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上早教的技巧

來源:文萃谷 1.8W

早教到底應不應該上,是不少媽媽特別糾結的問題。而已經選擇了早教的家長,學會陪同孩子上課的技巧,也是非常有必要的,畢竟作為孩子最信任的人,你的態度會非常大地影響孩子上課的效果。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整理的陪孩子上早教的技巧介紹吧。

陪孩子上早教的技巧

  上早教課的目的

帶3歲以下的小朋友上各種由老師教的課(大多數是家長陪同),不是為了學認字、數數、詩詞、舞蹈、畫畫、運動……這些都是中介,小小朋友上早教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學上學。包括:

1)聽懂和遵守老師的要求;

2)熟悉如何跟老師交流和互動;

3)和其他小朋友互動。

成功的早教課經歷,不是孩子認了多少字,會唱什麼歌,會跳什麼舞(當然這些都是好的),而是上課不但會遵守規矩,還會把注意力集中到課堂的活動內容上去,而且真心地從中獲取樂趣,喜歡去上課。這才是最成功的早教,因為這個經歷為小朋友以後十幾年的學校生活做了最有積極效果的準備——讓小朋友學會上學,喜歡上學。

  引導孩子學什麼

  1、學習基本的課堂規則

1)除了開放給小朋友用的器具,不亂動老師的東西,不亂翻教師裏的櫃子、籃子等;

2)在需要聽老師或者其他人説話、唱歌的時候,不隨便大聲説話,不亂叫;

3)該坐下的時候,不亂爬/走/跑,特別不能遮擋其他人的視線;

4)除非是專門的喝水/小食時間,否則不在上課時吃喝。

因為早教課老師的任務是帶領課堂活動,而且一堂課的時間一般比較短,小朋友的年齡也比較小,在有家長陪同上課的情況下,老師一般不會對違反規則的小朋友做出特別有針對性的措施。這不代表老師默認違反規則的行為,而是老師默認引導小朋友遵守課堂規則是家長的責任(除非課程本身是以準備小朋友上幼兒園為目的,要求家長儘量少參與,主要培養小朋友聽從老師的要求)。

所以在這方面家長的責任應該包括:

1)在課前向小朋友解釋課堂規則;

2)在上課規程中如果小朋友違反規則,家長先提醒;如果小朋友繼續違反而且影響課堂,帶離教室。

3)課後和小朋友一起總結對課堂規則的遵守情況。

不少家長認為在課上,所有的引導和教育責任就都在老師身上了。即使自己小朋友去亂翻老師東西,亂跑動檔了其他小朋友視線,依舊不管。直到違反規則太厲害了,由老師告訴家長需要家長配合,或者其他家長要勸説了,才去提醒自己小朋友。一般在這個時候,因為小朋友違反規則的時間過長,已經默認這些規則是可以違反的`了,再遇到家長阻止會反抗性很強。很多情況下因為年齡小沒有足夠的自控,已經很難平靜下來了。最後要被老師要求家長強行帶離教室。雖然這樣也對小朋友有一定的教育性,但是整個上課的過程將是一個比較負面的經歷了。

所以,課前的解釋,課程中的即時提醒,有助於幫小朋友在平靜的心境下理解和接受課堂規則,並遵守。使上課的過程成為一個積極正面的學習經歷。如果家長對任何方面的規則不確定,可以問問老師。

  2、聽老師講,與老師交流

相比遵守課堂規則,這點是強硬不出來的。只能引導加等待。家長最合適的引導,就是做合適的榜樣。比如説,跟着音樂跳舞,那家長也可以適當地扭扭,適當參與。除此之外,主要靠小朋友自己主動和家長的耐心等待了。即使是鼓勵小朋友參與互動,也應最多用問句表示,比如“要不要……?而且問一遍就好。不願意就不要強求。千萬不要當眾強迫小朋友去做不想做的互動。。這些強迫只能讓小朋友覺得壓力更大,更緊張。如果小朋友有疑惑、不要威逼利誘,更不要冷嘲熱諷,不要拿別的小朋友和自己小朋友做比較緊張情緒,需要家長幫着緩解疏通的,留着課後在輕鬆的環境下聊聊,對小朋友壓力比較小。

小朋友如果不願意與老師互動,有可能有很多原因,比如:

1)語言表達能力還沒發展到(他們自己覺得)可以交流的程度;

2)在觀察其他小朋友和老師怎麼互動,自己默默學習;

3.)對老師或者環境不熟悉,在熱身過程中;對活動的內容/主題不感興趣,或者主題的難度太大/太小。

因為各種可能的因素,而小朋友又不一定能/願意告訴家長時,家長在確保上課環境和老師都很友好的情況下,最好的辦法就是耐心等待。

  3、與小朋友交流

這個基本上是家長最不需要摻乎的,特別是針對自己的小朋友是不是願意和其他小朋友玩,以及跟哪個小朋友一起玩, 最好讓小朋友自己做主做決定。家長可以做的,是輕鬆隨意地和老師,和其他家長聊聊天,一是給小朋友做個榜樣,二是説不定自己也能交個新朋友呢。

當然,如果小朋友違反了最基本的和其他小朋友交流的原則,比如行為暴力(推、打、咬、搶等),語言不當(不禮貌語言、尖叫等),不排隊,長時間霸佔玩具等,家長有責任及時提醒以及阻止小朋友的不當行為。

在孩子3-18歲的十幾年學校生活中,會上學,比學習任何科目都重要,但是這個能力,往往被認字數數等各種更具體,更容易量化,更容易比較和判斷的能力代替。以為小朋友懂得某些個知識點了,就是準備好上學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