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會活動心得體會(通用21篇)

來源:文萃谷 1.85W

我們有一些啟發後,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那麼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書會活動心得體會(通用21篇),歡迎大家分享。

讀書會活動心得體會(通用21篇)

讀書會活動心得體會 篇1

讀書,讓我們得以心靜如水,開闊視野,豐富閲歷,益於人生。古人就有“博百家所長,為我所用”的讀書情懷。

自開展“樂讀尚學,書香長安”讀書月活動以來,我能和單位班子成員及幹部職工一起積極參加讀書活動,作為一名參與者與組織者,我受益匪淺,並且對讀書有了更多的感悟。

作為一名參與者,在本屆“讀書月”活動當中,我利用工作之餘點滴時間,通過閲讀委領導推薦的《捨得》這本書,使我視野開闊,知識增長,文化生活活躍。使單位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而且能使我的閲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乃至心理素質都得到鍛鍊和提高。

《捨得》開卷明義:舍,看起來是給別人,實際上是給自己。給人一句好話,你才能得到別人回你的一句讚美。也就是寧波大學張沂南老師所説的:予人玫瑰,手留餘香。

舍,得二字,在如今人的眼裏,舍是付出,是投入,得是收穫,是回報。捨得是一種領悟:有舍才有得,有得必有失;捨得是一種思想境界:舍小我,得大我;舍小家,得大家;捨得是一種大智慧:孰舍孰得,是大智慧者在洞悉了大勢所趨之後的智慧抉擇。避重就輕就是捨得的體現,捨得的過程其實就是人在做的選擇題,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最終獲得的更多。

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不求任何事都稱心如意,應有所取捨。要學會從得到中失去,從失去中獲得;把失去當成一種致富哲學,把上一次失去當作下一次得到的起點,捨棄是一種智慧,也是一種境界,懂得捨棄的人往往會有大收穫。“得”是一種本事,“舍”是一門哲學。沒有能力的人得不足,沒有決心的人捨不得。通過閲讀這本書,不禁讓人感悟,捨得真誠,才能與坦誠相待的朋友相遇;捨得大度,才會讓自己交到更多的朋友;捨得微笑,才能得以回報一張張笑容的臉;捨得名利,才能靜下心順其自然體味人生悠然自得;捨得安逸,才能聞雞起舞迎向輝煌。

人生在世,有許多東西是需要不斷放棄的。古人云:無欲則剛。這其實是一種境界,一種修養。沒有太多的慾望,就會活得更加簡單,更加灑脱,更加自由。在滾滾紅塵中,我要懷一顆平和心,擋住各種誘惑;做一件平常事,學會放棄許多;當一個平凡人,簡簡單單生活。在得與失之問做出正確的選擇;拿起該拿起的,放下該放下的。

作為讀書月活動的一名組織者,讓我更加認識到堅持讀書的重要性,在我們的一生中之所以能不斷提高,與其始終如一的學習是分不開的,所謂活到老學到老,莊子説,吾生也有涯,而知無涯。知識是沒有窮盡的,堅持學習讓人始終處於不敗之地。反之,沒有知識的不斷補充和積累,人便會落後於時代。歌德説過,誰落後於時代,就將承受那個時代所有的痛苦。特別是在現今知識爆炸的年代裏,不能快速的學習新的知識便會被時代所淘汰。

讀書可以讓我們站在更高的高度來看問題,從而少犯錯誤,少走彎路。牛頓説過他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是因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科學巨人的虛懷若谷自然值得我們學習,我們還可以從中學到更有價值的東西。書籍對於整個人類的關係,好比記憶對於個人的關係。書籍記錄了人類的歷史,記錄了所有的新發現,記載了古今歷代所積累的知識和經驗。只有認真的學習前人的經驗和理論,才能在一個更高的高度上來看問題,不再犯同樣的錯誤。書本是智慧的結晶,是他們研究的成果和生活的體現,通過讀書,來向他們的學習,發現對自己有用的東西。在前人經驗的基礎上來不斷的完善自己,大大的促進了個人的成長。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這樣説,人類社會的延續和發展,也是這樣來實現的。試想,如果每個人都是從頭開始,那麼,無論多麼偉大的人,做出多麼大的貢獻,人類社會最終還是在原地踏步。讀書開闊人的視野,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本中的知識可謂是包羅萬象,他能拓寬我們的視野,讓我們的知識更全面。從而能夠更深刻的思考問題,事物的發展都是相互聯繫的,現代的許多實踐都證明了各種信息的相關性,如果只知道一個領域的信息,必然會有礙於自身的發展,掌握更多方面的知識,才能使未來的不確定風險降至最低。

讀書有助於我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人生來無善亦無惡,關鍵是正確的引導。在人的成長過程中,有一位良師益友就能起到很積極的作用,書本就是這樣的一位。一本好書就如一個好的導師,它能教你如何做人,做一個於己於社會都有用的人。書籍能安慰我們的心靈,使我們擺脱悲哀和痛苦的羈絆;書籍可以使枯燥乏味的歲月化為令人愉快的時光。書必將各種信念注入我們的腦海,使我們充滿崇高的歡樂和思想,從而使我們入神忘情,靈魂昇華。

我希望能把樂讀尚學的宗旨作為一項習慣保持下去,在單位中形成一種多讀書,讀好書,終身讀書的氛圍,讓知識不斷的充實自己。也希望讀書活動可以成為一個改變奶牛育種中心,改變我自己的新起點,可以讓我們從中得到一分收穫。最是書香能致遠,腹有詩書氣自華。讓我們堅持閲讀,在書海中倘佯;讓我們善於讀書,充實我們的知識;讓我們讓我們與書為友,常伴左右。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只有好好學習,才能天天向上。

讀書會活動心得體會 篇2

我願做那星星之火,美麗着自己,照耀着別人。

我只想説,我們是教師,我們有義務推動周圍的每個人讀書,但同時我們也是家長,如果你沒有推動自己的孩子去讀書的話,很難説能夠成功推動其他人的讀書活動。

因為有了推動女兒讀書的成功經驗,我就經常拿來説事,跟我的同事説如何激發孩子的讀書興趣,跟我的學生説如何讀好一本書,跟我的家長説如何與孩子同聊一本書,跟我的朋友説如何做孩子的讀書榜樣。

如何為推動讀書找一個合適的抓手呢? 20xx年底,在我的倡議下,準備舉辦學校讀書節,以此來推動教師、學生、家長的系列讀書活動。經過長時間的醖釀和反覆論證,將學校讀書節定名為“春雨”,20xx年3月16日首屆春雨讀書節開幕,《讀寫月報》也與之同時誕生,每年參加區裏的校報評選我們都是一等獎。20xx年夏天,市教科所的張慶林老師看到了我們的《讀寫月報》萌生了在淄博教科研網上開闢“素質教育大展台”的想法,於是我們校報內容被搬上了第一期素質教育大展台。

身為主抓學校讀書活動的教學管理幹部,學校每月一次的“讀書論壇”都是我來主持,幾年來,以身作則,率先垂範,做老師和學生的讀書榜樣,年年被評為“書香教師”。曾代表學校先後去高青、沂源、德州等地介紹學校讀書活動開展的情況,受到高度讚譽。為了讓讀書看報成為師生生活的常態,除了讀書節的系列活動,我還倡議成立了“教師讀書俱樂部”,展開讀書沙龍和讀書論壇。

為進一步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我設計了《課外閲讀足跡卡》和讀書排行榜展示學生的課外閲讀成果,面向全校推廣,為此,指導班級也相應成立考評小組,5-6人組成,每讀完一本書,要由老師或者至少2名考評小組成員從書中選出5個左右的問題進行測評後,填寫好足跡卡,然後方可將小條貼到排行榜上,設置“閲讀習慣銀行”,貼上一張小條可為銀行儲蓄2分,在視分如命的孩子們面前,閲讀的興趣高漲起來。

