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大學聯考歷史基礎知識點小結

來源:文萃谷 1.12W

江蘇的很多大學聯考生都開始備考歷史了嗎?部分學生對歷史複習感到有點茫然,其實歷史現階段的複習要以基礎知識點為主。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學聯考歷史重要的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用!

江蘇大學聯考歷史基礎知識點小結

  大學聯考歷史必背知識點

(一)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和新經濟政策

1.戰時共產主義

(1)實施背景:十月革命勝利後,英、法、美、日等資本主義國家對蘇俄進行武裝干涉,還扶植俄國國內的反革命勢力發動武裝叛亂,蘇維埃政權面臨着嚴峻形勢。

(2)主要內容:

①實行餘糧收集制:國家實行對糧食的壟斷政策,不允許私人買賣。農民必須把全部餘糧按固定價格交售給國家。

②全面推行工業國有化:逐步把大中小企業收歸國有,實行高度集中的經濟管理體制。

③取消自由貿易:糧食等一切生活必需品都由國家統一分配。

④實行普遍勞動義務制:規定16—50歲有勞動能力者必須參加勞動。

(3)評價

①積極:它是蘇維埃政權在特殊歷史條件下實行的,在當時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國的人力、物力、財力,保證了軍事鬥爭的勝利。

②消極:戰時共產主義政策使國家壟斷全部經濟,取消商品生產,實行平均分配,不符合經濟發展的規律。國內戰爭結束後,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的繼續實施觸犯了廣大農民和工人的利益,引發了蘇俄國內嚴重的經濟和政治危機。

2.新經濟政策

⑴實施背景:國內戰爭結束後,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的繼續實施引發了蘇俄國內嚴重的經濟和政治危機。

⑵實施標誌: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標誌着蘇俄開始由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向新經濟政策過渡。

⑶主要內容

①農業方面:以固定的糧食税代替餘糧收集制,納税後剩下的糧食由農民自己支配。

②工業方面:關係國家經濟命脈的企業仍歸國家所有,由國家經營;中小企業和國家暫時無力經濟的企業,允許本國和外國資本家經營,恢復私人小企業。

③貿易方面:恢復貨幣流通和商品交換。

④分配方面:廢除實物配給制,實行按勞分配製。

(4)作用和意義:

①新經濟政策的實施,受到廣大工人和農民的歡迎,使國民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蘇維埃政權得到鞏固。

②新經濟政策是列寧對落後的俄國如何建設社會主義進行探索的結果,它探索了一條適合俄國向建設社會主義過渡的正確道路,是列寧領導社會主義建設實踐的偉大創造。

(二)“斯大林模式”

1.形成過程:“斯大林模式”是在實行工業化建設、進行農業集體化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1936年蘇聯新憲法的制定,標誌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⑴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

①1925年蘇聯提出了“社會主義工業化”方針,主張優先發展重工業。

②從1928年開始,蘇聯採取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進行了兩個五年計劃的建設,使蘇聯成為一個世界工業強國。

⑵農業“全盤集體化”

①隨着工業的發展,對糧食的需求日益增長,1926年蘇聯開始出現糧食供應困難。斯大林認為,擺脱糧食困難的出路在於儘快把分散的農民組織到集體農莊。

②20世紀30年代初,在這樣的推動和壓力下,蘇聯各地出現集體化浪潮。

2、在經濟上的主要表現:它是一個高度集中的國家指令性計劃模式。實行單一的公有制;實行高度集中的`經濟管理體制;實行排斥市場的指令性計劃經濟;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經濟。

3.斯大林模式在實踐中的經驗教訓:

資本主義世界在經濟危機的陰雲籠罩時,斯大林模式給蘇聯帶來的是經濟高速增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它開闢了一種不同於市場經濟的計劃經濟體制和新型的工業化模式,是蘇聯在進行社會主義建設中的探索和創新,這一模式在初期和戰爭時期曾發揮過積極作用。但是,從長遠看,斯大林模式影響了國民經濟的平衡和持續發展,阻礙了勞動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的發揮,並造成農業的長期停滯不前,也使經濟失去活力,並且不利於思想文化的繁榮。它不是建設社會主義的惟一模式,不適用於其他社會主義國家,對二戰後蘇聯的發展也是不利的。

  高中歷史常考知識點

近代歐洲的民主思想

一.洛克

1.主要思想:(“天賦人權”學説、自由、法治、分權學説)

①第一次系統地提出“天賦人權”學説,即自由權、生命權和財產權。

②只有實行法治,才能充分享有自由

③為防止專制,他提出分權學説(國家大權分為立法權、行政權和對外權,最高權力為立法權,屬於議會;行政權屬於國王;對外權也為國王所行使)——權力一分為三,彼此制約平衡,就有效地防止了個人的專權。

