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蛋白質知識要點歸納

來源:文萃谷 1.82W
  蛋白質是組成人體一切細胞、組織的重要成分,是我們在高中生物課本其中一個重點知識,你想知道具體內容有哪些嗎?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重要的知識,希望對大家有用!  高中生物蛋白質知識

一、化學元素組成

高中生物蛋白質知識要點歸納

蛋白質主要由C、H、O、N四種化學元素組成。很多重要的蛋白質還含有P、S兩種元素,有的也含微量的Fe、Cu、Mn、I、Zn等元素。

二、相對分子質量

蛋白質是一種高分子化合物,相對分子質量從幾千到100萬以上不等。

三、基本組成單位——氨基酸

蛋白質的基本組成單位是氨基酸。

每種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並且連在同一個碳原子上。R基不同導致種類不同,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約20種。

四、分子結構的形成

多個氨基酸分子經過脱水縮合形成含多個肽鍵的化合物,

多肽呈鏈狀。

氨基酸種類、數目、排列順序的各不相同以及肽鏈空間結構的千差萬別決定了蛋白質分子結構的多樣性。

五、功能多樣性

蛋白質分子結構的多樣性,決定了功能的多樣性。

六、有關蛋白質的計算

1、蛋白質形成過程中肽健、水分子的計算

由氨基酸分子脱水縮合可知,蛋白質形成過程中每形成一個肽鍵,同時失去一分子水,即形成的肽鍵數=失去的水分子數。

2、形成的蛋白質分子的相對分子質量

蛋白質分子的相對分子質量=氨基酸相對分子質量的總和-失去水分子的相對分子質量的總和

注意:有時還要考慮其他化學變化過程,如:二硫鍵(—S—S—)的形成等。

總結如下:

氨基酸平均相對分子質量

氨基酸數目

肽鍵

數目

脱去的水分

子數

多肽的

相對分

子質量

氨基

數目

羧基

數目

一條

肽鏈

a

m

m-1

m-1

ma-18(m-1)

至少1個

至少1個

n條

肽鏈

a

m

m-n

m-n

ma-18(m-n)

至少n個

至少n個

3、氨基酸的排列與多肽的種類

假如有A、B、C三種氨基酸,由這三種氨基酸組成多肽的情況可分下列兩種情況分析:

①A、B、C三種氨基酸,每種氨基酸數目無限的情況下,可形成多肽化合物的種類

形成三肽的種類:33=27

形成二肽的種類:32=9

②A、B、C三種氨基酸,每種氨基酸數目只有一個的情況下,可形成多肽化合物的種類

形成三肽的種類。3×2×1=6

形成二肽的種類:3×2=6

  高中生物常考的知識

一、核酸

核酸是遺傳信息的載體,是一切生物的遺傳物質,對於生物體的遺傳和變異、蛋白質的生物合成有極其重要作用。核酸包括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兩大類,基本組成單位是核苷酸,由一分子含氮鹼基﹑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磷酸組成。組成核酸的鹼基有5種,五碳糖有2種,核苷酸有8種。

脱氧核糖核酸簡稱DNA,主要存在於細胞核中,細胞質中的線粒體和葉綠體也是它的載體。

核糖核酸簡稱RNA,主要存在於細胞質中。對於有細胞結構(同時含DNA和RNA)的生物,其遺傳物質就是DNA;沒有細胞結構的病毒,有的遺傳物質是DNA如:噬菌體等;有的遺傳物質是RNA如:煙草花葉病毒、HIV等

二、細胞中的糖類和脂質

糖類分子都是由C、H、O三種元素組成。糖類是細胞的`主要能源物質。

糖類可分為單糖、二糖和多糖等幾類。單糖是不能再水解的糖, 常見的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脱氧核糖,其中葡萄糖 是細胞的重要能源物質,核糖和脱氧核糖一般不作為能源物質,它們是核酸的組成成分;二糖中蔗糖和麥芽糖是植物糖,乳糖、糖原是動物糖;多糖中糖原 是動物糖 ,澱粉和纖維素是植物糖 ,糖原和澱粉是細胞中重要的儲能物質。

脂質主要是由C H O 3種化學元素組成,有些還含有P (如磷脂) 。脂質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脂肪是生物體內的儲能物質。 除此以外,脂肪還有保温、緩衝、減壓的作用;磷脂是構成包括細胞膜在內的膜物質重要成分;固醇類物質主要包括膽固醇、性激素、維生素D等,這些物質對於生物體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起着重要的調節作用。

多糖、蛋白質、核酸等都是生物大分子,組成它們的基本單位分別是單糖(葡萄糖)﹑氨基酸和核苷酸,這些基本單位稱為單體,這些生物大分子就稱為單體的多聚體,每一個單體都以若干個相連的碳原子構成的碳鏈為基本骨架,由許多單體連接成多聚體。

三、細胞內有機物質的鑑定

糖類中的還原糖(葡萄糖、果糖)能與斐林試劑發生作用,生成磚紅色沉澱;

脂肪可以被蘇丹Ⅳ染成橘黃色;蛋白質與雙縮脲試劑發生作用,產生紫色反應。在還原糖的檢測中,斐林試劑甲液和乙液應等量混合均勻後再使用,並且要水裕加熱;在蛋白質的檢測中,在組織樣液中應先加入雙縮脲試劑A液1ml,再加入雙縮脲試劑B液4滴,不需加熱。

甲基綠能使DNA呈現綠色,吡羅紅能使RNA呈現紅色,因此利用這兩種染色劑將細胞染色,可以顯示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佈。在此實驗中,鹽酸的作用是改變膜的通透性,加速色素進入細胞。用人的口腔上皮細胞做實驗材料,此實驗的步驟是製片、水解、沖洗塗片、染色、觀察。

  高中生物基礎知識

受精作用

1. 概念

卵細胞和精子相互識別、融合成為受精卵的過程。

2. 實質

精子的細胞核與卵細胞的細胞核相融合,使彼此的染色體會合在一起。

3. 結果

受精卵中染色體數目與體細胞相同,其中有一半的染色體來自父方,另一半來自母方。

減Ⅰ和減Ⅱ過程的不同點(假設體細胞內染色體數為2N)

項目

減數第一次分裂

減數第二次分裂

染色體間期是否複製

複製

不復制

分裂過程中細胞名稱

性原細胞→初級性母細胞→次

級性母細胞(或極體)

次級性母細胞(或極體)→

精細胞或卵細胞和極體

着絲點變化

不分裂

分裂

染色體數目變化

2N→N(減半)

N→2N→N

DNA數目變化

2N→4N→2N

2N→N(減半)

染色體主要行為

有聯會現象;四分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交叉互換;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

着絲點分裂,染色單體

分開

染色單體

無(0)→有(4N)→有(2N)

有(2N)→無(0)

同源染色體

有(N對)

(1)DNA數目變化:

①減數第一次分裂前的間期DNA因複製而加倍。

②減數第一次分裂結束因同源染色體分離而使細胞中DNA減半。

③減數第二次分裂結束因着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平分到兩個子細胞中,DNA數目再減半。

(2)染色體數目變化

①減數第一次分裂結束時因同源染色體分離而使子細胞中染色體數目減半。

②減數第二次分裂結束時,因着絲點分裂而使細胞內染色體數目暫時加倍,隨後又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最終使子細胞中染色體數目比正常體細胞減少一半。

減數分裂形成配子的種類

(1)1個含n對等位基因的精原細胞,經過減數分裂後,能形成4個精子,2種類型。

(2)1個含n對等位基因的卵原細胞,經過減數分裂後,能形成1個卵細胞,1種類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