與此同時,根據學校實際情況,我積極引導書香家庭建設,在班級成立了“家長讀書俱樂部”,向家長推薦書目,鼓勵他們記筆記,寫教子日記等。大部分家長積極參與,並影響、帶動和指導孩子讀書。設置親子閲讀開放日,進行課外閲讀指導,讓家長通過現場觀摩,清晰瞭解孩子的學習軌跡,以便在家可以更加有針對性的指導。組織親子閲讀沙龍,為家長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家長的交流可以是有準備的,也可以是即興的。讓家長們互相推薦書目,交流讀書方法和心得,他們在沙龍上各抒己見,並通過這樣的交流互相學習,給學生極大的影響和促進。

讀書會活動心得體會 篇3

在悶熱的夏天,我們即將迎來又一個暑假。在期末全面總結的同時,我利用業餘時間不斷為自己“充電”。做到“四多”:

1、多看本學科的核心刊物,因為它代表本學科的最高、最先進的學術水平,有利於教師把握本學科的前沿動態。

2、多看一些與本學科相關的刊物,如本學科的教育心理學、文化教育、藝術書籍等等。通過多學科新理論、新技術的移植轉換成本學科的教育成果。多看本學科有關的專著、教材,因為這些專著和教材具有指導作用。幫助我們教師把握教學方向,俗語説的好,它山之石也能攻玉。

當我打開了那本乳白色封面的《好教育好人生》,拜讀後輕輕合上。然而我的心卻不能隨書頁的合攏而平靜,我的腦海中彷彿是一片寬闊的海洋,肖川作者在平靜的海面上投入一塊石頭,擊起了層層漣漪,向外擴展久久不能平息。而緊緊抓住我的是那一句樸素而卻又有粘合力的話語:“真正的教育只能建立在尊重與信任的基礎上,建立在寬容和樂觀的期待上。真正的教育存在於人與人心靈距離最短的時刻,存在於無言的感動之中。”

這是一本寫給“教育者”的書。它的大部分章節都是從教育教學中存在的現象入手,然後分析其弊端,並給出瞭解決問題的方法,即作者理想中教育。他道出了教育成功的前提,也點明瞭許多人失敗的根源。它像一盞明燈,為我的教育導航。從中找到了不斷完善自己的金鑰匙。

一、不斷反思中能積累智慧

人們常説:一個善於思考的人就是一個充滿智慧的人。我想,只要我們回過頭來用理性的眼光審視自已,我們就可以透過瑣屑和繁雜逐步找到事物的本質規律,就能少走彎路。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加涅指出,人類有一種特殊的智慧叫 “認智策略”,是對內解決問題的智慧。這是一種高級智慧和意識活動,即反思智慧和自我批判意識,這是使人“通向天堂、成為天使”的正確途徑。反思就是行為主體對自身既往行為及其相關觀念自覺進行異位思考的認識活動。反思不同於一般的回想或回憶。美國教育心理學家波斯納説,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隻能是膚淺的的知識。

我知道了這樣一個道理,成長=經驗+反思。所以,在平時的工作中,我都有能進行很好的反思,總結工作中的得失,讓反思成為一種習慣。就如肖川教授所説“用真誠的文字,將平淡如水的歲月定格為永恆”,讓生命在習慣的累積中愈發凝重與雅緻。古人説:“汝果欲寫詩,功夫在詩外”。我想,肖川教授的文字及其所承載的思想對我們的影響也遠在“教育”之外。

二、聯繫實際教學中寫作能形成智慧

教育的反思缺不了寫作,感悟、經驗、研究等等讓它形成文字,讓它形成理論。我在教學中也不斷反思,經常思考,在與學生共同的學習之中不斷積累並寫下一些體會,我覺得就是智慧形成的過程。沒有反思、沒有寫作,就沒有積累,那麼智慧又從何而來?

在實踐中不斷對自己的教育教學進行研究、反思,對自己的知識和經驗不斷進行重組,形成在研究狀態下的職業生活方式,才能適應新的變革,從容面對新的挑戰,實現從經驗型教師向專家型教師的轉變。總結成功經驗,無疑有一個共自覺的、主動的、堅持不懈的寫教育隨筆。

智慧的形成是一個大量讀書、不斷反思、不斷積累的過程,在領略肖川教授的《好教育好人生》魅力的同時,我們也應該對照自己的教育智慧與真情進行一番錘鍊與昇華。當我在與學生一道探究的時候,我們的教育才能在堅守與創造中向着理想的彼岸始終不斷走向前去。尤其在我的教學之中更是這樣的!

《好教育好人生》一書,讓我們讀懂了教育,也讓我們讀懂了人生。也許我們教師這個角色太小不起眼,擂不動那驚天大鼓,但我們可以時刻準備着,以智慧守望理想、以真情堅定信念,去追逐生命的完滿、去求索教育的真諦。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把肖川教授《教育的智慧與真情》一書讀懂,讀到心裏去啊!這就是我最大的感悟。

最後,我想用摘取的教師誓言來激勵自己,那就是愛生如子,愛校如家,愛學如痴。做學生人生髮展的有效引領者;做教育改革和學校發展的主動參與者;做終身學習的積極實踐者。我會勇敢面對各種困難和挑戰,與同事攜手向前,踐行學校核心價值,為打造建國國小優質校,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讀書會活動心得體會 篇4

這個暑假,我拜讀了由趙國忠主編的《教師最需要什麼——中外教育家給教師最有價值的建議》一書。全書從“教師人生最需要什麼、教師職業最需要什麼、教師教學最需要什麼、教師教育最需要什麼”四個方面,以中外教育家的經典經驗和思想之精華,充分闡述了教師最需要的是從認識自我、發現自我、發展自我、創造自我和成就自我中獲得幸福和快樂!

在第一部分“教師人生最需要什麼”中,中外教育家給教師最有價值的建議共十五條,其中第十一條是:把小事做好。我深知,教育教學無小事,事事要盡己所能!當我讀到本書的第三十七頁案例分析的末尾處“……別人不願意做,你就多做,別人不願意付出,你就多付出,那麼成功的機會肯定會多些。”我的腦海裏浮現出許多如書上例舉的周邊的人和事,這段話更激勵着我一如既往地勤奮學習、努力工作、無私奉獻!在學習了第十二條建議“教師,要有敏鋭的觀察力”後,反思自己對所任教班級學生的觀察。我深知,現在所教育教學的對象年齡小,更需要我向朱鵬飛老師那樣細心地觀察學生,逐漸學習把握那些看似微不足道但又無比重要的細節,探索隱蔽在細節中的本質。

在第二部分“教師職業最需要什麼”中,中外教育家給教師最有價值的建議共十二條。對照自身,我再次認真學習了其中的兩條建議:

1、習慣“研究”自己。要提升自己的素質、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深感研究自己的重要性。新學期即將來臨,我想要研究自己,首先要向身邊優秀的同事那樣,讓進行深刻的自我反思成為一種習慣,尤其要一如既往地認真做好日常的教學反思工作,通過反思及時調整,解決具體問題的策略和方法,從而在實踐中增強自己的教育智慧,促使自己得到較快的成長和發展。

2、學會規劃自己。英國着名教育家培根曾説過:“敏捷而有效地工作,就要善於安排工作的次序,分配時間和選擇要點。只是要注意這種分配不可過於細密瑣碎,善於選擇要點就意味着節約時間,而不得要領地瞎忙等於亂放空炮。”每天我總會回顧一下自己一天的工作情況,想想哪些地方還需努力,若下一次再處理類似的問題可以採取哪些更合理、更有效的措施,讓自己今後少走彎路,擠出更多的時間思索、學習。

在第三部分“教師教學最需要什麼”中,中外教育家給教師最有價值的建議共二十一條。在這部分的眾多案例中,着名特級教師竇桂梅老師執教的《晏子使楚》一課的精彩教學片段,至今讓我記憶猶新。竇老師的經典案例讓我再次讀了讀這條建議:豐富你的課堂表情。是呀,我面對的是國小生,我的表情是開展學習活動的晴雨表,應該像竇桂梅老師那樣,不斷豐富自己的課堂表情,如書中所説“豐滿我的指揮棒(表情)”“永遠給處於冬天的幼兒一個微笑”“讓自己的表情從心靈深處長出來”,努力讓自己的表情成為最直觀、最富有生機、活力,最有魅力的教具,把不斷豐富自己的課堂表情當做專業能力來建設。

在第四部分“教師教育最需要什麼”中,中外教育家也給出了二十一條有價值的建議。美國教育家弗萊德米爾·維阿杜説:“教師教授的最高藝術就是懂得如何引導。”書中建議教師“要引導學生相互欣賞”。雖然我所面對的是一羣國小生,可我在日常教育教學中,也該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學習相互欣賞。在讀完案例分析後,我想,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更注重引導學生,欣賞其他學生平時表現出來的良好行為、習慣,對於學生點點滴滴的進步予以充分肯定,使所有學生一同進步,共同提高。

教師到底最需要什麼?我作為一名教師到底最需要什麼?我想,作為如今這個新時代教師的我,遠不止中外教育家給我們提出的那些要求,我需要努力的方面真的很多!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我會一如既往地不斷反思、勤奮學習、努力工作,爭做一名合格的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崗位上默默地散發着自己的光和熱!

