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三分鐘勵志演講稿範文合集五篇

來源:文萃谷 3.11W

演講稿是作為在特定的情境中供口語表達使用的文稿。在充滿活力,日益開放的今天,演講稿在演講中起到的作用越來越大,那麼,怎麼去寫演講稿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分鐘勵志演講稿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有關三分鐘勵志演講稿範文合集五篇

三分鐘勵志演講稿 篇1

尊敬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在自然界中,無論是哪一個種羣,都是強者至上,而現代禮貌中的人類社會更是將這條生存法則體現的淋漓盡致,因為僅有強者才能贏得尊重,僅有強者才能更好地生存下去,也僅有強者才能從社會中獲得更多財富;而如何成為強者,理所當然地成為萬眾共同探討的話題,更是所有人不斷追求的方向。

悲觀主義者説,人活在世上,本就是一種不幸,所以沒必要努力追求什麼,生老病死是無法改變的事實,苟活一生有口飯吃他們就已經滿足。

有的人或許是天生肢體殘疾,那麼擺在他面前的僅有兩條路,自暴自棄亦或是自強不息,我想,更多的人選擇了自暴自棄吧,他們是悲觀主義者,他們認為天生的殘疾只能讓他終生不幸,因為他們覺得他們有個不幸的開始,就會有不幸的生活,也就會有不幸的結局;甚至更有人利用自我的不幸來博得大家的同情,而最終只是為了討口飯吃;而這樣的人,活的根本不像人。

可是,還有一種人,他們做出了不一樣的選擇,他們選擇了自強不息,那麼,他就必須會有不一樣的人生。而這類人,或許能夠稱之為樂觀主義者。

或許是同樣的天生肢體殘疾,可是這一類人卻選擇了樂觀對待。他們不畏世俗異樣的眼光,不畏肢體的殘疾給生活造成的種種困擾,而是努力且認真地活着,甚至他們中的很多人的生活比肢體健全的人更加精彩。

因為他們的天生肢體殘疾讓他們明白,既然命運讓他們失去了健全的身體,那麼他們就要努力給自我創造一個完美的人生。所以,他們更加認真地活着,活出屬於他們自我的精彩。這一類人,就是人生真正的強者。所有人都會為之動容,他們更贏得了世人的尊重。我想胡克胡哲就是這類人的代表,天生殘疾卻樂觀進取,贏得所有人的好評。

同樣,我們無法選擇出身,可是,我們有本事選擇自我的未來。每個人的命運都掌握在自我的手中,如果因為自我的出身卑微低賤就不思進取,我想,這類人即使是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也沒有人會同情他們,僅有自強不息的人,才會成為社會的中流砥柱,也會改變他們自我的生活狀態,而這種改變必須是向好的方向發展。

天生的身體殘疾不可怕,出身的卑微低賤也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沒有一個健全的心,或是失去了為改變命運自強不息頑強拼搏的信念,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殘疾或卑微。我並不歧視殘疾,但我看不起不思進取的人。

在生活中不思進取的人有很多,他們總是在抱怨命運的不公,在訴説生活的不幸,在宣泄心中的不滿,可是他們從不調整自我的心態,只明白怨天尤人的人,才是真正的可悲。

所以,如果你想要成為強者,必要做到自強,僅有進取地對待生活,樂觀地應對困難,為了自我的未來努力奮鬥,不向任何人低頭,不向命運妥協,不向生活抱怨,那麼你的生活必須會越來越好,你就能贏得大家的尊重,才能讓自我真正活出個人樣!

