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期會考試複習計劃

來源:文萃谷 1.21W

新學年的期會考試又將臨近,相信各位同學都在緊張的準備中。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中期會考試的複習計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高中期會考試複習計劃
  【高中期會考試複習計劃】

第一步:提高分數

首先調整態度

學習是一種漫長而艱苦的勞動,得過且過、三心二意是學不好的。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學習,才有可能獲得學習的成功。我們常常看到,有些同學在學習的時候,一點主動權都沒有,有的甚至把學習看作是一種負擔,覺得厭煩。但有的同學就不是這樣,他們在學習中,結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妥善安排,合理利用時間,時刻注意運用科學的學習方法,運用自己的聰明智慧去尋求最好的效果。他們就像游泳運動員,在知識的海洋裏從容自如地暢遊,完全獲得了主動權,成為學習的主人。所以我們要優化學習方式,提高學習效果。

家長應該時刻提醒孩子早做準備,不能等到明天要考試了,今天才拿起課本。天材教育的專家認為家長應該及時與孩子溝通,瞭解孩子在新學期的想法,幫助孩子一起調整學習狀態,提前準備好期會考試的各項複習工作。

第二步:做好計劃

不做白日夢

對於什麼時候學習和學習什麼猶豫不決是最大的時間浪費,事先訂個計劃就會幫助孩子消除這種心理上的障礙。我們經常看到一些同學兩隻手支着頭,一副專注的樣子,但頭腦中想入非非,一節課就這樣過去了,這也是時間的浪費。其實,胡思亂想是不自覺地逃避艱苦學習的一種手段。胡思亂想雖然能使你感到滿足,但你的學習絕不會因此提高一點。

所以我們要培養一個立即有效地投入學習中去的良好習慣,對人終生都有益。進入期中複習了,也許發現有一門課怎麼也學不好。如果孩子不善於處理,就有可能使其對所有的課程都產生消極情緒,這時,消除憂慮的一個辦法就是找老師好好談談,讓老師給孩子提出好的建議。

在迎考複習過程中家長一定要督促孩子集中注意力,把學習看成獲得知識、充實自己的機會,而不是一件必須完成的令人不愉快的任務;不要把教室、書房看成是監獄,而應把它們看作是學習的場所;不要把老師和家長看成是在監視自己,而要認識到他們是在利用寶貴時間指導和幫助你,要把他們看成是自己學習的指導者。其次家長要限制孩子注意力轉移。要儘可能將注意力限制在孩子手頭正做的功課之內。

第三步:藉助外力

讓孩子學的輕鬆

複習計劃是複習戰略的具體化,複習戰略決定後,就要通過制定計劃來實現。有了複習計劃,學習活動就可以目標明確地有序進行,檢查和總結就有了標準和依據。學習好與差的一個重要區別,便在於有無計劃。有適用的學習計劃,能統籌兼顧地安排好各科學習,這就是學習優良者的共同點。但是,在學習過程中,許多同學都沒有學習計劃,完全憑自己的興趣和心境,高興了就學點,不高興就扔到一邊去。有的同學認為,學校和老師自然會為大家安排複習計劃,用不着自己再費事,跟着老師走、按着學校的要求辦沒錯。但這種想法不對。學校和老師的計劃是從教學的角度,按照班級授課原則,針對全體同學訂的。除了遵照執行外,還應針對自己的情況,從學的角度更具體地制訂出個人的複習計劃。兩方面互相照應配合,才能收到更好的複習效果。

  【高中政治期會考試複習計劃】

  期中複習面臨的問題

高中政治教材以生活邏輯為主線,淡化知識體系。在高一、高二的教學都是按照“部分--部分--整體”的順序進行,結果造成知識之間缺乏聯繫,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只見樹木不見森林”,這不利於學生認知結構的行成,從而影響學生的能力發展。

這些年大學聯考對學生的知識、能力和情感態度的考查要求有提高的趨勢。大學聯考政治試卷,可以感受到“題在書外,理在書內”。大學聯考成績如何提高呢?學生的基礎知識紮實、基本技能過硬(簡稱為雙基)是提高成績的根本。這些紮實過硬的雙基主要在一輪複習中得到解決!

  期中複習的具體措施

1. 端正態度,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 —“我要學”

(1)明確奮鬥目標,為備考提供動力支持。

高三複習學生容易產生疲倦感,很難保持較長時間的學習興趣,往往產生消極被動的學習狀況。外在表現為:應付式地看教材,過分地依賴教師,很少會主動採用做筆記、卡片等更有效的學習方式;很少帶着問題閲讀教材,老師要求識記的知識點就死背,這顯然不利於歸納、比較、分析和概括等學科能力的培養;對考試麻木不仁,很少進行反思等。這種被動學習的態度與行動,顯然與“以能力測試為主導”的大學聯考改革方向相悖,因而也就難以取得理想的學習效果。

怎樣才能改變這種消極被動的狀態呢?我們不難從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和奧蘇貝爾“動機理論”中得到啟示:要改變學生學習現狀,就需要學生產生自我實現的動機——考入理想的大學。在有了實現自我的動機下,使學生在“集中注意”、“加強努力”、“學習持久性”和“挫折忍受力”等方面發揮出更大潛能,從而改變那種“要我學”的現狀。

