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內瓦宣言心得體會

來源:文萃谷 2.64W

篇一:日內瓦宣言之入職宣誓大會感想

日內瓦宣言心得體會

當我成為醫學界的一員:

我鄭重的保證自己要奉獻一切為人類服務。

我將會給予我的師長應有的尊敬和感謝。

我將會憑着我的良心和尊嚴從事我的職業

我的病人的健康應是我最先考慮的。

我將尊重所寄託給我的祕密,即使是在病人死去之後。

我將會盡我的全部力量,維護醫學的榮譽和高尚的傳統。

我的同僚將會是我的兄弟姐妹。

我將不容許年齡、疾病或殘疾、信仰、民族、性別、國籍、政見、人種、性取向、社會地位或其他因素的考慮介於我的職責和我的病人之間。 我將會保持對人類生命的最大尊重。

我將不會用我的醫學知識去違反人權和公民自由,即使受到威脅。 我鄭重地做出這些承諾,自主的和以我的人格保證。

宣誓人:

日內瓦宣言是古代西方醫生在開業時宣讀的一份有關醫務道德的誓詞,伴隨着宣誓的結束,我正式成為一名醫務人員,心中無比的激動的同時也無比的彷徨,我很高興成為一名護士,但是我也很擔心,我能做好嗎?我會犯很大的差錯嗎?這一切的一切,都讓我很沒有安全感。隨着現在醫患關係的緊張,“7·28”日照市人民醫院醫鬧事件,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2起醫鬧事件等,讓醫務人員心中都充滿恐懼,有些醫務人員甚至上班帶辣椒水防身,上班就如同打仗,面對病人就如同與敵人對抗,面對這樣的醫療環境,讓好多醫務人員的覺得心涼。但是根據2011年我國衞生事業發展統計公報,截至2011年底,全國註冊護士總數為224.4萬人,比2005年增長了89.4萬,增長了66%,佔全國衞生技術人員總數的36%。我國每千人口護士數從2005年的1.06提高到了1.66,是我國曆史上護士數量增長最快的時期。護理隊伍的不斷壯大,説明儘管現在的醫患關係的多麼的緊張,仍有更多的人加入到醫療這個大家庭。

從2003年的非典,醫務人員一直在前線抗戰,堅守第一線,不怕苦,不怕累,只怕有更多的人民羣眾受到感染,其中,有讓人難忘的葉欣前輩,她是抗擊非典英雄模範,原是廣東中醫院急診科護士長,是該院護士長中最年輕的,在抗擊非典的戰場上她獻出了寶貴的生命,被評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之一併獲得了南丁格爾獎章。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全國各地的醫務人員都抱着一顆救人的心,一顆同是華夏子女的心,不怕危險湧向四川,為震災人民奉獻自己的力量,直到今天,江蘇崑山“8〃2”爆炸事故發生後,蘇州、南京、無錫、常州、南通、上海6個城市20家醫院全力救治傷員,這一切的一切,都讓身為醫務人員的我們覺得十分的驕傲與自豪。

作為一名新畢業的護士,我應該做好自己,謹慎嚴謹的對待每一件事,從我做起,減少紛亂,我們應該給予病人親人般的關懷,時刻了解他們的要求,滿足

他們的需求,為病員分憂。人們把護士喻為天使,我們帶着這頂特殊的白帽子,把天使的一身用潔白來譜寫,南丁格爾曾經説過:護士其實是沒有翅膀的天使,是真、善、美的化身,那麼我們就應該和患者多溝通,用微笑為病人服務,在於患者溝通時要講究語言藝術,把握説話分寸,通過得體的微笑,使患者感到關愛。我深刻地體會到給予病人親人般的關愛和關心,以及端莊的儀表,不僅能提高我們的護理質量,給患者增加戰勝疾病的勇氣,也使我們單調、枯燥的工作有了特別的意義!護士不僅需要較高的專業技術水平,還應善於和病人交流,能夠了解到有關疾病的健康知識,切實為病人解決實際問題,同時應尊重患者的人格,維護患者的權力,注重服務態度和服務質量的提高

讓我們來開創護理事業更美好的明天吧!

