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蛇狂舞》優秀教學反思範文通用

來源:文萃谷 2.18W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對教學中的新發現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那麼什麼樣的教學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金蛇狂舞》優秀教學反思範文通用,歡迎閲讀與收藏。

《金蛇狂舞》優秀教學反思範文通用

《金蛇狂舞》優秀教學反思範文通用1

在本次活動中,我使用的音樂不是純音樂,而是用了嗩吶演奏的音樂,讓幼兒在欣賞音樂時,一下子把前奏和正文音樂區分開,給幼兒在為音樂配樂器演奏帶來了方便。所以整個活動中幼兒對於用樂器演奏很感興趣。

這個音樂,我們上一週已經帶孩子進行了欣賞,也就是本節活動再帶孩子們進行打擊樂,故孩子們對音樂已經有了很好的認識,但我在本節活動開始,讓孩子欣賞音樂,然後回憶兒歌時,孩子們根本就回憶不起來,孩子們都説:“不知道有什麼兒歌”,於是我就和上週實施欣賞活動的老師進行了交流,原來他們那節欣賞活動中,確實沒有涉及到什麼兒歌,我發現這兩節活動的銜接有問題,故我再開展本節活動時,就沒有辦法開展第一環節的1和2兩個小環節,臨時開展活動時就有了一些小的調整,效果倉促孩子們跟不上活動節奏。

音樂的圖譜應用的較好,能吸引幼兒觀察,能更好的幫助幼兒能看圖譜進行演奏,給音樂的配樂器演奏打下了基礎。

我以後,再開展這類活動時,特別要和上週的'老師做好銜接工作,這樣就不會出現,沒有辦法開展第一環節的1和2兩個小環節,孩子的活動效果不佳的現象了。

《金蛇狂舞》優秀教學反思範文通用2

一次偶然的機會在網上看到一段《金蛇狂舞》的教學視頻,那是該教學活動第二課時中的一個小片段,可其中通過讓幼兒念説白來替代樂曲的形式讓我覺得很有創意,師幼互動得也很精彩。這次幼兒園就打擊樂課型開展青年教師公開課活動,藉此機會,我決定嘗試下《金蛇狂舞》。

《金蛇狂舞》是一首具有濃郁民族風格的樂曲,樂曲體現了喜慶熱鬧的氣氛。在許多傳統的節慶活動中都會聽到這首經典樂曲。這首樂曲是ABA結構,特別是B段音樂具有明顯的對話及螺螄結頂的曲式結構特點。對於大班的幼兒來説對樂曲卻很陌生,如果第一課時就跟着音樂用樂器來演奏確實存在一定的'難度,但如果先上第一課時讓幼兒熟悉樂曲結構特點、練習B段的説白後把第二課時的樂器演奏展示給大家的話,我覺得沒有什麼亮點,孩子的興趣也不大,鑑於此我結合第一第二課時,把目標簡單化,把重難點放在練習B段的説白及用樂器跟着音樂來演奏,於是我設計瞭如下目標:

1、感受樂曲對答呼應的曲式風格,體驗樂曲熱鬧歡騰的快樂氣氛。

2、嘗試看圖譜學説白,用打擊樂器與同伴協作進行輪奏活動。

本教學活動我選用的打擊樂器是棒鈴和碰鈴,由於幼兒對這兩種樂器的接觸較少,所以具體怎麼使用就比較陌生了。於是在課前,我召集幼兒認識了樂器、練習樂器及利用情境培養幼兒使用樂器的常規。如樂器不使用時,我讓幼兒把樂器寶寶送回家休息,並把門關緊,以防大灰狼進來,就是把樂器放在椅子下,並把雙腳合攏比作門。樂器準備要用時,教幼兒把樂器放在指定的位置上,如規定他們豎着拿棒鈴,而且兩棒鈴要分開,不能背靠背,以免發出聲響,影響教學。有了前面的鋪墊,所以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幼兒能很好地控制樂器,整個活動中幼兒收放樂器自如,紀律很好。

整個活動的重心是B段,所以在教學時,我花了比較多的時間用在這裏,如先讓幼兒學説白,然後拍手打節奏,再用樂器分組演奏,最後跟音樂用樂器演奏。原本預計這塊內容幼兒很難掌握,但從幼兒的表現來看,他們接受的很快,能跟着音樂節奏分組輪換表現出來。在活動中,我以兩龍舟比賽的情景貫穿始終,生動又富有挑戰性,孩子們的興趣很高。在最後完整演奏時,我通過對劃得好的龍隊獎勵五角星來集中幼兒的注意力,又提高了幼兒的積極性與挑戰性,達到很好的效果,實現了預期目標,孩子們玩得很開心。

在教學活動中當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我把大多數時間放在重點環節上,怕時間來不及,所以在上第一個環節時有匆匆趕場的意思,沒有過多的時間給幼兒思考、回答,而是他們還沒有完全答上來我就公佈答案了,如在提問樂曲有幾段時,一小女孩説有三段,我就趕緊鼓勵了她,並馬上做了小結。在迴應策略上也是比較單一的,只是迴應諸如:“你聽得真仔細!”、“你真厲害哦!”、“你的眼睛真亮,這都被你發現了”等等。精彩的迴應策略是慢慢積累起來的,希望自己的教學水平在一次次的教學與反思中不斷進步!

