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生閲讀教學設計(通用8篇)

來源:文萃谷 2.46W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學設計是必不可少的,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那麼大家知道規範的教學設計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落花生閲讀教學設計(通用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落花生閲讀教學設計(通用8篇)

落花生閲讀教學設計1

一、背景知識

1、九年義務教育國小語文第九冊第三單元有一篇課文《落花生》,它是一篇現代優秀散文,真實地記錄了作者小時候所受的家教。作者許地山,現代小説家、散文家,他的散文作品以樸實洗煉、清新自然的筆墨,寫自己對社會人生的感觸,常寄寓深邃的哲理和優美的情思於字裏行間。

2、這篇精讀課文着重講了一家人過花生收穫節的經過,通過對花生的好處的談論揭示了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説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表達了作者不為名利,只求有益於社會的人生理想。這是一篇敍事散文,在表達上頗具匠心,所以文章篇幅雖短,卻給人以清晰明瞭的印象,使人從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尋味的道理。

二、設計理念

1、本文語言淺顯,但所説明的道理深刻,富有教育意義。課文在材料的安排上很有特色。全文按事情發展的先後順序寫了種花生、收花生、嘗花生、議花生。第一課時安排教授種花生、收花生。我認為,從課文內容上來看這部分不是重點部分,但卻對學生理解重點部分及對體會文章主次、詳略是從中心思想的表達需要出發這點有相當重要的作用。因此,要讓學生善於發現這兩個部分的關鍵詞、句並體會、揣摩。

2、“居然”一詞強調了大家那種喜悦的心情——收穫時大家那種出乎意料地高興的心情。因為大家沒有種花生的經驗,又是在荒地上種的,種是種了,但對能否有收穫沒有把握。過了幾個月卻收穫了,真是喜出望外。理解了“居然”的基本用法之後,讓學生練習口頭造句,提醒注意句子中要有出乎意料的意思,在“居然”之前應對原本的想法(出乎意料的基礎)做簡要介紹,不能簡單地造出“他居然……”一類的、讓人摸不着頭腦的句子來。

三、設計思路

1、在設計這堂課時我以課題為懸念入手,介紹作者,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另外,為了使學生能夠從感官上看到花生的生長形態,還擴印了花生的彩色圖片,使學生對花生的生長、什麼是落花生有了直觀的感念。

2、字、詞的學習及訓練。這課的字詞很多在連詞讀的時候要讀輕聲,這點在教學當中要特別注意強調。例如:“石榴”的“榴”,“嚐嚐”的“嘗”,“吩咐”的“咐”等。還有一些比較常見的多音字,在教授的時候也要特別注意,例如:“答應”“應該”“隨機應變”,“買種”“種地”,“空地”“天空”,“散開”“散漫”等。教的時候把它們放在一起讓學生區別來讀。

3、理解文章大意,歸納段意。學生歸納段意後可以引導他們用幾個字來概括出每段的小標題,這也是訓練學生概度能力的機會。在學習第一、二部分的時候,抓住“居然”一詞進行教授和造句訓練。

四、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7個生字。會用“居然”造句。

2、能分角色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的重點句。能用自己的話説説課文哪些內容是詳寫的,哪些內容是略寫的。

3、初步瞭解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

五、教學重點

用“居然”造句。

六、教學難點

分清文章的主次,體會詳略得當的寫法。體會借物喻人的寫法。

七、板書設計

(一)種花生 買、翻、播、澆

(二)收花生 居然

(三)嘗花生、議花生

八、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簡介作者

1、老師出個謎語,看看誰能猜出它是哪種植物?“麻屋子,紅帳子,裏面住着個白胖子。”(花生)

2、出示花生圖片,教師解題

花生又叫落花生,因為花生的花落了,子房柄就鑽到土裏長成花生莢,所以叫落花生。

3、簡介作者

這篇課文的作者許地山是現代小説家、散文家。因為小時候父親關於落花生的一番話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決心要像花生那樣做一個對別人有用的人,所以常用的筆名是“落華生”。那麼,他的父親關於花生談了些什麼,是怎樣談的呢?我們來看課文。(板書:19、落花生)

(二)檢查預習

1、請同學們打開書,自由朗讀課文,把字音讀準,句子讀通順並畫出裏面生字新詞。

2、出示詞語

a、好,誰來讀?

居然 炸油 吩咐 茅亭 價錢 便宜 石榴 體面 愛慕 矮小 分辨 空地 買種 答應 成熟 散開

(指名讀——全班齊讀2遍)

b、第一關闖關成功,哪位勇者來闖第二關?

