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九年級化學《怎樣加快溶解》的教學設計

來源:文萃谷 1.28W

一、導入新課 師:首先我來給同學們做一個小實驗,請大家認真觀察。(演示實驗)取兩個大小相同的空燒杯,裏面裝 有同樣多的水,同時分別投入兩粒大小相同的高錳酸鉀。

關於九年級化學《怎樣加快溶解》的教學設計

你觀察到了什麼現象?

生:一個燒杯裏的高錳酸鉀比另一個燒杯裏的高錳酸鉀溶解得快。

師:怎樣使溶解較慢的高錳酸鉀溶解得快起來呢?我們這節課就來研究《怎樣加快溶解》。

二、講授新課

師:我還是用這樣的一粒高錳酸鉀,放在這麼多的水中,怎樣使高錳酸鉀溶解得快起來呢?你有什麼好辦 法?

生[,1]:把它研成粉末。

生[,2]:把高錳酸鉀放到熱水裏。

師:同學們想出了兩種加快溶解的方法,這些方法對不對呢?下面,我們用一種科學的方法——實驗,來 驗證你們的想法是否正確。

首先取兩個大小相同的空燒杯,老師用實驗的方法來驗證用熱水是否可以加快溶解。

現在,老師應該怎麼做呢?

生:在一個燒杯中倒入冷水,另一個燒杯中倒入熱水。

師:應該倒多少?(倒同樣多)

應取什麼樣的高錳酸鉀?(同樣大小的)

怎樣投入水中?(同時投入)

看到了什麼現象?(熱水中的高錳酸鉀比冷水中的溶解得快)

這説明什麼?(説明用熱水可以加快溶解)

師:剛才老師用實驗的方法驗證了用熱水可以加快溶解。〔出示投影片〕實驗中涉及到這麼多的條件。這 些條件中,哪些條件相同?哪些條件不同?(表格略)

生:水量、高錳酸鉀的數量、高錳酸鉀的顆粒大小、投入高錳酸鉀的時間是相同的,水温不同。

師:我們可以通過表格看出,這組實驗中只有一個條件不同,其餘條件完全相同。通過實驗現象的對比, 看出這個不同條件對實驗的影響。這樣的實驗叫做對比實驗或比較實驗。

剛才同學們認真地看過老師做的實驗,你們想不想親手做一做這組實驗?

下面就請同學們用實驗台上的儀器親自動手做一做。在做實驗時要注意哪些條件相同,哪個條件不同。

(學生分組實驗,教師巡視指導。學生彙報實驗現象,教師板畫簡筆畫。)

師:通過這個實驗現象可以得出什麼結論?(用熱水可以加快溶解)

同學們通過對比實驗的方法,知道了用熱水真的可以加快溶解。那麼我們想出的第二個方法“研成粉末” 是否可以加快溶解,我們還是要用對比實驗的方法去驗證。這個實驗應該怎麼做呢?請同學們討論實驗方法。

(學生小組討論,彙報結果。)

師:〔出示投影片〕(填充表格)請同學們按這樣的方法進行實驗。

(學生分組實驗,教師巡視指導。)

師:這麼多的同學實驗成功了,都希望把自己的實驗結果展示給大家看。(指定一位同學把實驗結果拿到 講台前。)

生:我把一粒高錳酸鉀弄碎,再往兩個大小相同的燒杯裏倒入水,水的温度和多少是相同的。然後,同時 把高錳酸鉀分別投入水中。結果,粉末狀的高錳酸鉀比顆粒狀的高錳酸鉀溶解得快。

師:這説明了什麼?(研成粉末可以加快溶解)

除了“用熱水”“研成粉末”這兩種方法外,還有什麼方法可以加快溶解?想出方法後,小組討論應該怎 樣用實驗的方法去驗證你們想出的方法對不對。(學生小組討論,分組實驗。)

生:(彙報實驗結果)我想出的方法是攪拌。我是這樣實驗的:先取兩個大小相同的燒杯,再取兩粒顆粒 大小相同的高錳酸鉀,同時投入燒杯中,用一支玻璃棒在其中一個燒杯中攪拌,我看到經過攪拌的高錳酸鉀比 不攪拌的高錳酸鉀溶解得快。這説明攪拌可以加快溶解。