(2)調整心態, “享受學習”,為大學聯考磨礪意志。

學習是苦中求樂、先苦後甜的過程。在學習過程中,獲得了新知識,發展了新能力,這本身就是一種體驗成功的享受過程。高三這一年,既是漫長的,又是短暫的,只有調節好心態,才能在決戰中笑得甜、笑得久。

2.積極引導,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我會學”

學習得法,事半功倍。達爾文曾説過,“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於方法的知識”。

  學好政治應掌握好以下幾個關鍵環節。

(1)首當其衝—制定複習計劃

學生根據教師複習的安排來制定本學科的複習計劃,儘可能使計劃具有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2)萬變不離其宗—重視並吃透教材

從歷年大學聯考主觀試題的參考答案中可以發現:答案=教材語言(約佔60%)+時政語言(約佔5-10%)+材料語言(約佔25-35%)。政治要得高分必須對教材內容很熟。閲讀是“學習之母”。它既是學習的開端,也有助於提高學習效率。有研究表明,閲讀後的記憶率要比聽講後的記憶率高出1.66倍。它不同於一般意義上的看書,看書未必是閲讀,只有讀懂了至少是用腦了才能算是閲讀。

  那應該怎樣閲讀政治教材?掌握以下閲讀方法。

  首先,從閲讀的順序看:

第一、要認真理解教材的目錄與各章節下的子目的關係。目錄及其子目具有高度的濃縮性、完整的系統性和嚴密的邏輯性等特點,它能體現各章節、各子目之間的關係和核心內容。

第二、經常複述每一課的管湧圖/小螞蟻圖。它是學習該課的導遊圖,能幫助學生把握教材的主要內容及其相互間的關係。

第三、注重對比。“考綱”中的“考試內容”,與教材有什麼不同。重視考點、重要觀點的什麼變化。

  其次,從閲讀的技巧看:

① 抓準關鍵句、詞(主要運用語文課中的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它通常在每一段的第一句或是最後一句。要想一想,本段與框題的其它內容有什麼關係?支撐它的理論依據是什麼?

② 善於自問自答。將陳述的教材內容變成問題,進行自問自答。具體做法:將每一框題變成若干個問題。(最好不超過6個問題;儘量採用:“總——分——總”與“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怎麼辦——怎麼做”的方式來提問。“閲讀——自我提問——閲讀——複述”的程序進行閲讀。)

③ 深入理解教材中的名言等素材。大學聯考試題的背景材料,一部分來自課本中的素材或者是簡單的變式。尤其是必修一、必修三和必修四的素材出現頻率較高。在閲讀過程中,多點思考編者為什麼要把這一內容放進教材?他想借此説明什麼問題?他又是通過什麼材料來説明問題的?重視對這些問題的思考,有助於養成從教材中獲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有助於培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往往是隱性知識,它並沒有直接用文字表述出來,而是隱蔽在教材之中的知識內容和知識聯繫,這就需要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去理解、去挖掘。

  再次,從閲讀的時間與次數看:從8月到11月即期中複習的時間,閲讀經濟、哲學教材不少於三次。

(3)爭分奪秒—利用好課前、課中與課後的時間

① 把好課前預習關。(本環節應與閲讀教材的方法結合在一起)

課前預習很重要,想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掌握學習的主動權,使學習進入良性循環,並保持較高的效率就不能不重視課前預習。那麼,怎樣預習?建議按下列三個步驟去嘗試:首先是縱覽章節、引言和子目。瞭解基本內容,明確學習方向,還易於整體地把握方向。其次是根據大學聯考考綱,來了解教材的要點、難點,並把重要的知識目標劃下來。最後是把不懂的知識點確定下來,以便在上課時關注老師是如何解決問題的。

在一輪複習過程中,要求學生在課前完成所發的預習表格。這樣既能提高聽課的針對性、把握重點準確率,又能滿足尊重個人學習特點的要求。

② 學會高效聽課,充分利用課堂40分鐘。

  在聽課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要端正聽課態度,這是有效聽課的最重要條件。克服認為複習課乏味的不良心態,這會導致有用信息的遺漏;珍惜老師的勞動成果,因為課後的自學很難在相同的單位時間裏獲得相應的信息。

二是要認真傾聽,及時歸納,防止分心現象的發生。(尤其是專注於①學習目標、典型題例;②預習中未解決的的部分;③老師強調的知識和重點分析的知識、教師的解題思路等。)

三是要多種器官並用,做好筆記並積極地提問和回答。

在課堂上,要堅持耳聽、眼看、手記、嘴巴問答,這樣才能為大腦印下清晰的記憶痕跡。

③督促學生及時做好課後複習。

  艾森浩斯的遺忘規律啟示我們要及時複習。因為遺忘是個連續不斷的過程,複習則是戰勝遺忘的利器,應當連續不斷地進行。學生應該怎樣進行課後複習呢?