讀書會活動心得體會 篇5

一個飽讀詩書的人,學識就淵博,書讀多了,就有真才實學,有了真才實學,他就與眾不同,是什麼不同呢?是氣質,是修養,是人品,是渾身流溢的書香味。“胸藏文墨虛若谷,腹有詩書氣自華”,這就是愛讀書的人的寫照。

愛讀書的人,不管走到那裏都是一道美麗的風景。他可能貌不驚人,但他有一種內在的氣質:幽雅的談吐超凡脱俗,清麗的儀態無需修飾,那是靜的凝重,動的優雅;那是坐的端莊,行的灑脱;那是天然的質樸與含蓄的混合,像水一樣的柔軟,像風一樣的迷人,像花一樣的絢麗……。

讀書是人的立身之本。對於書,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品味,不同的品味會有不同的選擇,不同的選擇會得到不同的效果,因而演繹出一道人與書的風景線:

有的人,讀書是為了獲取知識,增長才幹,他們比較注重思想性強、有哲理、有深度的書。書提高了他們的人生境界,使他們生活得很充實。這樣的人本身就是一本書,一本耐人尋味的好書;

有的人,讀書是為了愉悦身心,陶冶情操,他們喜歡讀唐詩宋詞,讀古今中外優美的散文,在悠哉閒適中修身養性,鑄就淡泊平靜的一生。這樣的人像似一首詩,清新素淨,可愛可敬;

還有的人,讀書只是一種娛樂和消遣,或者只是附庸風雅,他們熱衷於纏綿悱惻的言情故事和影星、歌星名人的花邊新聞。他們比較實際,有點兒俗氣,但好在他們畢竟讀點書,能通曉一些事理。

喜歡讀書的人,學歷可能並不高,但他一定有文化修養。有文化修養的人大都知書達理,處事冷靜,善解人意;

經常讀書的人,一眼就能從人羣中分辨出來。特別是在為人處世上也會顯得從容、得體;

經常讀書的人,一般不會亂説話,言必有據,而每一個結論會通過合理的推導得出,而不是人云亦云,信口雌黃;

經常讀書的人,他們有高智商,做事會思考,恰到好處地應對未知;

經常讀書的人,他們能把無序而紛亂的世界理出頭緒,抓住根本和要害,從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科學地拒絕盲目;

經常讀書的人,他們做的每一步都是深思熟慮過的,很少犯錯誤。這些都是平時乏讀書的人所欠缺的。

愛讀書的人都很美,有些愛讀書的人還美得別緻:

因為他愛讀書,足以怡情,其怡情,最見於獨處幽居之時;

因為他愛讀書,足以博得精彩,其精彩,最見於高談闊論之中;

因為他愛讀書,足以長才,其長才,最見於處世判事之際。

一個崇尚知識的社會陽光燦爛,一個熱愛書籍的民族活力永駐,一個善於引導讀書的學校寧靜和諧,一個勤於閲讀的人生絢麗多彩。讀書直接促進着一個人的成長進步,讀書拓展着一個人的人生寬度,讀書涵養着一個人的精神氣質。我們幾乎可以説,讀書是萬能的,不讀書是萬萬不能的!朋友們,讓我們都捧起書本,讀書吧!用一顆豁達的心去讀書,才能體味書中的`微妙之處,汲取書籍中的養料。一本好書,相伴一生。世界上最動人的皺眉是在讀書苦思的剎那,而最自然的一刻是在讀書時那會心的微笑;人生最大的淒涼,莫過於退休的時候才猛然發現自己還沒有認真地工作過,而最大的悲哀,則是臨去的剎那才發現自己從未與書交過朋友。

最庸俗的人是不讀書的人;最吝嗇的人是不買書的人;最可憐的人是與書無緣的人。人不是因為美麗而可愛,而是因為可愛而美麗。我相信愛讀書的人都是美麗的,我喜歡讀書,我更喜歡愛讀書的人!我讚美你———愛讀書的人!

讀書會活動心得體會 篇6

新時代,隨着信息時代的迅速發展,知識經濟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學習化社會的開始出現,時代的要求越來越深刻地突顯經濟和社會對教育的需求。分析現在,我們不得不反思我們已有的觀念,在繼承和發揚了寶貴經驗和自身優勢的基礎上,深思自己的觀念和自身素質與新形勢的要求差距有多大?這就要求我們通過不同形式的學習和反思改進自己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下面根據自己工作了解的幾個問題,談一下新學年的幾點工作想法:

一、注重學校管理隊伍素質的提升

“要求別人容易,要求自己難”,作為學校的管理者,要處處以身作則,強化自身素質,時時事事做師生的表率。在以制度管人的同時也要以制度管自己,增強自己的崗位意識、學習意識、大局意識、服務意識、責任意識、質量意識和創新意識。

學校管理人員是學校的一支重要的隊伍,是各項工作開展的具體實施者和督促者。因此應及時更新教育思想和觀念,不斷參加各項培訓和自學。同時還要培養自己善於協調的能力。學校各項工作開展的過程中,管理者之間、管理者與教師、教師與教師、教師與學生之間,因各人所在角度不同、觀點不同,所導致工作上、學習上的一些衝突和責任,就需要管理者善於發現問題,及時調解、協調解決問題。 管理者還需要善於應用激勵手段,給師生鼓勵加油,讓全體師生鼓足幹勁,團結協作,共同發展。

二、注重教師隊伍素質的提升

教師是學校各項工作的具體實施者,他們自身素質的高低決定着學校教學質量的高於低,就目前劉樓國小教師的情況而言:

1、50歲以上的大部分老民師和部分中青年教師,對新的教學理念理解不到位,只注重學生學習情況,不注重學生的終生髮展,在知識傳授過程中,形成“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以書本為中心”的教學思路,讓一部分天賦較高、勤奮刻苦的學生掌握了較為紮實的科學知識,卻忽視了大多數學生的需求和興趣,忽視了學生的個性特徵、個性差異,不能真正做到在傳授科學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創新、求實、獻身的科學精神;

2、一小部分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只注重自己應享有的權利,而不能充分履行自己應盡的義務,把名和利當先,而把學生的終身發展和學校的整體發展至於身後;

3、大部分教師現代課堂教學手段欠缺,只能以書本言傳身授,不能運用課堂多媒體進行教學。

因此,教師隊伍需在“德”與“能”等方面進一步提高,以適應新時代的教學要求。

三、注重學生終身發展

注重學生的終身發展,要求我們學校教育“既要育才”、“更要育人”,這就要求我們學校要建立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的個體能力養成以及思想品德的形成。在教與學的溝通過程中,讓教師開發出多形式的“有效教學”課堂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整體性、開放性、實踐性、生成性等觀念和能力技能。

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應要求教師目中有學生,充分尊重學生,視學生為具有主觀能動性的個體,相信學生的潛能,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倡導教師發揚教學民主,營造寬鬆的教學氛圍,創設能讓學生展示個性的舞台,培養學生的自主性、獨立性,引導學生形成創造思維,具備創新能力和精神,使學生真正成為一切教育活動的主人。

