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人生讀後感

來源:文萃谷 2.25W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人生讀後感,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人生讀後感

人生讀後感1

整本書看下來的過程特別有感覺,並且是有那麼些界於妙不可言和難以言喻之間的怪里怪氣的感同身受。自傳的視角,不平凡經歷和平凡的歷程交織着,成長的血肉之軀停滯變強悍,人還能在力量的世界裏爭取什麼呢?

從稚子少年到青葱小夥再到攀巖巔峯的前輩,每一個階段都不一樣每個階段個人色彩都那麼濃郁,除此之外,好像每個階段都像是另一個世界的我在那麼活着或者希望有那麼個精神勁兒的活着。

徑直挖穿地球就到世界的另一端了,這是幼時情景的友好再現。就是這麼蠢幹過吶。

上課多動注意力飛到外太空,偏偏現在就有動覺型學習者的提法,一下子讓人釋懷,哼!

誰是怪小孩

力量太弱還不知道如何和這個世界對話,家人的引導和示範有意無意中開啟了會爆發的小宇宙。

第一次如此認真對待的感情,就像才學開車時非得緊張的抓緊方向盤才覺得安心,而方向總是會偏離心中錨定的路線,沒知覺到用力過猛到自己都忘記自己了

運氣不差的話會遇上個豁然開朗的桃花源,素未謀面、萍水相逢、亦師亦友……

七年的來來回回往復的黎明牆計劃,是一場持久的嚮往之戰。慶幸湯米不是在氣惱失意時攀上,不是在意氣風發時攀上,也不是在萬事備妥妥攀上。執意如此與勢在必得的心,在和未知達成熟稔的時候,一切都顯得不那麼包容。這個七年的過程現在看來才是持久的美妙光輝。

力量、堅毅、真誠、包容……可貴令人感動。

人生讀後感2

讀了《理想點亮人生》這本書,我明白了從小樹立理想的重要性。高爾基曾説過:“一個人追求的目標越高,他的才力就發展得越快,對社會就越有益。”理想是一個人的人生目標,有了人生目標,就有了努力方向和動力,就知道我們為什麼學習,為誰而學習。

書中的人物為了實現理想,擁有拼搏而堅持的精神,就是這樣為了理想不怕苦不怕累的堅定意志讓我深受感動。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許多擁有遠的理想的人:比如楊利偉,通過辛苦磨鍊,他克服了恐高症,又經過不懈努力與堅定的信念克服種種困難最終實現了理想;還有數學家華羅庚,因為他心懷遠大理想,在失學後抓緊一切時間自學。一年四季每天一邊在店裏幹活一邊刻苦自學10個小時以上,寒冬酷暑也要堅持,最終以頑強的毅力和不怕困難的精神實現了他的理想。相比之下,我們現在擁有優越的生活和學習條件,所以,我們應該更珍惜現在的生活,更應該加倍努力。

書中人物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心懷遠大的理想,憑着他堅定的信念與不怕吃苦的精神戰勝了種種困難。

所以現在,我們作為新時代的兒童,要擔負起世界給予我們的使命,我們要從小樹立遠大理想,並以堅定的意志,腳踏實地,堅持不懈的一步一步的將理想變為現實,做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

人生讀後感3

《夢想點亮人生》一書讀後使我對夢想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和理解。夢想是什麼?夢想是火,能夠點燃熄滅的燈;夢想是燈,能夠照亮夜行的路;夢想是路,能夠引你走向黎明。是夢想,召喚着你,讓你不斷進取,不斷奮鬥,不斷前進;是夢想,指引着你,讓你獲取成功。有了夢想,你就有了前進的方向;有了夢想,你就有了前進的動力。

古人云:“有志者,事竟成。”北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從小立志要為國效力,之後寫下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傳世名句,並將之作為自我一生的偉大抱負。鄧亞萍“小個子追求大作為”,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讓人民不再捱餓”,戰鬥英雄董存瑞“捨身炸碉堡”……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樹立了夢想,你就已經邁進了成功的第一步。