播種 空地 答應 散開

種地 天空 隨機應變 散漫

(指名讀——小組接龍——全般齊讀)

3、字音都讀的很準確了,通過剛才自由讀課文,你們有什麼詞語不明白意思的,大膽提問。下面是“幫幫樂”環節。

(老師評語:解釋的很準確,你可以獲得一分的報酬;聲音很宏亮,口齒清晰,回答準確;很善於提問……)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把這些字詞放進課文裏,再次默讀課文,邊讀邊做批註,想一想課文圍繞落花生講了哪些內容。

2、指名回答、板書:種花生、收花生、嘗花生、議花生

3、好,下面就根據你們剛才找到的圍繞落花生講的這些內容快速瀏覽課文,給課文劃分段落,並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1):寫種花生、收花生。

第二段(2):寫母親提議過一個收穫節,併為過收穫節做了準備。

第三段(3-最後):寫吃花生時的議論。

(四)學習第一、二段

1、第一段寫了種花生、收花生,誰來讀一讀?看他們怎樣種花生、收花生的? 指名讀

2、説一説你讀時心情怎樣?(高興)哪些詞讓你感受到了高興?(“居然”)

3、你從這裏還能看出花生一種什麼力量?(頑強的生命力)

對,生命力很頑強。全班齊讀這句話,還感受到什麼?

小黑板出示:“我們姐弟……居然收穫了。

師:什麼心情?

生:高興

師:帶着高興地心情齊讀。

指名讀

4、哪幾個詞寫了種花生的經過?(買地、翻地、播種、澆水)

這些詞能顛倒嗎?為什麼? (按種花生的順序排列的)

5、“居然”什麼意思呀?(很驚訝地、出乎意料、竟然)

生活當中有沒有過這樣的心情,説一句給我聽聽。

學生用“居然”口頭造句。

6、花生的生命力讓我們驚歎,我們感到驚奇,母親是怎麼做的?

指名讀相關句子。

這一收穫居然要用節來收穫,這是多麼熱愛生活的一家人呀!

(五)總結

下節課我們就一起去看看這麼熱愛生活的一家人是怎麼過花生節的。下課!

九、教學反思

生是一樣很平常的實物,我只有過年的時候會吃。而且現在的生活條件好了,很多小孩吃的也比較少,更不用談從花生的品質當中能悟出什麼道理。所以,上好這課對於他們來説是一個收穫,對於我來説是一種成就。“花生有什麼好吃的,我最討厭吃了!”某節課的課間我偶然聽到有學生這樣説,心裏不禁“咯噔”一下——沒底!但一定要從調動他們的興趣入手,班裏的孩子比較喜歡猜謎語,所以導入部分我用了一個很簡單的謎語先讓他們覺得有猜對的成就感,接着順勢引入課題,再從課題上抓住他們的好奇心,就這樣,他們開始很想學這篇有關花生的文章了。謝謝指導老師魏老師給予的許多寶貴建議,使我的教案成熟許多。整堂課下來,同組同學、老師都説教態不錯,這也要謝謝魏老師,是她的鼓勵使我有了“底”,有了足夠的信心。

課後,指導老師魏老師做了細緻的評課時提出了很多寶貴的意見。整個教學過程基本較順利,教學目標也大體完成,作為新老師自然也存在不少小問題。綜合魏老師的建議,我認為以下幾處可以在以後的教學中吸取經驗,好的也要繼續保持,使自己的教學逐漸成熟。

一、第一課時導入部分。比較成功的地方是:謎語導入,能吸引學生注意力。在介紹花生為什麼又叫落花生時,面對學生的一臉疑惑,我拿出早就準備好的花生生長圖片,通過演示學生終於明白之中的道理。但是不足的是,在介紹作者時有點煩瑣,花了比較多的時間,可以更簡潔。

二、兩節課下來,雖然能對大多數回答給予反饋,但也有做得不足之處。如,學生在讀課文時個別發音錯誤未能及時聽出加以糾正。所以身為教師,我們要對學生的回答做出及時反饋。對學生回答的問題是否正確要有明確的肯定,讓學生動腦總結,教師不要包辦代替,準確的要加以肯定,不準確的要及時糾正,並予以鼓勵。對學生的閃光點要及時肯定、普及提倡、應用掌握。

三、在學習字詞的時候,我又抓住他們超喜歡競賽的心理,合理的設置了小組競賽,課堂氣氛相當活躍。多音字在這課出現的頻率比較多,因此我用小黑板把它們歸類列出並先讓一個學生來讀,再進行這步操作後我又叫了幾個學生再讀,不過課後有經驗的老師給我提議,如果一個人讀對了後,最好還是讓全班再齊讀操練一遍。

四、在引導學生用“居然”一詞造句時,我感覺還是進行的蠻順利的,學生基本知道要在前面加上一個前提條件。不過課後我也反省了一下,對於那些差生我給的思考時間還不夠,應該讓他們先在紙上練習練習造這個句子,再多給他們一點機會也起來發言。

最後我發現,一堂好的課,不光要有精彩的導入,還要有精彩的結尾,尤其是第一課時的課。就好象一集沒有演完的電視劇一樣,要能夠吸引住人!在這點上面,我想我還要再下功夫。作為新老師,我仍有許多不足的地方,當我相信,在其他優秀老師的指導下,在自己的自身努力下,我一定會進步的!