三分鐘勵志演講稿 篇2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勤奮,成就人生》。

中國有句俗話,叫做“一勤天下無難事”。唐朝文學大家韓愈就曾説過:“業精於勤,荒於嬉。”也就是説,學業方面的精深造詣來源於勤奮好學。唯有勤奮者,才能在無邊的知識海洋裏獵取到真智實才,才能不斷的開拓知識領域,獲得知識的報酬,武裝自己的頭腦。

波蘭有個叫瑪妮雅的小姑娘,學習非常專心。不管周圍怎麼吵鬧,都分散不了她的注意力。一次,瑪妮雅在做功課,她姐姐和同學在她面前唱歌、跳舞、做遊戲。瑪妮雅就像沒看見一樣,在一旁專心地看書。姐姐和同學想試探她一下。她們悄悄地在瑪妮雅身後搭起幾張凳子,只要瑪妮雅一動,凳子就會倒下來。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瑪妮雅讀完了一本書,又拿起一本書津津有味的看了起來,凳子仍然豎在那兒。從此姐姐和同學再也不逗她了,而且像瑪妮雅一樣專心讀書,認真學習。瑪妮雅長大以後,成為一個偉大的的科學家。她就是居里夫人。

“創新尖兵”羅東元只念了一年高中就下山了,雖然學業中斷,但他從沒有放棄自學。沒有放棄“要為國家做出一番業績”的理想。“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羅東元所有的成就源於他對理想堅持不懈的追求。我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技術工人,只有從現在起珍惜在校生活,規劃好未來的職業生涯,才能把握人生航船的方向,才能為社會為國家作出更大的貢獻。

默默耕耘,用心付出,這樣的人生,才是“勤勞的一生”。坦然面對,在過程中付出汗水和心血,那麼我們就可以自豪的交給人生一份滿意的答卷。

三分鐘勵志演講稿 篇3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人生最美好的時光就是青春,青春是什麼?青春是掛在夜空中的圓月,青春是地平線上的朝陽;青春是一支支圓舞曲,它還是一首抒情詩。青春是我們走向成熟的必經之路,青春,讓人聽了多麼羨慕的字眼兒啊!

二七歲,我們懷揣着夢想,在三高中的藍天下飛翔。想飛的日子裏總是有風有雨,一起在林蔭道上嬉戲,一起在辯論會上脣槍舌劍,一起在籃球場上爭搶高低,一起探討科學的奧祕。我們載着年輕的夢,在知識的海洋裏自由自在地遨遊,到處可以分享我們青春的激情。

席慕容説:“翻開那發黃的扉頁,命運將它裝訂得極為拙劣。含着淚,我一讀再讀,卻不得不承認,青春是一本太倉促的書。”有時候,我們也會一個人坐在天空下發呆,幻想着美好的未來。追趕憶着幼稚的童年,不知不覺中眼淚已悄然滑落,可是誰也不知道這淚是為誰而流。也許我們還太年輕,我們有着一顆年少輕狂的心,雖然經不起風浪,但是卻總想知道世界還有什麼,總是覺得自由流浪才是真正的人生。

就在這個懵懂的年紀,我們要把自己的理想變成自己的理想變成現實。拼幾個春夏秋冬,換一片萬里晴空。失敗了再爬起來,凡事總要試一試,拼一拼,因為我們年輕,年輕是我們最大的資本。因為我們有青春相伴,“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抓住青春的衣角,跟上青春的步伐,讓青春伴隨着我們一路高歌。

青春是人生的鮮花,是年輕生命的閃耀,是純真的結晶。青春就像抓在手裏的泥鰍,不經意間便從指縫間溜走,等你發現,卻只剩下一條尾巴。窗台上的日曆又翻過了一頁,要知道,今天過去不會再回來,十七歲過去了,不會再有另外一次。沒有人會為你喚回青春,也沒有人替你走完人生。青春的每個日子,都是一本內容不同的書,一幅風格迥異的畫。而此時我們是書中的主角,畫中的人物。趁年輕,讓我們把青春的書寫成成長的日記,裝滿微笑與讚美。

同學們,準時開出的列車不會等待姍姍來遲的旅客,滾滾向前的時代巨輪不會遷就虛度年華的浪子,讓我們拽緊青春的線繩,把我們的夢想放飛在蔚藍的天空吧!

