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大班數學教案4篇

來源:文萃谷 2.36W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着重要的地位。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班數學教案4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大班數學教案4篇

大班數學教案 篇1

大班數學教案找規律

目標:1.能自主找出圖中的排列規律。

2.鍛鍊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重點:能按規律正確完成練習。

難點:練習用觀察和比較的方法找出規律。

準備:PPT課件、幼兒畫冊三P57、記錄筆

過程:一、開始部分

1.

2.看數卡聽指令拍手。聽師指令,幼兒練習順數和倒數。

二、新授部分:引導幼兒看PPT學習自主找出圖中的排列規律,並講述圖意。

1.情境創設:PPT畫面(一)森林聯歡會即將舉行

提問:小朋友們看,這是在哪裏?告訴你們,圖上有什麼?漂亮嗎?森林裏將要舉行什麼活動

(2)師:有的小朋友猜對了,森林裏就要舉行聯歡會,小動物齊動手用彩旗、花朵將森林裏裝扮的非常美麗。咦,你們有沒有發現無論是彩旗、花朵還是小兔子,它們的排列有什麼特點,你發現什麼祕密了嗎?

(2)幼兒講述。

(3)師:你們説得對,它們的排列都有一定規律。先來看看小兔子是怎樣排隊的。

2.PPT畫面(二),師邊操作PPT邊提上述問題。

(1)指名幼兒講述

(2)師小結小兔排列規律:小灰兔和小白兔是一個間隔一個排的,那這個小白兔後面應該排誰呢?

幼兒講,師肯定:是的,就是小灰兔。(同時點擊

出小灰兔)

3.師逐個點擊出畫面(三)小花和畫面(四)彩旗,用同樣方法引導幼兒講述出其規律。

4.師繼續談話:除了小兔們來參加聯歡會,你們想知道還有哪些小動物們也來了呢?一起來看看。

(1)師點擊PPT畫面(四):小老鼠和小狗,幼兒説出小動物名稱。

(2)師:原來是小老鼠和小狗們排着整齊的隊伍進場了,誰能發現他們的隊伍排列有什麼規律呢?和你的同伴講一講。

(3)幼兒互講後,師指名幼兒講,師小結:小狗和小老鼠是兩個一間隔排隊的。

(4)提問:現在你們知道後面的這兩隻小狗身後會有誰呢?有幾隻?

三、鞏固練習:考考你

1.師繼續操作PPT,問:他是誰?原來是喜羊羊,他可是羊村裏最聰明和智慧的羊。喜羊羊出了幾道題想考考小朋友,看誰的眼睛亮,小腦袋轉得快。

2.師操作PPT,提問:圖上有什麼?(綠色和紫色方塊)在問號中間還缺了一點,這缺了的一塊應該選擇下面的哪個顏色的方塊?為什麼?

3.幼兒講述操作理由。

4.師用相同方法引導幼兒找出下一張PPT上所有圖案的排列規律,完成問號部分的練習。(幼兒講,師操作)

5師:你們今天的表現不錯,喜羊羊送個掌聲給你們。

四、經驗拓展:通過觀察PPT引導幼兒感知和講述生活中事物的排列規律,感知規律的美。

1.師:小朋友們知道嗎?在我們的生活中到處有規律的影子,今天老師就給你們看看幾張生活中的照片,看看是什麼?並找出其中的規律。

2.師邊操作PPT邊引導幼兒説。

3.師適當小結

五、指導幼兒完成幼兒畫冊三P57“找規律”練習。

1.師在視頻台上稍作講解操作要求。

2.幼兒練習,師巡迴觀察並個別指導。

3.展示部分幼兒練習,集體點評。

4.幼兒收拾整理材料。

大班數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情境中進一步體會減法的含義,理解得數是0的減法算式的實際意義,體會由多到少,由有到無的過程,並能正確計算5以內加減法。

2.初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產生喜歡數學的情感。

【教學重點】進一步體會減法的含義。

【教學難點】理解得數是0的減法算式的實際意義。

【教學過程】

一、引入數學情境

1.多媒體課件出示“小貓吃魚”圖。

有一天,貓媽媽有事外出,她給小貓準備了豐盛的午餐,你們猜是什麼?對了,是小貓最愛吃的魚。(出第一幅圖)數一數,貓媽媽給小貓準備了幾條魚呢?

師:貓媽媽給小貓留了3條魚,你猜後來會怎麼樣呢?請你們認真看,發生了什麼變化,是怎樣變化的呢?課件出示“小貓吃魚”片段2,3,4。

2.師:你能把這4幅圖連起來,編成一個故事嗎?把你編的.故事講給你的同桌聽。

生同桌交流後教師指生交流。

二、建立數學模型:

1.師:在“小貓吃魚”的故事中,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呢?(可以一幅圖一幅圖的提問題,也可以連在一起提問題)

生先自主思考再小組交流,最後全班交流。

生可能問:小貓吃了一條魚,還剩幾條魚?

