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樂課堂活動上的發言稿

來源:文萃谷 1.18W

在生活中,發言稿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發言稿是參加會議者為了在會議或重要活動上表達自己意見、看法或彙報思想工作情況而事先準備好的文稿。那麼你有了解過發言稿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在普樂課堂活動上的發言稿,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在普樂課堂活動上的發言稿

今天聽了普樂課堂的課,我想在座的各位老師大概都有這樣的感覺,普樂課堂和我們平時的課堂不一樣。它和我們的語文課堂不一樣,我們的語文課堂“環環相扣、滴水不漏”,這是我們一個特級教師提出來的一句口號。我們看普樂課堂完全不同,孩子很放鬆、很自由、很開放、很快樂、很輕鬆。這個課堂其實給了我們的教學很大的啟發,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思考。

我想首先對孩子是一種非常有益的教學方式。

我們的語文課堂孩子們肯定不喜歡,為什麼不喜歡?太不好玩了、太正經了、太正統了,沒有多少樂趣,沒有多少兒童的東西。我們這麼多種的教學為什麼沒有考慮到這些?我覺得剛才普樂老爹講的非常的好,我們的教育從根本上不是兒童的,缺少了對兒童的尊重。實際上兒童的世界和成人的世界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世界,這個是大哲學家講過的話,兒童有他自己的世界,它是有童話性的事物,是一種用聲音、色彩、形象性思維組成的世界。那麼只有迎着這種兒童思維的特點,我們才有可能真正懂得兒童,然後才可能去引導。但是我們現在的教育很少考慮到孩子們的這種天性,所以我們大部分的孩子都不喜歡,很抗拒。一次我在電梯裏遇見一個揹着書包的小孩,因為明天放假,他爺爺跟他説明天要上補習班,於是他對他的爺爺抱怨到:“明天又要上課了,真討厭!”可以看出他真的很討厭這個上學。那麼他為什麼討厭呢?因為在學習中他沒有得到樂趣。我們現有的教學中都沒有考慮到孩子的天性,沒有考慮到孩子的自然本性。那麼怎麼樣能讓孩子喜歡?普樂課堂就給我們帶來很好的啟發。首先,孩子的天性是好奇的,蘇霍姆林斯基講的:“每個孩子都是天然的發現者”,他們喜歡去發現新鮮的事物,老師應該知道他們的這種天性,所以上課要給他們一種驚喜的感覺。但是我們的老師很少考慮這些,幾乎也沒有時間去發現和感受孩子的世界是一個想象的世界,是培養想象力的最好的時機。我們的課堂沒有給孩子想象的空間,所以説普樂課堂給我們帶來的啟發,最大的作用就是尊重兒童、尊重兒童的天性,這樣我們的教育才能迴歸本性、本源,找到我們解決教育問題的根源。這個是我認為對學生的一個好處。

第二個,我認為對老師也會帶來很多啟發。

我們的老師非常認真敬業,但是也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太嚴肅,太像“老師”了,和孩子不容易走近。美國的老師跟中國的老師可能就不一樣,我發現很多孩子都比較喜歡上外教的英語課,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可能是外教更不像一個老師。孩子們還喜歡實習老師,因為實習老師也不像一個老師,他和孩子能走的很近。不是説老師不需要孩子的尊重;我們的老師跟孩子之間有一種天然的隔膜。那麼普樂課堂給我們的啟發就是:老師在課堂裏到底承擔一個什麼樣的角色,他不應該是一個天然的教育者、傳授者,而首先應該是一個同伴。就像今天的第一位的數學老師(遊小周建強),他的課上的很精彩。其實他並沒有像那些特級教師一樣把課上得妙語連珠,但是我發現他的課堂孩子都是很活躍的,孩子始終是不斷活動、參與、探索,並且很高興很愉快。説明一個老師,如果作為一個高高在上的教育者的話,那麼就會和孩子產生一個天然的距離。例如現在很多名師上的課,就像一個已經達一定高度的藝術家的藝術;但我們的孩子在下面,一個個就像木偶道具在聽課,聽完以後會思考老師想要什麼答案,然後迎合老師的要求來回答,而不是孩子自主地去思考探索、去解決問題。這樣完全就改變了師生的關係,是一種變了味的師生關係。老師到底起什麼作用?老師的作用在於引導孩子去學習、去思考、去探索。普樂課堂就完全是這個理念,在普樂課堂上老師一定不像平時的`課堂一樣,環環相扣、滴水不漏,每個環節都要講到,生怕講不到,講不到就覺得自己不生動。不應該是這樣的。老師首先目標要明確,要知道這堂課講什麼必須知道,該教給學生的都教給學生;但是大量的時間是學生自己在活動、在參與、在分享,我想這是對老師的一個啟發。