落花生閲讀教學設計2

目的要求

1、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學習花生不求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

2、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用“居然”“成熟”造句。

3、概括課文的中心思想,練習分清課文的主次。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難點

練習分清課文的主次。

教具學具

1、自制幻燈片。

2、寫有“讀讀寫寫”中詞語的小黑板。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複習舊課,導入新課。

1、聽寫詞語,同桌互相檢查。

釀蜜 倘若 有限 枯燥 厭惡 譬如 通俗 風俗

見識 屠場 疏忽 署名 黯然淚下

2、今天學習《落花生》。板書:落花生。

誰知到什麼是落花生?落花生有什麼特點?(學生自由發言。)

二、檢查預習。

1、指明按自然段朗讀課文,注意糾正讀錯音和破句的地方。提醒學生注意:“榨”是翹舌音。

2、這篇課文圍繞落花生講了一些什麼事情?(學生自由發言,認識可深可淺。)

三、初讀課文,劃分段落層次。

1、提出要求:朗讀課文,想想課文可以分成幾段,每段講的是什麼。

2、學生小聲朗讀課文,教師巡視指導。

3、討論交流:課文可以分幾段?每段講的是什麼?(可以分為三段。第一自然段是第一段,講播種花生、收穫花生;第二自然段是第二段,講母親提議過收穫節。其餘部分是第三段,講過收穫節時吃花生、議花生。)

四、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1、指名分角色朗讀課文。

2、討論交流。

我們姐弟幾個認為花生有哪些好處?(味兒美,可以榨油,價錢便宜。)

父親卻認為花生“有一樣最可貴”,這個最可貴之處是什麼?找出課文理的話説一説。

父親將花生與桃子、石榴和蘋果這幾種植物相比,在哪一點上讚美了花生?説明了花生的什麼品格?(花生雖然不好看,可是很實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沒有實用的東西。這説明了花生默默奉獻自己的果實,從不誇耀自己的品格。)

父親説:“這是我對你們的希望。”父親的希望是什麼?找出課文理的話説一説。再説一説自己的理解。(課後思考練習3中的兩句話體現了父親對“我們”的希望,指導學生討論、理解這句話的含義。要着重使學生在瞭解花生品格的基礎上,體會到這樣一層意思:做人要做有花生品格的人。)

為什麼父親的話“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因為這幾句話雖然淺顯明白,卻富有哲理,其中藴含的道理非常深刻,所以對作者一生的為人處事都產生了影響。)

父親的話對你有什麼影響嗎?你覺得應該怎樣做一個有花生品格的人?(學生練習學習實際和生活實際談自己的看法,教師適時加以引導。)

五、佈置作業:在感情的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複習舊課,學習生字新詞。

1、檢查學生的讀音。(顯示幻燈片)

2、指導學生識記生字。

提醒注意:“闢”的左半部分不是“啟”;“茅”“榨”可用部件識記法記憶字形;“慕”的下半部分是“”,不是“”。

3、學習新詞。

“居然”是什麼意思?找出課文中有“居然”一詞的句子讀一讀,體會這個詞的意思和用法。(“居然”就是出乎意料、沒有想到的意思。)

4、分角色朗讀課文。

5、討論總結中心思想。(這篇課文講了一家人過花生收穫節的經過,通過收穫節上對花生好處的談論,説明做人要像花生那樣,作對別人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三、給課文編寫簡要提綱。

1、圍繞這個中心思想,課文先説了什麼,最後説了什麼?

2、編寫課文提綱。在學生討論交流的基礎上,板書:種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談花生。

四、練習分清課文的主次。

1、根據課文提綱,想一想,在這些材料裏面,哪些內容是主要的'?

哪些內容是次要的?(學生討論回答。如果學生不易理解,可以引導學生回憶課文:從種花生到收花生要經歷多少時間,在課文中佔了多少篇幅?從吃花生到談花生,從談花生到論人生經歷了多少時間,在課文中佔了多少篇幅?在學生回顧課文的過程中得出結論:種花生、收花生是次要內容,課文中略寫,一筆帶過;過收穫節時談花生是主要內容,寫得比較詳細。)

2、聯繫課文的中心思想,體會主次分明的好處。(閲讀的時候,抓住談花生、論人生這個主要內容,就能加深對中心思想的體會。)

五、完成思考練習3。

1、學生填寫思考.練系3中的空格。

2、指名説説對這兩句話的理解。

3、學生在作業本上抄寫這兩句話。

六、完成思考練習4。

1、齊讀小黑板上的詞語。

2、指名説説“居然”“成熟”的意思,並口頭造句,適當評議。

3、學生抄寫讀讀寫寫中的詞語,並用“居然”“成熟”書面造句。

七、朗讀課文,練習背誦。

八、佈置作業。

1、背誦課文。

2、預習《毛主席在花山》.