四、注重學校各種規章制度的科學性、公平性建設,達到以制度管人,以獎勵激勵人。

學校常規管理的目的是維護學校良好的教育教學秩序,使全體師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而習慣的養成需要科學的公平的制度和一定的養成“時間”,並要有一視同仁的嚴格要求,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全體教職工才能自覺地遵守,從而形成自然有序的工作氛圍,因此學校的各項工作制度和獎懲辦法,均要在爭取教師、學校管理者的意見後,經教代會研究通過後才能有效的執行,在執行過程中人人平等、獎罰分明。

總之,學校的工作要求,隨時代的變化而變的越來越高,作為學校工作的管理人員,自身素質有待進一步提升。因此,加強自身學習和借鑑別人的管理經驗,提高學校管理水平,是自己的必經之路。

讀書會活動心得體會 篇7

轉眼孩子學完拼音了,以往的《日有所誦》不再需要媽媽或爸爸在旁邊提示一些沒學過的拼音組合。正有些“失落”時,邱老師在班級裏開展了親子閲讀活動,相信這個活動不僅能讓孩子愛上閲讀,也會讓班級融為一個書香常漫的整體。而我們這些疲於家事勞煩或工作壓力的家長,在每天入睡前,可以試着關掉電視,暫離網絡,靜下心來,傾聽孩子的心智成長,領悟字裏行間那些讓自己和孩子一起共鳴的童真童趣。

剛開學,按照邱老師的推薦,我給劉騰謙買了本《全閲讀》。可以説封面上的一句話抓住了我的心:全面構建兒童的閲讀體系和精神世界。由於自己在孩子幼兒園階段沒有去教他認字,那時的親子閲讀差不多就是講故事。現在上了一年級,隨着學習拼音的進度,在講故事之前,會給他一個“交換條件”,在指定的一頁故事上找到認識或會拼讀的十個字,才答應給他講故事。孩子會很興奮地去尋找認識的字,還“抱怨”我以前不教他認字,説班上的朱笑語同學都認識2000多字了,可以為大家讀《一年級的小蜜瓜》了。

記得剛開學不久,我給他挑選的故事是《上課非常好玩》。一開始他好像不是很想聽這個故事。當我告訴他上課的學生都是哪些可愛又淘氣的小動物時,他就很高興地開始“尋漢字覓拼音”了。當知道上課的老師叫哇嗚時,他問我哇嗚是老虎還是狼。當得知是狼時,又問小動物們為何不怕被狼吃掉呢?在欣賞了精彩的故事同時也明白了,”壞人”也可以改正錯誤的,也需要好朋友。《小狗熊乘火車》也是他喜歡的故事。

轉眼,拼音全部學完了。以前回家都是複述邱老師上課時給大家講的《小蜜瓜》。現在可以藉助拼音自己閲讀書籍了。同桌也是男生,就買了本《小豌豆》,準備看完後和同桌交換看。本來也想買本《小蜜瓜》的,想到“書非借不能讀也”就罷了。記得看到小豌豆準備坐320路公交車自己去上學時,他告訴我小區裏一位六年級的哥哥就自己騎車去上學,希望自己快長大。看到第五章的插圖上有小豌豆大哭的樣子,他就很想知道小豌豆為何會哭。可以説他是帶着對小豌豆的同情去閲讀這節故事的。當看到布隆因為飢餓炎熱而中暑時,我告訴他為何早餐要多吃一些,他以後的早飯果然比以前吃的多了。萬物都互相效力,在共同閲讀時把生硬的管教變得温情。

邱老師把誦讀《日有所誦》作為每天作業的一部分也是很好的。在體驗大聲讀出或背出那些音韻和諧,朗朗上口的語言素材時,我們做家長的彷彿也再次回到往昔的孩童時代,並加倍感恩生活,感恩孩子還需要我們大手的牽引。想到當他認為自己有足夠能力去獨自開始閲讀之旅而不再需要我們時,我們應該會很懷念這段共同閲讀的時光,就象在他褪去童聲後,特別想念他曾經奶聲奶氣的聲音。因為這一點,我們會更加的珍惜親子閲讀的每一刻,融入“琅琅書聲,朗朗乾坤;花的事業,根的工程”的美好光景中。

讀書會活動心得體會 篇8

莎士比亞説過“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讓我們最美的時光遨遊在書的海洋吧!

在今天,我們開展了少年正是讀書時活動,這次活動主要告訴我們要珍惜時間好好讀書,活動也策劃的十分有趣。

想必大家都讀過《哈利·波特》吧!這本書告訴我們要堅強、勇敢、團結、不怕困難,也正是因為我們這組的不團結造成了活動方案的糟糕,和我們都不願吃虧的心理,也因經驗不足種種原因我的策劃失敗了。但看了別組的策劃也讓我增長了見識,同時也告訴我們要團結一心,合作分工,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

從活動流程來説,活動的連接過渡非常好,很好的調動了同學的積極性,爭取讓所有同學參與去説、去講、去展示自己。活動設計合理,但是現場十分吵雜,不是很安靜,秩序不是很好。有時活動期間甚至出現同學之間在活動中小打小鬧影響他人。

在擊鼓傳花中由於會場的吵與有些同學的不守規則導致主持人傳了過來,但紅領巾依然在同學之間投來投去,剎不住車,即使剎住了但也會逃避背古詩。

活動的尾聲,由崔老師來點評,這時教室裏安靜了許多,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崔老師,崔老師點評到:“雖然今天的活動畫上了一個句號,但是我們的讀書活動一刻也不能停。”是啊!毛澤東説過“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以一曰不讀。”

讀書會活動心得體會 篇9

記得第一次看《平凡的世界》這本小説還是在讀高三的時候,那時候作為天天埋頭苦讀,面臨大學聯考的學生來説,看小説也變成了一種奢侈的享受。我從同桌的一堆課本中翻到了這本書,翻開書的第一頁,看到的就是這樣一段話:“1975年的二、x月間,一個平平常常的日子,細濛濛的雨絲夾着一星半點的雪花,正紛紛淋淋地向大地飄灑着。時令已快到驚蟄,雪當然不會存留,往往還沒到落地,就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了。黃土高原嚴寒而漫長的冬天看來就要過去了,但那真正温暖的春天還遠遠地沒有到來。”寥寥數語,用語樸實,卻給讀者留下一個畫面感極強的景象。不知不覺間,我被這本小説深深吸引了,但這畢竟是一本長篇小説,對於正在大學聯考衝刺的我來説,篇幅太長,只能走馬觀花看了一遍。

再讀《平凡的世界》,卻是已經參加工作。也是在偶然的機會之下,發現同事有這本小説,帶着當年走馬觀花,不慎明白的遺憾,向同事再借了這本書,仔細品味。

《平凡的世界》講述的是發生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期間黃土高坡上雙水村的故事,主要圍繞孫少安、孫少平、田潤葉、田曉霞、賀秀蓮、孫玉厚等當時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的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社會衝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的反映了農民生活中的喜怒哀樂,深刻的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眾人人物中,我影響最深、最有感觸的是孫少平。

孫少平接受過高中教育,他不甘於生活在落後的農村中,積極追求知識,是一個熱愛生活的熱血青年,又是一個淳樸而倔強的人。他生活在農村中,儘管家境貧寒,但他一直在致力於改變自己的行動中,就像是小説寫的那樣:“他慢慢懂得,人活着,就得隨時準備接受磨難和痛苦。”孫少平是農民的兒子,是在苦難和飢餓中長大的,他不怕艱難困苦的社會現實,儘管在求學期間面臨飢餓、衣裳襤褸,但他挺過來了,以清醒的思考,以男子漢的豁達平靜的接受着這一切但是他不滿足立於黃土地上,渴望呼吸城市的文明之風,渴望在更廣闊的天地中展示自己,高中畢業,當他從縣城回到鄉下之後,“一種強烈的願望就不斷從內心升起,他不甘心在雙水村靜悄悄的生活一輩子,他老感覺到有一種東西在向他召喚,他在不間斷的做着遠行的夢。”於是他不貪圖家中温馨、條件日益變好的生活,去陌生的城市,開闢嶄新的天地。儘管在城市中,他在工地當小工,與其他農民工一樣揹着沉重的石頭,但他不淪於一般的農民工,沉重的體力勞動之後,他在簡陋的工棚裏挑燈夜讀,不斷對生活進行觀察和思考。在工地打工條件好轉後,他到煤礦工作,在工作中,他無所畏懼的努力着,兢兢業業,最終因工作出色而名聲響遍整個煤礦,成為班長……