2.貢獻:

洛克是資產階級分權與制衡學説的創始人,他的自由、法治、分權學説理論經過法國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的改造,發展成為立法、司法、行政三權相對獨立、彼此制約的政治理論,對18世紀美國和法國的資產階級革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成為現代資本主義政權組織的基本原則。

二.盧梭的“主權在民”思想

1.主要思想(人民主權説;平等;社會契約論)

①“主權在民”理論的核心思想是天賦人權(人民是國家的最高主權者,一切權力來自人民,屬於人民。當人民的權利被剝奪時,人民就有理由起來推翻當權的統治者,奪回屬於他們自己的權利。因此人們以暴力推翻封建暴君的專制統治,不僅是合法的,也是合理的)

②平等是盧梭追求的首要目標;

③為了實現平等的社會,主張通過建立一種全新的社會契約,建立起人民主權的政府。

2.意義

①成為法國《人權宣言》的基本精神,被凝練為“自由、平等、博愛”的口號

②為美國獨立戰爭提供了理論依據。

  高中歷史必修三基礎知識

美術的輝煌

一、從新古典主義美術到浪漫主義美術

1、新古典主義美術產生的背景:

(1)18世紀末19世紀初,法國處於大革命前後的劇烈動盪中。

(2)在資產階級對古代希臘羅馬英雄主義精神的追求中,新古典主義美術誕生了。

2、新古典主義美術的特點:

(1)強調理性,往往以古代歷史和現實重大事件為題材。

(2)在表現形式上,它突出理性,注重畫面的嚴整與和諧。

3、新古典主義美術的代表人物及作品:

(1)法國畫家大衞,代表作有《馬拉之死》《拿破崙加冕》等。表現了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統治時期的重要歷史事件和人物,生動再現了這一時期法國重要的歷史畫面。

(2)法國畫家安格爾的作品《泉》,充分展現了人體美與古典美的完滿結合。

二、浪漫主義美術的產生

1、背景:拿破崙統治結束後,人們對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推崇的“理性王國”感到失望,尋求新的精神寄託。這種情緒反映在美術創作領域中,就產生了浪漫主義美術。

2、特點:它注重表現人的感情,運用鮮明色彩和奔放筆法,強調畫面整體的完整和統一,但不拘泥於局部和細節的過分描繪和刻畫。浪漫主義美術特別強調色彩的作用,使畫面豐富多彩,輝煌瑰麗。

3、代表人物及作品:19世紀前期,法國浪漫主義畫家德拉克洛瓦的代表作《自由引導人民》,典型表現了這一畫派的風格特徵。

三、現實主義美術和印象畫派

1、時間:19世紀中期。

2、代表人物及作品:

(1)法國的米勒。米勒的作品主要反映農民的生活和情感,代表作有《播種者》《拾穗者》等。

(2)俄國的列賓。俄羅斯畫家列賓滿懷強烈的民族憂患意識,深刻展現了俄國的社會現實,對勞動人民的悲慘處境寄予深切同情,表達了他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渴望。他的代表作是《伏爾加河上的縴夫》。

3、印象畫派產生的背景:

(1)19世紀後半期,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

(2)一批青年畫家以“不關心主題思想”為宗旨,反抗保守陳腐的主題思想。

(3)特點:

a.藉助當時光學領域的新成就,醉心於光和色的研究,強調捕捉光和色之下世界萬物的“瞬間印象”,表現微妙的色彩變化。

b.19世紀末20世紀初,印象畫派進一步發展,強烈主張個性的抒發。作品大多線條粗獷、形式誇張、色彩明快,富於裝飾韻味。

(4)印象派因法國畫家莫奈的作品《日出•印象》而得名。

(5)荷蘭的凡高是這一時期印象畫派的著名代表。凡高被稱為“撲向太陽的畫家”。他的作品《向日葵》讓人感受到灼熱陽光下的燦爛。

(6)法國畫家塞尚擅長畫靜物,色彩反差強烈,立體感強,被稱為“現代繪畫之父”。

四、現代主義美術

1、現代主義美術產生的背景:

(1)20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給人們的心靈造成巨大創傷。

(2)伴隨工業化而來的快節奏加劇了人們的緊張感,傳統的藝術表現形式已無法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

(3)科技的發展拓寬了藝術家認識世界的視野,他們嘗試用新的表現形式和藝術精神進行創作。他們開創的形形色色與傳統美術迥然不同的新流派,統稱為現代主義美術。

2、現代主義美術的特點:

反傳統和反理性,重視藝術家內心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現”,流露出藝術家憤怒、消極、悲觀、失望等各式各樣的複雜心理。

3、現代主義美術的代表人物及作品: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