小貓又吃了一條魚,還剩幾條魚?

小貓再吃了一條魚,還剩幾條魚?

以上一一在“小貓吃魚”課件片段2,3,4上出示。

2.師:你們能解決這些問題嗎?想一想,怎樣列式?

生獨立思考後,同桌互相交流並説説是怎麼想的。

師巡視,引導學生説説“為什麼這樣列式?”算式中的每個數都表示什麼,為什麼要這樣寫。

學生可能出現的答案有:

①3-1=2 3-2=1 3-3=0

②3-1=2 2-1=1 1-1=0

講一講每個算式的意思。

以3-3=0這個算式為例:小貓太喜歡吃魚了,它把所有的魚都吃了,它吃了幾條?(3條)還剩幾條?應該怎麼列算式呢?(3-3)一條沒剩用幾表示?(0)3-3=0

為了進一步理解得0的過程,我設計了動手操作的環節—----擺小棒:

3.聽老師的口令擺小棒。

擺1根小棒,拿走1根小棒,還有幾根小棒,應怎樣列算式?(1-1=0)

擺2根小棒,拿走2根小棒,還有幾根小棒,應怎樣列算式?(2-2=0)

擺4根小棒,拿走4根小棒,還有幾根小棒,應怎樣列算式?(4-4=0)

擺5根小棒,拿走5根小棒,還有幾根小棒,應怎樣列算式?(5-5=0)

5-5=0 這個算式中,前面的5表示什麼?(我們擺的5根小棒)後面的5表示什麼?(拿走5根)得數0表示什麼?(都拿走了,還剩0根)

你發現了什麼規律?同桌之間説一説。(發現相同的數相減,結果等於0)

4.遊戲活動:玩“青蛙跳水”的遊戲,拿5個乒乓球,一盆水,把球往水盆裏投,看能投中幾個,有幾個沒投中,(也可先預設自己能投中幾個,)再列出相應的算式。

投中1個,有幾個沒投中?5-1=4

投中2個,有幾個沒投中?5-2=3

投中3個,有幾個沒投中?5-3=2

投中4個,有幾個沒投中?5-4=1

投中5個,有幾個沒投中?5-5=0

投中0個,有幾個沒投中?5-0=5

青蛙跳水的遊戲實際上是套圈的鋪墊。

5.課件出示第28頁“試一試”(套圈)。你能根據圖和所給的加法算式,列一道減法算式嗎?

1+3=4 4-( )=( ) 學生可能出現4-1=3 或 4-3=1

説一説,每個算式所表示的意思,算式中的每個數表示什麼?這兩個算式之間有什麼關係?(通過這個練習,體會加法和減法意義的聯繫,加減混在一起,也能提高學生興趣)

還有其他的可能嗎?你能列出算式嗎?和同桌説一説。

6.你們玩過“吹泡泡”遊戲嗎?課件出示,(吹泡泡)。請你們認真觀察這幅圖, 説説每幅圖的意思,再列出算式。

三、練習應用:

1.29頁第1、2題,可以變換一些形式,比如説:小動物找家;找朋友;摘星星等方式來鞏固5以內加減法的計算。

2.29頁第3題,這是一道開放題,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圖意展開想象,培養求異思維。

可能出現:5=4+1 5=1+4 5=3+2 5=2+3 5=0+5 5=5+0

5-4=1 5-1=4 5-2=3 5-3=2 5-5=0 5-0=5

3.29頁第4題,有5個小朋友,桌上只有4個杯子,3把勺。差幾個杯子?差幾把勺?看懂題意,再列算式解決。

四、總結:今天你學會了什麼?(學會了得數是0的減法)

出示:□-□=0,你能説幾個?(老師設計了一個開放題)

本節課的教學設計,力求尊重和體現編者的意圖,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寓教學於活動之中,讓學生輕鬆地投入學習活動。在情境創設階段,通過學生所喜愛的童話故事,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髮現其中的數學問題,讓學生產生求知慾。建立數學模型階段,組織學生進行觀察、操作、遊戲、思考等一系列活動,讓他們手腦並用,自主探索研究,培養了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應用拓展階段,注意採用多種有效的練習方式,使學生在各種活動中逐步提高計算能力

大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在遊戲中體驗用多種方法進行7以內湊數、鍛鍊思維的靈活性與敏捷性。