《平凡的世界》,儘管書中描述的是黃土高原上幾千幾萬座村落中的一座,黃土高原上幾千幾萬高原農民中的一個,他們身上雖然平凡,但即使最平凡的人也要為他生活的那個世界而奮鬥。人生無論處於何種時期、處於何種困境中,都必將面對苦難、流言,遭受孤獨、痛苦,都必須心懷理想,保持一顆不屈不撓、直面挫折、勇往直前的心。

如今,《平凡的世界》已經拍成了電視劇,我的母親看得津津有味,她説在電視劇中可以看到她們以前生活的影子。於是,我又陪着母親去她的年代回味了一番。

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句話:“你讀過的書中,藏着你走過的路、掉下的淚、愛過的人。”《平凡的世界》之所以令人難忘,因為它描述的平凡人、平凡事或許就是我們自己,或許就是我們所做的事……

讀書會活動心得體會 篇10

一、關於調查問卷

根據繪製的圖表,我發現喜歡讀書的人很少,閲讀時間太少。並且每人的閲讀數量很少,最多也才四本。而且喜歡趣味讀書的人很多,説明大家讀書偏向於娛樂,這是個不好的現象。喜歡讀名著類的書籍的同學很少。我們需要注意。

二、關於此次活動

通過本次的活動,我知道了許多的名人故事,讀書方法等,我受益多多,並且被選到的三個組都做得很好,設置了許多環節,讓我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也讓我知道多讀書,只有讀書多了,我們才有非常好的口才,我們也才能擴展我們自己的知識。

三、關於活動策劃

這一次活動的策劃主題是鼓勵我們讀書的,並且讓同學們知道了讀書的重要性。但是這次活動沒有太多時間準備,所以有些地方還是不足,有些內容也不是很充分。

四、關於活動感悟

根據圖表和活動,我知道許多關於讀書的東西,並且讓我知道了,要想學好語文,這門科目必須要多讀書。只有讀書積累的,我們才會表達。這次活動是我很少參加過的活動,讓我明白了讀書是什麼?讀書的方法有哪些?為什麼要讀書?活動的環節讓我明白了讀書的重要性,看到那麼多名人讀書的故事我受益匪淺。在談到讀書故事的環節時,有些同學甚至脱稿講,我們只是羨慕,但不知道他們身後做過些什麼,所以從現在開始,我們要去暢遊書的海洋,去與書為一伴。

讀書會活動心得體會 篇11

正所謂“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通過這次“少年正是讀書時”的綜合性活動,我知道了書的魅力,古詩的韻味,也讓我感受到了同學們的智慧。

“飛花令”活動剛開始,同學們便激動起來,摩拳擦掌。有的翻書查找,有的竊竊私語,有的翻看電話手錶,熱鬧極了,“飛花令”環節一共兩場,每場五輪,一輪與“花”有關,一輪與“春”有關,比賽一開始同學們紛紛作答,各種“花”詞“花”句紛紛脱口而出,節奏非常快,直到一位同學卡殼了,節奏才慢了下來,我也盡力作答,加上同組成員的努力,我們一直位居第一,五輪結束後,有兩組沒能與其他六組齊平,致使第一局完敗。第二局和第一局結果一樣,但因為同學們有了前面的經驗,所以作答更快,更加迅速,不久,比賽結束了,同學們的興奮還難以平息!

後面又經過了好書推薦,擊鼓傳花等一系列活動,綜合性學習成功收尾,這裏面讓我收穫最大的還是名言警句、讀書故事、讀書方法分享,這些都讓我受益匪淺,讓我明白了讀書的意義,讀書的方法,讓我有了新的讀書目標。

通過統計本組的調查問卷數據,並用相應的統計表進行展示,讓我知道了我與同學們的差距,在讀書的情況上我做得不好,我讀書時沒能隨手做筆記,也沒有與同學們交流的習慣,還有讀書範圍不夠廣,對這些問題我一定要改正,把自己的閲讀習慣培養起來!

讀書會活動心得體會 篇12

高爾基曾説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是唐代大詩人杜甫的名句,“胸藏文墨虛若谷,腹有詩書氣自華”,這就是愛讀書的人的寫照。對於書,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品味,不同的品味會有不同的選擇,不同的選擇會得到不同的效果,書能提高人們的精神境界,使生活充實。這樣的人本身就是一本書,一本耐人尋味的好書,所以説讀書就是人的立身之本。

學生髮言稿可以看出:這個學生從小喜歡讀書,書幫助他豐富了閲歷,淨化了心靈,點燃了為實現自己崇高的理想而努力拼搏的人生信念。這個材料從寫作思路上講,條理清晰,按照時間順序道出了讀書對她成長的啟迪,最後切合學校實際發出讀書的倡議和呼聲。

結合自身的工作實際和生活實際,要做一個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人。

讀新聞信息,明辨發展方向;讀文件講話,明確工作依據;讀業務書籍,增長工作才幹;讀生活書刊,愉悦自我身心;讀社會雜談,通曉人間事理。為工作、為生活、為快樂堅持讀書學習。

讀書會活動心得體會 篇13

隨着教學改革,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社會對教師要求高,家長對學生的期望高,而學生自己卻無所謂。這樣的情況之下,我們教師應該怎樣做?這是近來經常談論的話題。有時我們自己都覺得茫然,束手無策,不知道如何去教學生。通過上級組織的讀書活動,使我受益非淺。以下是我的一些體會:

一、教師要善於保持平常心態

教師,作為一種職業,承擔着傳播人類思想文化的重任,在人類社會發展中起着橋樑和紐帶作用。隨着新課程改革的實施,教師“一言堂”已全盤否定,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教師要成為研究者、專家和名師。

因此,和眾多教師一樣,自己顯得尷尬和無奈:如年齡增長、職稱評聘的激烈競爭和各種關係複雜;知識更新速度加快,原有知識結構和教學理念不能適應教學需要等。因此,壓力增大,精神疲憊,對所從事的工作失去興趣,無成就感;對事業缺乏熱情和創新,安於現狀,得過且過等。

二、教師保持不斷進取的心態。

我們經常在失誤、失利、失敗的時候,總是怪罪外界原因,什麼大環境不好,家庭背景差,領導不識人,同事素養不高,甚至認為時運不濟,一切命中註定。很少在自身內部找原因,很少反思反省,從而使自己常常在苦惱和鬱悶中煎熬。魏老師説:人生最難管理的實際是自己的心靈世界,最主要的還是要不斷解放自我,珍愛自我,超越自我。

處天外遙望地球很小,能使我們不自傲,不因取得成績而衝昏頭腦;居體內細察心域極寬,能使我們不自卑,充滿激情地把自己應做的事做好而寵辱不驚。珍愛自己的正當權益,珍愛自己的時間空間,珍愛自己的特長特點,守住平常心,做好平凡事,不斷完善自己。

教書是手段,目的是育人。孔子曾説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的素質決定了學生的素質,教師不僅要以其人格的力量,令學生所敬佩,還要以最佳的思想境界、精神狀態和行為表現,將言傳和身教完美結合起來,以身作則,行為示範,積極地影響和教育學生,使他們“親其師”,“信其道”,健康成長。

因此,當教師力圖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時候,必須清楚地意識到對學生所具有的影響,這就要求我們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去肩負起更多的道德和人類的責任。我想這樣才能真正的有學識魅力和人格魅力。

三、做一個善於反省的人。

時代的日新月異就是對教師的挑戰,教育理念、教學方法、專業知識都必須緊隨時代的步伐,需要不斷地更新、拓展、充實和提高。因此,教師要勇於擯棄舊事物、接受新事物,要敏鋭地瞭解新思想,認真地研究新理論,主動地、迫切地學習新知識,開拓進取,更新觀念,始終站在時代的潮頭,才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愛崗敬業,加強師德修養。由於教師的職業,是育人、塑造心靈的事業,因此教師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甚至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深遠的影響。因此,教師要時刻注意自身道德情操的修養,通過言傳身教,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滲透為人的道理,幫助學生塑造健康人格,為他們今後美滿人生鑄造堅實的基石。