我的演講完畢。

謝謝大家!

三分鐘勵志演講稿 篇4

在人生最燦爛的年華,經歷過友情、親情,還有淡淡初戀的考驗。未來的一切就算波折重重,我們也有足夠的自信和能力去迎接。生活還要繼續,音樂也會繼續,一切的一切都只是一個開始,不是嗎?這或許就是生活,就是我們擁有青春時的淡然的微笑。

書裏的那麼多人是如此的熟悉,比如葉鋒,我甚至看見他那頎長的身影,憂鬱的眼神 哦,不,我突然意識到我現在的好朋友,像他,一樣的有才華,是個天才。我想大家都遇到過這樣的男孩子:因為自己破碎的家庭而沉默不語,因為自己的才氣而顯得有些孤傲,他們在心裏渴望友誼,卻又不願與人接近,他們會為了自己在乎的人而意氣風發,卻又在失去之後繼續用書法、用音樂、用文字、用汗水來麻痺自己。

男孩子並不是只懂得生化危機的,雖然他們不像女孩子那般好熱鬧,好表現 笑靨如花或淚如雨下;這樣的男孩子只會把自己的內心藏得很深,一個人承受,一個人咀嚼,一個人堅強的長大。現在,我們正在經歷青春的磨練,閉上眼睛讓我們一起擁抱青春吧!似乎是為某個好朋友動心,暗地裏默默想着他,這樣的心動是太純潔太美好的東西,像晶瑩的雪花,只怕放在手裏就會融化,我們小心翼翼的'珍藏着這天底下最重要的祕密,卻在後來的某一年某一月某一日發現自己傻得可愛。是的,我們都有自己的理想,這時我的一個朋友告訴我她最大的理想就是能順利的當上一名明星。可是,慢慢的我發現很多人都遺忘了自己的理想,想學的去學了音樂,想的去學了 太多太多人過着與自己想象中完全不一樣的生活,理想就這樣成為心頭的一塊硃砂痣。好像很久都沒有聽到我的那些朋友在自己耳邊説: 我的理想 到現在我才知道:人是會變的。

到現在我也才弄明白所謂的 代溝 ,這些次要的東西就不必仔細的説了。每個人都只想要一個充滿幸福的家庭而已,要求不高,代溝也許只是青春期綜合症的表現之一,為了證明,我們正在慢慢成熟。

三分鐘勵志演講稿 篇5

我們怎麼尋求有價值的企業?在我過去的研究裏,一直在關注中國企業的成長模式,在改革開放40年的過程中,很多企業發展得很好,也有大量的企業無法存活下來。這中間有很多環境的問題、很多外部政策的問題、很多對手的問題、很多技術的問題,但其中有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企業自身的價值,我們朝什麼方向去追尋,去確定,去尋求?

一、今天經濟大環境的調整

我們該如何理解今天所處的環境?這是我最近一直在關注的問題,也是大家問我最多的問題。大家會從各個角度去看,無論是中美關係,還是我們看到今天大的經濟環境的調整。

1、所有東西都在不斷升級

在今天的整個經營環境中,所有的東西都在迭代升級,沒有東西可以停留在原來的框架之下。這種不斷迭代的要求,是對每個企業根本的要求。在我們回看自己時,第一個對環境的認識,就是必須不斷地迭代。

比如微信,它已經是一個我們非常熟悉的產品,但它依然在不斷地迭代。我們看到的所有的行業,今天都在重新定義。更重要的是,你的產品和服務的融合,必須是一個跟隨顧客不斷成長的過程。

2、一切都正在轉換為數據

所有的東西都在數據化。數據決定了我們在市場中的機會到底在哪裏。所以我們在討論整個企業的價值方向時,我們要理解兩個最重要的東西,一個是效率,一個是價值創新。很多人説商業模式創新是很困難的,特別是傳統的企業,我就告訴他,不用緊張,如果你的效率比別人高,機會還是有的。因為數據的轉換過程中,兩個維度都有機會。

