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讀者觀後感600字(通用10篇)

來源:文萃谷 1.17W

看完一部經典作品以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為此就要認真思考觀後感如何寫了。可是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朗讀者觀後感600字(通用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朗讀者觀後感600字(通用10篇)

  朗讀者觀後感1

“一樣是明月,一樣是隔山燈火,滿天的星,只有人不見,夢似的掛起……”,當讀到林徽因的這首詩的時候,那位老者再次凝噎,再次滿含淚水。

那天無意間看到董卿主持的《朗讀者》第一期,請到了中國著名的翻譯家許淵衝先生,也是中國第一位獲得北極光文學翻譯獎的人。老先生雖然九十多歲,但依舊身體健康,思路清晰。而且還常年堅持一個習慣:晚上學習至凌晨三四點鐘。對於這一點,無不讓人暗自驚歎:就是年輕人也不一定有這種精力啊!他説,the best of all ways,to length our days,to steal some hours from night.(一生中最好的延長白天的方法就是在夜裏偷些時間)。他説,人生最大的樂趣就是發現美,創造美,有時候即使失敗了,但是回憶起當時自己的努力與付出,這也是一種失敗之美,回憶之美。

很感動這樣的言辭,也很感觸這樣的人生,因為熱愛翻譯,繼而發現其中的樂趣,因為樂趣,又很願意去幹這個工作。或許,這個時候,樂趣與興趣之間早已沒有前後之分,只有相互依託的關係了。

人的一生很長,會遇到很多事,會讓人感到很迷茫,也許覺得周而復始的工作很沒有樂趣,也許覺得自己的工作本來就不是自己的興趣,但是,人活着,總得專注一件事,這樣,在自己暮年回首時,心裏會很踏實,也會像這位老者一樣:在暮年之時,心中亦十分飽滿,亦會有那種熱淚盈眶的時刻。

所以如果我們的工作不是自己感興趣的事,那麼我認為可以嘗試把它變成一種樂趣,創造樂趣,發現美,創造美,充實自己的精神世界。

最後,付一首林徽因的詩《別丟掉》

別丟掉

這一把過往的熱情,

現在流水似的,

輕輕

在幽冷的山泉底,

在黑夜,在松林,

歎息似的渺茫,

你仍要保存着那真!

一樣是明月,

一樣是隔山燈火,

滿天的星,只有人不見,

夢似的掛起,

你向黑夜要回

那一句話——你仍得相信

山谷中留着

有那回音!

  朗讀者觀後感2

“‘朗讀者’與大家的遇見,能夠讓我們彼此之間感受到更多的美好。”首次擔任製作人的董卿16日在京接受記者採訪時説。

《朗讀者》每期設置一個主題,由五六位嘉賓分別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並朗讀能表達自己情感的文字,董卿負責串聯。節目近幾期主題為“遇見”“陪伴”“眼淚”“第一次”,嘉賓則包括楊利偉、劉震雲、濮存昕、斯琴高娃、蔣雯麗、許淵衝、柳傳志等,將於18日起每週六日在央視一套、三套晚間播出。

董卿説,《朗讀者》的朗讀文字包羅萬象,有翻譯家許淵衝的弟子們用中英法文為他朗讀的文學經典,也有來自成都“鮮花山谷”的丈夫為妻子獻上的自創情詩;有賈平凹《寫給母親》這類表達大眾情感的作品,也有如柳傳志寫給兒子婚禮的個人感受。

“《朗讀者》的文字和個人的情感緊密結合,朗讀者的情感故事和之後的朗讀內容在情感串聯上將完成統一。”董卿説。

她認為,文字的作用是準確地傳遞信息、傳遞情感,文學之所以能夠打動人心,是因為文學本身就是對共通情感的精準描述。“《朗讀者》就是朗讀的人,在我看來可以分為兩部分來理解,朗讀是傳播文字,而人就是展示生命。”