板書設計:

20 落花生

種花生--收花生

準備過收穫節

吃花生 味美、榨油

過收穫節 談花生 價格 便宜

論人生 不求虛名

默默奉獻

落花生閲讀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理清文章思路,瞭解文章的寫作方法,讓閲讀更好地為寫作服務。

2、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學習花生不慕虛名的品格,做對社會有用的人。

3、能分角色朗讀課文。

4、初步瞭解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

教學準備

PPT 課件

教學過程

一、 複習詞語(讀一讀)

二、 謎語激趣,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

2、花生還有一個名字,誰來告訴老師?

3、出花生課件,解釋:花生為什麼叫落花生?著名的作家許地山他最喜歡的就是這落花生了,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作家許地山的散文名篇《落花生》

4、齊讀課題。

5、你們看它既沒有華麗的外表,也沒有誘人的果實,那作者為什麼要寫它呢?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解決的問題。

三、 瀏覽課文,脈絡回顧,理清文章的寫作思路,瞭解文章的寫作方法。

1、 上節課我們已經初讀了課文,請同學們打開課文65頁,快速瀏覽課文,看看課文,圍繞“落花生”都寫了哪些內容?哪一部分寫得最詳細?(出示課件)

2、 板書:種花生、收花生、嘗花生、議花生

3、 通過剛才你們讀課文發現,種、收、嘗花生,作者寥寥幾筆,而議花生這一部分作者卻頗費筆墨,寫得非常詳細,那同學們知道作者為什麼這麼寫呢?

生:作者想通過議花生告訴我們一個道理

師:也就是議花生是重點,作者就寫得詳細具體,而次要部分作者則(與詳細相對的詞是)寫得簡略)那這篇文章的寫法對你們平時寫作有什麼啟示呀?(寫作文時不能平均用力,主要部分我們就把它寫得詳細,次要部分就把它寫得簡略)

4、 既然這篇課文詳寫議花生這一部分,那我們就直奔重點,學習這一部分,好嗎?

四、 重點感悟,學習課文第三部分

1、 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3—15自然段,看看誰説的話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做上記號。一會給大家讀讀!

2、 父親提出了什麼問題讓大家討論。

3、兄妹倆所説花生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而父親指出的卻是花生常常被人忽視的一個特點,父親對花生作了幾次議論?

3、 讀父親説的話,出課件父親説的話

我們一起來看投影(點課件,花生果實怎樣?桃呢?)

4、 説一説你更喜歡哪種植物?

5、 你們看這句話(再點課件),文中的父親喜歡誰呢?

6、 父親不僅喜歡花生,而且是在讚美花生,那花生有哪些可貴之處值得讚美呢?我們應抓住哪些重點詞語來突出花生的可貴之處呢?

7、 我們先來看一下表格,看一看如何填?

8、 我們剛才通過填寫表格抓住了重點詞語來比較了它們的不同之處,桃子、石榴、蘋果鮮紅嫩綠,確實惹人喜愛,而花生卻將果實埋在地裏,等待人們來挖掘,來利用,因此,你從中體會到花生的可貴品質是什麼?請同學們分小組討論(體會到花生有默默奉獻、樸實無華、無私奉獻、不圖虛名的品質)板書:默默奉獻

9、 誰願意來讀讀

10、 同學們想不想也讀一讀,齊讀

11、 讀父親接下去説的話,出課件

師:全班齊讀,説説父親説這句話的真正用意是什麼?

生:做花生一樣有用的人

12、 作者對父親的話理解了嗎?你從哪裏看出來的?找出有關句子(出課件句子)

師:什麼樣的人是有用的人?

生:對國家、人民作出貢獻的人

師:那什麼樣的人只講體面的人呢?

生:只講美 注重外表

師:舉例説説你看到這樣只講體面的人嗎?

五、 分角色朗讀重點部分

1、 同學們想不想把議花生這一部分分角色讀一讀呀?

2、 這晚的談話給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後來他給自己取了一個筆名(出課件)

六、 總結全文,昇華主題

1、 那同學們學到這兒,你現在知道作者為什麼要寫落花生了吧?(表明自己想做落花生一樣有用的人)

2、 這篇課文,從議花生講到做人,它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了,這種寫法叫借物喻人,共實,在我們身邊有許多事物能給人啟示,告訴我們做人的道理,請同學們舉例説説?

3、 其實,在我們身邊有許多事物能給人啟迪,告訴我們做人的道理,那就要靠同學們平時細心去觀察,用心去發現了。

七、 課堂討論

1、 出課件(果子對比圖)

2、 説説共同點和不同點

3、 在21世紀的今天,你想做桃子、石榴、蘋果那樣的人呢?還是做落花生這樣的人?我們現在就來一個實話實説:你想做哪一種人理由是什麼?

4、 先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待會和大家交流。因為時間的關係,我看同學們還想説,待會下課和你們交流,好嗎?

