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名言名句集錦15篇

來源:文萃谷 1.27W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經典的名言吧,熟記名言有助我們增加知識儲備,打造語言亮點。什麼樣的名言才經典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孔子的名言名句,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孔子的名言名句集錦15篇

孔子的名言名句1

1、人沒有長遠的考慮,一定會有眼前的憂患。

2、有教無類:讓平民子弟也能接受教育,促進社會發展。

3、“滿口説的都是討人喜歡的話,滿臉都是逗人喜愛的神色,這樣的人其實缺少仁德。”

4、不識貨,半世苦;不識人,一世苦。

5、芝蘭生於幽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窮困而改節。

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不捨晝夜。

7、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8、自己所不想要的事物,就不要強加給別人。

9、安樂給人予舒適,卻又給人予早逝;勞作給人予磨礪,卻能給人予長久。

10、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11、別低頭,王冠會掉;別流淚,壞人會笑。

12、“學了又時常温習和練習,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而來,不是很令人高興的嗎?人家不瞭解我的學説,我也不怨恨、惱怒,不也是一個有德的君子嗎?”

13、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14、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顏淵)

15、君子不器。

16、輕千乘之國,而重一言之信。

17、相傳有弟子三千,賢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帶領弟子周遊列國14年。孔子還是一位古文獻整理家,曾修《詩》、《書》,定《禮》、《樂》,序《周易》,作《春秋》。

18、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

19、孔子説這話的目的是告訴學生,一個人應該堅定信念,矢志不渝。

20、“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為別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實?交友是否守信?老師傳授的知識,是否複習了呢?”

21、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同上)

22、不恥下問:提倡人人好學虛心求教。

23、自信的人,懂得“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道理,依靠着必勝的信心,在艱苦的搏擊中,駛向成功的彼岸。

24、言必信,行必果。

25、後世被用來提醒人們用老實的態度對待知識問題,來不得半點虛偽和驕傲。要養成踏實認真的學習態度,實事求是的作風,避免魯莽虛榮的風氣。

26、一起來體會其中的智慧人生。

27、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28、三人行,必有吾師焉:只有虛心向別人請教,才能不斷完善自己。

29、三軍中最重要的統帥是可以換人的,但是,一個普通人的志向卻不可以改變。

30、人如果沒有長遠的謀劃,就會有即將到來的憂患。邏輯上是,人之所以有今日之憂,是因為以前沒有考慮得長遠。

3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2、譯文:説話一定要誠信,做事一定要堅定果斷。

33、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34、朝聞道,夕死可矣。

35、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36、自己不願承受的事也不要強加在別人身上。

37、子曰:克己復禮。

38、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同上)

39、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40、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41、品德高尚的人不會孤獨,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做伴。

42、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43、這是孔子在考察宇宙,體觸萬物時生髮出的精粹思想,有更為普遍的意義,那就是要我們珍惜時光。

44、聰明人喜愛水,有仁德者喜愛山;聰明人好動,仁德者沉靜。聰明人快樂,有仁德者長壽。

45、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46、你要求別人做什麼時,首先自己本身也願意這樣做,或你本身也做到如別人這樣了,那麼你的要求才會心安理得;通俗理解就是,自己做不到,便不能要求別人去做到。

47、道,不同,不相為謀。

48、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49、我們耳熟能詳的名言有許多,諸如:

50、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51、子曰,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不有博弈者乎,為之猶賢乎已。意思是,整天吃得飽飽的,什麼心事都不用,這就難辦了呀!不是有擲骰子,下圍的遊戲嗎,乾乾這些,也比什麼都不幹好。

52、朝聞道,夕死可也。

孔子的名言名句2

1、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2、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3、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4、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5、人能宏道,非道宏人。

6、巧言令色,鮮矣仁!