《金蛇狂舞》優秀教學反思範文通用3

《金蛇狂舞》是我國民間傳統音樂作品中的一首,由音樂家聶耳改編而成,樂曲以熱烈的鑼鼓貫穿全曲,採用我國民間音樂中常見的形式——領奏、合奏來描繪龍船比賽的熱鬧場面和表達羣眾喜悦歡騰的情緒。

在欣賞教學過程中,我讓同學們在視、聽、動、想緊密結合的欣賞活動中努力獲得“音樂耳朵”的能力,讓學生體會作品內容中的'人民生活情趣和積極向上的情感,使同學們儘量發揮自己的想象來欣賞音樂,因而他們始終渲染在歡騰熱烈的情緒之中,受到了音樂的感染和得到樂曲所表達的情感的體驗。

通過讓學生欣賞錄像中的舞龍敲鑼打鼓場景,進一步感受樂曲歡騰熱烈的情緒。學生很快地從樂曲中聽辨出生活中所表現的各種音響,他們急切地訴説着“鑼鼓響了,太熱鬧了”;“聽到這首音樂我想打架子鼓”;“我好想唱歌、跳舞”等等。從學生説話的內容以及他們神態中流露出的表情説明了他們已體驗到了樂曲中所表現的熱烈的情緒和樂曲所表達的情感。

《金蛇狂舞》優秀教學反思範文通用4

王月明《金蛇狂舞》是1934年由我國著名音樂家聶耳根據民間音樂《倒八板》整理改編的民樂合奏曲。《倒八板》是《老六板》的變體。原曲經常在民間喜慶的節日裏演奏。樂曲以樸實活潑的曲調,緊湊有力的節奏,表現了江南人民在端午佳節比賽龍舟的喜慶場面。那飛速前進的龍舟,帶着輝煌的燈火倒映在水面上,就像條條金蛇(龍)在水中疾弛狂舞。兩岸的人羣,你呼我喊;助威的鑼鼓,你敲我擂,一派歡騰熱烈的景象。

對於民樂低年段接觸少,只能初步認識幾種簡單的.民族樂器,如:琵琶、二胡、笛子這些常見的民族樂器。在教授二年級第三單元課題三《金蛇狂舞》中,主要還是以欣賞為主,在認識樂曲曲作者聶耳的基礎上,聽賞《金蛇狂舞》,感受樂曲中都有哪些民族樂器,並鼓勵學生用肢體表現出來,觀看民樂合奏《金蛇狂舞》視頻,在初聽的基礎上,通過視聽加深學生對民族樂器的印象,感受民樂的魅力,讓學生在聽的過程中,認識這是一首單三部曲結構的樂曲並能瞭解到樂曲歡騰熱烈的音樂特點,並出示第三部份樂曲簡譜,教師視唱,學生聆聽,感受樂譜中樂句的特點,引導學生想象樂曲中熱鬧的場面,並分小組扮演角色演唱不同樂句,在唱唱中加深學生對樂曲的理解。

通過本課的教學,雖然有部分學生對於民樂並不是很感興趣,不容易理解樂曲所表現的意義,但是今後我將會更注重欣賞課的教學,多創設各種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民樂的興趣,提高學生欣賞美、鑑賞美的能力。

《金蛇狂舞》優秀教學反思範文通用5

網絡學習得天獨厚的信息傳遞優勢使得它不僅僅是一種學習工具,也是一種交流中介。它可以提供同學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共享資源與交流不同觀點、看法的機會。在網絡環境中,學生可以自由地訪問他機,多機交互,合作探討,將其在學習過程中探索、發現的信息和學習材料與他人交流,最終形成自己的、有獨創性的觀點。

在欣賞樂曲《金蛇狂舞》時,教師預先設計的“資料庫”,存入了與本課欣賞相關的、大量的各種資料,讓學生在計算機上獨立的操作相關環節。另外,設置有關於本曲的.“名曲賞析”“圖片資料”“音樂知識”等幾個窗口,意在刺激學生的感官,激發賞聽興趣,從而培養學生的蒐集信息的能力。其中有一環節,教師問:“大家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賽場上你追我趕的緊張氣氛呢?”這時,學生們藉助網上有關此曲的各方面信息,開始解決老師的提問。有的同學從圖片資料中觀察龍船手的動作、神態來感受,從圖片中,同學們看到了龍船手們奮力拼搏的形象;有的同學從音響庫中聽樂曲旋律的變化,學生點擊“名曲賞析”這一窗口,通過仔細賞聽,瞭解到賽場上的緊張氣氛是通過樂曲中的“螺螄結頂”的結構來體現的;還有的同學從“音樂知識”這一窗口中查到了與之相關的歌曲創作背景。同學們在課堂表現非常積極,但他們並不是單一地去了解作品,關鍵是要把自己的看法、觀點上網公佈,並通過交互、監看、廣播、發送等功能進行多機交互,合作探討,取長補短,最終從動作、神態、旋律特點等幾方面體會了賽場上的緊張氣氛。像這樣的協作學習,使生生之間打破了空間了限制,使每位參者的思維與智慧相互碰撞,集思廣益,形成自已獨特的觀點,而不只限於音樂的表現要素。久而久之,學生自然以“主人”的地位進行學習、分析、創造,而不侷限於效仿他人,從而達到了全面的、正確的、獨特的觀點。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