中華飛天第一人——楊利偉叔叔他的事蹟一向激勵着我。楊利偉叔叔從小就有着像海鷗一樣、向着藍天飛去,當一名飛行員的夢想。但在8歲時楊利偉叔叔遇到了困難——他很恐高,為了幫忙楊利偉叔叔克服這個缺點,他父親經常帶他去爬山,登高望遠。經過楊利偉叔叔的不懈努力他成為了第一批航天員並乘坐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楊利偉叔叔在太空遨遊了21個小時。楊利偉叔叔是國家的英雄,他為了夢想而努力奮鬥、不怕任何困難,最終實現了自我的目標,圓滿了自我的飛天夢想。我也要向楊利偉叔叔學習,

人生讀後感4

連着讀了巴克曼的三本書,一如既往的幽默,一如既往的充滿人生哲理,也一如既往的給人帶來温暖。

布里特-瑪麗一直都是為別人而活,從來不曾表達過自己真實的想法,沒有自我,內心孤獨,直到被丈夫肯特背叛,獨自來到博格工作,一切都開始變得不一樣。

布里特-瑪麗認真,刻板,乾淨整潔,不允許打亂事物的順序,生活嚴格遵循事先制定的清單。博格是一個經濟蕭條死氣沉沉似乎已經被人們放棄了的小鎮。布里特-瑪麗的到來,無形中改變了一些人和一些事,而她自己,也在不知不覺中受到了巨大的影響。博格開始生氣勃勃,布里特-瑪麗也在此找到了自我,一切都源於永不放棄。

説實話,我急切地猜測過結局,我想布里特-瑪麗會留在博格,會選擇彼此有些喜歡的斯文,然而看到後來肯特為布里特-瑪麗所做出的不同往常的舉動,我以為巴克曼會安排她隨肯特回家,回到原有的生活中去。但是巴克曼沒有這樣,沒有讓布里特-瑪麗選擇任何一個男人,他讓她選擇了夢想,布里特-瑪麗選擇了為自己而活,去往了一直夢想的巴黎。

這是最好的結局。

巴克曼式的充滿温情充滿希望的結局。

尋夢,實現自我,哪怕你已年老,哪怕你曾經習慣於一成不變,哪怕你一直以來內心怯懦,都沒有關係,只需面對自己的本心,無論什麼時候出發,都不算晚。

人生讀後感5

我愛讀書,其中,《煩惱沒商量》是我最喜歡的一本書,作者謝倩霓把孩子們的日常生活中的喜怒哀樂,寫成了一幕幕輕喜劇呈現在我的眼前,讓我目睹生命拔節成長的過程。當你在爬山時不小心摔了一跤,不過爬起來一點事也沒有,媽媽一定會説:“謝天謝地。”當你在吃魚時喉嚨裏卡了魚刺,不過你喝了一口湯,發現魚刺已經落肚,媽媽一定會説:“謝天謝地”……後來,這位媽媽生了對雙胞胎女孩,取了謝天和謝地這名,也許這最能表達他們感恩的心情吧,不過,謝天和謝地動不動就能在家裏,教室裏,公園裏掛起15級龍捲風……

其實,這本書就是作者生活中真實的寫照,我看到了這位媽媽對生活樂觀的態度,凡是遇到不愉快的事情,這位媽媽會從相反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她從不認為自己怎麼會這麼倒黴,而是“謝天謝地”,認為自己很幸運。我們也應該學學作者,碰到困難,換一種方位,不要去鑽牛角尖,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結果自然也會不同。這一本書呈現出一種原生態的樣貌,它有着作者充滿慧心的發掘,它是新鮮的,樸實的,清澈的,不含絲毫雜質的。

人生如果不樂觀,就算擁有的再多,也是沒有意義的,只有樂觀地生活,才能在起起落落中取得成功,才能在人生的試卷上得到滿分。

人生讀後感6

《美麗人生》的故事以德國法西斯捕殺猶太人為背景,書中偉岸如山的父親形象就足以令人動容。

父親圭多一直在為兒子構造一個屬於他的童年世界,尊重兒子的思想,保持着兒子對任何事物的好奇心。當圭多和兒子被納粹抓走時,這位偉大的父親用謊話為兒子編造了一場最刺激的遊戲,只為不讓兒子在痛苦中成長。面對慘無人道的集中營,圭多想盡辦法讓兒子相信,並參與到這場遊戲當中,他教兒子玩躲貓貓的遊戲,教兒子扮演德國人,滑稽又刺痛人心的父愛,就這樣一一鋪陳開來。童心與愛心,父愛與機遇成就了一場人間喜劇。