7、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8、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雕也。

9、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10、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11、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12、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13、不遷怒,不貳過。

14、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15、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孔子的名言名句3

1、孔子説:君子有九個想法:觀看和思考清楚,聽力和思維,思維和温暖的顏色,考慮外觀,榮譽的思考,思考的忠誠,思考,思考的尊重,懷疑的思維,思維的困難,思維的公義。

2、知者樂水,仁者樂山。懂的人感動,善的人安靜,懂的人快樂,善的人長久。

3、見好皆達,見不好如探湯。

4、氣要忘記飯,樂要忘記愁,不知道老了會不會雲來。

5、子的四種教導:誠實和信實。

6、它知道自己有多蠢,就有多蠢。

7、生活而不改變就是生活。

8、三連,必有我嚴老師。選擇好的,然後跟隨它;選擇壞的,然後改變它。

9、孔子説:“君子自求多福,小人自求多福。”

10、敏感而好學,問心無愧,帶着那份文字。

11、不要害怕知道,但要知道。

12、孔子説:“古人不作聲,羞恥也不作聲。”

13、温故而知新,可以當老師。

14、孔子説:“君子要言之遲,行之快。”

15、學而不思則罔;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16、紳士是坦率的,小人是長的。

17、生氣,難道不是一個有德之士嗎?

18、兒子絕對四:不意,不一定,不實,不我。

19、一個學者不能沒有恆心。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認為仁慈已經發揮了作用不是很沉重嗎?死後,不太遠?

20、三支軍隊可以帶走指揮官,但普通人不能帶走意志。

21、默默而知,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是我在哉。

22、孔子曰:虎之鋒何,死而無悔,盡其所能。吞吃勸戒的,也必懼怕。

23、歲月老了冷,才知松柏凋零後也。

24、不是在他的位置上,不是在他的政治上。

25、看看它們是什麼,看看它們是什麼,看看它們是什麼。男人有多瘦?男人有多瘦?

26、紳士不尋找食物,紳士不擔心道路。

27、老年人放鬆,朋友們相信,年輕人放鬆。

28、君子使人美麗,但不使人邪惡。

孔子的名言名句4

1、子曰:“甯武子,邦有道則智,邦無道則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2、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3、匹夫不可奪志也。

4、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5、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譯文孔子説:“知道學習不如喜歡學習,喜歡學習不如以學習為快樂。”

7、不學禮,無以立。

8、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9、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10、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11、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於予與何誅?”

12、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13、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14、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譯文孔子説:“君子胸懷寬廣,小人憂愁悲傷。”

15、道不同,不相為謀。

16、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7、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18、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19、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20、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汝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2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2、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23、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24、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25、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26、子曰:“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孔子説:“明智的人喜歡水,仁慈的人喜歡山;明智的人好動,仁慈的人好靜;明智的人快樂,仁慈的人長壽。”

27、子曰:“成事不説,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28、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29、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30、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31、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32、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33、子曰:“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

34、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35、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36、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37、小不忍則亂大謀。

3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39、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40、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41、裔不謀夏,夷不亂華,俘不幹盟,兵不逼好。

42、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孔子的名言名句5

一、孔子名言

1、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2、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3、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5、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7、道不同,不相為謀。

8、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9、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10、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11、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12、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3、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14、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二、孔子人生名言

1、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2、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

3、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4、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5、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6、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7、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8、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見利思義,見危授命。

9、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10、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

11、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12、君於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13、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

14、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15、君子易事而難説(悦),説(悦)之不以道,不説(悦)也。

16、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

17、子謂於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18、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9、君子矜而不爭,羣而不黨。

20、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21、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

22、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23、放於利而行,多怨。

24、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25、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26、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

27、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

28、(“撰”去提手)與之言,能無説乎?繹之為貴。説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29、見善無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30、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

31、士而懷居,不足為士矣!

三、孔子做人名言

1、不學禮,無以立。

2、己所不欲,匆施於人。

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4、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5、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6、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

7、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下信乎?傳不習乎?

8、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

9、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

10、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11、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12、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13、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14、過,則匆憚改。

15、不遷怒,不二過。

16、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17、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18、無慾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19、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己,不亦遠乎?

