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李斯列傳優秀讀後感(精選5篇)

來源:文萃谷 4.41K

讀完一本書以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史記李斯列傳優秀讀後感(精選5篇),歡迎大家分享。

史記李斯列傳優秀讀後感(精選5篇)

  史記李斯列傳優秀讀後感1

李斯是楚國人,當時只是一個地方小官。有一次,李斯發現廁所裏的老鼠,生存環境非常差;而糧倉裏的老鼠,生活環境特別好,有着吃不完的糧食,於是李斯感慨説:“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處耳。”意思是説,一個人是不是有才華,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所處的平台。

於是,李斯就把官辭了,投奔了當時齊國一位大師,這位大師就是大名鼎鼎的荀子,李斯跟荀子學習帝王之術,也就是如何治理一個國家的道理。過了一段時間,李斯覺得自己已經學有所成,應該找一個平台來施展自己的才華。他經過深思熟慮,決定去當時最強大的秦國。

李斯到了秦國之後,投奔到當時秦國最有權勢的呂不韋門下,呂不韋很快就發現李斯是一個很有才華的人,就把他引薦給秦始皇,於是,李斯終於有了施展自己理想抱負的平台,在秦國消滅諸侯六國統一天下的過程中,立下了汗馬功勞。

我覺得李斯是一個有理想和抱負的人,他從老鼠哲學中受到啟發,併為自己的理想和抱負付諸行動,辭官投學,努力提升自我的能力,最終在秦國統一中國這個歷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出精彩的人生好戲。

我感悟到:一個人首先有心存遠大志向,然後付諸行動,通過努力,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最終才能找到實現自己理想的道路;相反,如果一味好吃懶做,只能讓理想變成夢想和空想。

李斯在中國歷史上可謂鼎鼎大名,他輔助秦始皇成就帝業,開創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他堅決擁護郡縣制,避免秦朝重蹈周朝覆轍;他協助秦朝制定統一的典章制度,從此中華“車同軌、書同文”;他刻下了泰山第一塊石刻,自此李斯小篆名揚四海。然而他終究沒有成為後人所仰視的聖人,這些功績終究掩飾不了在他萎縮的人格的驅使下的卑鄙的行為。正如題目所言,他永遠都只能算作是“大歷史中的小人物”。

  史記李斯列傳優秀讀後感2

李斯生於戰國末年,是楚國上蔡人。年輕的時候做過掌管文書的小吏,有一次,看到辦公處附近廁所裏的老鼠在吃髒東西,每逢有人或狗走來時,就受驚逃躥。後來李斯又走進糧倉,看到糧倉中的老鼠,吃的是屯積的粟米,住在大屋子之下,更不用擔心人或狗驚擾。於是李斯感慨説:“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處耳。”同為鼠類但境遇不同,由此認識到人也同老鼠一樣,有出息與沒出息,是由所處的環境決定的,爬上高位的自然有出息,淪落下層的自然沒本領,他認為人無所謂能幹不能幹,聰明才智本來就差不多,富貴與貧賤,全看自己是否能抓住機會和選擇環境。

的確,在戰國時期人人爭名逐利的情況下,李斯也是不甘寂寞,想幹出一番事業來。為了達到飛黃騰達的目的,李斯辭去小吏,到齊國求學,拜荀卿為師,學習帝王之術,然而待其學有所成,不惜背棄了自己的祖國,選擇了最有統一資本的國家——秦國。經過呂不韋引薦,李斯得到始皇賞識,李斯諫逐客書,如糧倉之鼠有了施展自己理想抱負的平台,由上蔡之小吏一變而成天下之宰輔,而後“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殺豪傑,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後踐華為城,因河為池,據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以為固。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李斯的一生,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實踐着法家思想,他以卓越的政治才能和遠見,輔助秦王完成了統一六國的大業,順應了歷史發展的趨勢。他在鞏固秦朝政權,維護國家統一,促進經濟和文化的發展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李斯對歷史的影響是重大的,他的功績毋庸置疑,不可否認,李斯是秦代的風雲人物,他的榮辱進退與秦王朝盛衰興亡有着緊密的聯繫,李斯是一個有理想和抱負的人,他的才華不可估量,他從老鼠哲學中受到啟發,併為自己的理想和抱負付諸行動,辭官投學,努力提升自我的能力,最終在秦國統一中國這個歷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出精彩的人生好戲,從布衣到丞相他譜寫了輝煌的人生奮鬥生涯,他璀璨的人生取決於自己高瞻遠矚的前衞卓識,取決於他心存偉大抱負並努力為其付諸行動的決心,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