第三是對我們的課堂教學帶來的啟發。

你們看我們現在排座位是這樣排,是典型的傳統模式。那麼這種排列適不適合普樂課堂呢?我覺得是不適合的,普樂課堂不應該是這樣排座的,這種是我們傳統的教學的排座方式,一排排、一列列的,老師站在講台上,孩子坐在下面聽,這是幾百年前提出的班級授課制。班級授課制是因為大工業時期為了培養工業化人才所採取的一種快速傳授知識的教學模式。那麼現在完全不是這樣的,現在的社會的發展需要一種創造性,是要一個懂得溝通、懂得創造,張揚學生的個性,這樣的一種時代要求。我們這種課堂教學遠遠不能培養出創造型人才。現在的西方並沒有我們這樣的教室排位方式。我覺得課堂教學最要緊的是師生之間的交流、分享、共同探討解決問題、去發現。我認為以後我們的課堂教學模式可能改變一下,最重要的是後面的很多環節需要孩子們去分享,孩子們在思考和分享的過程中產生一種交流、一種思維碰撞,然後才有新的靈感。我覺得這點是對我們的課堂教學的一些啟發。

還有一方面就是,普樂課堂和我們平時的課程之間怎麼樣來分享交流,怎麼融合?我們的每個學科可以從普樂課堂中得到什麼啟發?

普樂課堂最核心的就是創意,培養孩子的想象力和創意的能力。那麼其它學科的教學需不需要這樣的教學呢?可以説每個學科都是需要的,我們的課堂最大問題就是缺乏創意,每天都缺乏創意,一成不變,死記硬背,做大量的題目,孩子就不感興趣。如果把普樂課堂引進到我們各個學科的教學,我想就能帶來一些根本性的變化。我就是搞語文學科教學的,我就拿語文來舉例,我覺得語文和普樂課堂最容易結合的就是作文,因為作文是最需要創意的,需要創造力和綜合能力的,但是我們現在的孩子普遍不喜歡作文,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寫的東西都是一些老套的,都是在老師的框架裏,寫得一定要崇高、有意義、高遠,這樣孩子們就會沒有東西寫,寫的東西無非就是愛母親、愛老師、做好人好事……其它方面他們就沒東西可寫了。

如果把創意的東西引進來就完全不一樣。我一個朋友的小孩上三年級,最近他跟我説,老師對孩子寫的作文非常的不滿意,孩子每寫一次作文,老師就讓他拿回來重寫,説他的作文沒意義,於是我就讓朋友把孩子的作文拿給我看看,後來他發過來一篇小文章,是這樣寫的:“我在花園裏看到一隻小蟲,我覺得這個小蟲很好玩,我從來沒見過,我就用一根小木棍擋在它前面,小蟲就掉頭往反方向爬,我再用另一根木棍擋住它,它又向反方向爬去,於是,我把它的四面都擋起來,我想看你往哪跑,沒想到小蟲撲撲翅膀飛走了,哎呀,我真傻,怎麼沒想到小蟲會飛呢?”就是這樣的一篇小作文,老師寫的批語是:“沒意義,重寫!”其實你看,這篇文章是小孩對真實生活的記錄,可老師只要覺得寫得不是有意義的東西,就覺得不行,這樣的作文肯定得不到高分,必須按照老師的要求來寫。那麼你看,如果沒有創造,沒有創意性,不尊重兒童的天性的話,作文課怎麼能讓兒童喜歡?普樂課堂就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思路,孩子的創造、意就是他們最好的寫作素材,如果孩子能把這些創造創意中的環節寫出來,把這種創意的靈感寫出來,再把創意氛圍寫出來,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創意作品。這就是普樂課堂和作文的結合。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