3、大多數的創新都是現有事物的重組

在今天,大部分的事物都是現有事物的重組。並不是説很多東西是沒辦法想象的,我們今天看到的非常多的東西,就是我們現在已知的東西,怎麼樣重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蘋果。蘋果並不是第一個做手機的,但是它改變了這個行業。它也並不是第一個出電腦的,但是iPad出現,我們發現整個應用變得完全可能。我們很多人很怕新,但是它並沒有那麼困難,你只要對現有的事物更好地去做重組和組合時,就會發現大多數的創新,都是由這個地方發生的。

4、深度互動與深度學習

因為創新的要求,使我們需要很多的學習,我們講的人工智能,或者未來更多的深度智能化,很重要的一個部分,不在於機器能不能像人,而在於人能不能保持自己的創造力。所以我之前説過一句話,其實我並不擔心機器像人一樣思考,我比較擔心人像機器一樣思考。我們一定要飽有自己深度學習和深度互動的能力,這種深度學習和深度的互動使得人更具創造力和更有創造的價值。包括我自己也在做在線課程的嘗試,就是希望有一個新的技術手段讓我與企業家之間的深度互動和深度學習可以更加推進。

5、核心不是分享,而是協同

在今天,核心並不是分享,更重要的是協同。我寫文章不斷地和大家交流,更重要的不是陳老師要分享什麼,而是我們之間通過不斷地協同、互動,做這樣一個知識分享,這種協同的效率,是更容易產生價值的。

所以大部分的情況下,很多人會説,我一定要去做分享,分享很重要,但我們還要再加一樣東西,就是你願不願意協同創造價值?如果我們沒有能力協同創造價值,我們就沒辦法創造更大的系統價值。

6、聯接比擁有更重要

聯接比擁有更重要。這是今天對於很多人的挑戰,如果我們對自己擁有的東西更在意,我們可能會有更大的侷限性。我們不斷地邊界打開,因為你可以跟更多的人、更多的組織、更多的機構去做鏈接。我在最近發佈的新書《共生》中有一個觀點,一個面對未來的組織要重新調整兩個認知:

(1)你能不能夠把員工邊界和顧客邊界打開?

(2)你能不能讓自己不可替代?

如果從這個角度去討論,你會發現動態是一個根本的特徵,我們所有人都必須接受,沒有哪些東西是固定不變的。所以邊界一定要調整,不斷迭代和優化,集合智慧形成解決方案。

7、*不是從內部出現的

很多人怕被*,但*一定是個事實,因為*從來都不從內部產生。在你不經意的時候,有可能就被*了。我們要從外部看被*時,內部怎麼調整自己?怎麼開放學習?怎麼和這些將要*我們的人產生共同協同的價值和共生的價值?這一次我們比較在意「創」、「贏」和「生」,但我更在意前面的「共」字,如果沒有共就沒有創,沒有共就不會有生,沒有共就沒有贏。實際上「共」的概念變得重要,如果你不這樣瞭解,外部就會把你*掉。*相機行業的是手機,*銀行的也可能是支付寶。

這種*是外部帶來的挑戰,怎麼給自己選擇一個解決方式,我們今天的「共」,就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方式。

8、可量化、可衡量、可程序化的工作都會被機器智能取代

我在參觀海爾智能工廠時,我沒有想到的是大生產線上任何一個產品的型號都是不一樣的。當大規模製造都可以個性化定製時,大家可以想像,未來的變化將會非常巨大。那些可衡量的、可程序的、可量化的工作,機器是可以替代的。如果這些可以替代,我們怎麼辦?

