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是怎樣傳遞的》教學設計

來源:文萃谷 2.32W

對於熱傳遞的現象,我們並非一無所知,在生活中我們有過許多無意識的經歷。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熱是怎樣傳遞的》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學習借鑑。

《熱是怎樣傳遞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熱總會從温度較高的一端(物體)傳遞到温度較低的一端(物體);

2、通過直接接觸,將熱從一個物體傳遞給另一個物體,或者從物體的一部分傳遞到另一部分的傳遞方法叫熱傳導。

 過程與方法:

1、設計實驗觀察熱傳導的過程和方向。

2、用文字或圖示記錄、交流觀察到的關於熱是怎樣傳遞的現象。

 情感、態度、價值觀:

1、保持積極的觀察探究熱傳遞的興趣。

2、體驗通過積極思考和探究獲得的成功喜悦。

【教學重點】 設計實驗觀察熱傳導的過程和方向。

【教學難點】 通過分析熱傳導過程中的共同特點,認識熱是怎樣傳導的

【教學準備】為每組準備:鐵架台、銅棒、火柴、牙籤、蠟盤、酒精燈、凡士林、試管夾等。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創設情境:用酒精燈為銅棒加熱

(1)老師現在在幹什麼?

(2)加熱一會兒後,如果我用手碰一下這兒怎麼樣? (指銅棒的右端)

(3)我們在銅棒的左端加熱,怎麼右端也會燙手呢?你怎麼知道的?(學生舉生活中的例子。)

2.從我們的生活中同學們發現了熱會傳遞,那熱是怎樣傳遞的呢?(板;課題)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

【設計意圖】:對於熱傳遞的現象,學生並非一無所知,在生活中他們有過許多無意識的經歷。因此,創設情境,用酒精燈為銅棒左端加熱,他們都很自然地能説出金屬棒的右端會燙手。這時,一個“你怎麼知道的?”問題,讓學生迴歸到生活裏去學科學。在此基礎上, “熱是怎樣傳遞的呢?”這個問題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這一節課所要研究的問題上,他們自然而然的進入愉快主動的學習情境,強化了有意注意,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望、探索興趣。

  二、探究熱的傳遞

1.熱在金屬條中的傳遞

(1)同學們,你們有沒有看到熱在銅棒上是怎樣傳遞的?能不能用手去摸摸看?看不見,又不能碰,那我們怎麼知道熱在銅棒上是怎樣傳遞的呢?能不能通過我們的努力,設計一個實驗,讓看不見的現象變為看得見?

(2)我為你們提供一些材料,除了這些器材外(給銅棒加熱的實驗器材),老師還給大家準備了牙籤和凡士林。(介紹材料)這個小盒子裏裝的就是凡士林,這種材料很特別,在常温下有一定的粘性,可以粘住一些細小的物體,但是遇到熱它就會熔化,不能再粘住牙籤了。

(3)下面就利用這些材料以小組為單位來設計一個實驗,讓大家親眼“看”到熱在銅棒上傳遞的過程,請把你們的方法畫在實驗記錄表一中。

(4)學生分組討論設計一個實驗,畫出實驗方法。(教師巡視)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中我提出問題“熱在銅棒上是怎樣傳遞的,能不能通過我們的努力,設計一個實驗,讓看不見的現象變為看得見?”給學生自主設計實驗的平台,讓他們嘗試着自主設計實驗,經歷思維探究。對於孩子們來説,科學真正開始於當他們意識到可以通過自己的行為找出事情真相的那一刻。同時,為學生提供一組有結構的實驗材料進行實驗設計,不僅節約了時間,而且提高了教學效率。

(5)彙報、交流實驗方案(鼓勵學生想出在金屬條不同部位加熱的方法,如一端加熱、中間加熱等)

教師預設問題:

a很多組已經完成了實驗設計,我們先請這組來彙報一下。其他組認真聽,看看他們設計得怎樣?

b有不一樣的設計嗎?

c如果學生説到牙籤數不同,問:粘一根好還是三根好?(多根可以看到熱在銅棒上傳遞的過程)你們猜測一下牙籤掉下的順序是怎樣的?

d如果學生説到加熱點不同。問:可以嗎?(換個方向看看情況是怎樣的。)

e為了更好地完成這個實驗,我們還應該注意什麼呢?(凡士林要儘可能粘一樣多,牙籤大小,重量一樣,牙籤粘的位置要在同一高度上,注意安全,分組在不同的加熱點做實驗等)

【設計意圖】:我希望學生能在開放的、沒有教師指導的環境中,展開思維,發散思維,設計出很好的實驗來,自己用實驗來驗證。但是五年級的學生考慮問題還是欠周到的。因此設計了彙報交流實驗方案,通過幾個小問題,在同伴互助中完善自己的實驗方案,發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思維的嚴密性。

(6)同學們考慮得真周到,把為了實驗能順利完成,老師這兒還有一個温馨提示,我們一起來閲讀一下,

課件出示温馨提示:

1.小組分工合作,實驗裝置都裝好後再加熱,注意酒精燈的使用方法。

2.認真操作,仔細觀察實驗現象,填寫好記錄表。

3. 不能用手直接接觸實驗中或實驗後的銅棒。

(7)下面請各小組選擇其中一個加熱點進行實驗。比一比哪個組合作得好,完成得快。

學生實驗,教師巡視。

(8)交流實驗現象:

你觀察到什麼現象?牙籤掉落的先後次序説明了什麼?(酒精燈火焰的熱傳遞給金屬絲的一端,然後沿着銅棒慢慢地向另一端傳遞,或酒精燈火焰的熱傳遞到金屬絲的中間,然後慢慢地向兩邊傳遞)。(依次分組彙報)

(9)小結:同學們看,無論在銅棒的哪個位置加熱,熱在銅棒上的傳遞是有規律的。誰來説説熱在銅棒上是怎樣傳遞的?(酒精燈火焰加熱的部位温度相對比較高,所以熱在銅棒上都是從温度較高的部位向温度較低的部位傳遞。(板書:高温→低温)

【設計意圖】:在“加熱粘有牙籤的銅棒”時設計了在銅棒的左、中、右三端分別加熱的三個實驗,然後讓學生各小組選擇其中一個進行實驗,這樣改變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熱不是從左至右或從右至左傳遞,通過三個實驗的對比、歸納,學生自然得出“熱總是從加熱的地方也就是温度高的一端往温度低的一端傳遞”的結論。

2.熱在金屬片中的傳遞

(1)剛才我們通過研究發現熱會沿着銅棒從温度較高的部分傳遞到温度較低的部分,這是一個金屬盤,如果老師在盤子的中間加熱或者在盤子的邊緣加熱,熱在盤子上又會怎樣傳遞?請把你們小組的猜測畫在實驗記錄表二上。(附後)

(2)生猜測。(畫圖)(實物投影學生實驗方案)你們為什麼這麼猜?

【設計意圖】:通過“你為什麼這樣猜測?”這一問題,能使學生對前面探究活動進行回顧,發散學生的思維,學生自然而然地會想出:熱在金屬圓片上也是從較熱的部位傳遞到較冷的'部位。同時猜測時以畫圖的形式來記錄,更形象,更利於學生表達。

(3)猜測需要實驗來驗證,這個實驗又怎麼做呢?怎樣讓金屬片上的熱傳遞能夠“看到”?

備課預設:用粘牙籤的方法。

a用粘牙籤的方法我們只能看到熱在金屬片上某些部位、某些點的傳遞情況,如果我要看到熱在盤子上所有部位的傳遞過程,怎麼辦呢?

b粘牙籤的方法比較費時,有沒有既節約時間,效果又明顯的實驗方法呢?引導學生想到用凡士林塗抹或蠟。——怎麼塗?(要塗滿而且塗的要均勻)老師這兒有一個蠟盤,在盤子的底部均勻地塗上了一層蠟,我們就用這個蠟盤來做實驗。)

c這個實驗要觀察什麼?(觀察蠟的變化)

(4)提出實驗要求:

1、認真操作,仔細觀察實驗現象,填寫好記錄表。

2、觀察到實驗現象後就熄滅酒精燈。

3、不能用手直接接觸實驗中或實驗後的盤子。

(5)請同學們選擇在中間或者邊緣加熱,開始分組實驗。

(6)交流:

你們觀察到了什麼現象?根據你們觀察到的現象,你能推測出熱在金屬片上的傳遞順序和方向嗎?

(7)小結:根據這兩種現象,誰來總結一下,熱在盤子上是怎樣傳遞的?

也是從酒精燈火焰加熱的部位開始傳遞,從較熱的部位向較冷的部位傳遞。(指板書:較高→較低)

【設計意圖】:根據日常生活經驗和上一活動的設計,學生往往會認為熱傳遞是一個線型的過程,而這一探究活動的設計不僅拓寬了學生的探究思路,也會使學生對熱傳遞有更全面的認識和理解。學生在此過程中不斷觀察、積累、比較,逐步形成了正確的科學概念。

三、鞏固延伸

1.小結:不管是銅棒上還是金屬盤子,熱在這些物體中的傳遞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誰發現了?(都是從温度較高的部分傳遞到温度較低的部分。)

2.今天,我們研究了熱在銅棒和金屬盤子上的傳遞。像這樣,通過直接接觸,將熱從一個物體傳遞給另一個物體,(比如酒精燈火焰的熱傳給銅棒、金屬盤)或者從物體的一部分傳遞到另一部分的傳熱方式,(熱在銅棒、金屬盤上的傳遞)我們稱它為熱傳導。(板:熱傳導)熱傳導一般發生在固體中,是熱的傳遞方式之一。

3、熱傳導現象在我們生活中也經常會發生,比如説炒菜,火使鍋熱起來,冬天從外面回來,用手捂一下熱茶杯,熱傳到了手上,熱手捂一下臉,熱傳到了臉上,你能來説説嗎?(火鍋裏湯勺柄,熱水袋、電熱毯、坐板凳……)科學就在我們的生活中。

【設計意圖】:從生活中的事例引入到所需研究的科學問題,即“科學來源於生活”,又能夠通過學習,利用所學的科學知識來解釋生活中的現象,如“發燒時用濕毛巾敷額頭”“坐過的板凳要熱一些”等又回到生活中去,即“科學服務於生活”。突出了“科學生活化,生活科學化”的教學理念。學生所學的科學知識最終要應用在生活中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科學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5、(空調房,太陽)熱傳遞還有二種方式對流和輻射,這兩種方式是怎樣的呢,我們到國中裏會學到,書本47面資料庫中有圖文介紹,想提前學習的同學課後去閲讀吧。

【設計意圖】: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產生新的問題,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的興趣和能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