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孝道演講稿彙編9篇

來源:文萃谷 4.98K

演講稿要求內容充實,條理清楚,重點突出。隨着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演講稿在我們的視野裏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那麼,怎麼去寫演講稿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孝道演講稿9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關於孝道演講稿彙編9篇

孝道演講稿 篇1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有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一位生活在窮鄉僻壤、出身貧寒的農家子弟透過自我的刻苦努力和頑強拼博,最後考取了當地最好的重點中學,父母為此流下了激動和高興的淚水。孩子進入縣一中讀書後,因為離家近百里,於是在學校寄宿。這所學校因為是縣城唯一的重點中學,所以縣城許多當官及有錢人家的孩子幾乎都送到那裏來讀書,也使得校園攀比之風盛行,漸漸地,這位農民的孩子因為家境貧寒感到很自卑,總覺得自我在別人面前抬不起頭,對那些有錢的同學個性羨慕。

有一次,母親在一個寒冷的冬天,為了節省幾元錢的車費給孩子送冬天的衣服,硬是趕了近一天的路直到學校給孩子送冬天的衣服和食物。當疲憊不堪、穿着破舊、日見蒼老的母親敲開教室的門時,老師問她找誰,她説了自我孩子的姓名,然而,當老師問這位孩子她是你什麼人時,這位孩子居然像犯了錯誤似的,臉漲得通紅,小聲地説她是我家的一個親戚。當這句話傳到站在門外把他含辛茹苦養育大的母親耳裏時,她愣住了,眼裏湧出了淚花,她一句話也沒説,把東西交給了老師,轉身走進凜冽的寒風裏。

同學們,聽了這個故事,我想每一位同學都會在心裏痛哭並打心眼裏瞧不起那位沒有良心的農家子弟。的確,這位農家子弟為了那可怕的一錢不值的虛榮心竟然連母親都不認,真是可悲可恨。古話説得好“百善孝為先”,我們每一個人無論何時何地都不能忘記父母的養育之恩,所以,我們要學會感恩,要孝敬父母,無論父母相貌有多醜、地位有多低、生活有多苦,我們都絲毫沒有理由看不起父母、嫌棄父母。據報載,日本有一些大企業在招聘高級管理人員時都要調查和了解其是否孝敬父母,對父母好不好並作為能否錄用的先決和必備條件,可見孝敬父母的重要性。

同學們,讓我們用實際行動來孝敬父母、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體諒理解父母的艱辛,替父母排憂解難,做父母喜愛、人人稱讚的好孩子吧。

我的講話到此結束,多謝大家!

孝道演講稿 篇2

親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學生們:

大家好!

俗話説,“一切美德以孝為先”。孝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道不需要以驚天動地的方式體現。只要真心感謝長輩,回報親人,就能讓人感到温暖。

一天晚上,我夢見奶奶走在一條小路上,離我越來越遠。我掙扎着追她,但無濟於事。她在小路的盡頭慢慢消失了。

“喂!”我驚醒了。原來是噩夢!奶奶聽到我的叫聲,趕緊跑過來:“樂樂,怎麼了?”“沒什麼。”我隨口答道。“哦!”聽到奶奶失落的聲音,我忍不住看着她,愣住了。

歲月如石磨,滑過她的額頭,留下皺紋;時間就像一桶油漆,落在她的頭上,留下銀色。從記事起,我就被奶奶照顧,奶奶為了我被歲月摧殘!但是不懂得感恩,也經常不喜歡她的拖沓和羅嗦。我為自己感到羞恥。我下定決心要彌補我的錯誤。

第二天晚上,奶奶照常出去散步,算了一下她回家的時間,我準備了一盆熱水給她洗腳。

“喂!”門鈴響了。我馬上開門。是奶奶!我趕緊迎了進去,輕輕扶她坐到沙發上。然後,我馬不停蹄地拿來洗腳水:“奶奶,我給你洗腳。”