我認為這八點對大家來講非常重要,我們如果從這個角度去看,會尋找到更多新的機會。

二、三個大變化

基於這樣的理解和研究,我認為我們要有三個的變化:

1、關於戰略,從「競爭邏輯」到「共生邏輯」

第一個變化,戰略上我們要調整。這是我和廖建文教授的一個持續研究中的一個結論:我們要從競爭邏輯轉向共生邏輯。如果我們按照工業邏輯去講,我們要贏,我們肯定就是一個競爭關係。但如果我們按照數字邏輯去看,我們就必須尋求生長空間。因為我們很多行業被重新定義時,邊界被打破時,遊戲規則被改變時,你並不知道新的遊戲規則是什麼。所以我們所談的贏的所有條件的基礎已經改變,我們更重要的是要尋求生長空間。如果要尋求生長空間,我們戰略的空間定義就要被調整。

我們討論戰略只説三個最重要的東西:

(1)我想做什麼?

(2)我能做什麼?

(3)我可以做什麼?

所以我們在戰略上基本上是回答這三個問題的總合。

想做什麼就是我們初心,能做什麼就是我們的資源和能力,可以做什麼就是我們跟產業條件和外部市場做對接。但今天的戰略邏輯如果我們繼續回答這三個問題,你會發現變了:你想做什麼?是要重新賦予定義;你能做什麼?最重要跟別人連接;你可做什麼?要跟別人跨界。

所以當它變了之後,我們看到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我們在戰略上出現四種新的形態:

(1)連接器;

(2)重構者;

(3)*者;

(4)新物種。

這四樣戰略空間就被拉了出來。所以我和很多人講不是今天市場變小,其實是機會變大,問題就在於你在這4箇中能不能出現其中一個與你相關的東西?

當這些優秀的創新企業出現,整個市場的格局確實被它們重新構建出來了。所以我對很多人講,不是今天機會變小了,真的是變多了,最重要的是你要把你的經驗扔掉,才能做得到。

所以我們在可持續的數字戰略中,要成為一個賦新者、跨界者和連接者。這樣才能找到我們全新的機會,這是從戰略上我們要做的改變。

2、關於商業,探索未知、穿行時光、呼應人類感性的行為

我們一定要討論商業價值是什麼。大家也很清楚,我最近經常講,人在這個世界上並不是一個消費者,他應該是一個生活者。有人和我説,這個不一定完全對,我們還應該是一個造物者,我覺得那是企業家的邏輯。對於任何的商業邏輯來講,我們必須回到人是一個生活者,如果人是一個生活者,商業在完成什麼?商業在完成認知與呼籲人類行為的部分,我們要注意這件事。

我一直在研究大企業,這些大企業真正有影響的不是因為它大,不是因為它有野心、有遠見、有能力,而是因為它們對於追求美好生活所帶來的價值,以及幫助人類近距離、遠距離分享價值的能力。當它有這個能力時,它就去滿足了個體,也同時給了過程體驗。這時,他們的產品實際上就是一個交心的過程,是愛、驚喜和可靠的傳遞。

如果我們的產品不能給這三樣東西,這個產品就無法得到大家對它的追隨。所以我非常希望大家的產品是一個心與心的交換,心與心的託付。

3、關於企業,成為全新價值的創造者

我認為企業就應該成為全新價值的塑造。當你成為全新價值的塑造者,就像華為走到終端,海爾的「人單合一」,大童的中介保險服務,它幫助我理解了我們怎麼用保險愛護人、推動人,我們要理解什麼是全新價值的塑造,這也是我對很多企業的願望。

因此,我們的核心就是要做這三件事:

(1)以價值成長激勵成員。

(2)以夥伴關係促進創新。

(3)以個性服務贏得顧客。

未來的組織應該是一個共生型的組織,不是一個獨立的組織,也不是簡單的平台型組織。未來的組織形式是互為主體的,你是主體,我也是主體,最重要的是共生。當我們可以共生時,整個狀態才會存在出來。這樣的共生,打破了單向的競爭,打破了價值活動分離的模式,我們真正圍繞着顧客價值形成了一個理解顧客的概念,這個組織就是我希望的組織,也希望你成為一個共生型的組織。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