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記》教案

來源:文萃谷 9.22K

醉翁亭是安徽省著名古蹟之一,醉翁亭小巧獨特,具有江南亭台特色。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醉翁亭記》教案,歡迎大家參考。

《醉翁亭記》教案

  【教學目標】

1、景物描寫的方式和作用;

2、理解作者“與民同樂”的政治理想和娛情山水以排遣抑鬱的複雜感情。

  第一課時

  一、簡介作者

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又號六一居士,北宋文學家。古文運動的領袖,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早年支持范仲淹的革新主張,受到北宋朝廷內部舊勢力的反對,被貶滁州。本文是他任滁州太守時所作。

歐陽修一生仕途坎坷,多次受到排斥打擊或被罷免、貶官,志向得不到實現,於是他寄情山水,縱酒遣愁,樂以忘憂。但總的説,他沒有沉淪下去,仍能把地方治理得政治清明,人民安居樂業。文中寫他的“醉”,其實是表象,“樂”才是實質。因此,貫穿全文的主線是一個“樂”,閲讀本文,看看作者是怎樣寫出這個“樂”字的?

  二、朗讀課文,正音正形

學生自由朗讀:

1、生字:

傴僂佳餚蔌溝壑晦明觥籌交錯

暝琅琊翳輒清洌

2、重要的詞語:(檢查預習)

諸峯:各個

林壑:山谷

峯迴路轉:迴環、拐彎

翼然:像鳥張開翅膀

名之者誰:命名

得之心寓之酒:領會;寄託

林霏開:霧氣;散

雲歸:聚攏

巖穴暝:昏暗

前者呼:呼喚

後者應:答應

臨溪而漁:到;釣魚

釀泉為酒:用泉水釀酒

酒洌:清

雜然:錯雜的。

  三、學習第一節

1、指導朗讀。

2、對照註釋瞭解大意。

3、分層次(二層)。

明確:醉翁亭的自然環境‖亭的得名並指出太守之樂。

4、講析第一層的字詞句:

⑴環滁皆山也──表判斷語氣。

⑵其西南諸峯,林壑尤美──樹林和山谷。它西南方向的那些山峯,樹林和山谷特別優美。其:代滁州城。

⑶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表判斷語氣。而,表並列。

⑷山行六七裏──沿山路走,或在山上走。

⑸峯迴路轉──繞過山峯,走了一段曲折的路。

⑹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像鳥展翅欲飛的樣子。在

5、作者是怎樣有層次地寫醉翁亭的自然環境的?

明確:不是和盤托出,而只曲折道來,採用逐步縮小範圍的方法,步步取景,最後點出亭子的所在。

景點:

環滁皆山(鳥瞰,概寫全貌)

西南諸峯

琅琊山

水聲潺潺瀉出於兩峯(釀泉)

峯迴路轉

有亭翼然臨於泉上

(由整體到局部,由大到小,由遠到近,逐步縮小)

6、小結:

作者先是引導讀者遠眺,後是近視,鏡頭逐步推進,景物愈來愈清晰,通過層層烘托,點明瞭它的位置,突出了它依山傍水的環境美,引人入勝。

7、分析第二層:

⑴醉翁亭是怎樣得名的呢?

“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

⑵為什麼要給自己起“醉翁”二字呢?

“太守……醉翁也”

⑶用“自號”以命亭的用意是什麼?

“醉翁之意不在酒……寓之酒也”(前句是成語,比喻別有用心。)

小結:

在説明醉翁亭命名的原委後,接着寫“醉翁之意不在酒……寓之酒也”,這就從醉翁亭的命名巧妙地引出一個“樂”字,自然過渡到抒發思想感情,並以“樂”為主線,把全文貫穿起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