5、 在這兒老師送給大家兩句名言(出課件)

6、 同學們,在現代社會中,到底應該做哪種人,這是一個永恆的話題,不論你想做哪能一種人,你都應做——有用的人,這就是老師對你們的希望

八、作業佈置(小練筆)

落花生閲讀教學設計4

一、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目標:能真切體會許地山先生通過落花生所讚美的“從不炫耀,默默奉獻”的可貴精神,懂得做人要做不求虛名,切實有用的人。

2、知識技能目標:學習積累生字新詞,能有感情的朗讀文章,能用自己的語言講出自己名字的含義。

3、發展性目標:能聯繫生活實際理解為人們“默默奉獻”的是哪些人,他們的可貴之處自在哪裏;能從長輩為自己起的名字理解長輩的期望。

二、適用年級:

五年級

三、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介紹教師的名字,請同學們分析含義。

2、揭示課題:落花生系許地山先生的筆名,他為什麼為自己起這樣一個筆名呢?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以第一自然段為例,檢驗一行同學,比比看誰讀的正確、流利、有感情。(統計講評)

2、以第二自然段為例,通過舉手搶讀,檢驗以上同學朗讀的程度。

3、老師帶四個同學分角色朗讀下面課文,看同學們朗讀的情況。

4、提名四人分角色朗讀課文。

5、分成四人小組,分角色朗讀課文。

(三)、探究課文,理解感悟

1、請一小組到前面分角色演出,演後評議。

2、再請一小組到前面演出,演後評議。

3、公推最好的一組到前面演出。演後評議。

4、許地山先生為什麼起名叫落花生呢?請根據課文的理解提出落花生的好處。

5、花生最可貴的用處是什麼?

(通過重點詞來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6、許地山先生起這樣一個名字是矢志做個什麼樣的人?

(四)、聯繫實際,學以致用

1、許地山先生要做的這樣人多嗎?舉例説明。(發揮想象,踴躍發言)

2、名字可以言志,亦可以表明長輩對我們的期望和關愛,請寫一二百字片斷,説一説自己的名字

3、指名的人到黑板前寫上自己的名字,然後讀出自己寫的片斷。

附:板書

味美

榨油 很實用

落花生 便宜

許地山

從不炫耀

默默奉獻

落花生閲讀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掌握本課生字新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文章內容,並體會含義深刻地句子,初步瞭解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

2、過程與方法:以讀為本,通過多層次、多形式的讀來感悟課文,通過抓重點語句,理解花生的精神品質,體會作者的啟示。

3、情感態度價值觀:學習花生不求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重點:由表及裏地瞭解花生的可貴之處,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難點:把花生的品格與做人聯繫起來,進而悟出深刻的做人的道理。

教學準備:

小黑板(父親的話、我的話)

課前預習:

查找落花生的特點或者什麼叫落花生的資料;查找許地山及其父親的相關資料。

課時劃分: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直接導入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作者圍繞落花生寫了種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議花生,其中議花生是文章的詳寫內容。這節課我們將細細的品味這部分內容。

二、抓住重點、讀中感悟

認真閲讀4到15自然段,思考我們和父親在議論花生的什麼?(學生讀書)

集體交流:找出我和哥哥姐姐還有父親分別議論花生的好處的句子。然後接讀課文中對話部分。

他們中誰的話能給人以啟發?第幾自然段?(教師出示小黑板,齊讀)

感受花生與桃子、石榴、蘋果的比較

從這個語段中,你知道了什麼?

——我們看桃子石榴蘋果有什麼特點?——他們什麼顏色?——面對這鮮紅嫩綠的果實,人們會説些什麼?(指生髮言)——理解“愛慕”——看落花生是什麼樣?(抓住“矮矮”等詞理解花生最可貴之處究竟在哪?體會花生的品質: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獻,不圖名利等精神)

感受父親喜歡落花生

——多麼鮮明的對比啊!大家自由的朗讀課文,體會父親是喜歡桃子、石榴、蘋果還是喜歡落花生呢?(學生自讀自悟)

從父親的談話中,我們能明顯的感受到父親喜歡落花生

——你喜歡落花生嗎?

師生相互品讀,讀中悟情。

你能不能把喜歡的感情讀出來?(指導讀法)有時候停頓要長些,有時候短一點,要根據內容和感情來讀。自己讀讀,體會體會。

誰願意讀?把喜愛崇敬之情讀出來。

老師再讀一下,比較一下,看誰讀的好,誰好就向誰學習。

指生點評點評。

(指導讀法)讀書是一門藝術,這門藝術要好好的體會他。我什麼地方讀得慢?什麼地方度的快?什麼地方該用什麼樣的語氣才能把感情表達出來?下面學着我的樣子,大聲讀剛才的這段話。(學生自讀)

推薦學生朗讀並點評。

父親的一番話,拿落花生與桃子、石榴、蘋果對比,折射出了花生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獻的品質。

三、重點閲讀,感悟啟示

父親和我們僅僅就是來吃吃落花生,來講講落花生嗎?