據介紹,相比於文字,《朗讀者》更注重“人”,節目不但要塑造立體的人,更是通過情感的紐帶聯繫不同時空的生命。

董卿説,針對不同主題,每一位嘉賓都帶着自己的故事來講述。在來到《朗讀者》之前,每一位嘉賓都有自己的社會角色,而《朗讀者》要呈現出他們作為“情感人”的一面。

“柳傳志是著名的企業家,但《朗讀者》中他的身份卻是一名再普通不過的父親,他要朗讀在兒子婚禮上的講話,那種緊張、興奮和幸福綜合的複雜情感是他最真實的內心。”董卿説,“世界環球小姐張梓琳要給女兒讀的作品是劉瑜寫給孩子的《願你慢慢長大》,觀眾能夠感受到文字背後那顆跳動的心臟。”

首次作為製作人的董卿,談及做《朗讀者》的初衷時説,幾乎所有綜藝節目形態她都已經嘗試過,她需要改變,這是《朗讀者》誕生的偶然性,但從社會和行業發展的趨勢來看,《朗讀者》的誕生又成為一種必然。

從《漢字聽寫大會》《中國成語大會》《中國詩詞大會》到《傳承者》《非常傳奇》,嚴肅的文化類節目近年來不斷走紅熒屏。正如主持人白巖鬆所説,董卿製作並主持的《朗讀者》有着對中國文化的傳承意義,“《朗讀者》是一個迴歸本源的過程,朗讀雖然是一個現代的字眼,但是中國文化一直以來多是以讀、説的形式進行傳承的”。

  朗讀者觀後感3

“我們每個人多多少少都從文字中獲得過快樂。與其説朗讀者在傳播文字,不如説也在傳遞文字背後的人生”。董卿的話道出了本次尋找的意義,聲音傳播情感,情感滋養人生,“我就是想好好讀書”,董卿尋找的是朗讀者,更是關於文字、關於閲讀最原始的熱愛,最原始的快樂。

央視作為國家電視台,對於創新節目的要求,首先是從社會價值出發。“文化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力量。”但目前電視市場中沉得下心的文化節目卻是稀缺資源。大型文化類節目《朗讀者》的出現,正是在喧鬧娛樂中的一股清流,是一種社會責任的擔當。

央視資產管理中心主任任學安説:“《朗讀者》的出現絕對不是孤立的,中國的電視節目太需要一檔有文化價值的節目來滋潤我們的心田。《朗讀者》選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實的情感來朗誦出文字背後的價值。”

《朗讀者》是董卿從主持人到製作人的轉型之作,她坦言這檔節目對她來説是一次難度極大的挑戰,朗讀的文章必然是温暖的,有態度的,具有撞擊靈魂的力量;嘉賓的標準更不是一般綜藝節目和娛樂節目的要求,“朗讀者”要有豐富的閲歷、動人的人生故事和真誠的情緒感染力。

在已經結束的前幾期《朗讀者》錄製中,很多參與嘉賓的動情朗讀讓全場震撼,斯琴高娃朗讀賈平凹《寫給母親》,更是讓董卿當場淚奔。“文字的背後是情感的承載,而朗讀就是用最美、最直接的方式來表達情感、傳遞愛”,董卿希望《朗讀者》能夠像一雙温柔的手,輕輕推動人心相互靠近。

  朗讀者觀後感4

董卿曾説過,堅守一顆莊重之心,給文學以禮遇——不要賦予書“強心針”的功能。“生活裏還可以有一頓飯,是耳朵的飯。”一卷書,一盞茶,在輕聲吟誦中走入詩意的世界;一段文,一個人,從翰墨幽香中感受文化的沉澱。

觀看完第二季的我最印象深刻白巖鬆的'演講,從他的演講中,我學會了很多;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人生經歷,白巖鬆也是一樣,他的少年時代充滿着艱辛,也有難忘的回憶。家鄉是忘不掉的牽掛。當下我們被太多的成功學包圍,我們這個時期的人,都太過去熱衷成功學,從而導致了一種畸形的判斷標準。只有成功,別人才會高看你,只有成功你才會有地位,只有成功你的人生才是成功。在我們都想去成功的時候,大部分人都是不成功的。中國老話,“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這句話我們也能夠看出,大部分人都是不成功的。不成功就會沮喪、就會消沉、意志就會削弱、自信心就會喪失。這樣的標準要不得。

人從出生開始,就是一條單行線,直奔死亡而去。就算你贏得了全世界,你也贏不了死亡的這個結果。面對死亡這麼大的一個失敗,你該怎麼辦?

