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表彰會上的發言

來源:文萃谷 1.75W

5月12日14點38分,當大家還處於驚慌之時,重慶新聞廣播FM968傳出了主持人江楓渾厚的男中音:“就在幾分鐘前,我們的直播室發生了劇烈的晃動……據瞭解,這次地震發生在四川的汶川……”重慶新聞廣播派出了四批記者共28人次前往災區。截至6月12日下午14點38分,重慶新聞廣播“巴蜀抗震救災特別節目”已持續播出了744個小時,創下了重慶廣播史上最長一次特別節目直播。

在表彰會上的發言

悲傷在心裏 戰鬥在路上

重慶晨報執行總編輯張永才

地震發生後,我們決定成立汶川採訪報道組:拼命三郎、攝影部主任鞠芝勤,他的女兒即將參加大學聯考;文字記者馮超正發着高燒……我們是人民的記者,在突如其來的大災難中,我們和人民感同身受,心手相連。悲傷在心裏,戰鬥在路上。災難讓我們民族空前地團結,也讓我們更加清醒自己的責任。在這場歷史性的抗震救災報道中,我們的隊伍經受了考驗,取得了進步。

在艱險環境中不辱使命

新華社重慶分社記者王金濤

5月18號凌晨,我正在綿陽駐地寫稿,突然發生了6.0級餘震,震中距駐地只有30公里。然而,我始終沒有離開房間,強烈的使命感驅使我堅持工作,把稿子寫完。這是我新聞生涯中最值得懷念的一段歲月。現在,儘管我已經離開重災區,但我時刻等待着再赴前線的召喚!

我們一起承擔

重慶廣電集團(總枱)電視新聞中心記者楊曦

5月17號當晚,我的同事張嘉、李唯和駕駛員羅志彬接到命令:挺進汶川。一路上,不時有滑坡發生,石頭裹在塵煙中呼嘯而下。後來大家才發現,車輛的後保險槓被擊中,備胎外堅硬的保護殼都被擊碎了。這次經歷讓我感受到一種厚重的力量,一種自豪,因為那意味着,作為新聞人,當新聞發生的.時候,我們做到了和新聞在一起,和現場在一起。

一種力量推動我們前行

重慶日報記者匡麗娜

5月18日下午,我在映秀鎮採訪,由於一整天都沒有吃東西,加上過度疲勞,我特別憔悴。一位戰士將一罐八寶粥硬塞到我的手中。拿着那罐八寶粥我淚如雨下,因為那八寶粥是戰士唯一的口糧。對媒體從業者來講,做好每一條來自災區的信息採寫,也算是對在震災中逝者的一種告慰,對倖存者的一種同情,對救援人員的一種崇敬。

發揚抗震救災精神

重慶時報記者於洋

5.12汶川大地震發生後,《重慶時報》反應迅速,當天就派出兩路記者分赴都江堰和北川。之後,又派出20人次前往綿竹、映秀、什邡、青川、平武等地採訪。

我前後在災區採訪了18天,先後去了北川、安縣、什邡、綿竹、青川、都江堰等重災區,成稿60餘篇,共5萬餘字。這些見報稿件中,有反映看望慰問鼓勵災區羣眾的新聞特寫《温來了,我們更有信心!》,也有在重慶市民中引起極大關注的作品《父母相擁遇難護住膝下女嬰》、《重慶特警搭人梯救被埋學生》、《重慶老總瞞着妻兒赴北川救出五人》等。

作為《重慶時報》一名新聞工作者,在今後的新聞工作中,我們將發揚偉大的抗震救災精神,爭取為重慶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