最終,為了不暴露兒子,保全兒子性命,父親再也沒有回來。直到遊戲結束,圭多的兒子還不知道父親的真正離去,也在看到坦克的`那一刻贏得了人生的大獎。真正的光芒就像圭多朝他兒子眨眼的那一霎那,意思是,無論怎樣,只要我們不害怕,堅強快樂,我們的人生終究會變得美麗,而我們也總會贏。

在圭多的身上,我們除了感受到濃濃的父愛外,還看到了他的擔當和豁達樂觀的態度,無論他身處怎樣的險境,都能自信地化解,儘管結局很悲慘,但他終究是成功了,完成了一位父親的光榮使命。

最後,我想告訴大家:而今,身處和平時代的我們是何其的幸福,能幸福地坐在教室裏讀書、學習,為夢想而努力,無論隨夢前行的這條道路上,我們會遇到什麼樣的挫折和煩惱,都不妨始終以積極的態度,正視現狀,把每一個挫折、每一個煩惱都看作是一種驚喜的歷練,相信我們終會綻放出屬於自己真正的光芒。

人生讀後感7

人生不就是這樣,在一次次選擇裏被成就或者被戲弄。無論我們多麼拼盡全力,總有一些無法控制的事情左右着我們。當回過頭去看,或幡然醒悟,或悔不當初都成了最大的嘲諷。可是我們只能向前看,並且好好的活在當下,繼續新一輪的拼盡全力。生命本就是無奈的堅守,需要我們在最渺茫的盡頭尋找生的意義併為之獻出自己的一切。

人物的經典就在於他寫出了所有人要面對的問題和必須經歷的命運。年輕時,我們不能灑脱的説一句,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因為當下的那個稚嫩而熱情的自己對這個世界懷抱着多大的希望和勇氣,做什麼都是對的,至少證明我們愛過、恨過、失望過,可是後來生活的面目總得全部都展露在陽光下給我們這些熱情過火的人看,最終我們都該醒悟、面對、認清,再去把稚嫩交給歲月,把熱情交給理智。我們總得被現實打回原型,再次回望時,山不是山,水亦不是水,在充滿疑惑和疲憊的心裏一次次的去尋覓和思考。也許我們認為我們熱情的很堅強,可事實是我們剛強的不能彎曲只能折斷。傷過、痛過,一次次的去切膚之痛教會我們在原來的地方再長出一些智慧,生出一些柔軟,這也許就是韌性。

當高加林看到昔日的家鄉和親友其實無比雄壯和親切,當巧珍決然另嫁他人時,當黃亞萍明白自己更愛的是自己時,當克南敢於面對全部的自己時,所有的人其實才啟程,所有的路其實才剛剛現出眼前。

不必為加林重回土地而扼腕歎息,不必為亞萍選擇放棄而憤憤不平,不必為巧珍愛而不得而唏噓不已,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你來時的路為當下做了決定,而當下的決定不再有曾經的盲目。我們只需再次揚帆起航,莫問前程!

人生讀後感8

讀完路遙的《人生》,有幾個小感觸,雖然我的閲歷有限,但是這其中的道理似乎也明白!

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那麼幾步,個性是當人年輕的時候。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口的,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業上的岔道口,個人生活上的岔道口,無論哪一個,走錯一步,能夠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也能夠影響一生。就像《人生》中的高加林一樣,其實所有的路都是他自己選取的。

人們常説,浮的高,跌得重。無論到了什麼時候,做人的根本不能丟……

再有,最重要的一點:人似乎總在追求着自己得不到的東西,對於得到的,或多或少就缺少了那麼一點點價值。其實,真的不是這樣的,當你瘋狂的追尋着更加新奇,更加具有誘惑力的物品,突然間失去它時,或者再也不屬於你時,你才會猛然警醒,這樣東西早已融入你的血液……高加林失去了他的‘金子’,一輩子再也不會有了……縱然他疼得撕心裂肺……

説得再俗一點,我覺得人生就像打麻將,不管手裏的這副牌是好是壞,亦或是不留神發錯一張牌,你都得按照排場的規矩認認真真的玩下去,不能隨便就把牌一推,説,不玩了!

