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課想北平教案

來源:文萃谷 2.37W

老舍 想北平原文想北平老舍設若讓我寫一本小説,以北平作背景,我不至於害怕,因為我可以撿着我知道的寫,而躲開我所不知道的。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中語文課教案,供參考學習,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相關信息請持續關注我們應屆畢業生考試網!

高中語文課想北平教案

  想北平  教學目的:

1、理解感受老舍先生對北平的眷戀深情。

2、由老舍文章中從小處入手的寫作方法引領學生在寫作時注意抓細微之處。 教學重點:理解作者流溢在字裏行間的懷鄉之情。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注意寫作是抓住細微之處的能力。 教學媒體:多媒體

教學方法:以朗讀、討論、交流作為學習本文的方法。 課前準備:

1、預習課文,體會作者的感情。 2、查找有關懷鄉的詩文並談感受。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台灣現代著名詩人余光中先生曾經寫過一首名為《鄉愁》的詩 (背誦)。 小時侯,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母親在裏頭。 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師:余光中先生由“小時侯”、“長大後”、“後來啊”、“而現在”幾個不同的時間段,寫出了他一生的不同

時期對故鄉的懷念之情,而結尾處更是由期盼海峽兩岸的統一寫出了自己深深的思鄉之情。其實類似於余光中的《鄉愁》詩所表達的主題思想的文學作品在中國文學史上一直是層出不窮,例如咱們曾經學過的李白的《靜夜思》 生齊背: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打對應的詩文幻燈片) 師:外還有賀之章的《回鄉偶書》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該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打出相應的詩文的幻燈片)

師:另外還有些著名的詩句如: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月是故鄉明等。今天我們就共同學習一篇同樣

是表達懷鄉之情的作品,那就是老舍先生的《想北平》。 (打出相應的幻燈片) 二、作者簡介:

師:説到老舍先生咱們不得不瞭解一下有關老舍先生的生平。老舍(1899—1966),北京人,滿族。原名舒

慶春,字舍予。現代作家。主要作品《老張的哲學》、《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話劇《茶館》、《龍鬚溝》等。

(邊説邊打出老舍的相關圖片和資料)

三、文章背景簡介(由對題目的解析入手)

師:同學們,大家都看到了文章的題目是“想北平”,既然是想北平,那説明作者當時在不在北平啊? 生:不在。

師:的確。老舍先生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是一九三六年,當時他正住在青島,那時日本帝國主義正加緊了對

中國的侵略,北平正處於危難之中,老舍作為這樣一位愛國的知識分子,他對作為他的'故鄉的北平的懷念就可想而知了,現在就讓我們一塊來看一下老舍先生是如何表達他的這種思鄉之情的? 四、 讀課文並思考討論問題 a) 作者説他愛北平但是又説不出來,為什麼?

b)

作者説他説不出,其實他還是説出來了,他是如何説的,以及説出了北平的那些特點? (生齊讀課文,然後討論問題,進行歸納並總結)

愛北平像愛母親一樣

説不出

不是詩人,道不出我的愛

複雜又有邊際

動中有靜 對北平的 佈置勻調 深沉的愛

説 出 人為之中顯自然

書多古物多 物質豐富

四、寫作指引

師:通過學習咱們大家估計會發現,老舍先生在文中寫到了許多不為人所注意的一些較小的事物,比如長

着紅酸棗的老城牆、水中的小蝌蚪、葦葉上的嫩蜻蜓等,大家不妨回顧一下咱們剛剛學習過的徐志摩的《再別康橋》,看看他的詩中又寫到了那些意象? 學生回答:河畔的金柳、軟泥上的青荇„„ 五、 佈置作業:

師:結合課文的學習咱們根據本課的學習,寫一篇作文,具體要求如下:請以思鄉為主題,寫一篇800字

左右的文章。注意要從細微處入手,小切點,深挖掘。 教案説明:

1、《想北平》是高一語文第二學期第三單元的一篇課文,本單元的文章以“人類的棲居地”為專題,旨在觀照兩半球中的城鄉變遷,瞭解歷史文明的進程和發展走向,展示在特定生存境地中的人類情懷。《想北平》則用熱烈而藴藉的情思寫出了與老舍先生“心靈相黏合的一段歷史,一大塊地方”,寫出了老舍先生對北平的深刻的思念之情。

文章中老舍先生先説他説不出對北平的愛,後又將北平與倫敦、巴黎、羅馬等古代歷史都城相比較,寫出了北平的特點,其實就是變相寫出了對北平的情有獨鍾和滿腔熱情,抓住由説不出到説出這個問題也就將整篇文章的脈絡把握清楚了。所以授課時將對文章的理解的重點就放在了這兩個問題上,即老舍先生愛北平但又説不出,這是為什麼?以及老舍先生説他説不出,其實他還是説出來了,他是怎樣説出來的,説出了北平的那些特點?

2、本課的學習分為六個環節來進行:首先是導入,由台灣現代著名詩人余光中的《鄉愁》詩以及回顧以往學生學過的相同主題的詩句來引入,旨在使學生儘快進入一種學習情境,以便使他們融入到老舍先生所營造的這種思想之情中;其次是對老舍先生的簡介,老舍先生作為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有必要讓學生了解其相關的文學作品;再次是四文章寫作背景的説明,文章的寫作是建立在一定的時代背景以及與作者相關的人生經歷和心態上的,並且也與之息息相關,瞭解相關的寫作背景能夠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第四就是讓學生齊讀課文並思考討論問題,使學生熟悉課文,並通過這種手段進一步深化他們對課文的理解,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達到有效把握文章主旨、體會作者情感的目的。第五步安排了將課文與徐志摩的《再別康橋》的對比,一則意在在寫作上找突破口,二則使學生也有一個整體的單元意識,在寫作上找突破口主要是抓取生活中的細微之處,小切口,深挖掘,並以此作為情感抒發的媒介。最後是根據文章的學習佈置作業,以達到有效鍛鍊承前所學內容的目的。 教後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