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不老》教材分析

來源:文萃谷 1.99W

《青山不老》是一篇閲讀課文,文章用清新的筆觸向我們描繪了一位81歲的山野老農,面對自然條件的惡劣和生活條件的艱辛,義無反顧地投身到植樹造林工作中。他從65歲開始植樹造林,綠化環境,用15年的時間在晉西北奇蹟般地創造了一片綠洲,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造福於後代。

《青山不老》教材分析

1、教學目標:

基礎字詞:能認讀虐、踞等生字,理解“肆虐、歸宿、盤踞”等詞語。

2、課文理解:理解本課重點句子,能理解老人創造的奇蹟,體會到老人的精神。

3、主題把握。領悟老人植樹造林、綠化家園、造福後代的精神,掌握青山不老的含義。

教學重點:本課句子分析。領悟本課主題。

教學難點:理解青山不老是什麼意思。

教具準備:小黑板

  一.導人新課

師:同學們,《這片土地是神聖的》一文中,印第安人對土地那份深深的眷戀之情令我們感動。在祖國的晉西北,有這樣一位老人,用自己的方式深深珍愛着他生活的那方水土,同學們想認識他嗎?

齊讀課題

通過預習,如果叫你給課題叫不標點,怎樣加,為什麼?

生:加問號,表示疑問,為什麼説青山不老。

師:這也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內容。

生:加感歎號,表示讚揚。

師:帶着讚揚的語氣讀讀

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

生:課文主要講了一位山野老農為了守住水土,植樹造林十五年,創造一片青山的事蹟。

  二:講授新課

文中哪些語句是老人辛苦十五年,取得的成績,創造的奇蹟,用“——”勾出來讀讀。

一.窗外是參天的楊柳。院子在山溝裏,山上全是樹。我們盤腿坐在土炕(kàng)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綠色的波浪,風一吹,樹梢捲過濤聲,葉間閃着粼粼的波光。

師:請用一、兩句話來描述這美的畫面。

生:這是一片樹的海洋,充滿生機、漫山遍野一片葱綠……(板書:綠意盎然)

師:這是一幅美的畫面。我們一起甜美讀讀。

二、315年啊,綠化了8條溝,造了7條防風林帶,3700畝林網,這是多麼了不起的奇蹟。

師:3700畝究竟有多大?一畝是667平方米,教室一般有50平方米,3700畝大約5萬個教室這麼大。

師:所以作者由衷的發自內心的讚歎:(引讀)這是多麼了不起的奇蹟。(板書:創造奇蹟)

三、楊樹、柳樹,如臂如股,勁挺在山窪山腰。看不見它們的根,山洪湧下的泥埋住了樹的下半截,樹卻勇敢地頂住了它的兇猛。這山已失去了原來的坡形,依着一層層的樹形成一層層的梯。老人説:“這樹下的淤(yū)泥有兩米厚,都是好土啊。”是的,保住了這黃土,我們才有這綠樹;有了這綠樹,我們才守住了這片土。

師:從這段文字中我們不難想象假如沒有老人種的樹,會怎樣?

生:泥土會被雨水沖走……

師:泥土沖走,山只露出光禿禿的石頭,這山就成了荒山,所以文中一句話説(引讀:保住了這黃土,我們才有這綠樹;有了這綠樹,我們才守住了這片土。)

師:土和樹之間是那樣密不可分,相依相成,看着這來之不易的2米厚的淤泥老人説(引讀:這樹下的淤(yū)泥有兩米厚,都是好土啊。)

師:視土如寶的老人看着這來之不易的淤泥飽含深情地説(引讀:這樹下的淤(yū)泥有兩米厚,都是好土啊。)

  三|過渡

師:這樣一片綠洲在祖國大地上隨處可見,能稱之為“了不起的奇蹟”嗎?為什麼?

輕聲讀課文,説説老人是在什麼情況下創造這片綠洲的,用“﹏﹏”勾畫出來,並寫寫你的體會。

(1)

這是中國的晉西北,是西伯利亞大風常來(  )的地方,是乾旱、霜凍、沙塵暴等與生命作對的怪物(   )之地。過去,這裏風吹沙起,能一直埋到城頭。縣誌載:“風大作時,能逆吹牛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1]而墜。”[2]就在如此險惡的地方,我對面這個手端一杆旱煙袋的`瘦小老頭,竟創造了這塊綠洲。

師:這段文字少了什麼詞語?去掉這些詞語行嗎?為什麼?

生:少了肆虐、盤踞(jù),不行,因為這兩個次更能體現風沙大,環境惡劣……

師:風大作時,能逆吹牛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1]而墜。什麼意思?

學生解釋

師:這只是沙塵暴,在加上霜凍,乾旱,使這裏的植物難以生存。有水來説説你瞭解到的晉西北情況。找你認為最重要的説。

學生談

師:在這樣的環境下,要想栽活一棵樹也是非常不易,更何況老人栽了3700畝樹,確實是個奇蹟(板書:環境惡劣  問號改成歎號)

(2)我還知道這個院子裏的小環境。一排三間房,就剩下老者一人。老人每天早晨抓把柴煮飯,帶上乾糧扛上鐵鍬進溝上山;晚上回來,吃過飯,抽袋煙睡覺。65歲那年,他組織了七位老漢開始治理這條溝,現在已有五人離世。他可敬的老伴,與他風雨同舟一生;一天他栽樹回來時,發現她已靜靜地躺在炕上過世了。他已經81歲,知道終有一天自已也會爬不起來。他唯一的女兒三番五次地從城裏回來,接他去享清福,他不走。他覺得種樹是命運的選擇,屋後的青山就是生命的歸宿。

學生談感受

師:可看得出(條件艱苦)。板書

師:老人這樣堅定,是因為他認為

生:他覺得種樹是命運的選擇,屋後的青山就是生命的歸宿。

師:什麼意思?

學生談自己的理解。

師:老人栽了15年的樹失去了什麼?

生:享清福、娛樂

師:他為誰失去的這些?

生:為大家、為子孫後代

師:他得到了什麼?

生:大家的讚揚、實現了自己的理想……

師:從貧瘠的山溝到如今葱鬱的青山,老人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這片土地,這就是他生命的價值,因此當告別老人時作者不由得想到

生:(3)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許老人進去後就再也出不來了。作為一個山野老農,他就這樣來實現自己的價值。他已經將自已的生命轉化為另一種東西。他是真正與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了。

師: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什麼意思?

學生談

師:老農能與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嗎?那是什麼?

學生談

師:老人面對困難迎難而上,堅持不懈改造山林、綠化家園的精神……

師:與老人的接觸,文章用的短短几個字結束。(引讀)青山是不會老的。什麼意思?

生:老人偉大的精神和博大的情懷感動着大家,大家會接過老人的接力棒,接着改造山林,綠化環境。也就是説以後這裏不僅僅是一片青山,而是一片片青山。是的,青山是不會老的,永遠不會。

  四、教師總結

師: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文中的老人名叫馬永順,馬永順老人已於2000年2月10日心臟病突發離開了我們,可他的音容笑貌猶在,他那響亮的勞動號子仍迴盪在白山黑水之間,他雖然去了,他的精神將永遠激勵着人們為大山添綠衣,為子孫後代留下一片青山綠水。

  五、板書設計

環境惡劣   條件艱苦

青山不老               偉大奇蹟!

綠意盎然   取得成績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