拗九節國旗下講話稿

來源:文萃谷 1.38W

各位老師、同學:

拗九節國旗下講話稿

今天是拗九節。

“拗九節”來源於“目連救母”的傳説。據傳,古時候有一叫目連的,其母生前悍惡,死後被關在陰間牢房裏,他探監時,經常送食物給母親吃,但均被看守的獄卒給吃掉了。後來,他想了一個辦法,用荸薺、花生、紅棗、桂圓、紅糖等原料與糯米混合,煮成甜粥,盛上碗後,再灑一把黑芝麻送去給母親,看守獄卒見這稀飯黑乎乎的,問道:“這是什麼?”目連隨口答道:“這是拗垢粥。”(福州話“九”與“垢”諧音)看守信以為真,認為這粥很髒,不敢吃。因此“拗九粥”才得以送到目連母親的手中。這天正好是正月廿九,目連的母親這年也正好二十九歲,閩俗中,正月分“三九”,正月初九稱為“上九”,十九稱為“中九”,廿九稱為“後九”,所以這粥便叫“後九粥”。以後又以粥的顏色拗黑,叫“拗九粥,以目連孝順母親,又叫“孝九粥”。

不管是正月廿十九,還是二十九歲,都是目連的母親落難的年月,於是福州人逢九就犯忌,認為“九”是厄難的歲月,所以,凡逢“九”歲數的人要吃太平面,出嫁的女兒,也要給父母送“九”,以求父母平安、健康。

拗九節的孝義是什麼? 俗話説“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出自《孟子•離婁上》。原文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十三經注疏》中在“無後為大”下面有注云:“於禮有不孝者三,事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無後為大。”

用白話文來解釋就是:一味順從,見父母有過錯而不勸説,使他們陷入不義之中,這是第一種不孝;家境貧窮,父母年老,自己卻不去當官吃俸祿來供養父母,這是第二種不孝;不娶妻生子,斷絕後代,這是第三種不孝。

子曰:“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就是説父母在的時候,不要出門遠遊,如果非得要遠遊在話,就要有一定的方向。依此標準當今社會, 某些學生離家出走是極不孝的。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 先生撰,曾以為孝乎。”是説,子夏問什麼是孝,孔子説:孝之難就在於孝敬父母的時候的臉色一定要和顏悦色。有好的食物,要首先拿來孝敬父母。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是説不要違背父母的'意願。

大家想想, 你們父母現在最大的心願是什麼? 就是自己的兒女健康成才, 在校好好讀書, 表現良好, 在這一點上, 教師與家長的心願是一致的, 藉此, 我代表你們的父輩提幾點要求: ①遵守禮儀規範, 做一個上進文明的二中人; 戒除講髒話、抽煙等惡習。②遵守公德, 養成整潔衞生的習慣, 清晨我們同學辛勤打掃整潔的校園, 不過半天, 就滿地垃圾, 而學校添置的垃圾箱卻空空如也, 邊走邊吃邊製造垃圾, 這也是極沒教養的表現。③發一條短信, 掛一次電話, 講一句感恩的話, 給自己的父母, 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④愛護公物, 愛護身邊的噴水器。

最後, 我借《論語》的一句話, 結束今天的講話。孟武伯問孝, 子曰“父母, 唯其疾之憂”。是説對於父母最擔心是他們的身體健康。我借拗九節即將來臨之際, 祝在座各位的父母身體健康, 快樂長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