20、執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

21、與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22、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23、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24、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25、巧言亂德。

26、巧言令色,鮮矣仁。

27、剛、毅、木、訥近仁。

28、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29、聽其言而觀其行。

30、君於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31、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不逮也。

32、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33、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34、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35、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

36、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37、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38、事君,敬其事而後其食。

39、禮之用,和為貴。

40、放於利而行,多怨。

四、孔子勸學名言

1、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2、蓋有不知而作者,我無是也。

3、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

4、聖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

5、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6、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7、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

8、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9、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

10、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11、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1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13、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14、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15、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16、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

17、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18、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矣。

19、不學詩,無以言。

20、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羣,可以怨。

21、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22、人而無恆,不可以作巫醫。

23、有教無類。

24、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孔子的名言名句6

孔子有關道德的名言名句

1、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2、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3、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4、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5、無慾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6、執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

7、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8、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

9、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10、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11、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12、己所不欲,匆施於人。

13、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

14、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15、與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16、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17、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18、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19、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20、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21、過,則匆憚改。

22、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己,不亦遠乎?

23、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

24、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25、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26、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27、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孔子的名言名句7

1、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2、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羣,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3、人而無恆,不可以作巫醫。

4、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5、巧言令色,鮮矣仁!

6、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7、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8、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9、不遷怒,不貳過。

10、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

11、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12、執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

13、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4、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15、禮之用,和為貴。

16、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17、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18、聖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

19、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

20、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1、聽其言而觀其行。

22、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23、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省也。

2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25、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26、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27、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28、過,則匆憚改。

29、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30、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31、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32、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

33、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34、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35、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3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37、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38、君子矜而不爭,羣而不黨。

39、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40、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41、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4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43、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

44、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

45、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46、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

47、見利思義,見危授命。

48、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49、君於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50、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5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

52、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53、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雕也。

54、鞭撲之子,不從父之教。

55、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

56、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57、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

58、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辟佞,損矣。

59、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60、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提手與之言,能無説乎?繹之為貴。説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61、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

62、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63、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

64、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65、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66、子謂於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67、蓋有不知而作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

68、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69、衞公孫朝問於子貢曰:“仲尼焉學?”子貢曰:“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在人,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

70、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

71、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2、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73、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74、顏淵喟然歎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我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75、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76、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77、事君,敬其事而後其食。

78、君於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7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80、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8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82、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83、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84、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不逮也。

85、人能宏道,非道宏人。

86、不學禮,無以立。

87、孔子曰:“弗學何以行?弗思何以得?”

88、輕千乘之國,而重一言之信。

89、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

90、不遷怒,不二過。

91、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92、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93、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94、君子易事而難説(悦),説(悦)之不以道,不説(悦)也。

95、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96、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97、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98、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

99、放於利而行,多怨。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100、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101、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

102、吾日三省吾身。

103、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104、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矣。

105、小不忍則亂大謀。

106、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107、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108、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

109、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10、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孔子的名言名句8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

上士聞道,勤能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大道自然,何須強自靜。行無求而自鬆,飲無奢而自清,卧無慾而自寧。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

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餘。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動為靜之基;清為濁之源!

江海所以能成為百穀之王者,以其善下。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為道。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

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

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

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

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訥。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

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孔子的名言名句9

1、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3、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4、蓋有不知而作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

5、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

6、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7、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

8、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9、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10、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

11、放於利而行,多怨。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12、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13、巧言令色,鮮矣仁!

14、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

15、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16、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

17、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18、君於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19、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

20、巧言令色,鮮矣仁。

21、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22、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

23、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24、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25、子謂於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26、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7、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

28、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29、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羣,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3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1、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32、禮之用,和為貴。

33、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謂之學矣。

34、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乎。

35、三日不讀書,便覺面目可憎,語言無味。

3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

37、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38、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39、成事不説,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40、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41、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

42、聽其言而觀其行。

43、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44、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45、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46、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其為物不貳,則其生物不測。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47、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

48、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

49、君於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50、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矣。

51、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52、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53、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54、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55、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5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57、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58、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59、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提手與之言,能無説乎?繹之為貴。説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60、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61、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62、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

6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64、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65、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66、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杌,其何以行之哉?

67、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68、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69、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不逮也。

70、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的名言名句10

1.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2. 故君子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言之要也;能之曰能之,不能曰不能,行之至也。言要則知,行至則仁;既仁且知,夫惡有不足矣哉!

