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師帶徒師傅發言稿

來源:文萃谷 2.55W

不斷創新活動載體提高導師帶徒活動的質量和水平

導師帶徒師傅發言稿

新疆地礦局第一區域地質調查大隊(以下簡稱第一區調大隊)前身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地質部第十三地質大隊,成立於1955年5月,是全國最早建立的區調隊之一,擔負着全疆區域地質調查、尋找各種礦產資源重任,並獲得“全國地質勘查功勛單位”榮譽稱號的區調隊伍。

單位現有職工343人,離退休職工414人。在職職工中各類專業技術人員220,具有高級職稱53人(含正高4人),中級職稱68人,初級職稱87人,技術人員佔全隊職工總數60%。設有14個職能科室,4個生產經營單位。擁有各類交通運輸、地質樣品加工測試和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的完整圖像、圖形處理系統等設備和豐富的涵蓋全疆的區域地質、礦產地質資料。區調工作專業配套,信息豐富,具有較強的競爭實力。56年來,第一區調大隊完成各種比例尺地質填圖面積204.23萬平方千米。提交各種區調報告385份,重大科技成果78項,其中43項榮獲省部級以上獎勵。發現了新礦物“青河石”和在國內首次發現了“四方銅金礦”。出版各種比例尺地質礦產圖245幅,發現和評價各種礦產地4000餘處,直接發現具有工業遠景意義的礦產地155處,尤其是阿希特大型金礦牀、羅布泊大型鉀鹽礦牀的發現,為新疆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第一

……(新文祕網省略919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閲讀)……

技術大練兵”活動,大隊地調所精心組織了五名野外經驗豐富、地質理論紮實的高級地質工程師為師傅,團委對12名青年技術人員開展以老帶新的“導師帶徒”活動,進行有針對性的專業技術培訓。在野外項目實施過程中,五位師傅在野外地質工作方法、野外資料收集、整理以及資料的綜合研究等方面結合遙感、地化、區調、礦產、物探等方面的知識對青年技術人員進行指導和培訓。通過此次練兵活動,為參加地礦局地質勘查工程技術人員技能大賽奠定了基礎,在首屆技能大賽中,參賽的四名選手有三名來自該項目。

(三)引入競賽機制,豐富活動載體,為青工成長成才搭建舞台。

為提升導師帶徒活動實效,各基層單位堅持開展崗位練兵、技能競賽,以賽為練,寓教於樂,檢驗導師帶徒活動培訓成果,增強業務技能,鍛鍊青工隊伍。我們不失時機的抓住局每兩年舉辦一次地質勘查工程技術人員技能大賽為契機開展好導師帶徒活動。為了在比賽中取得好的成績,今年,第一區調大隊團委積極協助地調所,為重點參賽人員簽定導師帶徒合同10份。總工程師、副總工程師親自帶徒弟,從立項、設計編審、野外施工、到成果報告,形成全方位“傳、幫、帶”態勢。為了使活動更加務實化,結合徒弟的實際情況,本着需要什麼補什麼的態度,站在生產經營實際需要的'角度,師傅親自制定培訓計劃,全程的參與計劃的實施,不僅增強徒弟的業務技術能力,還要加強徒弟的工作經驗和閲歷,每位師傅做到對自己的徒弟心中有數。

(三)積極整合社會資源,推進導師帶徒活動順利進行,使活動更具特色化。

為了使導師帶徒活動更具特色化,我們充分注重活動銜接,利用現有教育資源,採勸請進來,送出去”的辦法,完善導師帶徒機制,為青年職工提供學習交流平台。

在我們這種特殊的性質的行業裏,不斷增加的青年職工隊伍和導師帶徒活動的資源的矛盾長期存在,要想使導師帶徒活動得到進一步加強和充分發揮,我們積極採勸請進來,送出去”的這種方式營造一個良好的活動氛圍。例如:我們先後邀請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所研究員王小鳳來大隊進行“阿爾金——崑崙山成礦地質條件與遠景預測研究”學術報告;邀請美國密西根大學地球科學系終生教授(博士)、北京大學講座教授、國家教育部長江學者獲得者張有學教授來大隊進行《氣體驅動的火山與湖泊噴發的動力學》專題講授;邀請成都理工大學核技術系主任賴萬昌教授來大隊進行多元素X射線熒光儀學習講座等。通過一系列“請進來”,增強了大隊內部學術氛圍,同時也促使廣大技術人員對於新科技、新技術對於配合地質、物探、化探找礦方法有了新的認識。

在市場經濟中,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給企業青工帶來了緊迫感和危機感,若不思進取,就很難跟上企業發展步伐,時刻都有被淘汰的危險。第一區調大隊黨政積極為全隊青工創造條件,並提出培訓計劃,為他們提供提升學歷層次的平台和資源。大隊出資近100萬元與長安大學聯合開辦為期四年的“區域地質調查及礦產普查”大專班,此次參加學習的44名同志,均為四十歲以下身體健康的工人,從而增強他們適應和參與市場競爭的能力。通過為期四年的學習,44名學員完成了全部學業,為了使這44名同志順利轉崗。地調所積極開展導師帶徒活動,分別採取崗前培訓、思想教育、觀念轉變、樹立信心、技術提高等方面教育,促使他們快速適應崗位的轉變,以崗位轉變為契機,提高自身素質,加快成長為一名合格地質技術人員。同時我們採取參觀地質博物館、典型礦山來豐富活動效果。

三、取得的實際工作效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