父親接下去怎麼説?(教師範讀:父親接下去説:“所以……的東西”)

你從父親的話中聽出了什麼?(父親從落花生講到了做人的道理)你從那裏看出來的?(“所以你們要像花生”)像花生的什麼?(品質)這就是父親的良苦用心,借在收穫節和孩子們談論花生,讚美具有花生精神品質的人,教給孩子們做人的道理,這種寫作方法就叫借物喻人。(板書借物喻人)

我聽懂了父親説的話了嗎?(指生讀我説的話),我聽懂了父親的話。我説的話,同學們聽懂了嗎?有沒有不懂的地方?

教學預設:

理解“只講體面”

理解“講體面”,那我們要不要講體面?——(補板書:只,學生齊讀)只講體面是什麼意思?

我們能不能只講體面?有沒有見過只講體面不講別的的人?

我們見到的是既講體面,又講行為的人。那麼我是怎麼説的?(齊讀“我”説的話)

我們要做什麼樣的人?(指生回答,拓展話題“有用的人”在生活中有很多,眾所周知的戰鬥英雄,受人尊敬的人民公僕孔繁森、焦裕祿等等,他們是有用的人。但是現實生活中還有很多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默默無聞的作貢獻的普通勞動者,比如……學生回答——清潔工、送報人、修理工、維持交通秩序的警察叔叔,教育學生成長的老師,為了校園環境忙於打掃的同學都是有用的人。他們就像落花生一樣,他們所從事的工作也許並不令人羨慕,他們的勞動成果也許並不引人注目,但他們切切實實在為大家服務,是值得我們尊重的。)

區別“有用”的含義

我們要做有用的人,這個“有用”和父親話中的“有用”含義一樣嗎?大家對比讀讀,看看你能發現什麼。(學生朗讀體會,指生髮言)看來,不僅是大家讀懂了父親的話,作者“我”也是真聽懂了父親的話,來!再讀“我”的話。

教師引讀:這是我對你們的希望。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親的話卻深深地記在我的心上。(稍頓)讀錯了嗎?記在我的心上不好嗎?哪兒不好?

把最後一自然段讀一讀,讀出印的很深的感覺。(學生齊讀)

再讀,想一想,怎樣體現“深”? (教師範讀,點評:語速要慢點,注意停頓,這樣才有味。學生再讀。)

四、整體迴環,情感昇華

自由朗讀4—15自然段,思考:

你是從哪兒看出父親的話陪伴我走過一生呢?(筆名落華生)

我們學習落花生,不僅不要看不起外表不美,但實際有用的人,而且自己也要甘願像落花生一樣作普普通通的人,幹實實在在的事情,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為他人帶去更多的好處。

五、拓展練習

這篇課文從議花生講到做人,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這種寫法就叫借物喻人(板書)。在生活中我們細心觀察一種事物的時候,從這種事物的身上往往讓我們感受到一種精神、品質,使我們受到深刻的啟發。比如矗立在風雪中的青松讓我們感受到他那種不肯低頭折節的品質,讓我們想到浴血奮戰的勇士們。(板書:青松 不低頭折節 勇士)你想到了什麼?(相機板書。小草、蠟燭、蝸牛、青蛙……)

六、課堂總結

這節課,同學們通過細細咀嚼課文中的語言文字,我們和許地山一起領會了父親説的話的含義,感受到了做人的道理。下課!

板書設計

15 落花生

落華生 許地山

可貴 榨油、味美、便宜

最可貴 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獻、不計名利

教學反思:

這是我在一次區級同課異構競賽課中的教學設計。針對我班學生的特點,力爭讓他們能深入到文章內容中去,通過咬文嚼字,反覆推敲,仔細斟酌,領悟文章內容的含義。在實施的過程中,學生抓住了教師預設的幾個重點詞句,通過反覆誦讀,小組討論,集體交流等形式,均收到了預期的效果,達到了本課時教學要求。

落花生閲讀教學設計6

教學目的:

1.瞭解課文思想內容,學習花生不求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

2.分清課文的主次。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議花生”部分。

教學難點:

理解花生的可貴品格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請同學們齊讀課題,(落花生)今天我們接着學習這一課。

二、自讀課文學習質疑

1、學生自學課文。問:你讀懂了什麼?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

劃一劃,寫下來。

2、同桌互讀,相互討論。

3、指名彙報,全班交流。

問:先説説有什麼不懂得地方?(師記在黑板上)

①就詞質疑

②就句質疑

③就段質疑

4、集體交流,共同釋疑。

三、抓住重點學習課文

1、出示父親介紹落花生特點的一段話。

(1)、指名學生讀這段話,

思考:落花生和蘋果、石榴有哪些不同呢?

給作者的印象是什麼?

(2)、從剛才的對比中,你體會出落花生有什麼特點?(生回答)

可貴在什麼地方?

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2、出示父親告訴我們做人道理的一段話。

(1)、“你們要像花生,他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沒有實用的東西。”

問:你怎麼理解父親所説的話?