用心育人,建立平等關係。教師的工作對象是人,人是有情感的,需要教師的關愛和關心。教師要在生活上、思想上和情感上要給予關懷。因此,教師要學會縮短與學生的情感距離,要善於發現學生的心理變化,要設身處地為學生着想,體諒他們成長過程中的難處與煩惱;要建立起新型的平等的師生關係,才能拉近與學生的心靈距離,溝通情感,才能真正做到教書育人。

長期以來,我們的教學,包括我們的學生,包括我們教師自己,對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其實自身都有較全面的認識,但是真正會去反思還比較少。我們做為一名教師需要不斷地終身地學習。我們在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中,總是説要加強自己業務與政治的學習。而實際上往往成為一種泛泛而談的“學習”。我們教師離不開終身的學習,一旦自己停止了學習,那麼工作如同機械的運作,便毫無意義,沒有活力。鄭傑校長在書上論述:真正的學習並不是一個人關起來苦讀,或如古人那樣需要懸樑刺股地讀死書和死讀書。

真正的學習藉助於有效的表達和傾聽,他能很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並以開放的心靈容納別人的想法。他經常會自問和反思“為什麼”,理性地分析並得出結論,然後他會和別人充分交流,並對不同於自己的觀點抱寬容和尊重的態度。而我們在學習時常常不考慮與人溝通並聽取別人的觀點,而無法超越自我的侷限,或不能從錯誤中學習。這不是我們所應該學習的嗎?

我認為,其實,我們並不是不在學習,每天教學在第一線,每位教師肯定都有所感悟,有所困惑,我們只要多一些討論,多一些表達自己的想法,多悟多寫,這不就是我們身為教師最好的學習方式嗎?葉瀾説過:“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反思可能成為名師。”要求教師學會反思,即強調教師從反思入手進行教育教學研究。

讀書會活動心得體會 篇14

通過學校的培訓和自學《教師第一課》這本書,讓我深切地體會到,教書育人,就要堅守師德最起碼的底線,就要恪守教育的良心。做教師不容易,做一個秀的教師更不容易。作為教師需要不斷地學習,修煉。

“閲讀教育大師”一章引領大家走進人類一流偉大教育家的心靈。周國平説:“閲讀是與歷史上的偉大靈魂交談,藉此把人類創造的精神財富佔為己有。”《道德經》有云:“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意思是道德厚重的人,比得上嬰兒。也許,走進和閲讀一流教育大師的目的,不是讓我們更豐富更成熟,而是能讓我們如大師一樣,對教育、對社會、對生活、對人生永葆一顆赤子之心。

在學習了眾多的教育家的教育理念後,我深切地感到,要想當好教師,首先要學會做人,教師本身就要好好的修煉自身,我們是不可能教給學生自己沒有的東西,教育就是潛移默化的影響,教育就是言傳身教的結果,教育就是人與人之間不斷影響的結果。

所以,教育者身上具備的一切都會影響到自己的學生的。孔子一生謙虛好學,他在教育自己的弟子的時候,也總是身體力行,用自己的言行來教育和影響他的弟子的。陶行知主張的“生活教育”以及“教學做合一”的理論,其核心都是在強調要在道德修養方面下功夫,認為道德理論和倫理觀念只有落實在行動上,才具有真正的價值。

可見,如果教師沒有一個高尚的品行,沒有一個健全的人格,又怎會帶給學生健康的教育呢?教師不好學習,不思進取,又怎會教出博學上進的學生呢?所以,教師要先修煉自身,從道德修養到學識素養全方面的豐富自己,為自己能給學生樹立榜樣而努力。

“口才是教師的第一能力”、“人際交往中的生活智慧”則介紹了教師應該怎樣表達、溝通、交往。教育是創造人生幸福的事業,這種創造往往通過教師的大愛聖心以及由此生成的美麗生動的語言去實現,往往通過和諧良好的人際關係去實現。

一位禪師的話或許能與你產生共鳴:“當你像佛陀那樣慢步行禪時,你把自己的平穩、堅定、解脱與喜悦印在地面上。你有盡情享受這麼做的權力。你的腳就像一個印章,像皇帝的玉璽一樣。我們看見解脱的印記、幸福的印記,以及生命的印記。”

總之,通過閲讀這本《教師第一課》,再看看為教育事業而獻身的先進教師,我不由得暗下決心,要在教書育人的這條路上走的更精彩,我要把我全部的愛給我的學生。

讀書會活動心得體會 篇15

單位的讀書活動開展以來,自我在不知不覺中已讀過許多書籍,並寫出了讀書心得體會。此刻駐足回首,感慨良多。

首先,真實的感受到魯迅以往説過的那句話的含義,“時間就像海綿裏的水,只要願意擠,總還是有的”。自我平常總是感覺很忙,但卻説不來都忙了些什麼。尤其是想要做些什麼事的時候,總感覺沒時間去做。單位的讀書活動讓我明白,只要自我努力去做,時間自然而然的就會有的。當自我猶豫不決時,坐着發呆時,時間就已經被我們無聲無息的浪費掉了。

其次,感受到讀過一本好書,就像交了一個益友。以前也讀過不少書,但都是隨着自我的喜好選擇書籍,更談不上用筆記錄下自我的讀書心得體會。由於單位的讀書活動要求大家交流讀書心得體會,我就需要對自我要讀的書進行慎重選擇。每月選出來的書都是對提高個人素養有幫忙的書,在寫過讀書心得體會之後,更是感覺自我的心靈得到一次洗滌。再次,對自我的工作和生活指導意義很大。經過讀《把信送給加西亞》、《誰動了我的奶酪》、《職責勝於本事》等書籍讓我明白工作中要有職責心,要以完成工作目標為目的,發揮主觀能動性,克服困難創造性的開展工作。也讓我發自內心的體會到職責心和工作中的進取主動性的重要性。《顏氏家訓》告訴了我提高個人修養和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付諸行動。讀書活動讓我發現自我身上還有許多需要提升的地方,在今後的工作和生活中要從以下幾方面努力提升自我。

第一,不管有沒有單位要求,要堅持每月讀一本好書。要持之以恆養成良好的習慣,活到老學到老的思維深入內心。

第二,把自我從書籍中體會到的優良品德貫徹到工作和生活中,並且不斷提高自我的本事。

第三,平常也要多讀一些報紙、文章類的東西,能夠使自我的知識面更為廣闊。學習要成為一種習慣,進取主動的去學習,不能一向處於被動狀態。

讀書會活動心得體會 篇16

我們這個家庭是一個伴着濃濃書香的歡樂之家,我們崇尚歡樂讀書。我們的讀書口號是“在讀書中感悟人生,在讀書中學會思考,在讀書中歡樂成長。”開展親子讀書活動以來,我們家長把學校推薦的必讀書目進行了認真研究,還抽空學習了許多家教方面的書籍。在親子閲讀中,我們不斷總結讀書的經驗,構成了一些適合我們家庭的讀書方法。

一是固定讀書時間。我們把晚上八點半至九點作為親子閲讀的固定時間,在這個時段裏,孩子已完成當日的作業、預習完功課,家長做完了家裏的雜務,關掉電視和電腦,全家一齊漫步在書中,享受讀書的歡樂。

二是選擇讀書姿勢。我們採取了“依偎”的親子方式,在舒適的牀上或沙發上,讓孩子依偎着家長,家長用手攬着孩子,營造具有濃郁親情的讀書氛圍。

三是注意讀書的語調。我們在為孩子讀書時,避免平和的語調,注意富有表情地朗讀,放慢閲讀節奏。

四是做好導讀準備。根據孩子的讀書水平,將全書劃分精讀、選讀、略讀的不一樣區域,重點為孩子閲讀書中的精華資料,因為閲讀時間不長,還要注意編排,閲讀時不妨找一個留有懸念的地方停下來。吊足孩子的胃口,增加讀書的趣味性。“行萬里路,讀萬卷書。”讀書就是和智者對話,讀書是心靈的旅行。我們在親子閲讀中從被動讀書慢慢轉變為主動讀書,親子閲讀正在成為我們一家人良好的習慣。以後我們會不斷改善方式方法,進一步激發孩子們讀書、求索和創造的熱情,使孩子與書為友,與書為伴,在讀書中健康歡樂地成長。

