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大學聯考歷史重點知識點小結

來源:文萃谷 4.92K

大學聯考複習,要突出重點,突出大學聯考的導向性。江蘇的考生在複習歷史這門科目的時候,最關鍵的還是要抓住基礎知識點。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學聯考歷史基礎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用!

江蘇大學聯考歷史重點知識點小結

  大學聯考歷史必背知識點

先秦

1、西周的興衰。

2、分封制的內容、實質。

3、全面理解和説明春秋到戰國時期我國社會由奴隸社會瓦解到封建制度確立,分裂割據走向統一集權,民族融合局面出現的歷史發展趨勢在政治、經濟、文化上的表現。

4、正確評價春秋戰國期間的兼併戰爭。

5、商鞅變法的背景,內容,作用和實質(是在經濟,政治上確立了封建制度。是怎樣體現和完成春秋戰國以來的歷史發展趨勢)。

6、戰國時封建經濟發展的具體成就(鐵器、牛耕、水利、手工業和商業)。

7、百家爭鳴局面出現的原因,流派,內容,結局。注意儒家,道家和法家。

8、天文、醫學和詩經。

9、孔子(重點)、荀子,孟子,韓非和屈原。

説明:先秦時期多年未出大題,一定要注意複習到位,特別是百家爭鳴,春秋戰國的社會發展趨勢。此階段也可以和秦漢或者明清時期結合起來考察。

秦漢

秦漢——多民族大一統的封建社會的形成、鞏固、問題和演變成分裂

1、秦統一天下的必然性和條件。

2、秦始皇建立和鞏固統一和中央集權的措施。

3、從正反面分析秦亡漢興的原因。

5、秦皇、漢武多方面的活動。

6、理解和評價焚書坑儒、獨尊儒術。董仲舒的思想背景,內容,作用。

7、自春秋、戰國經秦到西漢治國思想的變動和影響。

8、秦漢與匈奴,西域,越族的關係。

9、張騫和班超的貢獻:絲綢之路。

10、造紙術,地動儀,張衡,華佗,王充,司馬遷和《史記》,數學和封建教育。

11、秦漢出現的封建社會的社會問題及表現。(土地兼併、暴政、思想專制)

12、秦漢是對後世具有開創性的朝代,秦漢奠定了我國後來2000年封建社會的基本格局,基本特點。如何理解?有那些史實?(統一的國家格局;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政治格局;多種土地制度基礎上的的封建小農經濟格局;以漢族為主體的民族融合的多民族格局;對外交流的開放格局;以儒家為主體重倫理的思想格局;以應用技術為主的領先世界的傳統科技與文化格局。)

  高一歷史必修一知識點

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

一、定義

狹義:羅馬公民法

廣義:通行於羅馬統治的整個地中海地區的法律制度

二、發展演變

1.起源:早期成文法《十二銅表法》

背景:平民與貴族的鬥爭

制定:公元前5世紀中期,羅馬制定十二銅表法

特點:內容廣泛,條文明細

影響:審判量刑皆有法可依,貴族對法律的隨意解釋受到限制,保護了平民利益。

侷限:它也保留了一些比較野蠻的習慣法

2.發展:公民法——萬民法

(1)公民法

概念:在羅馬共和國早期,羅馬法用來調整羅馬公民之間的關係,適用範圍主要限於羅馬公民

(2)萬民法

背景:隨着羅馬的對外擴張,不同民族之間的矛盾顯現; 商貿的發展,在政治經濟活動中產生許多新問題

內容:帝國對行省上層階級大量授予公民權,對無羅馬公民權的外邦人給以適當的司法保障

影響:3世紀,帝國境內自由民內部公民與非公民的區別不復存在,萬民法成為適用羅馬統治範圍內一切自由民的法律

3.完善:《民法大全》

時間:6世紀

過程:查士丁尼組織法學家,把歷代的羅馬法加以系統化和法典化,彙編成《民法大全》

作用:標誌着羅馬法體系最終完成

三、主要內容

1.類型

形式:成文法 、習慣法

結構:公民法 、萬民法

2.核心內容

保護私有財產 ;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實質

維護奴隸制度,保護統治階級的政治和經濟利益

四、作用

1.維繫統治

(1)為國家權力提供法律依據,穩定社會秩序

(2)調整糾紛,緩和社會矛盾,穩固帝國統治

(3)維護羅馬帝國的政治、經濟統治

2.影響深遠

(1)是歐洲歷史上第一部比較系統完備的法律體系

(2)對近代歐美國家的'立法和司法產生了重要影響(是現代歐洲大陸法律體系的基礎)

(3)近代資產階級將其作為反封建和鞏固資本主義制度的有力思想武器。

  高二歷史常考知識點

西方人文主義思想的起源

一、“人是萬物的尺度”

1、智者學派產生的背景:

雅典等一些古希臘城邦,奴隸制民主政治發展到頂峯。雅典成為希臘政治和文化中心。人在社會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有些學者的研究越來越關注“人”本身。

2、智者學派的思想主張:

(1)以人和人類社會為探索的主題,研究人類,反思人類自己。關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社會組織、風俗習慣和倫理規範等。

(2)強調人的價值。

(3)代表人物及主張:

普羅泰格拉提出“人是萬物的尺度”,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樹立了人的尊嚴和權威。他的思想概括了智者學派的主要思想,體現了希臘文化人文主義的本質。

二、美德即知識

1、蘇格拉底的思想主張:

(1)倡導“有思想力的人是萬物的尺度”,希望重新建立人們的道德價值觀,以挽救衰頹中的城邦制度。

(2)提出“美德即知識”的思想。

(3)提出善是人的內在靈魂,世界上沒有人自願作惡,人之所以作惡是出於無知。

(4)教育對美德同樣重要,教育可以使人認識自己靈魂之內已有的美德。

2、影響:蘇格拉底對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類精神覺醒的一個重要表現,他使哲學真正成為一門研究“人”的學問。

三、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

1、蘇格拉底的學生柏拉圖關注的焦點也是人類社會,著有《理想國》一書,他根據智慧品德而不是按照出身,把每個人明確分工,各司其職,主張有正義感和理性的“賢人”統治國家。

2、柏拉圖的這種想法儘管有很多錯誤,但他鼓勵人們獨立理性思考.為理性主義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