她愣了一下,然後笑着説:“好,好……”奶奶把腳伸進水裏,“奶奶,熱嗎?”“不熱,水温剛剛好!”我扶着奶奶的腳,小心翼翼地洗腳,揉腳背,最後慢慢揉揉她粗糙的鞋底:“你舒服嗎?”奶奶?”“舒服,真舒服,我的好孫子!”奶奶笑着回答。我拿出一條幹淨的毛巾,小心翼翼地擦乾她的腳。夜好靜,我抬頭一看,突然發現奶奶的眼睛裏閃爍着幸福的淚光…

“羊有恩食,烏鴉有反饋之感。”"滴水之恩,當泉水報。"親戚給我們很多,要求很少。我們也應該儘可能地以孝順和感激來回報他們。

孝道演講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委員:

近期,“關愛他人、關愛社會、關愛自然”三關愛志願服務活動正在全國如火如荼的進行,在全國熱烈慶祝黨的召開之際,三關愛活動無疑為創建和諧社會、促進社會建設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論是關愛老弱病殘孕、關愛建設美麗家園、關愛保護自然環境都是在向所有人展示,關愛身邊的一切其實就是在關愛我們自己,因為我們是社會的一員,我們也有需要幫助的時候,只有人人伸出温暖的手,陽光才能普照、生活才會美好。

關愛他人體現了社會的互助精神,中國從古至今就是一個提倡鄰里關懷、相互幫助的國家,很早就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説法,而百善孝為先,孝為德之本,感恩父母,孝敬長輩,便是關愛他人的首要責任。

我國從20世紀末就進入老齡化社會,到21世紀30年代將達到老齡化高峯,並將一直持續到22世紀,人口老齡化成為我國必須面對的世紀困惑。老年人逐步成為社會的主體,解決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醫”的問題,需要靠政府、社會,關鍵還是每一個家庭的努力。作為子女,我們有義務,有責任贍養父母、孝敬長輩,孝道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人的手掌上有三條非常明顯的掌紋,生命線、感情線和事業線。我把這三條掌紋比作是維護家庭三種關係的互聯網,也可以這樣説,家庭是否幸福是掌握在我們自己手裏。哪三種關係呢?夫妻關係、婆媳關係和親子關係。第一夫妻和睦是維繫家庭幸福的生命線。第二婆媳和諧是平衡家庭氛圍的感情線;第三孝老愛親是子女一輩子的事業線。人們在戀愛的時候,滿眼盡是浪漫色彩,沉浸在燭光晚餐和大鑽戒的幸福裏,看到的都是對方的好。但是,結婚後,遇到家庭瑣事,產生分歧,妻子總會抱怨:你沒有以前那麼愛我了,那麼聽話了,你變了。沒變,你還是你,他還是他,只是你們的關係摻進了“柴米油鹽醬醋茶”罷了。夫妻是家庭經濟來源和精神支柱,只有夫妻和睦,同甘共苦,家庭才更有生命力,才能興旺發達;第二婆媳和諧是平衡家庭氛圍的感情線;婆媳本來就沒有血緣關係,沒有與生俱來的感情基礎,親情更需要培養,所以説,婆媳在相處的過程中,必須互相包容,互相體諒,更要相互欣賞。婆媳和諧,家庭氛圍就融洽了。婆媳關係也是一種人際關係,婆媳之間要坦誠相見,彼此尊重。婆婆有母親般的關愛,兒媳婦有女兒般的體貼。婆媳和諧的祕招:保持你的笑容,一笑泯千愁。你會發現,笑是可以互相感染的,抬手不打笑臉人!

孝老愛親是子女一輩子的事業線。幸福其實真的沒那麼貴,幸福也不是金錢能買到的,誰敢告訴我,世界首富就是最幸福的。有的人説:“情願在寶馬車上哭,也不願意在自行車裏笑。”這就是個人的價值觀之間的區別。幸福是什麼?相信答案都是不同的。有一位善良的女人她的幸福就是能和自己心愛的親人在一起,相夫教子,維持家庭的和睦就足夠了。