2、會玩新授的遊戲、敢於在遊戲中大膽用舟山方言交流。

【活動準備】

圖片。

【活動過程】

一、學會舟山童謠、掌握遊戲口令。

1、學習舟山童謠、瞭解遊戲情境。

2、續編童謠。

二、介紹遊戲玩法與規則。

1、幼兒分成男生組和女生組、男生代表1元、女生代表2元。

2、幼兒問“幾元啦?”之後、根據教師給出的價格、幼兒迅速抱團、湊到指定數量的隊伍過關。沒有湊對的幼兒站到教師身邊。

三、玩遊戲。

1、第

一、二次玩遊戲:湊34數字。

掌握遊戲方法、引導幼兒發現和挖掘多種湊數方法。

小結:原來一個數字不僅僅只有一種湊數的方法。

2、嘗試湊5、6、7數字。

將幼兒湊數的方法展示到黑板上、請大家一起來驗證、鼓勵幼兒想出不同的湊數的方法。

3、鞏固與提升。

幼兒自主遊戲。

四、總結與延伸。

今天大家與同伴合作湊夠了錢、買到了螃蟹、成功招待了朋友、請和自己的同伴擁抱一下。今天的遊戲我們用舟山話來玩、大家玩的很開心、下次我們再用舟山話來玩玩其他的遊戲。

大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設計背景

數的組成是數概念教育內容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我在日常教學中發現,平時執教數學活動中較重於記憶和訓練,無趣味性,幼兒對學習數學提不起興趣。在參加“國培”後,學到“幼兒是在遊戲中學習,在遊戲中成長。”於是決定調整教學思路,以遊戲及操作取代以前的記憶和訓練,以達到提高幼兒對數學的學習興趣的目的。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親自操作,認識並熟悉6的組成及分解,掌握6的5種分法。

2、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分析力和培養幼兒對數學的興趣。

3、發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教學重點、難點

認識並熟記6的5種分法

活動準備

1.6的組成,分解圖一幅。2.帶磁鐵雞寶寶卡片若干。3.樹的掛圖4幅,可拆卸蘋果卡片若干,籃子若干個。

活動過程

1.老師和小朋友先複習一下之前學過的數的組成及分解。

如老師問:5可以分成幾和幾?

小朋友答:5可以分成1和4。

2.學習6的組成及分解:

出示6的組成,分解圖一幅.

老師:今天鴨媽媽很高興,因為它請了幾隻雞寶寶來家裏做客,小朋友們,你們看一下鴨媽媽請了幾隻雞寶寶來做客呀?(老師出示6只雞寶寶的卡片並和幼兒一起數數共6只)

老師:鴨媽媽要把雞寶寶安排住進兩個房子裏,是兩個房子喔。但是它不知道要怎麼樣分配這6只雞寶寶,有多少種辦法可以讓雞寶寶住進去呢?辦法是不能重複的,看一下哪幾位小朋友能幫鴨媽媽把雞寶寶安排房子住進去,好不好?

請小朋友到講台前把雞寶寶的卡片粘到畫有房子的黑板上。老師記錄每一次分出來的結果。再把小朋友分出來的幾種方法總結歸納得出5種分法。

66666

//// /

1524334251

3.引導幼兒觀察6的分解式,令幼兒發現把一個數分為兩個數,而這兩個數合起來又等於這個數。分解出來的數,左邊的數進1,右邊的數就退1,還可以把分解出來的兩個數調換過來,合起來還是得到這個數。

4.鞏固練習遊戲:摘蘋果比賽

老師:(出示蘋果樹的掛圖)小朋友你們看,樹上的蘋果熟了,想不想把它們摘下來呀?我們來進行摘蘋果的比賽好不好?(把小朋友分為4個組進行)我們先講一下比賽規則:小朋友把摘下來的蘋果放在兩個籃子裏,兩個籃子裏的蘋果加起來要等於6,每一組派一個小朋友上去摘,其餘的小朋友在下面看,看他把蘋果摘下來放得對不對,有多少種方法放這些蘋果,要兩邊加起來都是等於6喔。如果他放錯了,其他的小朋友可以上去幫他重新放,注意放的方法不能重複。我們來比一下哪一組的小朋友放的方法最多,放得最快。

教學反思

本次數學活動主要以遊戲為主體,利用幫鴨媽媽安排雞寶寶住下及摘蘋果比賽讓幼兒在遊戲中認識並掌握6的組成及分解,與以往教學活動相比較增加了趣味性,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達到了在遊戲中學習的目的。在後面的摘蘋果比賽中,充分的利用了小朋友喜歡競爭的心理,自已組裏的小朋友可以討論方法對不對,增加了幼兒之間的互動。就是在時間上掌握得不夠好,到後面小朋友為了爭第一都有點亂了,如果重新上一次的話,覺得應該設定好一個時間,在這個時間內哪一組的小朋友得出的方法最多獲勝,可以更大的激發小朋友的興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