李斯將他一生追求、頂禮膜拜的絕對權力發揮到了極致,他也登上了事業的頂峯。可是正如司馬遷所述,他明明知道儒家《六經》的要旨,卻不致力於政治清明,用以彌補皇帝的過失,而是憑藉他顯貴的地位,阿諛奉承,隨意附合,迎合暴政,陰鷙峭刻,推行嚴酷的刑法治理百姓,之後妒殺韓非,又聽信趙高的邪説,廢掉嫡子扶蘇而立庶子胡亥,與趙高同謀害死扶蘇與蒙恬,他的罪孽不可謂不大。功名祿位的誘惑實在太大了,在它的面前,人性中一切自私、醜惡都將被無所保留地激發出來,他將自己變成了絕對權力的奴僕、傀儡。在這裏只有更陰險,沒有最陰險;只有更無恥,沒有最無恥。“鼠在所居,人固擇地。斯效智力,功立名遂。置酒咸陽,人臣極位。一夫誑惑,變易神器。國喪身誅,本同末異。”李斯雖然看到了兩種老鼠的區別,雖然做出了驚天動地且改天換地的大事,但他自己卻永遠沒有從他的“老鼠哲學”中走出來,沒能使自己強大起來。他好像永遠都是那個上蔡小吏,永遠擺脱不了那種小人物小人格的心態。他患得患失、首鼠兩端,永遠蜕不出那種委瑣細屑。他既沒有孔子的寬厚仁德,也沒有孟子的浩然正氣,還沒有商鞅的一意孤行,更沒有後來王安石的坦坦蕩蕩忘懷得失。他絕頂聰明但這一切只是為自己的“老鼠哲學”服務,只是為了一己私利,這便註定了他只能是一個小人。所謂“覆巢之下豈有完卵”?當李斯選擇向趙高和胡亥妥協時,

一方面把國家與人民推向了水深火熱之中,另一方面也為自己的悲劇人生埋下了伏筆。“上蔡東門狡兔肥,李斯何事忘南歸?功成不解謀身退,直待咸陽血染衣。”李斯在追逐權力的路上滑得太遠,抽身已是不及,他過分地追求榮華俸祿,以致最終身陷泥淖而導致滅亡。他的悲劇,在於他貪戀富貴,在於他的道德品質的缺失。 在漫長的中國歷史上,李斯是一個不能遺忘的人物,他的一生富有傳奇色彩,他曾經輝煌、曾經成功,然而他終究沒有成為後人所仰視的聖人,雖是千古一相,可功績終究掩飾不了在他萎縮的人格的驅使下的卑鄙的行為,在中國封建社會,為了取得一官半職而殫精竭慮、奮鬥不止的讀書人如過江之鯽,數不勝數,李斯就是其中的一個。縱觀古今中外,人有才無德可以得勢一時,但不會得勢永久,這是歷史的鐵律,因此人性道義面前,他永遠都只能算作是“大歷史中的小人物”。

  史記李斯列傳優秀讀後感3

司馬遷在《李斯列傳》開篇,先寫了一個李斯見過的小故事。説李斯在家鄉上蔡做小吏的時候,發現有這麼兩羣老鼠:一羣生活在廁所裏,以人畜糞便為生,整天還要提心吊膽;另一羣生活在倉庫裏,個個吃得肥頭大耳,見人毫不躲避。李斯感歎説:“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也。”李斯在“廁中鼠”身上看到了卑賤,在“倉中鼠”身上看到了高貴,他希望自己成為一隻“倉中鼠”。

於是,李斯西入秦國,到呂不韋幕府工作。在接下來的幾年裏,他獲得了呂不韋的信任,官職也得到了提升,但是充其量也僅是個祕書的級別,與他的願望還差很遠很遠。

這年,秦王突然下令逐客,李斯就給秦王上了著名的《諫逐客書》,而這篇文章讓李斯在秦國徹底站穩了腳跟。從此他有機會接近秦王,有機會實現他的夙願。憑藉忠心和實幹,李斯很快被封為了丞相。手中有了權力後,他如在《諫逐客書》説的一樣,為秦國的長治久安而廢寢忘食。他廢封建、統文字、焚詩書而大幹特幹,與此同時,他的忠誠換來了秦王的回報,封他為賢成侯,於是他徹底成為“倉中鼠”中的一員。

轉折發生在始皇帝病死於沙丘。陰謀家趙高為了把胡亥推上王位,去拉攏李斯,李斯猶豫了好長時間最終答應。而打動李斯的一句話竟然是:“扶蘇做了皇帝,你能確保丞相之位不會被蒙恬替代嗎?”為了保住這“倉中鼠”的地位,他選擇了跟隨陰謀。現在我們似乎沒必要罵趙高贊李斯,畢竟那是個滿口道德仁義卻只説不做的時代。説李斯缺少骨氣,也太勉為其難了,他要的僅僅是自己額榮華富貴。