3. 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4. 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

5.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6. 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忠信仁義者可行於天下。)

7. 乎?繹之為貴。説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8. 不遷怒,不二過。(此三句意為人有過失是不可怕的,誰會沒有過失呢?但有過不改或者諱疾忌醫的態度是最不可取的,這樣的人會在以後犯同樣的錯誤,這才是令人悲哀的事。老子所謂聖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之謂也)

9. 入孝出弟,人之小行也。上順下篤,人之中行也;從道不從君,從義不從父,人之大行也。

10. 君於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11.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12.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13. 孔子論學習

14. 子路問事君。子日:"勿欺也,而犯之。”

15. 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16. 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17.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8. 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狂暴粗野,言不及義,雖鄉鄰亦鄙之;忠信仁義,謙恭有禮,雖蠻夷之地,亦敬之。)

19. 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20.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21. 其使民也義。

22. 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23. 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羣,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24. 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

25. 故君子入則篤行,出則友賢,何為而無孝之名也。

孔子的名言名句11

1、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孔子《論語》

2、運用禮法時,要特別注重和睦相處。

3、見到賢人便應考慮怎樣才能向他看齊,見到不賢的人便應在內心反省,看自己有沒有同樣的缺點。

4、小不忍則亂大謀。

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6、皮,指箭靶。古代箭靶叫“侯”,惜抱軒《經説》中記載,侯根據質地不同分三種:一是五彩之侯,畫布為正。古者與賓客宴射則用之;二是獸侯,布侯中畫獸,天子之侯畫熊,諸侯之侯畫麋,大夫之侯畫虎豹,士之侯畫鹿豕;三是皮侯,以熊虎豹之皮為質。

7、對人進行教育,不管他是哪一類。

8、子曰:“學而不思則閏;思而不學則殆。”(《為政》)

9、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孔子《論語》

10、過去的一切就好像這流水一樣,每天不分晝夜的流動着

1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子罕》)

12、大德不逾閒,小德出入可也。——孔子《論語》

13、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孔子

14、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中的人心所向、內部團結。

15、任何事情,有準備就能成功,沒準備就會失敗。

16、仕則優則學,學而優則仕。——孔子《論語》

17、小不忍,則亂大謀。——孔子《論語》

18、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學而》)

19、君子求諸已,小人求諸人。——孔子《論語》

20、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21、做好了官,有餘力就要學習,學習好了,有餘力就去做官。

22、一個人若沒有長遠的考慮,便一定會有眼前的憂患。

23、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別人行善。

24、學習的時候不能光一味的學習新的東西,我們要經常的複習下學過的東西,這樣做才是非常開心快樂的事情

25、自己不願乾的,不要強加給別人。

26、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孔子《大學》

27、恭敬就不致遭受侮辱,寬厚就會得到大眾的擁護,誠實就會得到別人的信任,勤敏就會工作效率高,慈惠就能更好地使喚人。

28、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論語》

29、在重大節操上不能超越界限,在生活小節稍有出入則是可以的。

30、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31、去複習舊的東西可以從中得到很多新的道理,這樣以來你就可以做別人的老師了

32、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子《論語》

33、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

34、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孔子《論語》

35、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孔子《論語》

36、射禮。射不主皮。為力不同科,是孔子對射禮的解釋。

37、把辛辛苦苦學到的東西放在自己的心裏,勤奮的學習就不會感到厭煩,教導別人也不會倦怠,對於這樣來説我就沒有什麼遺憾了

38、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39、往昔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孔子《論語》

40、腐朽的木頭無法雕刻。

41、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孔子《論語》

42、過去了的'再也不能挽救,未來的還是可能補回。

43、(春秋·孫武)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44、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45、道不同,不相為謀。——孔子《論語》

46、朽木不可雕也。——孔子《論語》

47、君子言語要謹慎遲鈍,工作要勤勞敏捷。

4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49、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50、君子光明磊落、心胸坦蕩,小人則斤斤計較、患得患失。

