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背的知識重點歸納

來源:文萃谷 1.57W

隨着近幾年來生物在大學聯考中分數的增加,高中的生物知識點多了很多,學生平時需要背誦的內容也多了很多。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知識總結,希望對大家有用!

高中生物必背的知識重點歸納

  高中生物知識要點

DNA和蛋白質技術

1、提取生物大分子的基本思路是選用一定的物理或化學方法分離具有不同物理或化學性質的生物大分子。

2、DNA溶解性:①DNA在不同濃度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在0.14moL/L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最小。②DNA不溶於酒精。

3、DNA對酶、高温和洗滌劑的耐受性:因為酶有專一性,蛋白酶能水解蛋白質,但對DNA沒有影響。DNA比較能耐高温。洗滌劑能夠瓦解細胞膜,但對DNA無影響。

4、在沸水浴條件下,DNA遇二苯胺會被染成藍色。

5、提取DNA的材料一般用雞血而不用豬血,因為哺乳動物(豬)成熟的紅細胞無細胞核,無DNA。

6、破碎雞血細胞時,可以加入一定量的蒸餾水,同時用玻璃棒攪拌,過濾後收集濾液即可。

7、為了純化提取的DNA,需要將濾液進一步處理。在濾液中加入NaCL,使其濃度為2mol/L,過濾除去不溶的雜質,再加入蒸餾水,使NaCL濃度為0.14mol/L,析出DNA,過濾除去溶液中的雜質。

8、向溶解了DNA的NaCL溶液中加入體積分數為95%的冷卻的酒精溶液,目的是提取含雜質更少的DNA。

9、PCR原理:DNA體外複製

10、PCR的條件:①一定的緩衝溶液;②DNA模板;③分別與兩條模板鏈相結合的兩種引物;④四種脱氧核苷酸;⑤耐熱的DNA聚合酶;⑥控制温度的儀器設備。

11、為什麼要引物?因為DNA聚合酶不能從頭開始合成DNA,而只能從3′端延伸DNA鏈。DNA的合成方向總是從子鏈的5′端向3′端延伸。

12、PCR三步驟:變性、復性和延伸。在PCR循環之前,常要進行一次預變性,以便增加大分子模板DNA徹底變性的概率。

13、PCR的'結果:特異地複製處於兩個引物之間的DNA序列,使這段固定長度的序列呈指數擴增。

14、DNA在260nm的紫外線波段有一強烈的吸收峯。

15、蛋白質分離的方法:凝膠色譜法和電泳。

16、凝膠色譜法是根據相對分子質量的大小分離蛋白質的有效方法。相對分子質量較小的蛋白質,移動速度慢,後洗脱出來;相對分子質量較大的蛋白質,移動速度快,先洗脱出來。

17、電泳利用了待分離樣品中各種分子帶電性質的差異以及分子本身的大小形狀的不同,使帶電分子產生不同的遷移速度,從而實現各種分子的分離。

  高中生物常考知識

一、高倍鏡的使用步驟:“一移二轉三調”

1、在低倍鏡下找到物象,將物象移至(視野中央),

2、轉動(轉換器),換上高倍鏡。

3、調節(光圈)和(反光鏡),使視野亮度適宜。

4、調節(細準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二、顯微鏡使用常識

1、調亮視野的兩種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鏡)。

2、高倍鏡:物象(大),視野(暗),看到細胞數目(少)。

低倍鏡:物象(小),視野(亮),看到的細胞數目(多)。

3、物鏡:(有)螺紋,鏡筒越(長),放大倍數越大。

目鏡:(無)螺紋,鏡筒越(短),放大倍數越大。

放大倍數越大 視野範圍越小 視野越暗 視野中細胞數目越少 每個細胞越大

放大倍數越小 視野範圍越大 視野越亮 視野中細胞數目越多 每個細胞越小

4、放大倍數=物鏡的放大倍數х目鏡的放大倍數

5、一行細胞的數目變化可根據視野範圍與放大倍數成反比

計算方法:個數×放大倍數的比例倒數=最後看到的細胞數

如:在目鏡10×物鏡10×的視野中有一行細胞,數目是20個,在目鏡不換物鏡換成40×,那麼在視野中能看見多少個細胞? 20×1/4=5

6、圓行視野範圍細胞的數量的變化可根據視野範圍與放大倍數的平方成反比計算

如:在目鏡為10×物鏡為10×的視野中看見佈滿的細胞數為20個,在目鏡不換物鏡換成20×,那麼在視野中我們還能看見多少個細胞? 20×(1/2)2=5

三、原核生物與真核生物:

