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國小數學教案4篇

來源:文萃谷 2.81W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國小數學教案4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關於國小數學教案4篇

國小數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用整十數乘的口算算理及口算方法.

2.培養學生判斷、推理能力.

3.培養學生思維靈活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感受知識的內在聯繫的邏輯之美.

教學重點

用整十數乘的算理和方法.

教學難點

用整十數乘的算理.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口算:

153 182 125 144 162

252 352 323 262 254

1502 2802 2403 1606 2204

2.1403可以怎樣口算?

二、探究知識

1.教學例3

(1)教師出示例3的乒乓球掛圖,如下:

用紙蓋住最右邊的一袋,提問:

(2)這裏有幾袋乒乓球?每袋幾個?要求一共有多少個乒乓球,怎樣列式計算?學生回答後,教師板書: 59=45(個)

(3)接着露出蓋住的那袋乒乓球,提問:剛才有9袋乒乓球,一共有45個.再增加1袋,是幾袋?一共有多少個乒乓球?

指名回答,教師板書:510=50 師問:你是怎麼想的?

(因為9個5是45,45+5=50,也就是10個5就是50)

(5)反饋:

410= 610= 710= 910=

使學生討論後明確:一個數乘10,只要在這個數後面添一個0.

(6)類推:

1110= 1210= 2410=

2.教學例4:口算640

(1)出示投影,使學生明確:每盒有6個皮球,20盒共有多少個皮球?

(2)引導學生分組討論、交流,説一説自己的想法.

(每2盒是一摞,先求一摞是多少皮球;再求十摞有多少個皮球?

即2個6是12, 10個12是120.)

(3)反饋練習:1220= 3130= 1150=

(4)小結:用整十數乘,先用0前面的數與這個數相乘,再在所得的積後面添一個0.

三、隨堂練習

結合今天所學的新知識,我們來玩一個遊戲.聽要求,全體同學起立,手裏都舉着一張可寫數字的卡片,老師舉起一個算式,如果你寫對得數,就可以坐下來,請周圍的同學幫助和監督.好嗎?(如果最後還有站着的同學,請別的同學幫助找到答案.)

134= 432= 283= 2502=

530= 1230= 93+8= 86+5=

2120= 3420= 1170= 1250=

同學們都重新坐到了自己的位子上,説明大家都掌握了今天所學的知識,為了我們的`進步,給自己一個熱烈的掌聲.

四、全課小結

我們今天學習了用整十乘的口算乘法,大家通過乘法口訣,學會了乘數是整十數的口算方法,並找到了口算規律.課後大家可以互相比賽,練習看誰的口算最準確.

五、佈置作業

1、157+165 500-3422 (234+198)8

8(27-7) 246630 430-(216-198)

2、王老師買排球用了40元,買籃球用的錢數是排球的3倍.王老師買求一共用了多少元?

國小數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探索兩位數加一位數的計算方法的過程,理解進位的原理,能正確地口算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

2.通過操作實踐,培養學生的思維,初步建立一定的數感。

3.在探索和運用數學知識的過程中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產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1.使學生能正確地口算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

教學難點:

1.使學生理解進位的原理。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口算

40+5 56+40 18+30

32+4 20+73 5+61

43+20 7+62 4+53

32+10 50+22 20+35

默算,指名答。

指名説説32+4.7+62的計算過程。

2.我們已經學過了兩位數加一位數,可以將兩位數分成整十數和一位數,先算一位數加一位數,再和整十數相加。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兩位數加一位數。

二.探索新知

1.觀察畫面,提出問題。

(1)小紅.小強和小蘭是好朋友,他們正在一起玩數畫片的遊戲呢。

(2)從對話中你知道了什麼?你能提出哪些加法問題?

①小強和小紅一共有多少張?你會列式嗎?板書24+6

②小蘭和小強一共有多少張?誰來列式?板書24+9

③小蘭和小紅一共有多少張?怎樣列式?板書9+6

④小蘭.小強和小紅一共有多少張?怎樣列式?板書24+9+6

(3)哪道算式我們已經學過了?得數是多少?這節課我們重點學習24+6.24+9這兩道算式。

2.教學24+6。

(1)我們先來看24+6,24+6等於多少呢?我們用小棒來擺一擺,你打算怎樣擺,先擺什麼再擺什麼?請你自己擺一擺,想一想怎樣很快知道有多少根小棒?

(2)誰上來擺一擺?

先擺2捆加4根,再擺6根,4根小棒加上6根小棒等於10根,可以捆成一捆,和原來的2捆合起來一共有3捆,就是30根。

(3)那誰來説一説我們怎樣計算24+6?指名説,同座位互相説一説。

3.教學24+9。

(1)剛才小朋友學得真好,我們再來看看24+9,24+9等於多少呢?我們可以怎樣計算?我們也先用小棒擺一擺,怎樣擺?邊擺邊想想怎樣計算。

(2)請生上來擺一擺,並説一説計算過程。

①把24分成20和4,先算4+9等於13,再算20+13=33。

②把9分成3和6,先算6+24等於30,再算30+3=33。

③把24分成23和1,先算9+1等於10,再算23+10=33。

(3)這三種算法你喜歡哪一種?現在請你選擇你最喜歡的方法,把24+9的計算過程跟同座位説一説。小朋友在計算時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

4.觀察一下我們今天學習的兩位數加一位數,和以前學的有什麼不同?