在閲讀的過程中,要耐心的回答孩子提出的各種問題,或者也能夠不急着回答,反而提一些問題要他回答,啟發他主動思考,引導他説出自我的想法,要允許孩子有不一樣的意見,哪怕他的想法是粗淺的,偏頗的,也不要粗暴而簡單的否定,有許多事情,本來就沒有絕對的答案。能夠耐心的解釋,能夠激烈的討論,彼此用自我的觀點去説服對方,激發孩子的思考本事向縱深發展,倘若相持不下,能夠一齊再查資料,再看書,尋求答案,這樣能夠使他理解的心悦誠服而又自然而然。此時,家長也增長了以前沒有關注的或者沒有興趣的知識,到達了和孩子一齊積累一齊成長的目的。

一齊讀書還有一個很大的好處,家長和孩子共同經歷着書藉帶來的喜怒哀樂,同樣的心境讓家長和孩子貼的更近,彼此間沒有隔閡,象朋友那樣親密無間無話不談,能夠零距離感受到孩子心理和思想的變化,以便於及時調整方式方法,更好的為孩子創造學習環境,家庭環境。從我們自我做起,在閒暇時,我們家長會拿上一本書,靜靜地品讀,給孩子創造一個從讀書的氛圍,讓孩子明白讀書是一個好習慣。我們幾乎每一天晚上都得花上半個小時,陪伴在孩子身邊,仔細耐心地講給孩子聽。

培養孩子讀書的好習慣並不是一日之功,它不僅僅是對孩子的考驗,也是對我們做家長的考驗,我們應督促孩子每一天朗讀一篇文章,讓孩子有意識的識記文章中好的句子和詞語。在讀書中遇到問題提出疑問時做家長應儘量正確的回答孩子的疑問,遇到回答不出來的問題時要翻閲其它書,必須要正確對待回答孩子疑問,要幫忙孩子提高一下思維空間,第一次接觸的詞語要重複的閲讀和深刻理解其中的含義,這樣記憶才會更深刻。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讓我們暢飲這“源頭活水”,攀登這人類提高的階梯,成為知識的富翁,精神的巨人!和孩子一齊歡樂的讀書吧。

讀書會活動心得體會 篇17

在一個炎熱的下午,我到圖書館借了一本書,書名是《十月》。

故事的主角是“十月”。這本書的內容主要是講述十月的媽媽去世了,可是卻留下了許多生活練習題給他做。例如:練習一是希望他在七天以內不可哭泣。十月經過了重重難關,最後終於找出他自己的身份。

我喜歡故事裏的十月。十月完成媽給的生活練習題。雖然在過程中他遇見了許多困難,但他卻不放棄,直到把所有的練習題做完為止。

從這本書中,我要向主角學習。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要持着不放棄的精神,直到把所有困難解決為止。

讀書會活動心得體會 篇18

圓明園的毀滅,是我們中國曆一段不可磨滅的恥辱,每當想起這件事,我就感到無比的憤怒,恨中國清朝政府的腐敗無能,只想着自己的利益,而造成圓明園毀於一旦。恨英法聯軍的可惡,他們在我們的土地上胡作非為,搶走我們的文物,今天,我們學了《圓明園的毀滅》一文,大概內容如下:

圓明園在北京的西北郊,佔地面積就有350多公頃,上自先秦時代的青銅禮器,下至唐、宋、元、明清歷代的名人書畫和各種奇珍異寶,可就在1860年的時候,英法聯軍侵入圓明園,把能拿走的統統掠走,拿不走的就用大車或牲口搬運,實在運不走的,就任意破壞,大火連燒三天三夜,圓明園就這樣化為灰燼了。

讀了這篇文章,我非常不甘心,圓明園那一園林的寶物,就這樣洗劫一空了嗎?我真想對清朝政府説:“你們當時眼睜睜的看着圓明園被毀,你們不心疼嗎?”修建圓明園,整整用了150年,也相當於一個多世紀了,就這樣輕易被毀,不值得吧,你們為什麼不分期奮起反抗呢?我也真想對英法聯軍説:“你們就雜貨給你着自己的國家強大,來欺凌我們中國,你們真可惡啊!”圓明園沒有了昔日的輝煌,我心裏很不是滋味。

讀了《圓明園的毀滅》,我只想説兩個字:憤怒!為此,我一定要好好學習!為我們國家作出應有的貢獻!為我們國家獻出我的力量!

讀書會活動心得體會 篇19

作為一名國小語文老師,我深深地知道閲讀的重要性,為了及早能引導學生走進去豐富多彩的閲讀世界,讓他們博覽羣書,開拓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不斷地提升學生的整體綜合素質,切實提高學生們的語文素養,炎炎夏日,我們班在悠閒的暑假,開展了“想讀書、愛讀書,營造書香班級”的活動。

一、引導家長為孩子創造讀書的時空讀書是需要氛圍的。

營造讀書氛圍對於激發學生讀書興趣起着很大的作用。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想讓孩子喜歡上閲讀,最首要的是家長要能以身作則。一些家長,工作之餘,不是打麻將就是上網聊天。學生在家中感到沒有讀書的氣氛,看起書來也沒有勁兒。這就希望家長多花點功夫研究孩子的心理,常帶孩子逛書店,給孩子選擇書的權利,買點孩子喜歡的課外書籍,培養孩子讀書的興趣。

要提高孩子的閲讀能力,不能光買學習參考資料,還要買一些對孩子有吸引力的書,然後和孩子一起讀書,讓孩子感受閲讀的樂趣,讓家庭有點文化氣息,根據孩子的特點選擇最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一年級家長替孩子選書時要注意三點:

1.選購書籍最好是圖文並茂的,圖多對開發孩子右腦有好處。可以豐富孩子頭腦中的表像,對孩子今後創造力的發展有好處。

2.書儘量選簿一點的,最好是一本書裏只有一兩個故事的,這樣孩子很快能讀完一本,內心就能產生一種成就感和愉悦感。

3.最好是買拼音版本的,一本書裏不認識的字最好控制在20%以內,這樣孩子讀起來才不會磕磕巴巴,才會樂意讀下去。

二、教師在閲讀方法上給予指導低年級課外閲讀

應注意學生興趣的培養和鼓勵,注意方法的指導,給予正面的引導,使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學生是從興趣的角度去讀書的,至於怎麼讀和應該讀懂些什麼,他們並不知道。教師應從方法上多給予具體的指導。低年級兒童採用的主要是精讀法,即,審題設疑,粗讀感知,細讀理解,誦讀積累,總結收穫。

讀一篇文章之前要讓學生根據題目自己提一些感興趣的問題,這樣帶着問題去讀,有利於邊讀邊想,要比無目的的讀效果要好得多。低年級學生因識字量較少,在閲讀時常常需要藉助拼音。初讀時,讀得不太連貫,注意力集中在如何讀上,缺乏對讀物內容的思考和理解,這就要求學生對讀進一步深入理解,要求學生邊讀邊想,在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的基礎上抓住讀物的主要內容,在對讀物內容深入理解的基礎上,找出寫得好的詞、句、段,反覆誦讀和揣摩,達到熟讀成誦的程度,使文章的語言內化為學生自己的語言。最後,每讀完一篇文章或一本書,都要問問自己:增長了哪些知識?明白了什麼道理?受到了什麼啟發?積累了哪些優美的詞句?這最後一步對學生也是非常重要的。

對於低年級學生來説,提出精讀的要求,有利於他們養成認真讀書的習慣。但是,隨着學生識字量的擴大、閲讀量的增加和學習的需要,教師也要教給略讀和瀏覽的簡單方法,培養學生初步的蒐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滿足綜合性學習以及其它學科學習的需要。