科學家根據細胞內有無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把細胞分為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兩大類。

原核生物:細菌(球、杆、螺旋、弧菌、乳酸菌)、衣原體、藍藻、支原體(沒有細胞壁,最小的細胞生物)、放線菌、立克次氏體

真核生物:植物、動物、真菌(蘑菇、酵母菌、黴菌、大型真菌)

病毒非真非原。

藍藻:髮菜、顫藻、念珠藻、藍球藻。藍藻沒有成型的細胞核,有擬核——環狀DNA分子。

藍藻細胞質:含藍藻素和葉綠素(物質基礎),能進行光合作用(自養生物);核糖體。

細菌中的絕大多數種類是營腐生或寄生生活的異氧生物。

原核細胞具有與真核細胞相似的細胞膜和細胞質,沒有有核膜包被的細胞核,也沒有染色體,但有一個環狀的DNA分子,位於細胞內特定的區域,這個區域叫擬核。

  高中生物實驗知識

觀察細胞的有絲分裂

一、實驗原理:

1.在高等植物體內,有絲分裂常見於根尖、芽尖等分生區細胞。由於各個細胞的分裂是獨立進行的,因此在同一分生組織中可以看到處於不同分裂時期的細胞。

2.染色體容易被鹼性染料(如龍膽紫溶液)着色,通過在高倍顯微鏡下觀察各個時期細胞內染色體(或染色質)的存在狀態,就可判斷這些細胞處於有絲分裂的哪個時期,進而認識有絲分裂的完整過程。

二、觀察細胞有絲分裂的實驗過程

步驟

注意問題

分析

二、裝片的製作

(解離→漂洗→染色→製片)

1.解離:

解離液:質量分數為15%的鹽酸和體積分數為95%的酒精的混合液(1:1)

解離時間要保證,細胞才能分散開來。

解離時間也不宜過長。

目的:溶解細胞間質,使組織中的細胞相互分離開來。此時,細胞已被鹽酸殺死。

否則,根尖過於酥軟,無法取出。

2.漂洗: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約10 min。

漂洗要充分,可換水1~2次。

目的:洗去解離液,便於染色。

3.染色:質量濃度為0.01g/mL或0.02g/mL的龍膽紫溶液的玻璃皿中染色3~5min。

染色時間不宜過長,否則顯微鏡下一片紫色,無法觀察。

龍膽紫等為鹼性染料,可使染色體着色。醋酸洋紅溶液也能使染色體着色

4.製片:用鑷子將這段洋葱根尖取出來,放在載玻片上,加一滴清水,並用鑷子尖把洋葱根尖弄碎,蓋上蓋玻片,在蓋玻片上再加一片載玻片。然後,用拇指輕輕地壓載玻片,使細胞分散開來。

要弄碎根尖,再垂直向下均勻用力壓片,不可移動蓋玻片,

目的:使細胞分散,避免細胞重疊,便於觀察。做得成功的裝片,標本被壓成雲霧狀。

三、觀察

1.低倍鏡觀察:把裝片放在低倍鏡下,慢慢移動裝片,找到分生區細胞。

2.高倍鏡觀察:移走低倍鏡,換上高倍鏡,用細準焦螺旋和反光鏡把視野調整清晰,仔細觀察,找出處於細胞分裂期中期的細胞,再找出前期、後期、末期的細胞。

一定要找到分生區。

在一個視野裏,往往不容易找全有絲分裂過程中各個時期的細胞。可以慢慢地移動裝片,從鄰近的分生區細胞中尋找。

分生區細胞特點是:細胞呈正方形,排列緊密,有的細胞正處於分裂期。

三、討論

製作好洋葱根尖有絲分裂裝片的關鍵是什麼?

答:製作好洋葱根尖有絲分裂裝片的關鍵有以下幾點:

(1)剪取洋葱根尖材料時,應該在洋葱根尖細胞一天之中分裂最活躍的時間;

(2)解離時,要將根尖細胞殺死,細胞間質被溶解,使細胞容易分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