5.小朋友,我們今天計算使把一個數分成兩個數後,先算一位數加一位數,和超過了10,那十位上的20就要變成30,30就要變成40,小朋友在計算時一定要注意。

6.剛才我們計算的都是兩位數加一位數,現在一位數放在前面,你會計算嗎?請打開書到第49頁,自己選擇喜歡的方法計算。生回答,並説説計算過程。

三.鞏固練習

1.想想做做1

(1)下面我們看着圖來計算兩道題目,題目有什麼要求?

(2)第1題你打算怎樣圈?為什麼這樣圈?我們先算什麼就把它們圈一圈。請你在書上圈一圈並計算出算式的和。

(3)交流第二題的圈法,並説説兩道算式的得數。

2.想想做做2

(1)學生口算第一組題,觀察一下這4組題,第一題和下面三題計算時有什麼聯繫?

(2)我們計算下面三題時都要先算4+8=12,所以個位上都是2,但是4+8=12超過了10,所以十位上30要變成40,50變成60,80變成90。

(3)你能用這樣的方法口算出另外兩組題嗎?

3.想想做做3

説圖意,要求圖書角原來有圖書多少本我們該怎麼辦?你會列式計算嗎?請你在書上列式計算並口答。生答。

4.想想做做4

(1)小力.小佳.小強來到了玩具店,小朋友們看一看都有哪些玩具,各是多少錢?

(2)小力買了一隻玩具熊和一盒積木,應付多少元?我們怎麼辦呢?生列式計算並口答。

(3)小強和小佳各買了什麼?他們分別應付多少元?請你在書上列式計算並口答。

(4)小朋友,你想買什麼?應付多少元呢?指名説,同座位説。

四.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

國小數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 通過實例觀察,瞭解一個簡單的圖形經過旋轉製作複雜圖形的過程。

2. 能在方格紙上將簡單圖形旋轉90°。

 教學重難點:

能在方格紙上將簡單圖形旋轉90°。

教學準備:

多媒體教學系統,卡紙,小三角形,90度扇形。

教學過程:

一、回憶舊知識、導入新課

教師:同學們,你們喜歡看大風車這個節目嗎?老師帶來(風車),你們喜歡玩嗎?(教師前後拉動,使得風車依次順時針,逆時針的旋轉)

提問:同學們,風車有時向這邊轉,有時向那邊轉,這兩個方向我們在三年級的時候叫做什麼呢?(順時針方向,逆時針方向)

(課件展示順時針,逆時針旋轉的圖片)

設問:我們看到風車旋轉的時候非常漂亮,那如果我們用一些圖形來旋轉的話,情況又會怎樣呢?(圖形器材展示出來)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圖形的旋轉(板書)

  二、創設情景,進入新課內容

在生活中,有各種美麗的圖案,但其中有很多圖案是由簡單的圖形經過平移或旋轉獲得。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一些,請欣賞!

(課件展示圖片)

教師:這些圖片有什麼特點呢?(由一個圖形經過旋轉變化而成的)

學生:漂亮,正方形,旋轉等等。

教師:取出一個大圖形,其中的一小部分放在黑板方格子上。你們看看,這個小圖形怎樣才可以變成上面的大圖形呢?

學生:觀察,討論,回答。

教師:進行旋轉,逐步展示簡單圖形經過旋轉後形成複雜圖案的過程。當然,每一次的旋轉,都要學生説説是什麼圖形繞着哪一點旋轉的?旋轉的角度是多少?

學生:O點,90度 ┈┈

教師:(課件展示兩個圖形各形成兩個大圖形的過程。)設問:還有其他什麼方法旋轉使得圖形變得漂亮?請同學們拿起我們的卡片和小圖形試試看。(目的在於讓學生動手操作,用順時針逆時針兩種方法旋轉得到大圖形)

學生:(分組,拿起表格,小圖形在桌子上試試看。)

教師:請同學回答,上來示範。(順時針逆時針兩種方法旋轉得到大圖形)讓學生分小組相互説一説旋轉的過程和旋轉時應該注意的問題。

學生:彙報旋轉時應注意的問題。(找准以哪個點為中心,旋轉的方向)

三、鞏固新知

1 本題主要是討論圖形的旋轉是圍繞哪個點的問題。然後再討論旋轉中心的問題。

2 本題主要是討論圖形的旋轉是圍繞哪個點的問題。此活動可以先讓學生獨立嘗試,然後再討論旋轉中心的問題。為讓學生體會到圖形旋轉前後的變化,可以先讓學生沿着三角形的邊把三角形描下來,接着以這個三角形的一個頂點為中心進行旋轉,最後説一説這個三角形是圍繞那一點旋轉的。

3 先請學生想一想,再根據要求進行旋轉操作,並把每次旋轉過程中所得到圖形描下來。接着討論從圖形1到圖形2,從圖形2到圖形4等旋轉的角度。

 四、小結

同學們的表現真的很不錯哦!

通過學習,本節課你學到了什麼?

把自己學到的知識和同學互相交流。

 五、課後作業

課本第54頁説一説的1題和2題。

板書設計)略

國小數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理解除數是小數的除法可以轉化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來計算的道理

  2、掌握除數是小數除法的計算法則,並能運用法則進行正確的計算。

 3、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

  教學重點:把除數轉化成整數後,利用除數是整數的除法來計算。

  教學難點:小數點的移動。

 教具學具:小黑板、卡片、幻燈。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口算:(卡片)

8.1÷34.84÷40.56÷43÷5

1÷80.75÷150.25÷50.045÷9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