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觀後感

來源:文萃谷 2.23W

當認真看完一部作品後,相信你會有不少感想吧,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觀後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希望》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希望》觀後感

《希望》觀後感1

有許多大學生因不能考中重點大學,一時間想不開而去跳樓自殺;有許多賭徒因為賭博欠了錢還不起債而去自尋死路,但是他們何曾想到過,生命是最珍貴的東西,也是唯一就沒有東西可以和它相提並論的,一旦失去了生命,就再也無法挽回。生命只有一次,我們都是生命的使者,生命是一個過程,是一個歲月的章節,我們只能擁有一次生命,它在給我們幸福時光的同時,也給了我們悲哀的時刻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迎接我們的或許是陽光燦爛的白天,或許是沉沉的黑夜,但無論是什麼,我們一睜開眼就會感到人世間的温暖。雖然,我們帶給這個陌生的世界的第一個聲音是啼哭而不是音樂;雖然,我們是在母親的痛苦中降臨的,甚至是伴着母親的淚水和鮮血,但是,父輩們是幸福的。因為我們延續了他們的生命,我們是他們的驕傲,是他們事業的繼承人。所以,這説明,你活在世上,不僅僅是為了你自己,也是為了父母,你充滿了前輩的希望和囑託。 在我們擁有生命的那一刻起,就應該擁有自己偉大的理想。為什麼説我們是祖國的花兒?因為我們從父母那裏得到了骨骼和血液之後,就從太陽和月亮的下面得到了温暖和光澤,我們在雨露的沐浴下,從芝麻似的小種子,生根、發芽、長出根、長出徑……我們享受着這個世界上最好的待遇,親情和友情鼓勵着我們,我們無法不去用自己的感激之情來點亮期望的目光,我們要用自己的力量去發現我們的前方是高山還是溝壑。

《希望》觀後感2

今天,我和同學們一起觀看了以“留守一份希望·共享一片藍天”為主題的《新春第一課》。通過影片記錄的三個留守兒童的學習生活的點滴,反映我們宜昌市留守兒童面臨的實際困難,展現社會各界愛心人士關愛幫扶留守兒童的典型事例,我被這一個個生動的故事深深地感動了。

留守兒童陳佳妮,她的爸爸媽媽長年在外地打工,幾乎沒有時間陪伴過她。佳妮愛好畫畫。只要一有時間,她就會拿出畫本畫起畫來。她的畫本里只有花卻沒有爸爸媽媽,這是因為她和她的父母已經幾年沒有見過面了,她幾乎記不清楚她父母的模樣了。而我現在天天能與父母見面,天天能和他們一起幸福的生活。

15歲的留守兒童餘立灝。他的生活來源是靠爺爺種柑橘賺來的錢維持的。他的願望是想當一名主持人,雖然他因家庭條件問題不能及時實現自己的夢想,同時父母長期在外打工,不時常回家,可他依舊那麼陽光、那麼自信。可我們有父母的愛的孩子遇到一點點挫折都會很自卑,變得不自信。記得有一次,我們上三年級時竟選班幹部沒選上,當時我灰心喪氣,很自卑。我看玩他們的故事感覺我的生活像在天堂裏,從他們身上我懂得了許多。

同學們行動起來吧!用一封信、一本書、一句問侯、一個眼神去關心你身邊的留守兒童,傳遞愛的接力棒吧!

《希望》觀後感3

本週一和週五分別觀摩了金水區“金碩杯”三節課例和中心校“希望杯”的四節課例。無論是經驗豐富的中年教師還是充滿活力的青年教師,各具特色和魅力,我受益匪淺。

“金碩杯”的三節課例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三位老師講課都非常穩,可以説是有條不紊、娓娓道來。第一節張芳老師的課中針對二年級的孩子,老師充分使用了TPR教學法,在老師的引領和示範下讓學生在親身試驗中感知所學,師生活動、生生互動較多,課堂氣氛活躍。我最喜歡的是第二節經三路國小張麗老師的課。張老師對課堂的控制能力特別強,非常紮實的一節課。而且張老師給學生和聽課老師特別和藹親切的感覺,確實應了最後點評老師的話:注重在學習中的情感因素!讓孩子快樂學習。而且張老師在課堂上給孩子創設了很多真實語境讓孩子有充分的輸出平台,孩子能盡情地發揮所學,在這節課最後觀課老師都不自覺地鼓掌。第三節李老師的課上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孩子們上課特別有激情!作為老師能燃起孩子的聽課、參與課堂活動的激情,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對於打造高效課堂也是至關重要的。

