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譯文及賞析

來源:文萃谷 5.75K

詩詞名句“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嫦娥譯文及賞析

[譯文] 嫦娥想必也悔恨吃了不死藥,因為獨處廣寒宮,夜夜看着空闊的碧海和青天,心情的淒涼孤寂會是很難受的。

出自唐代詩人李商隱的《嫦娥》

  嫦娥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韻譯】:

雲母屏風染上一層濃濃的燭影,

銀河逐漸斜落啟明星也已下沉。

嫦娥想必悔恨當初偷吃不死藥,

如今獨處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詩文解釋:

雲母屏風上映着幽暗的燭影,銀河漸漸疏落,啟明星要消失了。嫦娥應該後悔偷吃了靈藥,眼望着碧海青天,夜夜心情孤寂。

  【詞語解釋】

“雲母”,一種礦物質,色澤鮮豔透明,有珍珠光澤,古人常把它切割成薄片,用來做屏風或其他高檔物品的裝飾。“長河”,指天上的銀河。

  賞析:

此篇諷刺信神仙而求長生者。以嫦娥為例,説她偷吃不死之藥成仙以後,在月宮裏永遠品味着孤獨寂寞的滋味。詩人在諷刺虛妄的同時,提出了一個重要的生命哲學問題: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麼?由這一問題牽連而出的問題是:人應該怎樣生活?長壽甚至長生的目的是什麼?在愛和長生不老之間,現實的人應該選擇什麼?作者顯然並不贊成嫦娥那樣犧牲現世的生活而換取長生不老。他認為那樣孤獨寂寞的長生,實際上正是對生命的折磨和摧殘。與其如此,還不如人間兒女們那樣有悲歡地熱愛、有聚散地執着更有意義。

這首詩的藝術技巧也很成熟。全詩旨在揭示人生哲理,但完全不用概念化的語言,而是講述一個動人的故事,啟發人們去思考。

前人於此詩有自傷不遇、懷人、悼亡、諷女冠等諸説。劉、餘《集解》雲:“悼亡説最不可通。……而自傷、懷人與女冠三説,雖似不相涉,實可相通。……推想嫦娥心理,實已暗透作者自身處境與心境。嫦娥竊藥奔月,遠離塵囂,高居瓊樓玉宇,雖極高潔清靜,然夜夜碧海青天,清冷寂寥之情固難排遣;此與女冠之學道慕仙,追求清真而又不耐孤孑,與詩人之蔑棄庸俗,嚮往高潔而陷於身心孤寂之境均極相似,連類而及,原頗自然。故嫦娥、女冠、詩人,實三位而一體,境類而心通。”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 這兩句是寫主人公獨處居室,徹夜不眠的情景。燭光越來越暗,飾有云母的屏風上籠罩着一層深深的陰影。夜是這樣的深沉、幽靜與昏暗,主人公被寂寞與悽清包圍着,越發的惆悵難眠。窗外,銀河漸漸地由中天移到天邊。清晨的星星也逐漸隱沒,變得越來越少。面對殘燭冷屏、青天孤月,落寞的主人公又度過了一個黯淡的不眠之夜。

詩人沒有着意刻畫縈懷在心的那種剪不斷理還亂的情緒,他只借助於環境氛圍的渲染,點染出室內的悽清寂寥,以及室中人的寂寞難耐。這是李商隱常用的詩歌表現方法。一個“漸”字,暗示時間是在不知不覺中過去的,徹夜難眠之情不言而喻。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寂寥的長夜,與主人公相伴的是天上的那輪冷月。看見明月,自然想到孤居廣寒宮的月中仙子嫦娥:嫦娥啊,嫦娥,你年年夜夜獨守月宮,面對碧海一樣的青天,應該深深地懊悔了吧,那不死藥換來的不過是無窮無盡的淒冷寂寞啊!“夜夜心”,指夜夜獨對青天所引起的寂寞淒冷的心情。

“應悔”是揣測之詞,這種揣測源於同命相憐、惺惺相惜。後兩句與其説是對嫦娥處境心情的深情體貼,不如説是主人公寂寞的心靈獨白。嫦娥竊藥奔月,遠離塵囂,高居瓊樓玉宇,雖極高潔清淨,但夜夜隨月曆青天而入碧海。這與女冠的慕仙學道追求清真而不得不忍受清冷孤寂有相似之處。同時,也融入了詩人獨特的現實人生感受。詩人精神上力圖擺脱塵俗,追求高潔的境界,而追求的結果往往使自己陷於更孤獨的境地。既自賞又自傷,既不甘變心從俗,又難以忍受孤孑寂寞的煎熬。這些微妙複雜的心理,被詩人用精微而富於含藴的語言成功地表現出來了。

相傳可能當年后羿射日有功,西王母才賞賜不死之藥,而過夠了凡間勞苦生活的'嫦娥先偷吃,結果她成仙了。但如今為何後悔偷吃了靈藥,很簡單的一個道理:靈藥雖然使生命獲得了永恆,但也註定是一種永恆的孤獨。人活着應該是快樂的,如果不快樂,即使 活上幾千幾萬年又能怎麼樣呢?很顯然嫦娥是不快樂的。那種天上人間,無法相見,只能夜夜相思的夫妻離別生活怎能快樂?

絕句難寫,但對李商隱這樣的大家來説還是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區區二十八個字通過對一個千古遺憾的神話典故的運用,就勾勒出一種高遠清寂之境和永恆的寂寞感,溝通了不同類型的人物某種近似的心理,從而使詩歌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加以解讀。又人認為此詩是李商隱對封建統治者崇奉神仙,信任方士以求長生不死之藥一類人的愚妄行經大膽的否定和嘲諷。雖又點道理,但似乎又太牽強,李商隱自己畢竟也學過道。

設想嫦娥會因為天上的孤寂而後悔偷吃靈藥,不是自苦如此,哪來此等奇思妙想?明代陸時雍評價説李商隱的詩“多以意勝”,説的就是他總能翻出妙想,既含蓄宛轉,又韻味深長。人們對詩旨猜測紛紛,正説明這一典故經過反用之後,那種高遠清寂之境和永恆的寂寞感,溝通了不同類型人物的某種近似心理,從而使得詩歌有了空前的張力,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加以解讀。

《嫦娥》詩子數不多,卻極盡特色。撇開那種朦朧多義的思想內涵不論,又有一個人生大問題擺在了面前:人生究竟在追求什麼?我們追求的東西真的是我們想要的嗎?嫦娥當年豪氣風發,拋夫背義,偷吃靈藥,得登仙府後也並不快樂,詩人自己呢?人生何處歸宿。

有人把李商隱的詩意和蘇軾的詞意合起來。作一副對聯,對她的奔月進行概括:“靈藥應未偷,看碧海青天,夜夜此心何所寄;明月幾時有,怕瓊樓玉宇,依依高處不勝寒。”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估計也是為了警醒後人感情的事不要太沖動,一失足成千古狠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