成功固然好,失敗也沒關係。重要的是在過程中,我們能夠得到什麼。一個沒有經歷過失敗沒有經歷過挫折的人就像一個純淨的玻璃球,有一點磨損,在別人眼裏就會失去光彩奪目的本來。高處不勝寒,越成功,站的越高,摔下來就會摔的越狠。如果我們經歷過挫折經歷過失敗,再次摔下來的時候,疼痛感就會大大減弱。

一個人有一個不成功的一生是失敗的。但是,一個人如果沒有經歷過挫折和失敗就很可能夭折在通往成功的路上。

  朗讀者觀後感5

《朗讀者》第一期節目以“遇見”為主題,邀請了知名演員濮存昕、知名企業家柳傳志、世界小姐張梓琳、著名翻譯大家許淵衝等嘉賓,在節目中,濮存昕第一個亮相,他講述了自己鮮為人知的一段人生經歷,童年時竟被同學起綽號“濮瘸子”,他以一篇老舍散文節選《宗月大師》致謝改變自己一生命運的恩人,濮存昕感謝了一位醫生,改變了他的命運。柳傳志暢談因拙成巧的人生軌跡,高三時為何與成為百裏挑一的飛行員的機會失之交臂。節目現場柳傳志重現“父親的演講”,朗讀兒子婚禮上的家信,“柳式家訓”讓觀眾深受啟發。=張梓琳首度透露自己一舉奪魁,當選世界小姐的決定性因素,並分享了為人母近一年的驚喜與感動。

在第一期節目中,還特別邀請了四川音樂學院畢業的著名鋼琴演奏家李雲迪,從頭到尾彈奏《朗讀者》主旋律,成為一大亮點。台灣民謠之父胡德夫彈唱經典歌曲《匆匆》,充滿了意境。以朗讀和訪談為核心的節目內容,加上經典音樂藝術的組合,《朗讀者》首期獲得了巨大成功,實現了董卿當製作人的開門紅。

壓軸出場的是曾翻譯《詩經》、《楚辭》、《唐詩》、《宋詞》、《牡丹亭》,榮獲國際翻譯界最高獎項之一“北極光”傑出文學翻譯獎的96歲高齡的著名翻譯家許淵衝先生。董卿在現場與許先生娓娓互動,許淵衝道出了曾用翻譯林徽因詩詞追求女同學的獨家趣聞。已為中外文化傳輸做出傑出貢獻的許淵衝老人,近百歲高齡每天依然堅持工作到凌晨3、4點,他活到老、學到老,永遠用年輕人的心態努力工作,感動了觀眾。

  朗讀者觀後感6

在老師的強烈要求下,我迫於無奈地觀看了一檔我毫無興趣的節目——《朗讀者》。

所為一個寧可躺着無所事事,也絕不願意在課外手沾書籍的”厭學者“,我本實在不懂得,一檔只有朗讀的節目,會有什麼精彩的看點,哪些地方,會惹人眼球。而當我真正走入它的時候,好不誇張的説,我徹底被它吸引了。

週六晚8點,我打開電視,觀看《朗讀者》,這是第一期,也是我和《朗讀者》第一次”遇見“。

就像董卿阿姨在節目開始的時候説的那樣,有時候就算遇見也沒有什麼印象,有的”遇見“卻會從此改變我們的生命。這改變生命的”遇見“,濮存晰就經歷過。他小時候是一個殘疾的孩子,被同學們嫌棄,體育課上跑步的時候,也沒有人願意和他一組。同學們甚至還給他取了個綽號——”濮瘸子“。我想,那時候他心中肯定受到了極大的傷害。幸運的是,他遇見了榮國戚榮大夫,榮大夫為他做了整形手術,那是他生命的轉折點,他從此可以跟正常孩子一樣了!可以跑,可以跳了!這對榮大夫來説,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手術,是他做的許許多度手術中的一個,也許他對此毫無印象。但是對濮存晰來説,這是他生命中最美的”遇見“,他朗誦了老舍散文《宗月大師》節選,內容講的是老舍對曾經將自己領進血統的劉大叔的感恩之情。我想,我也會對幫助過我的人心存感激。