(2)、學習重點句:“那麼,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①“體面”是什麼意思?

②“講體面”是什麼意思?

③“只講體面”又是什麼意思?生活中有沒有隻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3、他們還談論花生的什麼?自由輕聲地朗讀課文。

4、分角色朗讀,老師讀敍述部分,其他孩子邊聽邊勾畫,他們各自認為花生的好處是什麼?

四.小結:

1、讓我們齊讀文章的最後一自然段。

2、是的,父親的話深深的印在許地山的心裏,也印在了我們每一個人的心裏,使我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板書:

落花生

種花生

收花生

嘗花生

議花生 可貴 默默奉獻

落花生閲讀教學設計7

一、學習目標:

理解課文內容,分清文章主次,體會花生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獻的精神。

二、學習重點:

感悟父親讚美花生的深刻含義,分清文章主次。

三、學習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四、教具準備:

自制課件。

五、學習過程:

(一)導入: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落花生》這篇課文,(師板書,生齊讀課題。)

1、解題。“落花生”也就是我們平時吃的花生,但花生為

什麼又叫“落花生”呢?哪位同學能根據查找的資料介紹一下。生髮言(出示課件:花生的花落下來,花柄入地裏結出花生)。 2、介紹作者:這篇課文的作者叫許地山,他有個筆名“落華生”。

(二)引導學生自讀自悟,理解課文。

導學一:這篇課文圍繞落花生講了哪些內容?作者把哪一部分做為重點描寫的?同學們用心讀課文,邊讀邊想,讀後不理解的問題小組討論。(教師巡視)

生髮言,師相機指導點評

導學二:同學們,從種花生到收花生,需要幾個月,經歷了買種、翻地、澆水、收穫等環節,作者只用一句話,而吃花生時的討論,再長也只不過幾個小時,作者為什麼卻寫得那麼詳細?同學們認真讀“議花生”這部分,可以邊讀邊想邊做筆記,自己讀懂了什麼,還有什麼地方不懂,,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巡視)

生髮言,師相機指導:

(父親要我們像花生一樣,做有用的人。從父親的話可以看出來:所以你們要像花生,它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沒有實用的東西。)

導學三:父親説花生有用,有什麼用呢?同學們找有關的句子讀一讀,不懂的可提出疑問。

生積極發言,重點引導理解父親説花生好處的話。

(生談到這段話時,出示桃子、石榴、蘋果、花生的對照圖)。

師:“愛慕”是什麼意思,為什麼人們看見桃子、石榴、蘋果就生愛慕之心?

生髮言,師相機指導。

生疑問:石榴、桃子、蘋果的果實外表漂亮,又好吃,而且很有營養,我就很喜歡他們,父親為什麼拿花生與它們作比較,

難道我們不應該喜歡桃子、石榴、花生嗎?

生髮言,師相機指導。

師:(追問)這是一種什麼精神?

生髮言。

師總結:父親拿花生與桃子、石榴、蘋果作比較,正是為了突出花生默默奉獻的精神,這是花生最可貴的用處,父親正是要我們像花生一樣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獻。父親的話飽含着一個父親對子女的殷切希望。

(師指導朗讀父親説的兩段話,生讀後評價,指名讀,小組讀,全班讀。感悟一個父親對子女的殷切希望。)

導學四:父親的殷切希望,孩子理解了嗎?找出有關語句讀一讀。

生髮言(出示句子: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師:誰能説一下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生髮言,師相機指導。生齊讀這句話。

(三)總結全文:

這篇課文看似樸實無華,卻飽含着深刻的道理,父親的良苦用心是讓孩子做樸實無華、默默奉獻的人,做有用的人。

(生齊讀課文,再次感受一個父親對孩子的殷切希望。)

(四)昇華主題:

1、同學們,現在的社會是一個激烈競爭的社會,你想做什

麼樣的人?請大家實話實説,我現在就是實話實説欄目的主持人。你想做像桃子、石榴、蘋果那樣的人?還是做像花生那樣的人?

(生紛紛發言)

總結:同學們,我們做人就要做有用的人,每個人都各有所長,各有所短,我們應善於吸取別人的長處,取長補短,完善自我。我們在為社會奉獻自己,實現自我價值的同時,也應恰當地展現自己,適當地表現自己。

2、同學們,作者為什麼起“落花生”這樣的筆名呢?生髮言,師相機指導,這種寫法叫借物言志。又如王安石的《梅花》。

(五)作業:

用這種寫法寫一篇作文,內容不限,題目自擬。

落花生閲讀教學設計8

教材解讀

《落花生》是一篇敍事散文,真實地記錄了作者許地山小時侯的一次家庭活動和所受到的教育。課文着重講了一家人過花生收穫節的情況,通過談論花生的好處,借物喻人,揭示了學習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的主旨,説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表達了作者不為名利,只求有益於社會的人生理想和價值觀。