所以,我們都要好好珍惜我們所擁有的一切,利用這一切去創造我們魅力四射的人生吧!20xx年,祝福,我愛的人和愛我的人!

人生讀後感9

路遙先生的《人生》我一共讀了兩遍。學生時代第一次看,當時正是懵懂的年齡,其中巧珍和高加林以及高加林和黃亞萍的愛情故事,每每看到我都會偷偷笑。現在四十不惑,經歷了一些事情以後,再讀《人生》,高加林大起大落的人生,他每一個節點的選擇都是那麼真實,那麼牽動我的心。兩次閲讀,感觸截然不同。

有時候一直覺得人生如戲啊!當我們一時感到不順時,到底該怎樣調節,到底該怎樣抉擇。在一些誘惑面前,我們該怎樣把握好自己?機會都是給有準備的人,樂於進取的人準備的。如果一次機會沒有把握好,人生就會改變,想要扭轉真的很難。人生這條路真的是曲曲折折啊!走的越遠,經歷的越多,我們從中學到的東西越多,領悟也就越多。

人生這條路真的很難走,但一定要好好走。一定不能忘了曾經幫助過我們的人,一輩子不能忘。做事更要憑自己的良心,不能受周圍環境影響,要做本真的自己。機會錯過還可以再有,但是如果傷了最愛自己人的心,那就不會再有了。

最後用《人生》裏我最喜歡的一句話來總結“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業上的岔道口,個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錯一步,可以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也可以影響一生。” 人生就是短短几十年,好好把握吧!

人生讀後感10

讀完這本書以後,我才真正地體會到了什麼叫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每個人的一生中或多或少的都會犯下錯誤,無論你是無意的還是有心的,這個錯誤所帶來的後果都需要你自己來承擔。

即使書中的高加林,為了利益拋棄了純樸的農村姑娘劉巧珍,為了高官厚祿不惜一切走後門,可我們依然不能否認高加林有着極好的工作態度,較高的文化素養以及豐富的情緒感受。他踩着罪惡,迅速地登上了人生的新巔峯,但現實終究毫不留情地將他摔在地上,危急時刻農民的純樸與安慰卻又像一層軟軟的鵝絨墊子將他接住,不至於讓他粉身碎骨,對世界失去所有希望。這像極了我們與父母,小時候,頑皮的我們讓父母操碎了心,恨不得馬上離開父親的管束,母親的嘮叨;長大後,出去闖蕩了才發現,生活有多麼不易,一腔熱血慘遭社會的冷水潑灑後,狼狽地回到鄉下,父母卻温和的笑着,輕撫你的腦袋,告訴你還有他們會支持你,讓你重燃一腔熱火。

高加林的一生,無論是在事業上還是愛情上都是大起大落。面對純真善良的劉巧珍與飽讀詩書的黃亞萍,他難以抉擇,他喜歡劉巧珍的單純可愛不嬌作,卻又渴望着黃亞萍這樣的先進思想與他暢談。

可俗話説,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在利益與愛情面前,高加林選擇了前者。但最後,利益前程丟了。當高加林昧着良心選擇黃亞萍的時候,我們就知道,上帝不會再偏愛他了。

做事,憑着良心,追隨本心,一步一個腳印,才能走得遠。願再次相見時,你依舊是少年

人生讀後感11

我喜歡這本書,毫不保留地説。

書裏對一切感覺和情緒的描述全都恰到好處,不得不佩服又感謝作者和翻譯。

當別人對你感興趣,而你又不習慣別人對你感興趣的時候,八成會覺得煩。悲痛是突如其來的,並沒有經過所謂的“五個階段”——否定、憤怒、討價還價、沮喪、接受,而是五種感覺一齊上陣,同時折磨着你,凝聚成一股從內心深處燃燒起來的足以吞噬萬物的火焰。