春秋時期,楚國隱士老萊子,非常孝順父母,辭官歸隱,想盡一切辦法討父母的歡心。他已經70歲了,父母還健在,為了不讓父母保持年輕的心,他從不在父母面前提老字,還把自己打扮成小孩,他做一套五彩斑斕的衣服穿在身上,走路時裝成小兒跳舞的樣子使父母高興。有一次,他拿着一盆水準備幫父母洗腳,一不小心摔了一跤,水盆也掉到地上,這時候,其實他是感覺疼痛難忍,終於哭了,但是他怕父母親傷心,又假裝像小孩一樣,躺在地上耍賴,父母親見他的樣子開心的,拄着枴杖,一拐一拐的到他身邊説“乖孩子,起來吧,別鬧啊!”人老了,什麼事情是最浪漫的,是坐着搖椅和你一起慢慢變老?還是到了80歲,還能跟曾孫子賭氣爭玩具,然後,你曾孫子説:“太爺,你別跟我搶了,讓我爸爸給你再買一個吧”。這才是最浪漫的事情。

孝道演講稿 篇4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早上好:

我是(來自508班的)zzz。我今天演講的主題是——弘揚孝道,從身邊做起。

我從小在父母影響下,把孝心和奉獻作為一種生活習慣。從孝敬自己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到竭盡所能地幫助身邊的每一個人。我奉獻着自己的孝心和愛心,也收穫着為此而帶來的獨特的生命體驗。

那一年,我隨媽媽去福利院做義工。跟在媽媽的身後,我看到了她的忙碌,更看到了她的快樂。那一年,我5歲,從此我成為了福利院最小的義工。

隨着年歲的增長,我認識了更多的人,也看到了許多人的不幸,我良善的父母培育了我的同情心,也激勵着我時時刻刻不忘關愛弱者。有一對盲人夫婦,每逢節假日,我和父母總會去探望他們,帶去時令水果和新鮮蔬菜,陪着聊天,做家務。盲人爺爺生病住院時,我為他送飯菜,並照顧他。在我眼裏,盲人夫婦就像自己的爺爺奶奶一樣,當他們無助的時候,就需要我們的關心和愛護。還有敬老院裏的老人們,我和父母會不定時的去看望他們,為他們送去生活用品和食物,陪他們聊天,為他們洗頭,剪指甲。寧中新疆部暖光志願者團隊,鄞州中學學生會團隊也加入我的孝心實踐活動。除了以孝幫助老人,我還致力於助學助殘貧困兒童。我和父母以及同學們曾多次奔赴麗水景寧助學,看望那裏的貧困學子,為他們帶去了衣物,食品,創立了公益愛心早餐基金。我有一個夢想,願更多的人儘自己所能去幫助他們,擁有一個更健康的體魄,有一個更值得期待的未來。

我相信每一位赤誠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許下“孝”的宏願,相信來日方長,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錦還鄉的一天,可以從容盡孝。可惜人生的短暫,生命的脆弱,世上有永遠無法報答的恩情。世界首富比爾蓋茨接受意大利《機會》雜誌記者採訪,回答天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情莫過於孝敬父母。商機錯過還會再來,而失去父母健在的孝敬機會,那就時不再來,遺憾終生。俗話説“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現在的你是否在父母勞累後遞上一杯暖茶,在他們生日時遞上一張卡片,在他們失落時奉上一番問候與安慰,他們往往為我們傾注了心血、精力,而我們又何曾記得他們的生日,體會他們的勞累,又是否察覺到那縷縷銀絲,那一絲絲皺紋。或許一聲祝福對自己算不了什麼,但對父母來説,這聲祝福卻比什麼都美好,都難忘,都足以使他們熱淚盈眶!“孝”是稍縱即逝的眷戀,“孝”是歲月間隙的承接,“孝”是生命與生命交接處的鏈條。

老師們,同學們,因為多年的義工經歷,我留下了更踏實、更堅定的人生腳步,也收穫了更温暖、更豐富的人生體驗。當有人在抨擊這個物質社會的人心險惡,批判人們的冷漠和自私時,我看到的是很多的義工團體,熱情的`志願者,他們在一些特殊場合中的活躍身影,他們的真實行動就是一直存在於社會中的正能量。即使在有些陰暗消極、不和諧的聲音甚囂塵上時,這股正能量總能時常出現並像陽光般温暖人們的心靈。所以,我一直堅信,就像最七年級樣。

同學們,我們中華民族崇尚弘揚孝道。仁者愛人,孝悌為本。愛父母,寸草春暉,反哺之私;愛同學,珍惜共處,寬容相待;愛身邊的每一個人,懂得體諒,心存感恩。弘揚孝道,從身邊做起,那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美好藍圖不久就會呈現。

謝謝大家!