還有蔣勵,他和他的三個同事都曾擔任過”無國界醫生“,在戰亂和災難中救死扶傷,平均每天接受四十個新生嬰兒,在工作中,他們隨時”遇見“生死。《答案在風中飄揚》讓我們明白平靜的生活多麼值得我們珍惜。柳傳志”遇見“失敗,許淵衝”遇見“古今中外文化的碰撞。

遇見,是多麼美好,願我們一生中,都擁有無數次美好的”遇見“。

  朗讀者觀後感7

如果你在視頻網站翻開朗讀者的內頁,標題內容基本被明星的朗讀佔滿了。就拿第3期來説,麥家講述的故事明顯比徐靜蕾更走心、更誠懇,可為了流量,封面和主打宣傳仍然是話題女王徐靜蕾。

第7期,董卿開頭片花裏就説,這一期最喜歡曹文軒的一句所有的故事都是生死離別,可宣傳的時候,用的還是姚晨。

《朗讀者》更相信名氣,這是粉絲市場,還是董卿的不自信?

要想了解真相,我們不妨先從節目的定位説起。

朗讀者的宣傳語:一個人、一段文。你沒看錯,就是人在文前面。就連節目的名字,也暴露了董卿的野心:突出的是者,而不是朗讀本身。

董卿,知性和智慧的代表,央視一姐,當紅炸子雞,她的人脈和資源絕對一流。於是,利用這些人脈和名人效應,來號召大家讀書,不是順理成章、兩全其美的事嗎?

可事情就是這樣,重點太多,往往容易喧賓奪主,有道是此消彼長,看重了明星的人,就看輕朗讀的文。

看節目時,我很喜歡看起來有點偏執的程何,她翻譯的《我,堂吉訶德》音樂劇中的歌曲《不會成真的夢》,那些語句多美啊!然鵝,我到網上搜歌詞,卻幾乎搜不到。我搜出來的都是程何、劉陽和羅穎珊的故事,最後,我好不容易才在一個門庭冷落的博客裏找到所需要的內容。

面對這赤裸裸的人比文紅,只有一聲歎息吧。

不過我仍然相信,董卿的初衷是好的,她希望利用明星或是自己製造的明星的號召力,讓大家把他們當作偶像,來推廣閲讀。但殊不知,真正熱愛閲讀的人,不是為了誰讀,而是熱愛文字本身,熱愛去書本里體驗自己沒有體驗過的感受。

  朗讀者觀後感8

著名翻譯家許淵衝,今年96歲高齡,拄着枴棍最後一個出場。許淵衝是北京大學教授,諾貝爾文學獎提名候選人。20xx年,國際譯聯將國際翻譯界最高獎項——“北極光”傑出文學翻譯獎授予了許淵衝,是首位獲此殊榮亞洲翻譯家。

上週六,《朗讀者》在央視首播,一位老先生走上了舞台,與主持人短短十多分鐘的交談,老先生迅速在網上走紅。

也許你不知道他是誰,但是正是因為他,我們遇見了包法利夫人,我們遇見了於連,我們遇見了李爾王……同時,也是因為他,西方世界遇見了李白、杜甫,遇見了崔鶯鶯、杜麗娘。

在他看來:“翻譯就是應該把一個國家創造的美轉化為全世界的美。創造美是人類最高的幸福,這也就是我人生的意義,別人都在談對等,我在談超越。”

他回憶道,“1931年翻譯第一首詩,就是林徽因的《別丟掉》。”許老打趣説,“當時翻譯這首詩,是因為喜歡一個女同學。”

《別丟掉》是林徽因為紀念逝去的徐志摩而作,“一樣是明月,一樣是滿山燈火,只有人不見,夢似的掛起。”許淵衝現場念起這兩句,動情時眼中噙滿淚水。

“林徽因通過這首詩表達的感情很真很美,所以我就把它翻成英文,還把它送給喜歡的女同學,可惜這位女同學已經名花有主。”