喜歡在垃圾山裏撿燦爛故事的故事

“我母親幹了一輩子社會服務工作,她總是説,在這些成堆的垃圾話裏面,在垃圾山的中間,你總能發掘出一個陽光燦爛的故事。就憑這一點,這份工作也值得做。“您就是我的陽光燦爛的故事,布里特—瑪麗。”

重燃了養花的慾望

那些花盆裏面看着似乎只有土,可土層深處埋藏着靜候春天等待發芽的花種,嚴酷的寒冬要求養花人從信念中汲取力量,不被表象迷惑,堅持不懈地給花種澆水,相信光禿禿的花盆中遲早會鑽出希望的嫩芽。布里特—瑪麗不再清楚地知道自己是否懷有信念或是希望,也許兩者她都沒有。

重燃了對足球的激情

足球是一種奇怪的運動,它不會死乞白賴地求着你愛它,只會頤指氣使地命令你愛它。

“足球強迫生活繼續下去。總有新的比賽、新的賽季。人們總會夢想一切變得更好。這是一項神奇的運動。”

想去巴黎

“我年紀大了,不適合去巴黎了。”“巴黎年紀多大?

感謝這本書,給了我一種久違的感動,為博格的所有人,包括布里特瑪麗(其實我已經把她算進了博格),肯特,就業市場的女孩(實際已是兩個孩子的媽媽),也包括愛吃巧克力的老鼠。

人生讀後感12

就在下午快要晚上的時候,我讀完了路遙的又一本書《人生》。掩卷後久久不能平息。我感覺這部小説沒有寫完,可《人生》嘛,哪有那麼完美。

故事寫的是黃土高坡平平常常的生活,普普通通的家庭。路遙啊,你總是能以不同的視角描述生活,也太輕易的決定筆下人物的悲歡離合,只是讓讀者怎麼辦?

讀完這本書的時候,夏末四點的太陽在西邊的天上掛着,直接照射的地方還是很熱,我聽着一首張晏銘的《前男友前女友》。滿腦子都是“生活啊生活”。對路遙真的佩服得五體投地,這人該有多麼的閒暇才能觀察到這麼多的生活真相,短短一支筆,勾畫了很多人生。

故事主要圍繞着高加林展開,一個貧苦山溝裏的窮人家的孩子。生活和他開了個很大的玩笑。文中有兩個字“捉弄”,可真是到位。前幾章的時候,對於加林是一種同情,後來就有了點憤怒甚至是憎恨。在文中,生活才是永遠的大佬,而在路遙筆下,生活才是永遠的主角。包括《平凡的世界》。

如果要讓我推薦一本書,我還會選《平凡的世界》,短篇小説似乎不過癮。路遙的文章恰到好處的環境描寫,對於讀者理解人物帶入人物有着很好的作用,而黃土高原特有的景物描寫,不知道其他地方的人能不能準確的感知。

讀他的書,有種在村頭聽故事的感覺,而且不會懷疑。

人生讀後感13

所謂感動人生,你首先必須要有傷感動人的故事和教化人生的哲理。

裏面有無私奉獻的親情催人淚下,有患難與共的友情使人相信世間有真情,同樣也有至死不渝的愛情,讓人回憶無窮。

父母是子女最好的安慰者,同時也是兒女最親切的保護者。但你聽説過父親為給子女上大學用肉體的疼痛換來的嗎?你聽説過一位母親為了讓兒子活着竟然比運動員的速度還快,不惜犧牲自己嗎?父母是偉大的,他們願意為子女付出一切,卻不求一絲回報,這就是感動。

“貧窮不是哭泣的理由。”,這句話是一位大學生説的話。在父母雙亡,家境貧寒的情況下,堅持不懈地為了理想而奮鬥,一路上他沒有落淚,有的是激勵和努力,因為他堅信,貧窮不是哭泣的理由,這也就是人生。

父母撫育子女是親情的自然流露,朋友為朋友是友情的義不容辭,而我們對人生卻是毫不猶豫地區接受而不是一味地逃避責任。什麼叫感動?不是因為傷心、貧困,而是一種發自內心,讓心靈與精神同時為此而震撼。在淚水中明白現實,在貧困中懂得堅強。