孝道演講稿 篇5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同學:

大家好,我是來自計算機系10電商本的李旭。很高興很來參加這次演講比賽,希望大家能多多支持我。我的人生格言是:窮達自有路,天地皆為功。我的演講題目是:孔子的孝道。

我國古代曾有“三綱五常”這種説法,“三綱”五常”準則。其中“父為子綱”所指的就是一個“孝”字。

在《論語》中有這樣一段,孔子的弟子問孔子:“如何才能將國家治理好?”孔子回答説:”就是説做人要各守各的本份,在孔子看來,處理好這幾對關係,天下就井然有序。

(《禮記—大學》)這裏的“止”是最高境界的意思,作為父母,最高的境界是“慈”,作為兒女,最高的境界是“孝”。

當然這之中也有着孔子濃厚的政治理念,即——人是有等級的。 但在今天這樣一種人人平等、法律公平的社會裏,有關孔子“孝”的思想價值就應當相應的削弱了呢?

因為在現今時代這種文化的浪潮之下,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忽視了“孝”的存在。很多人認為老人有飯吃這就是“孝”,然而這樣做就真的是“盡孝”了嗎?

對此我們可以參考孔子給出的這樣兩種説法:

從中我們可以很清晰的看出孔子將“盡孝”劃分成了兩個檔次:一。是“能。養”;二。是“色難”。

所謂“能養”,就是指我們能養活自己家的老人就行了。然而你看狗馬這些動物都能夠得到飼養,如果你對父母沒有發自內心的尊敬,那麼這跟飼養狗馬有什麼區別呢?所以“能養”只是孝的最基本形態,也是最低級的“孝”。

那麼“色難”又是什麼呢?説通俗一點就是要讓老人天天高高興興,快快樂樂。這才是最高級的“孝”。

不過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年輕人與老人之間不可避免的要存在着 “代溝”的問題,正因為這種“代溝”問題的存在就難免會跟父母會發生衝突。那麼,當父母有時做得不對的情況下,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當你覺得父母做的不對,跟父母有意見相左的時候,你可以很剋制地委婉地去勸止——這叫做“幾諫”。

為此你心中可能會有些不舒服,但千萬不能因此對父母心生怨恨,畢竟他們的出發點是好的,他們也是在為我們着想的,這就叫“勞而不怨”。

中國民間有個説法叫“孝順”,孝順孝順,順者為孝。很多時候,我們的孝心就在於不違背。

我們都知道,人這一生步步行來,點點滴滴,父母能做的,往往是一些背後的小事。而父母從來不會對兒女説嫌煩,父母也從來不在兒女面前表功。但是,如今有幾個兒女願意點點滴滴為父母默默做點事呢?

由此可見現代人“孝心”的缺失是十分嚴重的,所以孔子的孝道在今天人有很大的借鑑價值。 是到了那一天的話,就算我們捶胸頓足,涕泗滂沱,也追悔莫及。

在此我發出倡議:大家在聽完我的演講後,回家時都能為自己的父母做些什麼,其實他們的要求並不高,一個“順心”足矣!

要做到這一點也並不難,我們只要用心去觀察他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我的演講到此完畢。

孝道演講稿 篇6

中華民族是一個有着五千年曆史和文化的古老民族。“孝”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深深影響着每一個華夏子孫。

《三字經》有句名言“香九歲,能暖桌”。是關於蕭的,漢代孝敬長輩,流傳千古。他九歲就失去了母親,這讓他懂得了如何孝敬長輩。

夏天,他幫父親扇牀墊,驅蚊;冬天,他用自己的身體温暖父親的牀,然後讓父親睡在牀上。蕭學習刻苦勤奮,不愧為“大話西遊,江夏黃桐”。

相傳漢朝有一個叫郭巨的人,他的母親已經90歲了,家裏還有一個剛出生的嬰兒。因為家裏窮,他只能選擇贍養母親或者子女。為了報答母親的恩情,郭巨和妻子連夜將孩子們抬到山裏,埋在山裏。

