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與合作心得體會

來源:文萃谷 3.12W

當我們備受啟迪時,心得體會是很好的記錄方式,這樣能夠培養人思考的習慣。那麼好的心得體會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交流與合作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交流與合作心得體會

交流與合作心得體會1

今天的職業素養課讓我認識到了,原來團隊合作是如此的重要,我們需要這種精神。

回望過去,才發現我們所走過的路上,正缺少這種團隊合作精神、為什麼會這樣呢,這都是我們自己所造成的,回想一下,我們在以前的路上,在學校所取得的成就,都是靠單打獨鬥取得的,不需要團隊合作,現在才發現,一直到現在,我們都是一個人。

可是人都不是完美的,都有缺陷和優勢,都有自己擅長的地方,而團隊合作就是彌補這一缺陷的方法、它可以調動團隊成員的所有資源和才智,並且會自動地驅除所有不和諧和不公正現象,同時會給予那些誠心、大公無私的奉獻者適當的回報。如果團隊合作是出於自覺自願時,它必將會產生一股強大而且持久的力量。

要想激發團隊的合作精神,前提條件是要先組織一個好的團隊。好的團隊決不是隨隨便便湊合在一起的烏合之眾,而是為實現一個共同的目標,按照必備的條件,經過嚴格的挑選而組織起來的精幹的團體。所以,確定團隊成員的特質,組織一個好的團隊,乃是激發團隊合作精神的關鍵和起點。

團隊成員的特質主要應考慮以下幾個方面:忠誠、能力、積極的態度、多做一點點的精神、信心、意志力。

你必須信任團隊的所有成員,彼此之間要開誠佈公,互相交心,做到心心相印,毫無保留;你要與團隊的每一個成員緊密合作,直到整個團體都能緊密合作為止;做好團隊成員之間的溝通和協調工作,使整個團隊像一台機器一樣,有條不紊地和諧運轉;只要能牢記以上原則,並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就沒有做不到的事情,團隊的合作精神就一定能激發出來!

交流與合作心得體會2

新課程理念下,合作學習這種課堂教學組織形式正在發揮着巨大的作用,深刻地影響着教師教學的方式和學生學習的方式的轉變。從某種意義上來看,合作學習在形式上已經成為有別於傳統教學的一個明顯特徵,使我們的課堂教學更加貼近新課標的要求。

一、合作學習的意義

現在評價一節課的優劣很重要的一個指標就是參與度,在合作學習的情境下,每一位學生都有機會處於羣體的中心位置。小組內處於劣勢的學生,由於能得到同伴的幫助,有了更好的轉化條件,學生們積極投入學習,課堂教學形成人人蔘與,個個主動思考的局面,為大幅度提高教學質量提供了可能。

同時,合作的意識與能力是現代社會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合作學習讓學生在小組討論時和完成分配的任務過程中,相互鼓勵。通過交往建立起和諧、民主的關係。在交流中使知識得到共享,在爭辯中使錯誤得到修正,在探索的過程中逐漸形成思想和方法,長期堅持合作學習可以使學生的合作意識、合作精神內化為一種個體心理特徵—合作品質。

二、小組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

合作學習的方式,明顯提出了學習本體的參與率,但是在實際的運用和操作中,又出現了些許令人擔憂的問題。

1、為了合作而“合坐”。小組合作學習本來是通過小組內的幾個成員分工合作,共同努力來完成一個學習任務的。但是在合作學習中,有些教師認識不到位,小組合作學習停留在表面形式上,為了合作而“合坐”。比如教師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做一道開放性的習題:給每個小組分發很多張有空白圖案的卡片,讓學生髮揮想像力,塗出有規律的美麗的圖案。學生每人塗出一張圖案,小組間的交流很少,基本上停留在獨立學習的層次上,沒有真正的討論和合作,沒有發揮小組合作的優勢,其學習結果也不能完全代表小組的水平。究其原因,教師沒有及時提醒和指導每個組的學生進行相互討論和交流,或者説這樣的內容需要小組合作嗎?其實,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關注很多深層次的問題,並不是同學們圍在一起坐着,就是小組合作學習了。

2、教師充當旁觀者,缺乏有效的指導。傳統的教學是學生圍着老師轉,老師唱主角,學生當聽眾。可是,如果合作學習組織得不好,也會出現小組中個別成員承擔大部分甚至所有的活動,而某些小組成員卻無所事事,形成“優生”挑大樑,“學困生”跑龍套的“假合作”學習。有的學生思維敏捷,語言表達能力強,常樂於表達不疲;有的學生反應較慢,又羞於開口,久而久之也就成了“收音機”,往往得不到獨立思考的機會,而是直接從好學生中獲得信息,致使困難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獲益比在班級教學中的.獲益還少。曾看到一位老師上課時,為了體現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讓學生小組合作測量書封面的長、寬各是多少,在釘字板上圍長方形、正方形等一些簡單的操作,結果一人在做,其他人在看。在這樣的課中後進生只是看着、聽着。想要達到生生互動、共同合作的目的那就更談不上了!良好的合作學習小組必須有老師良好的指導。由於學生的自控能力比較薄弱,如果沒有老師的指導,合作小組的學習必將是放任自流,流於形式的。