中心校“希望杯”的四節課例中,老師們都非常用心地做準備,設計課堂環節,而且有些老師的課堂環節還很有創意。但是就如朱老師所説,我們首先要弄清楚我們所教授的課型和教學目標,緊扣課程標準去做教學設計組織課堂。

《希望》觀後感4

今天,學校組織我們三、四年級同學去觀看了兒童劇《希望1+1》,演出特別好看。

這個故事發生在一個班級裏,就如同在我身邊一樣。同學們有班長、磊磊、洋洋、大帥、小不點兒、大月、瑞雪。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洋洋的孝順和磊磊的改變過程。

洋洋是個刻苦的女孩兒,她家很窮,她的爸爸生了很重的病,無法起牀;她媽媽每天辛苦的幹活,為家裏賺來一點點錢。每當洋洋想幫媽媽時,媽媽卻又總是説:“洋洋啊,媽媽知道你是個孝順的孩子,但如果你不上學,媽媽就是死了也閉不上眼啊!”

一次,洋洋媽媽攢夠了錢,讓洋洋去給爸爸買藥。但在買藥的路上,洋洋看到一個阿姨病倒在地上,她趕緊用買藥的錢救了阿姨。同學們知道了以後,都紛紛把自己的零花錢捐給洋洋。其實,洋洋救下的阿姨正是磊磊的媽媽,但磊磊覺得父母很窮,怕他們給自己丟臉,不肯承認他們。後來,磊磊的媽媽去世了,磊磊這才明白,為自己付出了生命的媽媽是多麼的偉大。

看了這場演出,我明白了三個做人的道理:第一,父母是給予我們生命的天使,他們努力的守護着我們,我們一定要體諒他們,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來幫助他們,做一個像洋洋那樣孝順的孩子;第二,無論貧窮還是富貴,家都是我們生命的港灣,我們不能像磊磊那樣,嫌貧愛富、愛慕虛榮,失去了才知道後悔;第三,朋友是我們生命中重要的源泉,給予我們前進的力量,我們不要因為小事情和同學斤斤計較,更不能嫉妒朋友,做一個團結友愛的孩子。

我會像洋洋那樣,愛護身邊的每一個人、每一件物,做一個寬宏大量、助人為樂的好孩子,長大成為有用的人,為祖國爭得榮譽。

《希望》觀後感5

看了微電影——《希望樹》,讓我很受感動。這位信念堅定的老師能在那樣惡劣的環境下長期堅守使我佩服,他對孩子的愛讓我感動。是他點亮了孩子們的希望,讓他們充滿了對知識的渴望。看到同學們一個個把土豆片夾到老師的碗裏,看到老師為了給孩子們改善伙食,去買菜每次都是半夜才回到學校時,我的眼睛濕潤了,我感受到了孩子們那一顆顆淳樸的感恩的心和老師對學生無私的愛。面對現在的學習環境,我們應該知足,面對學習中的辛苦,和他們相比又算得了什麼呢!

因為,在農村的學校,連老師都是義務支教。交來的學費就用來給孩子們買吃的。但數量有限,每月只能吃一次。可孩子們很高興,因為,他們只要有吃的就足夠了。

有一天,老師正在休息,一個學生走過來把一個鼓鼓的布包放在老師面前,他衝老師笑了笑,走了。老師打開包裹,看見幾顆綠色的`果子,他後來才聽村裏人説,這是希望果,是希望的種子。

老師拍下他們的照片,發到網上去,讓越來越多的人來關心他們,關愛他們,幫助學校更新環境。而在這開心的時刻,老師要走了。他要去貧窮的地方支教。在老師的車開起的時候,一個孩子衝上來,老師見了叫司機停車,司機沒聽見,孩子就一直追。最後他把希望果塞到老師手裏,在後面大喊:“老師,把希望帶上!”