三、搭建返校日的展示交流平台利用暑假期間

我要求每個學生暑假要讀4本書以上,精讀其中4篇文章。利用四個返校日,班級舉辦“讀書交流會”,以“故事會”、“古詩誦讀”、“賞析佳作”、“好書推薦”等活動板塊,向同學們介紹看過的新書、好書,交流自己在讀書活動中的心得體會,在班級中形成良好的讀書氛圍。老師積極參與到讀書活動中去,和學生交流、探討讀書心得,儘量引導學生感受讀書的快樂。並給學生朗誦一些美文,和學生一起背誦經典的古詩文。要求學生在讀書的過程中,收集好詞佳句、格言和讀書的心得體會等,製作讀書卡,讀書報。組織一次讀書卡,讀書報評比活動。並建立一本“讀書留痕本”,將讀書活動中讀到的精彩片段、好詞好句、名人名言等記錄下來。班級定期組織全班學生參觀、評比“讀書留痕集”。

四、將課外閲讀引進課堂,進行主體性閲讀教師在課堂教學中

應抓住課文,實行精講多讀,教會學生獨立閲讀的方法,提高學生獨立閲讀的自覺性。隨着閲讀教材的進度,堅持“一篇帶多篇,課內得法,課外受益,課內打基礎,課外求發展”,把課外閲讀內容作為課內知識的擴充。

介紹好書給學生看,可以激發學生閲讀的興趣和願望,提高學生的閲讀能力和認識水平。人教版的語文教材,每組文也都有一個鮮明的主題。學生每學完一篇課文,只要圖書角有相關資料,我都會向學生介紹與這篇課文相關的資料,讓學生去閲讀,並指導學生怎樣讀。比如學了《植物媽媽有辦法》一課,就向學生介紹一本科學童話《小傘兵和小刺蝟》;學習《小熊住山洞》一文,就讓學生讀《安徒生童話選》中相關的故事文章;學了《快樂的節目》一文,就介紹和指導學生去學習一些簡單的歌詞和兒童詩等。經過一段時間的引導,學生的課外閲讀不但逐漸養成了習慣,而且走上了正確軌道。

通過開展讀書活動,我驚喜地發覺,我們班的一些學生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班級的讀書活動漸漸成為一種樂趣,一種風氣,一種氛圍。今後,我們將在全班進一步深入開展讀書學習活動,讓好書伴隨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

讀書會活動心得體會 篇20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書使人除鄙見,開茅塞,獲新知,變聰慧。正因書中有着廣闊的世界,書中有着不朽的精神。因此書籍永遠是新的。

對於我們教師而言,要學的東西太多了。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就應有一桶水。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盡的時候。因此,教師不僅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一潭水”。書本是最好的老師,讀書是最大的樂趣。讀書還要講究方法,有方法才有成功的路徑。教師這天的學習主要不是記憶超多的知識,而是掌握學習的方法,為何學習?從哪裏學習?怎樣學習?老師沒有掌握學習方法,即使他教的門門功課都很優異,他仍然是一個失敗的學習者。學習型社會帶給了充裕的學習資源。學習化社會中的個體學習,能夠針對自身的切實需求,選取和決定學習什麼、怎樣學習等等。

在知識經濟大潮中,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就應找準自己的人生座標,找準自己的價值空間。教書的生活雖然清貧,但一本好書使我愛不釋手,一首好詩讓我如痴如醉,一篇美文使我百讀不厭。只有樂學的教師,才能成為樂教的教師;只有教者樂學,才能變成為教者樂教,教師樂學,才能會讓學生在快樂中生活,在愉快中學習。符號名字

一天喜讀書不難,一輩子愛讀書不易。任何人實現夢想,但首先務必擁有能夠實現這一夢想的信念。有信念自有毅力,有毅力才能成功。身為教師,務必成為學習者。教師只有成為學生,才能與時俱進,不斷以全新的眼光來指導教育過程。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創造性地開展教書育人工作。

教學不再是簡單的知識灌輸的過程,應當是學習學生主體和教師主體的關聯。學生將不再是知識的接收器,而是自主知識的收穫者。應對知識更新週期日益縮短的時代,教師務必徹底改變過去那種把教師知識的儲藏和傳授給學生的知識的陳舊觀念,而要發奮使自己的大腦知識儲量成為一條生生不息的河流,不斷更新,積澱學養。一個教師,不在於他教了多少年書,而在於他用心讀了多少書和教了多少書。用心教書,用心育人。

師要做“代表先進文化方向”的創新型先行者,愛崗敬業是創新型教師應具備的首要條件。不但具有無私奉獻的師魂,誠實正直的師德,全面發展的師觀,教書育人的師能,嚴謹求實的師風,而且還應具有開拓進取的鋭氣,蓬勃向上的朝氣,甘願奉獻,自強不息的骨氣。教師要以振興中華為己任,以春蠶的精神、紅燭的風格、蜜蜂的作風、綠葉的品格和孺子牛的志向,奮力拼搏,無私奉獻。

讀書的生活是精彩的、幸福的,教師更要把讀書當成生活的一部分並學以致用,時時用全新的教學理念來支撐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在今後的工作中我還需不斷地學習,不斷充實、不斷進步。向女生表白的話

讀書會活動心得體會 篇21

這個世界上到處都是有才華的庸人,因為他們只會認真做事,不會機智做人。這個世界上有很多高智商的傻瓜,因為他們只懂得方正做人,不善於圓融處世。

——《這樣相處進退自如》

在大學生活中,我們不僅要學好專業知識,鍛鍊好自己的身體,還要學會怎樣做人處事,怎樣處理好自己的人際關係。可是,要怎樣處理好人際關係,怎麼才能和老師同學朋友家人和諧相處。《這樣相處進退自如》告訴了我們,也教會了我們。

它告訴我們説,與父母相處時,要尊重和理解他們,如果在外,要常回家看看,經常和他們溝通,盡兒女的孝道,這樣才能讓父母安心、放心。

它告訴我們説,朋友,是我們精神上的鼓舞、心靈上的安慰,是我們生活中的助手與參謀,擁有朋友,就擁有了人生一筆寶貴的財富。朋友是人際關係中甚為重要的交際對象,所以要善待朋友,掌握好交友的技巧,做到和任何人都可以和睦相處,併成為終生摯友。

它告訴了我們與人相處的原則、技巧和禁忌。書中提到,一個哲人説過:“沒有交際能力的人,就像陸地上的船,永遠到不了人生的大海。”在現實生活中,一個人無論有多麼強的能力,多麼好的條件,如果沒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就無法取得成功。

生活中,我們不僅僅要知道怎樣處理好和別人的關係,還要知道怎樣做才是真正的對別人好,也許有時候,你對你的朋友家人都很好,可是你可能沒發現,其實你做的不是在對他們好,而是在傷害他們,甚至傷害自己。

《你知道的都是錯的——睡眠是養生的第一大補》這本書讓我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了。

用“數羊”的方法幫助睡眠,其實這是一個錯誤的做法,而我之前一直不知道,所以也推薦其他人用同樣的方法,原來這種方法會讓人進入緊張狀態,更難入眠。其實只有我們放鬆心情,讓自己慢慢進入睡眠狀態才是最好的。然而我們之前都不知道,就是知道的,也是錯誤的。

經常有這樣的情況出現,我們一羣人坐公車去玩,在公車上,朋友告訴我她好睏,我們都會説你小睡下,到站了我們叫醒你。而我們卻不知道,其實在公車上睡覺是很不健康的。在公交車上小睡很容易受風受寒引起感冒或肌肉痙攣。

一般我們很喜歡説補覺,可是,我們不知道,補覺會讓你的生物鐘更亂。晚上早點休息比熬夜後補覺對人體健康更有意義,因為任何時段睡覺都不如夜晚的好。中午最好要有午休的習慣,可是不宜過久,就算熬夜很累,也不要狂補眠,這樣會覺得更累的。

多看書,書中自有黃金屋。我終於領會了,原來人際關係是這麼的重要,原來我們知道的都是錯的,原來我們還需要更認真的去學習,學習很多,你原來不知道的。我們需要不斷為自己充電,包括各個方面。還有好多好多知識,需要我們不斷去學習,有些常識,需要我們不斷去認知。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