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新思維》讀後感

來源:文萃谷 2.28W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你有什麼領悟呢?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育新思維》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育新思維》讀後感

一個小男孩伊桑,英語聽不懂,數學不會做,寫的字母方向全反,作業本上打滿紅叉叉,滿腦子稀奇古怪的想法……面對這樣的小男孩,你會怎麼做?

這是印度電影《地球上的星星》裏的小小主人公的真實情況。電影情節在不斷往前推進時,小男孩的老師越來越覺得他無可救藥,他的父母越來越恨鐵不成鋼,因而不知不覺中將他一點一點往外推。“面對這樣的小男孩,你會怎麼做?”這個問題我也曾多次問過自己,直到電影中那個改變他命運的老師出現之前,我都無法做出更好的回答,因為當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學生達不成我命定的目標時,我除了生氣和責罵,的確也不知道還有什麼樣的方法。

但是,這部電影,這部電影裏的那個老師深深地感動了我。它讓我深刻地意識到,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因而我們教育工作者必然要用滿腔的愛去温暖每個孩子,用全部的熱情投入自己的本職工作,唯有在教育事業上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全力以赴,才能真正享受到學生成長的快樂,學生成才的快樂,自己累並收穫着的快樂。

作為老師,尤其是在當今進一步深化課改、提升教學質量的背景之下,解放思想,創新教育,紮紮實實地培養學生興趣,發展學生個性特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就顯得尤其重要。

我想起了最近讀過的一本書--《教育新思維》。這本書由華師大教授、博士胡東芳所着,也是他“教育新觀察叢書”中的一本。這套叢書的基本理念是採取與以往教育研究不同的視角、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立論基點來研究教育理論與實踐問題,將一些身處教育理論和實踐第一線的教育工作者對中國教育現狀和前景的最新觀察與思考推向社會,它力圖通過通俗而富有啟發的語言描述來準確反映當今中國教育發展中一些發人深省的現狀及前瞻性問題,吸引更多的人來關注教育現實,思考教育問題,實踐教育新理念,實現教育新理想。

這本書分為三個部分:教育新思想,教學新視野和師生新篇章。書中引用了很多通俗易懂又寓意豐富的寓言故事,敍寫了大量國內外教育現狀,並且還從各種獨特的視角對教育現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中國曆來講究師道尊嚴,在最能表現教師尊嚴的課堂上,教師一直處於居高臨下的地位,學生則處在一種無形壓力的烏黑之。所以,在中國學校的課堂,學生的坐姿是以端正為好的,學生的回答是以舉手為好的,學生的答案是以標準為好的。於是,伊桑之前的命運就這樣被我們無意識地卻又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複製了。我們在無形之中,扼殺了天才,扼殺了個性,培養了一羣不會主動思考主動探索的人。龍應台在他的作品《野火集》裏呼喊:“……中國學生……完全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不敢置疑、不懂得置疑是一種心靈殘障;用任何方式--不管是政治手段或教育方式,不管是有意或無心--去禁止置疑、阻礙思考,就是製造心靈殘障……”難道我們不管反思是不是一個心靈殘障的製造者?

伊桑是幸運的,他遇到了生命中的貴人,一位能大膽解放思想,勇敢創新教育的好老師,一位能在伊桑幼小的心靈上投去一抹陽光的好老師。反思之餘,我今後的學生們是不是也都能像伊桑一樣幸運呢?在期待之中。

讀着《教育新思維》這本書,回想着《地球上的星星》電影中的.片斷,反觀我的課堂,我一直在思考:我的課堂上,我該教給學生什麼?培養學生什麼樣的素養?

儘管每一位教師都知道對孩子進行事實性知識教育的重要性,但是,有很多教育者並不知道除了事實性知識教育之外,其他類別的知識仍是不可或缺的。在我國,我們的教師家長以及學生已經適應灌輸的教育和教學方式,使得本該充滿問號的童年在現實的教育中很快就變成了句號。我們不得不反思,是不是因為我們自己在很大程度上缺乏問題意識,缺乏民主意識,缺乏對話意識。我想答案是明顯的。伊桑小小的腦袋中充滿了無數奇形怪狀的符號和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但因為老師缺乏這三種意識,非常聰明的伊桑變得沒有一點自信,幾近自閉。

看來,雖然人有好問的天性,但主動積極的問題意識、善於提問的能力和勇於挑戰權威的精神仍需或者説主要靠後天培養。因此,我們需要以問題為紐帶進行教育、教學,即以激發學生產生問題始,以產生新的問題終,從而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懷疑精神和創新精神。

胡東芳博士説:教學是擁有教學理論素養的教師與學生進行溝通的文化。如此,我們不能負了這定義,我們得解放思想,創新教育。讓我們教育下的每一個學生都是幸運的,都能茁壯成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