山區孩子的純真,我們城裏孩子是遠遠比不上的。我們要學會感恩。父母給我們一個這麼好的環境,我們要好好學習,將來報答父母的恩情!

其實,有時愛心也是一種幸福!

《希望》觀後感6

懷着好奇與激動地心情,我觀看了微電影《希望》。這部微電影由我校的領導和師生參與拍攝,講述了一個與奶奶相依為命的單親女孩趙向男的故事,塑造了一個拾金不昧、誠實守信、文明有禮、愛護環境的新時代好少年形象。

整部影片的故事情節雖然很簡單,但引發了人們的深思。讓我感觸最深的是記者問趙向男為什麼這麼執著地尋找失主時,趙向男説:“這還問為什麼呀!人家大老遠慕名來到咱梨鄉,在咱這裏丟了東西,找不到會怎麼想呀?咱要叫人家知道,咱梨鄉呀,不但梨好,人更好!”

她使我想起了我以前親眼看到的一件事。一個寒風凜冽的早上,我裹緊衣服走在街上。街上行人不是很多,一個個行色匆匆。走到十字街路口,我發現一個小姑娘正在四處張望,臉凍得紅紅的,滿臉焦急的神情。這時,我注意到,她那胖乎乎的小手緊緊地攥着一個包。

一位滿頭銀髮的老奶奶走了過來,邊走邊四處找尋着什麼。她小聲地詢問着行人:“我的錢包掉了,你看見沒有呀?”行人搖搖頭。老奶奶急得眼淚都要掉下來了。“老奶奶,這是你的錢包嗎?”正是那個小姑娘從遠處走了過來,老奶奶接過錢包,撫摸着小姑娘漆黑的頭髮,激動地説:“是我的,是我的,你真是個拾金不昧的好孩子!”小姑娘羞澀的笑了,像開在陽光下的迎春花。

拾金不昧是我們國家的傳統美德,“金”不僅是指財物,而更多應該看到的是一顆發光發亮的金子般的心靈。我更希望通過觀看微電影《希望》,讓每一個人都能學榜樣,做榜樣,讓《希望》的希望落地生根,讓向男的精神內植於心,外踐於行,讓作為祖國花朵的我們競相開放,綻放出我們新一代好少年的光芒!

《希望》觀後感7

我們現在生活很幸福,四肢健全、應有盡有。但是,有很多殘疾人,本來命運已經和他們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甚至不可能再次踏上自己喜好的領域一步,但他們就不放棄,用新的方式取得了新的成功。

最近我在網上看到了一個視頻,感觸頗深。這是鋼琴師劉偉的一段演奏,他沒有了雙手,但他在視頻裏用腳演奏,十分熟練。因此,我斷定他一定練習了很久,因為他腳趾的靈活度都是常人難以相比的。他在失去雙手後不一直沉浸在無法彈鋼琴的傷心中,而是換了一種方式,用腳演奏。他堅持不懈練習的毅力,也是我們難以相比的。

但還有另外一大部分人,知道自己無法再次從事自己喜愛職業,傷心欲絕,走入了悲傷的死衚衕,卻絲毫沒有想到用另外一種方式來滿足自己願望。即使有人想到了,也不一定會成功。他們可能吃不了更多的苦,半途而廢、中途退出。“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能堅持下來的人,是註定會成功的。

再看看我們自己,能做到吃苦成為成功的人;還是自暴自棄,一生都在悔中度過?我們是像劉偉一樣,努力按着喜好走,還是一直在悲傷、憂愁中度過?又或者是從事自己的另一種興趣,放棄原先領域中的一切?當然,大多同學都會選擇第一種,但這不只是説説而已。

同學們,如果你們有類似的情況,不要喪氣,微笑着面對他,就一定會成功。

劉偉的成功事蹟證明了,只要勤學苦練,就一定會成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