結局,李斯被趙高陷害,腰斬於市。臨死前,李斯對兒子説:“我想跟你會上蔡溜溜狗、打打獵,看來沒有機會了。”最終連“廁中鼠”也沒做成。

人應該學會激流勇退的,站在懸崖邊上看風景固然便利,但一不留神便會粉身碎骨。呂不韋、大夫種留戀懸崖上的權勢,結果身戮人亡,如此看來,做范蠡、范雎未嘗不是一種明智的選擇。

  史記李斯列傳優秀讀後感4

讀完司馬遷的《李斯列傳》久久不能釋懷,感慨頗多。李斯由一小吏到位極人臣的丞相再到身敗名裂,其中之事對我們多有借鑑。

李斯列傳開篇先介紹了李斯當郡小吏時,看的看到辦公處附近廁所裏的`老鼠在吃髒東西,每逢有人或狗走來時,就受驚逃跑。後來李斯又走進糧倉,看到糧倉中的老鼠,吃的是屯積的粟米,住在大屋子之下,更不用擔心人或狗驚擾。

於是李斯歎曰:“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一個人有出息還是沒出息,就如同老鼠一樣,是由自己所處的環境決定的。這就是李斯的著名的“老鼠哲學”。可以説這句話到處了多少現在中國人的心聲。河北大學一起校園撞人事故帶來了一個官二代“我爸是李剛”的鏗鏘自白,這是對社會公平的公開叫板,可他卻説出了一個令人無可奈何的現實:“拼爹”時代已經到來。有網友調侃稱:“葡萄美酒夜光杯,欲見女友把命催,醉駕撞人咱不怕,李剛就是我老爸。”在這樣的時代,真是幹得好不如生得好,生得好就有權力、就有財富、就可以肆意逾越人間規則。那些富二代、官二代可以享受更好的教育,可以繼承父母的財產,可以享受父母留下的龐大的人接關係網,這讓出身普通的百姓想有出頭之日是何其之難。

於是李斯像那些普通人發出了這樣的呼喊:地位卑賤,而不想着去求取功名富貴,就如同禽獸一般,只等看到現成的肉才想去吃,白白長了一副人的面孔勉強直立行走。故詬莫大於卑賤,而悲莫甚於窮困,這句話可以説是李斯一生的核心理念。久處卑賤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惡利,自託於無為,此非士之情也。學過道德經的人總是糾結於無為還是有為,李斯也算是給出了他自己的一個答案。處在這樣一個以金錢和成功來衡量一切的社會,如果你貧困和沒有社會地位,説話做事都沒有底氣,備受歧視。就算你能有:顏回那樣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的境界,你能讓你的家人,你的孩子,你的妻子被人看不起而置之不顧嗎?如果你真的那樣做了,我覺得你就算不上什麼超脱之人,而只是一個消極避世的人而已。

當然道家説我們不要去追尋那些身外之物,這是背離大道的。確實我們追求成功的過程中喪失了快樂,元人姬志真曾寫過一首名利與個人關係的一首詩:僕馬舟車歷艱辛,區區名利兩相關。細思本來圖安穩,卻使身心不暫閒。確實我們以為我們只要成功了就會快樂,但是事實不盡然。但是如果你處在一個較低的社會地位,連自己的基本尊嚴都維護不了,你難道會比那些追求成功的人快樂嗎?處在一個卑賤的地位而説自己不愛那些財富和高地位,只會引起別人的嘲笑而已,只有當你擁有這些你才有資格這樣而不為人所詬病。處今日之中國,想超然世外是何其艱難。

  史記李斯列傳優秀讀後感5

《李斯列傳》中有一段話原文為:三川守李由告歸咸陽,李斯置酒於家,百官皆前為壽,門庭車騎以千數。李斯悵然而歎曰:“嗟乎!吾聞之荀卿曰:“物禁大盛”夫斯乃上蔡布衣,閭巷之黔首,上不知其駑下,遂擢至此。當今人臣之位無居臣上者,可謂富貴極矣,物極則衰,吾未知所税駕也。”上述表述反映了李斯作為一個封建王朝的奠基者,能夠擁有這樣的哲學思想,實在是了不起。,他能夠夠清醒的認識到的事物的發展,物極必反的客觀規律,能夠這麼謙虛,客觀,準確地認識自己,實屬不易。我們許多人往往在事業,家庭,愛情等等方面獲得一些所謂成功的時候,志得而意滿,得意而忘形。並沒有認識和意識到在鮮花和掌聲的後面會有一個陷阱,在時刻等待你。人在任何時候都要居安思危,不能盲目樂觀。站得越高,摔得越重。所謂之高處而不勝寒矣!

李斯為人謹慎,有才華,為秦始皇的統一霸業和封建制度的建立做出了卓越不凡的貢獻,但是在秦始皇死後,他放棄了過去的一心為公,不募私利的為人原則。為一己之私而受趙高之蠱惑,從而落得一個可悲的下場。看來世界上真的沒有完人阿!再聰慧睿智的人,也有糊塗的時候,從而也印證了他物極而必衰的道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