3、班級人數過多,不利於分組活動。我校班級人數一般都在50人左右,多者甚至達到60人,這給小組合作學習帶來一定困難。一般來講,班級人數在40人以下,比較容易分組且易於管理;人數過多,不好分組也不好管理。另外,大部分學校是按班級固定教室,這就給小組合作學習帶來很多不便。

三、解決問題的對策

1、處理好形式和目標的關係。單從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來説,其重要意義前面已有所論述;但是,不能光注重形式,更要注重學習目標的實現。任何教學組織形式都是為教學目標服務的,學生的全面發展也要通過多種教學組織形式來實現。老師的一切教學行為的出發點和歸宿都是為了學生個性的全面發展。小組合作學習除了讓學生掌握知識技能、培養合作的意識和能力外,還要培養學生探究的能力、健康的心理、良好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2、選擇好可供學生合作學習的問題和切入點。結合教材確定“合作學習”內容,既注意要有一定基礎性,又要有不同的層次性,提出的問題要能夠引起全體學生的主動思考,在學生需要幫助時引導合作,讓他們既準確又迅速地完成一個人難以完成的任務,體會到集體的力量;在每節課的重要環節學生具備一定的感性認識、小有收穫時引導合作,讓他們在交流中領略他人的思維策略與方法;出現了多種解題方法,需要交流共享時,引導學生小組合作,有利於學生感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與靈活性,從中受到啟發,學會理解他人,欣賞他人。

3、教師積極參與,掌握課堂合作學習的調控。教師的新角色,不僅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促進者,也應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與學生一起交流,為學生的合作學習起到榜樣作用。教師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教師應該參加到學生的學習討論中去,及時掌握學生學習的動向,教師既是學生學習的參與者,更應該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

4、重視提高課前預習質量。預習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到課堂效果,而預習是否主動也影響預習的質量。但是一些同學缺乏預習的目的性和自學性,課前不預習,到課堂上疑點重重,感到吃力。教師對學生預習要加強指導,使學生重視預習,掌握預習要領。

伴隨着新課程的推進,合作學習的意義愈顯重要。全班教學小組學習、個人獨立學習都是基本的課堂教學方式,其作用難以互相取代。我們要根據教學的具體內容合理選擇,要因學習進程與內容需要靈活安排,沒有必要每節課都組織小組合作學習。我們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摸索,使我們的小組合作學習實效更高。

交流與合作心得體會3

俗話説“一隻螞蟻來搬米,搬來搬去搬不起,兩隻螞蟻來搬米,身體晃來又晃去,三隻螞蟻來搬米,輕輕抬着進洞裏。”螞蟻之所以能把米搬進洞裏,是因為團隊合作的力量,正所謂“團結就是力量”。而且團結説明在這個團隊裏的每個人都有共同的目標,團隊具有目標一致性,從而產生了一種整體的歸屬感,正是這種歸屬感使得每個成員感到在為團隊努力的同時也是在為自己實現目標,以此同時也有其他成員在一起為這個目標而努力,從而激起更強的工作動機,所以對於目標貢獻的積極性也就隨自己油然而生,從而使得工作效率比個人單獨時要高。

材料中的三個和尚正是有一個共同的目標。他們想讓這個寺廟變得香火鼎盛。於是他們各自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在他們的共同努力下,寺廟變得香火鼎盛。但是在三個人的爭功下,都各自覺得是自己的努力是使寺廟變得香火鼎盛的原因,各不相讓。於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所在的寺廟又變得和以前一樣了,沒有香客了。這是為何呢?他們造成這樣的原因和“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的原因很相似,因為“三個和尚”是一個團體,可是他們沒水喝是因為互相推諉、不講協作。這個寺廟的三個和尚在自己各自的努力下使寺廟變得香火鼎盛,但是在這個情況下他們卻在各自爭功,並沒有看到其實對方也付出了很多的努力,能夠得到很好的結果是在團隊共同的努力下得到的。一個團體,如果組織渙散,人心浮動,人人自行其是,甚至搞“窩裏鬥”,何來生機與活力?又何談幹事創業?在一個缺乏凝聚力的環境裏,個人再有雄心壯志,再有聰明才智,也不可能得到充分發揮。所以這三個和尚最終會失敗。這三個和尚的團隊在我看來根本不能算是個團體,因為真正的團體應該具有這些:共同的目標、很強的凝聚力。而這三個和尚團隊的關鍵在與他們各自為政,缺乏凝聚力,根本不能看到別人的長處,在一個團隊裏應該合作,揚長避短。達到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這樣的團隊就會是成功的團隊。他們應該有合作,而並不是一味的爭辯各自的功勞和貢獻,這樣的人心浮動,只會使原本很好的團隊變得分裂。而且他們應該明白這個寺廟變得香火鼎盛的原因不是隻有一個人的功勞,他們應該做好自己的工作,並且應該好好的溝通,因為溝通對於團隊之間也是非常重要的。團隊中進行溝通,才能解決團隊內部的矛盾和問題。

由此可見團隊的重要意義,而且要形成很強大的額團隊就要有很強的凝聚力和良好的溝通。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