在所有的美德中,孝順是第一位的,像小黃翔和郭巨這樣的孝子數不勝數。我們對孝道並不陌生。似乎從認識開始,我們就經常聽長輩的教育:“做一個尊重長輩的孩子。”但事實並非如此。

我上國小的時候,老師給我的學生布置了一個特別的作業——幫父母洗腳。但是現在的孩子大多是家裏的“小皇帝”,父母不願意讓孩子受苦。只是孩子作業本上處理作業的一個標誌。

不僅是孩子,《常回家看看》的歌曲也反映了現在人們生活的特點。不斷找理由不回家,空巢老人越來越多。老人不想讓孩子回家做很多事情,只想讓孩子回家看看。

前段時間電視上經常播一則廣告:一位老母親忙了一天,做了一桌子菜,滿心歡喜地等着孩子回家吃飯。但是她接連接到家人和孩子的電話,説不能回家吃飯。老人放下電話,獨自坐在沙發上,直到深夜…

隨着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中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逐漸被人們遺忘。我忍不住問:“怎麼了?”

現在,我們不需要孩子像小黃翔那樣温暖父母,也不需要大人像郭巨那樣埋葬母親。那是不是意味着我們可以拋棄孝道?

沒有!不是!孝道不僅僅體現在這兩個地方。孩子聽父母的話,讓父母少操心;成年人從繁忙的日程中抽出時間,經常回家陪父母。是孝道的體現。

父母要對父母更加孝順,總找不到不回家的理由。都説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他們贍養父母,經常回家看望父母,不僅是為了孝順,也是為了給孩子樹立榜樣。

如果連大人都不孝順,孩子讀“香九齡,能暖桌”也沒用。因為他們不知道怎麼做才能孝敬父母。

“孝”在中國已經存在了五千年,要發揚光大,傳承下去,不能讓它在21世紀消失。

孝道演講稿 篇7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親愛的各位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18級思想政治教育一班的賈珍玉。我演講的題目是《心繫感恩胸懷孝道》。

在這次演講之前,我特意在我的朋友圈中做了一個調查,你會給誰挑選最珍貴的禮物?得到的答案位居榜首的是父母,由此引發我的思考,為什麼會是父母呢?讓我想到了孝,這個從古代到現代一直佔據着中華兒女情感中分量足夠重的詞彙。

古人云:百善孝為先!在我國,影響深遠的儒家倫理思想中,“孝”一直處於核心地位,是千百年來中國社會維繫家庭關係的道德準則,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有望雲思親、上書救父、卧冰求鯉的故事,今有陳斌強背母上班的故事,陳斌強是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是一名人民教師,他的母親患上了老年痴呆症,生活不能自理。為了更好的照顧母親,家住省城的陳斌強,每週都會將母親綁在自己的身上,騎摩托車30公里,帶着母親去上班,到了週五,又將母親帶回家中照料,一連五年,風雨無阻,他用自己樸實的行為給他的學生,也給整個社會上了極為生動的一課。

我們在品讀別人的故事時,其實也在反思自己。

來到安康學院之前,我從來沒有離開過我的父母。也是來到大學之後,我才發現孝敬父母並不是在父母生日的時候給他們郵寄一個沒有温度的冷冰冰的禮物,也不是在等到父母生病住院時才放下自己的事情抽出時間去看他們,孝敬父母應該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每時每刻做起,我現在的舍友就是我的老師,他每天都會在晚飯的時候給他的父母打視頻電話,詢問他們吃的什麼,天氣轉暖涼了,要記得添加衣物,注意保暖;真的,雖然只是一件小事,但是對我卻有很大的震撼與反思,我想問一問現場的各位,你們有誰能做到每天給父母打一個電話,有誰會將自己在學校發生的趣事分享給自己的父母,又有誰會記得在天氣轉涼的時候給父母一個關心一個問候?

