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低年級應用題的教學反思內容

來源:文萃谷 2.79W

國小低年級的應用題教學始終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從應用題教學的發展過程看,低年級應用題是整個應用題教學的基礎,其中最主要的是簡單應用題教學。由於國小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差,對語言文字理解較差,所以即使對一個應用題能背説的很好有的也不一定理解,也就掌握不了它的解法。有的學生對一個應用題很會做,但稍微改動一下他就不會做了,這種情況是經常發生的。要改變這種情況,我在多年的教學過程中有以下的反思:

國小低年級應用題的教學反思內容

一、 讓學生學會審題,養成認真審題的習慣

應用題的難易不僅取決於數據的多少,往往是由應用題的'情節部分和數量關係交織在一起的複雜程度所決定。同時題目中的敍述是書面語言,對低年級學生的理解會有一定的困難,所以解題的首要環節和前提就是理解題意,即審題。

讀題必須認真,仔細。通過讀題來理解題意,掌握題中講的是一件什麼事?經過怎樣?結果如何?通過讀題弄清題中給了哪些條件?要求的問題是什麼?實踐證明學生不會做,往往緣於不理解題意。一旦瞭解題意,其數量關係也將明瞭。因此,從這個角度上講理解了題意就等於題目做出了一半。當然還要讓學生學會邊讀邊思考。

 二、讓學生學會數量關係的分析,並加強訓練

數量關係是指應用題中已知數量與已知數量,已知數量與未知數量之間的關係。只有搞清楚數量關係才能根據四則運算的意義恰當的選擇算法,把數學問題轉化成數學式子,通過計算進行解答。因此,低年級教學中簡單應用題的數量關係,實際上是四則運算的算理與結構。所以從應用題教學的一開始就要着重抓好分析數量關係這一環。

為此,首先要重視教學中的分析與説理。這是因為不僅要通過數量關係的分析找出解答的計算過程,同時計算過程本身也反映瞭解題的算理。所以要重視教給學生聯繫運算意義,把應用題中敍述的情節語言轉換成數學運算,在理解的基礎上用學生自己的語言敍述。對每一道題的算法,教師都要認真説理,也要讓學生去説理,使學生能夠將數量關係從應用題的情節中抽象出來納入到已有的概念中去。

例如在教學求兩數相差多少,求比一個數多幾(或少幾)的數的應用題時,通過學生操作和教師直觀演示,使學生明確:甲數比乙數多,那麼甲數就包括兩部分,其中一部分和乙數同樣多,另一部分是比乙數多的部分,從甲數裏去掉和乙數同樣多的部分,剩下的就是比乙數多的部分,所以用減法計算。這樣教學使學生對應用題的數量關係比較清楚,掌握了一類問題的分析思路,從而避免國小生僅僅依靠對題中某些詞語的臆斷或盲目嘗試來選擇算法。既培養了學生的解題能力,又初步發展了學生的分析、推理能力,為今後解更復雜的應用題打下基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