學情分析

經過四年的語文學習,學生已經初步學會了朗讀、默讀,初步學習了聯繫上下文或生活實際來理解詞句的意思。能夠在閲讀中抓住主要內容,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也有了一定的語文積累。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和體驗,能聯繫實際真正懂得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沒有好處的人。

設計理念

根據《語文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落花生》這篇課文要抓住父親所説的幾句話,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有所感悟和體驗,真正實現教學是一種價值導引。讓學生通過學習,提高語文綜合素養。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生字新詞。

2、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學習花生不求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讀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

3、初步瞭解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能學習作者由落花生領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寫法。

教學重難點

教學中要引導學生由表及裏地瞭解花生的可貴之處,理解父親讚美花生的話的深刻含義,從中體會做人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回憶詩文,導入新課

1、今天,看到同學們臉上洋溢的笑容,真高興!送你們兩幅畫:梅花、竹子圖。梅、竹歷來被中國人所喜愛,他們的清高、淡雅和堅貞往往被用來比喻有氣節、有骨氣、有靈魂的人。

2、詩人鄭燮在《竹石》中描寫竹子: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作家陳慧英在《梅花魂》中也寫到: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出了許許多多有氣節的人物,他們不管受到怎樣的欺凌,從來都是頂天立地,不肯低頭折腰。他們就像梅花一樣。

3、這些詩文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看似狀物,實則寫人,告訴我們做人的道理,這就是“借物喻人”或“借物喻理”。今天,我們再學習一篇這樣的文章,敢於接受挑戰嗎?

4、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5、出示圖片,介紹落花生:唯一一種地上開花,地下結果的植物,所以叫落花生,也就是我們平常吃的花生。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輕輕打開書,認真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圍繞落花生講了哪幾個方面的內容?

2、學生交流彙報。

三、研讀課文,感悟深意

1、請一名同學讀第一自然段,同學們邊聽邊想,劃出種花生、收花生的句子。

2、誰來把你劃的句子讀一讀?

3、居然收穫了,“居然”説明了什麼?為什麼驚訝?什麼事讓他們驚訝呢?

小結:太讓人興奮了!能讀出這種喜悦嗎?誰先來讀?

4、過渡:母親將這些花生做成好幾樣食品,晚上,全家人一邊品花生一邊説花生的好處。

5、請同學們自由讀寫議花生的段落,思考:花生的好處有哪些?

6、學生交流彙報。

7、同學們,兄妹們所説的花生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而父親指出的卻是花生容易被人忽視的,恰恰是花生最可貴的好處。

8、出示父親的話,誰來讀讀父親的話?

(指導朗讀)

出示:

父親説:“花生的好處很多,有一樣最可貴:它的果實埋在地裏,不像桃子、石榴、蘋果那樣,把鮮紅嫩綠的果實高高地掛在枝頭上,使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你們看它矮矮地長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它有沒有果實,必須挖起來才知道。”

1)指名讀,想想花生和桃子、石榴、蘋果它們有什麼不一樣?

2)再讀讀,你認為應該抓住哪些關鍵詞來體會花生的特點,在下面劃—。

3)學生交流。

4)下面,我們要通過朗讀來展示你們的體會。請同學們先練練。

9、父親抓住了花生的這點好處,父親的用意是什麼呢?

10、請同學們默讀12——15自然段。

11、交流。

12、出示:

我説:“那麼,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1)“有用的人”是指什麼樣的人?(做貢獻)

小結:對他人和社會有好處和貢獻的人就是有用的人。

2)“體面”是什麼意思?“講體面”呢?我們怎麼做,長大了才會不成為“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3)我們生活中的醫生、建築師、環衞工人、教師、航天工作者、科研人員都是對別人有好處的人,你們只有刻苦學習本領,才能成為對別人有用的人,才能不成為只講體面而對別人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板書:要做有用的人)

4)父親的話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時時勉勵着我,要做一個具有落花生品格的人,來,同學們,讓我們再次回到那個難忘的夜晚,再次品味父親的話。我們分角色朗讀12——14自然段,1、2組讀父親的話,3、4組讀我的話,老師讀旁白。

4、有什麼樣的態度,就有什麼樣的人生,許地山是這樣説的,也是這樣做的。長大後他埋頭苦幹,默默奉獻,成為了著名的教授和作家。他還因此取了一個筆名——落華生。在抗日戰爭中,他奔波勞累,積勞成疾而去世。他的確是一位具有花生精神的人,讓我們讀一讀他説過的一句話:

出示:

我要像花生一樣,踏踏實實地做一個淳樸的人,有用的人,我要為中華而生,為中華而貢獻。

讓我們帶着對作者的敬意齊讀這句話。

四、推薦書目,感悟寫法

這篇課文題目是落花生,其實是寫如何做人,我們叫它——借物喻人,像這樣的文章還有很多,老師為大家推薦:矛盾的《白楊禮讚》,陶鑄的《松樹的風格》。

板書設計

落花生

借物喻人

要做有用的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