孝順是對父母發自內心的感激、感動、感恩,是真心實意的對待。孝順不是付出生命的代價來換取的才叫孝順,孝順不是感人肺腑、可歌可泣的故事才叫孝順,孝順是每個普通平凡人都可以支配思想,摸着良心做到的簡單事兒。

所以,乘陽光正好,乘微風不噪,乘父母未老,珍惜當下,心懷感恩,及時盡孝!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孝道演講稿 篇8

明代湖南川島守將沈徐志有一個獨生女,名叫沈雲英。從小聰明好學,跟爸爸學了一手好技術。因為她父親帶兵迎新軍戰死沙場,當時沈雲英才十七歲。她爬得很高,喊道:“雖然我是個小女孩,但我會戰鬥到死,以實現我父親的守城願望。希望所有的軍民保衞家鄉。”每個人都深受感動,併發誓要收復失地。很快包圍解除了,勝利在望。沈雲英發現了父親的屍體,大聲哭了起來。所有的軍民都穿上孝服,參加了葬禮。朝廷命沈、為副都督,並任命沈雲英為遊擊將軍,繼續鎮守道州首府。後來,人們為她建了一座紀念廟。有詩説:

一支新軍攻城圍義兵,峨眉單于馬清城;父仇難避兩雪,忠孝之名千古流。

孝道演講稿 篇9

中國是一個非常重視“孝”字的國家,也是一個非常重視孝的民族。古聖先賢——堯、舜、禹、唐、周公、孔子、孟子等。都不教人孝順父母,尊重父母。沒有不努力踐行孝道的人。中國古代各種古典文獻中,經常有讚美孝道,表達思想和對父母的愛的文字。讓我們繼承他們偉大的思想和行動,做一個懂得孝順父母的人,孝敬父母。

《孝經》説:“身染皮肉,父母不敢損,孝始。”這讓我想起了被曹操射中左眼的夏侯惇。他中槍的時候想拔出箭,但也拔出了左眼。他高喊:“父親的母親的血,不能拋棄!”他吃眼睛,可見他對父母多孝順。

孝道源於父母對子女無私的愛。世上的孝道有很多種,甚至上千種,但只有父母對孩子的愛是最無私的,無悔的,偉大的。我們付不起這筆錢。我們能做的就是孝敬父母,分擔他們的煩惱,減輕他們的痛苦。掛在他們臉上的是微笑,而不是永遠為你流淚。

想到父母養育我們的辛苦,我本能的想回報父母。其實這就是“感恩”。我對父母的感激本能地延伸到那些把自己當成孩子,努力教育我們的老師,為我們提供食物的農民身上。我們所擁有的一切,都不是自己創造的,幾乎都是別人給的,不求回報。所以,愛是天生的,回報是明白的。

做人,最重要的是懂得感恩。因為,人做的最高尚的事是孝順,最純粹的想法是感恩。

然而,隨着人類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禮貌開始與父母疏遠。那些父母就像扔在角落裏的舊衣服,忘記了以前為他付出的努力和幫助,減少了對他的傷害,看着他穿上看起來華麗卻不合身的衣服。但是我們習慣了,不看,想當然,還是不在乎。

一個人如果有孝心,就會有一顆仁心,自然會厭惡社會上的醜惡現象,產生正義的情感;有了感恩,才能真心產生一顆恭敬的心,以恭敬之心待人,是以禮而非以輕為特徵;有了感恩,事情自然會用心去做,只有用心才能開啟智慧;有了感恩之心,人自然會坦誠相待,坦誠相待。目前,商業信用危機的根源在於經營者不承認自己的“成功”取決於他人的“履行”,不感激社會和他人。所謂五德:就是仁、義、禮、智、信,人的優良品德就是來源於這種感恩。他教我們做懂孝道、孝順、感恩的人。

所以作為一個生活在社會中的“人”,他要孝順父母,要對愛情有正確的認識,要感恩。只有活着,他才能對這個社會有所作為,才能對自己有所作為。他不會把自己的歲月浪費在活在世上,浪費在父母和別人對自己的愛上。努力工作,鋭意進取!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