人生需要感動,而感動也離不開生活。它可能只是一件小事,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但它都會在人生中留下痕跡。在未來畫上一道美麗的弧線,為這個社會塗上美麗的顏色,給人以啟迪,讓你的心微顫。

感動人生用最美麗的篇章闡述了一個個感人的故事,語言精闢,情感豐富,人物情感惟妙惟肖,字裏行間散發着美,陶冶你的情操,讓你深有感觸且回味無窮。

人生需要感動,世界需要感動,那麼,讓我們一起創造感動!

人生讀後感14

最近剛把路遙的《文化與人生》這部小説讀完,一直聽説這本中篇小説寫的不錯,這本小説獲得過全國優秀中篇小説獎,這為後來路遙苦心孤詣六年如醉如痴創作長篇小説《平凡的文化與人生》奠定了創作基礎(關於《平凡的世界》的創作過程的艱辛和故事可以參考《早上從中午開始》)。

先簡單介紹下故事梗概,《文化與人生》發表於1982年,改革時期陝北高原的城鄉生活構成了它的時空背景。高中畢業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離開土地,再離開土地,再回到土地這樣文化與人生的變化過程構成了其故事構架。高加林同農村姑娘劉巧珍、城市姑娘黃亞萍之間的感情糾葛構成了故事發展的矛盾,也正是體現那種艱難選擇的悲劇。

拋開別的不看,這不部小説用跌宕曲折的情節向我們拋來這樣一個問題:當你面臨文化與人生的重要抉擇時,你該如何做出正確的決定那?關於文化與人生,艾青有過很著名的一段話“ 文化與人生的道路雖然慢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 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口,事業上的岔道口,個文化與人生活上岔道口,你走錯一步,可以影響文化與人生的一個時期,也可以影響一生。”

那我們到底該如何做決定呢?到目前為止,我所作出的重要決定有:

1、大學聯考填報志願;

2、本科畢業後讀研;

3、兩年後選擇直博。但是回頭想想做出這些決定真的沒有錯碼?説實在的還真是後悔過。但是路既然是自己選的就不要後悔,有句話怎麼説的,自己選的路,跪着也要走完。

我想,當我們再做決定的.時候,首先要考慮內心的指向,然後權衡各方面因素,做出合理的決定,最重要的是做出決定後就不要後悔!

人生讀後感15

高加林是路遙小説《人生》中的主人公,現實生活中像高加林一樣的年輕人有很多,大城市的繁華吸引着他們。

年輕人有想在大城市落地生根的理想。所以當時高加林他的選擇並沒有什麼錯,他這種對大城市的嚮往也無需過多指責,實際上他缺乏的是對自己的選擇負責的勇氣。他博學多才、勤奮上進、農村不是他施展才華的地方,即使有親切可愛的劉巧珍,但是巧珍不識字,無法讓高加林在精神上得到滿足。他們的愛情最開始就沒有基礎,巧珍只是在高加林精神萎靡的時候給他注了一針強心劑,他們之間雖然有感情,但卻是不對等的。

城市深深地吸引着高加林,他在城市可以盡情發揮自己的才能,一番大展拳腳後讓他有些飄飄然。高加林放棄巧珍意味着他想告別他認為粗俗低下的農村生活,接受黃亞萍意味着他的事業和未來都會有開闊前景,他在痛苦的掙扎之後,選擇了城市女孩黃亞萍。在城市和農村之中徘徊猶豫,讓他飽受精神折磨。最後,卻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什麼都沒有得到。但是,或許,他也得到了,人生閲歷。

人生處處面臨矛盾和選擇,從某種意義上講,人生無對錯,僅僅在於我們能否有勇氣承擔在矛盾中做出選擇的後果。擁有一些就註定要失去一些,不同的只是如何取捨。當數量無法改變時,質量便是唯一值得去追求的東西。

最後一章的大結局也並非大結局,説高加林的人生並沒有結束,也提醒着我們的人生才剛開始,努力奮鬥!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