  首先應該整理課堂筆記。

高三複習課的容量比較大,同時教師在課堂上講的內容與教材相比,有時會更有層次性、邏輯性,或是更顯淺易懂,這勢必會造成需記錄的內容多。為了避免遺漏,常用一些簡略詞或縮寫詞,字的書寫往往只有自己能看懂。這樣的課堂筆記難免會有一點亂,所以只有經過課後進一步的整理,才能更好地思考是否有新的疑問,才能更好地注意各部分筆記在整個知識體系中的地位怎樣,也為進一步梳理知識網絡圖做準備。

  其次應嘗試構建知識網絡圖。

面對龐大的信息量,學生必須學會分門別類整理知識。知識整理成系統的體系很重要,因為在知識網絡構建的過程是一個將知識轉化為能力的.“加工”過程,將知識系統化、結構化、規律化、形象化、技能化的時侯,需要通過聯繫比較、分析綜合、歸納概括等思維活動,這實際就是從知識轉化為能力的過程,有利於發展總結規律的能力。

可見學生通過嘗試構建網絡圖,能有效防止簡單的機械背誦知識,可以將學習變成真正有意義的事。在構建知識網絡過程中要注意:從要抓住“學科主體知識範圍內”的主要學習目標(也稱學習重點或主幹知識)。

政治科複習要掌握三種知識:模塊知識結構、章節知識結構和理論知識,其中,模塊知識結構、章節知識是基礎,這可以構建每個模塊的結構圖。不同模塊知識的章節知識存在縱橫交錯,可以構建不同模塊之間的知識網絡;經濟、政治、哲學理論支撐起網上的知識點,使同學們的政治知識結構形成一個多層面的立體交叉體系。

在諸多知識的連接點上繁衍出新的知識生長點,這個過程就是運用已有知識解決新問題的過程,這也是對同學們潛在能力和創造能力的培養。

(4)以練習為依託—內化知識提升能力。

做習題是內化知識,培養能力的過程,也是發現知識盲點、薄弱點的重要途徑,作為高三的學生一定要認真對待練習。大學聯考的各類練習題也很多,我們該如何面對這些浩淼的“題海”呢?

第一是走“精練”之路。一輪複習重在雙基過關,所以吃透教材才是重中之重,對於複習資料、練習題要求精不求多,選擇一本較好的複習資料以備用。我校這幾年主要選用《三年大學聯考,五年模擬》作為一輪複習資料。有了這些資料後,就應按計劃踏踏實實地去逐步完成。在練習問題上,切忌多,總之要有“任它長水三千里,我只取其中一勺”的大膽取捨。

第二是把握“經典”是關鍵。在瞭解大學聯考的形勢下,設計一些更具有針對性的練習題,這些屬於“經典”試題,所以學生應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本着“不求多,但求通”的態度來消化吸收這些試題。將這些典型的、有代表性的試題,做到融會貫通,舉一反三。

第三是堅持“水滴石穿”的精神。解答政治主觀題的能力,不是一撮而就,需要在做題中慢慢提升。學生堅持每天做一道主觀題。對所做的試題進行總結,分析答案來自教材哪裏,自己的表述與答案有哪些區別,哪些語言可以經過努力能用自己的語言重新概括與組織的,進一步思考還有哪些知識與這一內容相關,以及這一內容在整個知識系統中的地位如何等等。通過這樣的做題和有針對性地對重點習題的反思,不僅有利於培養從整體的角度思考問題的自覺性,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而且還有利於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第四是尋找適合自己的“金鑰匙”。如果教師僅僅在每堂課中滲透共性的解題方法,那是遠遠不夠的,還應鼓勵學生根據自己做題的體會來歸納解題方法,主要包括:作答客觀題和主觀題的方法。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金鑰匙”學生,就有取得高分的可能。

(5)加強反思—促進能力的深度發展。

在複習過程中,要正確處理好“學”與“思”的關係。“思”包括很多方面,可以是對教材結構的反思,也可以是對一道題的反思或者是考後反思、階段反思等等。

時時反思將有利於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在此重點談談考後的反思。考試結束後,首先要反思考試得失。

總結本次考試進步的方面,同時更重要的是找出失分的原因。失分是由於“基礎不夠紮實”、“思維不夠靈敏”、“表達不夠清楚”、“根本不懂”、“考時忘記了”、“掌握不準確”還是“粗心大意”、“審題錯誤”、“書寫不夠規範”等原因造成的。

  這些原因的更深層次又是什麼呢?

一般而言,各種具體原因大體都可歸入知識基礎、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心理與身體素質和考前準備五個方面。

如“審題錯誤”是眾多學生失分的重要原因,要進一步分析是粗心大意造成的還是時間不夠用造成的?是心理緊張造成的還是根本就沒有讀懂題目造成的?當然也可能是由於思維定勢造成的。

又如“考時忘記了”也是常見的失分原因。那麼,是識記不牢固,還是過於緊張?是過於疲勞(身體不好),還是思維不夠敏捷(根本就沒有想到)?只有找到失分的根源,才好對症下藥。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