篇二:日內瓦宣言心得體會

被西方尊為“醫學之父”的古希臘著名醫生,歐洲醫學奠基人希波克拉底(Hippocratic)。希波克拉底(約公元前460至公元前377年),出生於小亞細亞科斯島的一個醫生世家,祖父、父親都是醫生,母親是接生婆。

公元前430年,雅典發生了可怕的瘟疫,沒過幾日,雅典城中便隨處可見來不及掩埋的屍首。對這種索命的疾病,人們避之唯恐不及。但此時就任希臘北邊馬其頓王國御醫的希波克拉底,卻冒着生命危險前往雅典救治,並撲滅了瘟疫。希波克拉底首先規範並實踐了醫生這個職業的尊嚴。在其後的2400多年中,每當人類面臨瘟疫災難的時候,總是有醫生的身影在前赴後繼地實踐着這一誓言。

當我成為醫學界的一員:

我鄭重的保證自己要奉獻一切為人類服務。

我將會給予我的師長應有的尊敬和感謝。

我將會憑着我的良心和尊嚴從事我的職業。

我的病人的健康應是我最先考慮的.。

我將尊重所寄託給我的祕密,即使是在病人死去之後。

我將會盡我的全部力量,維護醫學的榮譽和高尚的傳統。

我的同僚將會是我的兄弟姐妹。

我將不容許年齡、疾病或殘疾、信仰、民族、性別、國籍、政見、人種、性取向、社會地位或其他因素的考慮介於我的職責和我的病人之間。 我將會保持對人類生命的最大尊重。

我將不會用我的醫學知識去違反人權和公民自由,即使受到威脅。 我鄭重地做出這些承諾,自主的和以我的人格保證。

希波克拉底的誓詞原本供收徒宣誓所用,意指從醫者必須具備的思想品質、倫理道德和行為要求。希波克拉底的誓詞之所以能夠如此廣泛而久遠地流傳,就在於希波克拉底誓詞道出了醫學工作者思考和行動的價值觀和事業信念,起到了激勵、鼓舞、自勉、制約、衡量的作用。誓言在西歐流行2000多年後,1948年世界醫學會在希波克拉底誓言的基礎上制定了《世界醫學會日內瓦宣言》,明確指出病人的健康是醫務人員要首先關心、具有頭等重要地位的問題,醫務人員應無例外地保守病人的祕密,對同事如兄弟,堅持醫業光榮而崇高的傳統的職業道德準則。

篇三:醫患關係——《更好的世界》結合日內瓦宣言感想

日內瓦宣言中曾經説過“我職責所在,以及跟病人的關係,絕不容許宗教、國藉、種族、政黨政治和社會立場的干擾”作為一名醫生,生命無國界、無善惡、無貴賤一直是我們踐行的真諦不是嗎?在丹麥上學的瑞典小男孩Elias並無過失卻幾乎成為眾矢之的,被敵意包圍屢被欺負;經歷感情糾葛,處在離婚邊緣的Anton夫婦,相愛卻無奈彼此漠然;不堪母親罹患癌症去世的打擊,Christen心灰意冷,埋怨父親沒有盡力挽救;非洲大地飽受戰亂與疾病的侵擾,人民生活困苦??

現實總是不易而殘酷的,影片中的人物時常面臨着突如其來的艱難的抉擇,他們所面對的問題有時並不是瑣碎細微的,而是意義重大的,甚至關係到別人或自己的生命危險。Anton是一位常駐非洲的無國界醫生,當他面對着利用兇殘手段殺害無辜人民的惡勢力的求救,他該怎麼做呢?出自人道主義,他不顧受害者家屬的阻攔與誤解同意進行治療,但他提出了要求——必須從此撤離自己的武裝力量,不再傷害當地人民。從他治癒惡霸之後“無情”驅趕他的態度可以看出他治療的過程中內心壓抑的憤恨與職業的道德作了一場何其激烈的爭鬥。