師:(總結)剛才,同學們根據要研究的問題——怎樣加快溶解,想出了3種方法,並利用了對比實驗的方 法, 根據實驗現象的對比進行分析、概括,最後得出結論,知道了攪拌、用熱水和研成粉末這3 種方法可以加 快溶解。

三、鞏固練習

師:咱們在自然課上學習知識並不是最終目的,我們要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下面我就考考大家 。〔出示投影片〕這是一燒杯水和一塊方糖,想一想怎樣使這塊方糖溶解得最快。想好的同學馬上做實驗。

生:(實驗後彙報結果)我先把方糖研成粉末,倒入燒杯中,再往燒杯中倒入熱水,最後用小棒攪拌。

師:這位同學用3種加快溶解的'方法, 使方糖很快地在水中溶解了。

誰能説説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運用到了這個知識?

生[,1]:鹽、味精在炒菜時,被加熱、攪拌,加快了它們的溶解速度。

生[,2]:媽媽沖洗衣粉時,總是拿温水衝,並不停地用手攪拌。這是為了加快洗衣粉的溶解速度。

四、課後思考

師:老師也有一個生活小常識要告訴大家:在奶粉中拌入糖後再衝入熱水,可加快奶粉的溶解速度。這是 為什麼?請大家回去思考。〔教學設計思路〕

有關“怎樣加快溶解”的知識對於國小三年級的學生來説可能是生活中經歷過的事情。但是在自然教材中 作為一個問題來研究,其目的就不單純是讓學生知道用攪拌、加熱水、研成粉末的方法可以加快溶解,而是以 認知這些知識的過程為載體,培養學生自行探求知識和應用知識的能力,以及掌握一種科學的研究問題的方法 ——對比實驗的方法。這對學生在高年段學習自然課以及將來進行科學研究都將起到重要的作用。

由於溶解快慢是學生日常生活中感性經驗較多的現象,所以在教學時不再去觀察,而是啟發學生在已有經 驗的基礎上直接進行歸納,形成假設;再對提出的假設進行驗證。驗證時首先根據假設的規律推想在某種條件 下攪拌、用熱水、研成粉末可能發生的現象;然後根據上述推想設計實驗。在本課中採用的是對比實驗的方法 ,從正反兩方面證明提出的假設是否正確。

在驗證學生提出的假設過程中,具體採用的方法是一導、二扶、三放。

一導。就是教師具體指導。首先證明“用熱水可以加快溶解”這一假設時,教師先做一次演示實驗,但只 正確操作實驗並不説明哪些條件相同、哪些條件不同,而是讓學生自己去觀察老師是怎樣做的,從觀察中找出 相同和不同的條件。同時教師利用投影片出示相同和不同條件,進行分析比較,使學生初步瞭解對比實驗的方 法。然後再讓學生按教師演示的方法進行這個實驗。其目的是:1.利用課堂教學培養學生的動手實驗能力。2. 加強學生對對比實驗的掌握。3.根據學生實驗的情況,教師進行反饋,瞭解學生對對比實驗掌握得如何。4.教 給學生一種用對比實驗去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在這一教學環節中充分體現了教師“導”的作用。

二扶。在驗證“研成粉末可以加快溶解”的實驗中教師採用了半扶半放的方法。在這個實驗中教師沒有提 出具體的實驗方法,而是在完成第一個實驗的基礎上提出了一些與實驗方法有關的問題讓學生思考,然後指導 學生自己進行實驗,也就是要求學生能半獨立地進行這組實驗。這個實驗完成的難度要比第一個實驗大一些, 在培養學生自行探求知識的能力方面前進了一步。在達到獲取知識的目的的同時,又使學生進一步瞭解了對比 實驗的設計方法。

三放。教師完全放手,充分發揮學生自行探求知識的能力。在前兩個實驗的基礎上,教師既不提出要具體 研究哪種方法,也不提出與實驗方法有關的問題,而是提出了“還有什麼方法也可以加快溶解”,讓學生完全 獨立地圍繞“怎樣加快溶解”這個問題去思考,進行歸納假設,並實驗驗證。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要訓練學生像 科學家研究科學課題一樣去嘗試獨立地探求知識的全過程。

獲取和掌握知識並不是教學的最終目的,我們的最終目的是要使學到的知識得以應用。所以在教學最後應 用知識環節,教師精心設計問題,培養學生的靈活應用能力,以達到使學生學有所用的目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