講起自己熱愛的翻譯事業時依舊充滿熱情,給自己定的“小目標”,是100歲前翻譯完莎士比亞所有作品。

不管何時何地,提到翻譯,許老的快活勁兒立馬從眼神裏奔出來,溢滿整個臉龐。臉頰紅撲撲的,看不到老年人常有的老年斑;白眉毛自在招展着,茂盛程度甚於稀疏的白髮。

  朗讀者觀後感9

無聲的文字,有了感情,便成了有聲的傾訴。從來沒有一檔電視節目讓我熱淚盈眶,心潮澎湃,這無疑是在這個被小鮮肉和真人秀充斥的熒幕下、如此聒噪的時代下湧入的一股清流,如此温情,如此純粹。我堅信主宰整個社會核心和主流價值觀的應該是文化而絕不是娛樂。

無論是學校、老師還是家長,都在要求孩子們看《朗讀者》。節目確實挺好看,很多嘉賓,都是滿面笑容而來,淚眼汪汪離開。就連主持人董卿,也忍不住落淚數次。沒錯,他們的淚都是真實的,但不能否認,也都是煽情的。

有人會問,煽情有什麼不好?煽情最大的壞處在於,它剝奪了孩子自己用心去感受的權利。

楊乃斌和媽媽一起上了十六年學,在孩子眼裏,可能是一件很酷的事;耶魯大學畢業的秦玥飛,他在農村多好啊,為什麼大家覺得他虧大了?

孩子讀過、看過的感受,也許單純,但這不正是世界本來的樣子嗎?

孩子讀書,道理在其次,讀的是一種感受,一份心態。作家的價值觀,在影響着孩子,讓他執着地相信一件他並沒有感受到,並不理解的信念。

我相信,讀懂《簡愛》的孩子長大以後,不會因為自己沒有背景、身份低微而自卑;讀懂《傲慢與偏見》的孩子長大,不會為了財富和地位而去戀愛、結婚;讀懂《射鵰英雄傳》的孩子長大,會知道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而這些,不是僅僅通過明星用自己的經歷去附會,能夠獲得的。

大人們常説:“一千個人眼裏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那如果在孩子們眼裏,就至少會有一萬個。孩子的想象力遠遠超出大人的預料,孩子的感受力遠遠超越大人的敏鋭。

所謂“少年不識愁滋味”,如果非要為了大人的感動,“為賦新詩強説愁”,那就多多少少有些因噎廢食了。

  朗讀者觀後感10

每一期,節目都有如“遇見”“選擇”等主題,選擇合適的朗讀者並匹配好內容是引發共鳴的保障。從效果看,《朗讀者》有好反響,或許和找到了不少有閲歷和感染力的嘉賓有關。

徐靜蕾和已過世的奶奶有着割不斷的感情,當她朗讀史鐵生《奶奶的星星》的片段時,很多觀眾落淚;“世界小姐”張梓琳朗讀了劉瑜的《願你慢慢長大》,獻給自己10個月大的女兒,她那“願女兒每天睡到自然醒”的期許打動熒屏前的無數媽媽……

在《朗讀者》策劃之初,節目組就意識到單純依靠專業朗讀這樣“曲高和寡”的方式來吸引大眾顯然行不通。他們尋找到的高而不“冷”的表現語言,拿劉欣的話來説,是“以文字為介質,以情感為窗口”。把文字和人背後的故事串聯起來,那些原本看上去深奧的文字,自然就擁有了柔軟的質地。

而文化大咖、商業精英之外,平凡如你我的“素人”的加盟。這也讓節目區別於常規的朗誦類節目。“素人”嘉賓楊乃斌在第二期亮相,兒時他就失去了部分聽力,在媽媽的陪伴下走過了國小、國中甚至大學。從朗讀優劣的角度看,楊乃斌在朗讀冰心的《不為什麼》過程中吐字並不標準,但導演田梅以此為例對南方日報記者説,之所以楊乃斌能站在舞台上,正因節目更在意嘉賓能否通過他精彩的故事綻放自己,而不是強調朗讀的技巧。

有時候,節目組也會碰到讓他們都覺得意外的嘉賓。如第一期的翻譯家許淵衝,邀請他時更多考慮的是他的成就值得書寫,但到了錄製現場,老人家內心深處的某種情緒被激發了出來,他的激情四射觸動了觀眾的淚腺。“這是我們事先沒料到的,這樣的嘉賓,對一檔節目來説也是可遇不可求的。”田梅感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