個小時後把葉片放進盛有酒精的小燒杯中隔水加熱

(目的:脱色,溶解葉片中葉綠素便於觀察。)

④染色:用清水漂洗葉片,再用碘液染色。

(現象:由於澱粉遇碘變藍,觀察到見光部分變藍色,不見光部分不變色)

2、綠葉在光下製造有機物實驗得到如下結論:

①澱粉是光合作用的產物。

② 光是綠色植物製造有機物不可缺少的條件。

③葉綠體既是生產有機物的“車間”,也是將光能轉變為化學能的“能量轉換器”。

3、光合作用概念:

綠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葉綠體中合成了澱粉等有機物,並且把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中,這個過程叫光合作用。

4、光合作用實質:

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如澱粉),並且釋放出氧氣的過程。

5、綠色植物對有機物的利用:

①用來構建植物體;

②為植物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6、綠色植物製造的有機物意義:

①滿足植物自身生長、發育、繁殖的需要;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