Anton是寬容仁慈博愛一個成人,但Christen卻是一個涉世未深,簡單偏執的男孩,加上母親去世的打擊他變得更加偏激暴戾,在他看來以牙還牙,以暴制暴是最好的面對欺壓與威脅的方式。所以他才會聯合Elias策劃出一個個復仇的計謀,他認為只有表現得更強勢才不會有人敢欺負自己。

試想如果是我們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將如何應對?影片中有一個情節令人印象深刻,Anton因為制止別人的小孩與自己的小孩爭執而被另一個小孩的父親掌摑,Anton打算以理和解卻並未服人。孩子們對Anton沒有痛快地動手還擊表示不解。但Anton覺得無所謂,告訴孩子們自己並非害怕那個野蠻無知的人,只是不想斤斤計較冤冤相報何時了罷了。顯然孩子並不滿意這個回答,於是他們費心找到了那個人的工作地址勸服父親與其做個了斷。Anton為了證明給孩子們看報復並不是最好的方式決定前往,向對方説明了來意並指出了其行為的不對卻不料再次遭掌摑,但他毫無懼色,沒有還手也沒有退縮,在周圍人的勸阻下對方才停止動粗。孩子們大為震驚為何父親依舊沒有還擊,Anton則平靜地説“你們看那個傢伙就只會打人而已”。但孩子們心裏其實並未被説服,認為在野蠻粗暴面前文明講禮是行不通的,尤其是Christen他依然覺得那個人該受到點慘重的教訓才不會再胡來。

究竟報復與寬恕,哪個才是更好的解決方法呢?我想起了近年來不斷髮生的“醫鬧”暴力事件,難道我們要以暴制暴嗎?從我們所接受的教育和認識中,我們清楚世界要平穩地發展下去的確需要一種秩序,雖然這種看似不合理的秩序有的時候會“犧牲”某一部分人的利益,但為了大多數人及未來,這種“犧牲”是必要的。但人們心中的憤懣仍難以平息,質問道:那憑什麼自己就必須是被“犧牲”掉的那一部分呢?這並不公平啊。其實這種秩序的維護需要的是全部人的努力,總有人會“犧牲”不得不妥協折衷,但這只是暫時的,因為這也是輪流的,人人會有需要“犧牲”的那天。因為人性的弱點,人與人之間存在着各種衝突與矛盾,就像醫生和患者一樣,而且事情總是無法兩全其美的,所以如果從來沒有人肯妥協放棄自己哪怕應得的利益而咄咄逼人有仇必報,那這個世界就一定無法保持一定的平衡而繼續發展下去,人類的文明恐怕也早就泯滅了。人天性中的野蠻因子如果非要釋放出來而不是靠認知與理性剋制,這個世界就會陷入完全的黑暗與混亂,毫無希望可言。人也就失去了所謂人的高貴,靠着弱肉強食的機械模式生存,喪失了人在生活中傳承沿襲的相互謙讓寬容的珍貴品質,迷失不知何為生命的意義價值。

世界上沒有盡如人意的事,當我們的利益與現實情況產生分歧時,只有通過改變自己去尋獲更好的和諧解決的方式而非硬碰硬地暴力對抗最終只會兩敗俱傷,雖然改變自己很不容易僅憑一己之力效果也微乎其微,可是如果我們都不去嘗試,就不會有進步,又

何來更好的世界呢?人若是能在不公平中冷靜分析改變自己而不是蠻橫地泄憤傷害別人,在理解中找到更有意義的自我實現而不是埋怨報復,人的快樂和幸福也就來得更容易。

就像影片最後,Christen被Anton的以身作則示範寬容的力量遠大於報復以及Elias用自己的生命去拯救因復仇計劃而差點送命的一對母女的行為深深感動,放下了心中積壓的怨氣,認識到人性的多元化和人類情感的複雜性,找到了平和麪對無奈的現實的更好方式———寬恕,我相信醫生和患者也是一樣的,總有一天能夠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信更好的世界絕不止僅僅存在於想象中。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