51、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孔子

52、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53、施諸已而不願,亦勿施於人。——孔子《中庸》

54、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孔子《論語》

55、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6、興xìng《詩經》的一種表現手法。興,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從特徵上講,有直接起興、興中含比兩種情況;從使用上講,有篇頭起興和興起興結兩種形式。激發讀者的聯想,增強了意藴,產生了形象鮮明、詩意盎然的藝術效果。如《孔雀東南飛》中的“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

57、喜歡知識的人不如愛知識的人,愛知識的人不如以知識為樂的人

58、孔子杜絕四種毛病:不主觀臆測,不絕對肯定,不拘泥固執,不自以為是。

59、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60、君子一切靠自己,小人處處要求別人。

61、儒家從來不是保守的。變則通,通則久。它隨實際的需要而不斷調整、改易完善。做人也是如此,由於天賦秉性不同、環境機遇不同、能力大小不同,不用強作要求,只要有適宜於自己的發展方向,專注地去做就好。

62、君子説話要謹慎,而做事則要雷厲風行。

63、有教無類。——孔子《論語》

64、射不主皮,何晏《論語集註》引馬融之語:“射五善焉:一曰和,志體和;二曰和容,有儀容;三曰主皮,能中質;四曰和頌,和雅頌;五曰興武,與舞同也……言射者不但以中皮為善,亦兼取和容也。”《論語稽求》中的解釋更加細緻,現錄於下,以資參考:

65、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66、一個工匠想做好他的工作,一定要先有鋒利的工具。

67、子曰:“射不主皮,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68、沒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壞處,沒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69、只知讀書而不深入思考,就勢必惘然而無所獲,但只知思考而不肯讀書,也是很危險的。

70、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孔子《論語》

71、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述而》)

72、己所不欲,匆施於人。

73、執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孔子《論語》

74、孔子學習名言我教給你了很多的知識,如果你學會了知道了就是知道了,如果你沒有學會不知道那就是不知道,這樣才是智慧

75、忍不住一時的小忿,就會毀壞整個大事。

76、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論語》

77、聽其言而觀其行。

78、如果對這種行為能夠容忍,那麼還有什麼行為不能容忍呢?

79、君子知道追求道義,小人則只知道追求私利。

80、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81、主張不同,不相互商量事情。

82、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承認不知道,這才是求知的正確態度。

83、三個人在一起走路一定有一個人是我的老師,我們可以把好的東西學到,然後把不好的東西改掉

84、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85、由此可見,不主皮就是不以能否射中靶子為主,這是因為每個人的力氣不同。科,等也。也就是説,射由軍事的力射演化成禮儀的禮射,就不再以力量競技為目的,而是以儀容、儀態為目的。

86、過而不改,是謂過矣。——孔子《論語》

87、主者,着也。主皮者,着於皮也。能中質是也。夫射期中質,豈有習射而反以不中為能事者?射名不同,有專主皮者,有不專主皮者。主皮者,力射也。矢至於皮非力不能,孟子曰“其至而力也”;不主皮者,禮射也。其容體比於例,其節比於樂,雖發必祈中而不止於祈中者,以為禮也。禮射與力射截然二等,故夫子解之曰“禮射不主皮”者,謂與力射不同等故耳。

88、(戰國·孟子)用兵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

89、朝聞道,夕死可矣。

90、能行“仁政”的君王,幫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幫助他的人就少。

91、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雍也》)

92、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乎。——孔子《中庸》

93、如果經常温習已經學過的知識,便能不斷產生新的體會和收穫,這種方法可以説就是我們的老師了。

94、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95、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

96、只是學習卻不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得,只是思考卻不學習就會精神疲倦而無所得。

97、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為政》)

98、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99、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100、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101、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102、君子有諸已,而後求諸人。——孔子《大學》

103、禮之用,和為貴。——孔子《論語》

104、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孔子

105、一個人固守道德而不能發揚光大,信仰主張又不能堅定不移,這種人有他不能算有,沒有他不能算無。

106、用兵的原則,從精神上瓦解敵人是上策,攻打城池是下策;以征服人心為上策,單純依靠武

107、一味的學習不懂得思考的人會變得僵硬,只會思考不懂得學習的人會落後與別人

108、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109、君子普遍地團結眾人,而不只是親近少數幾個人,小人則只勾結少數幾個人,而不和大家親近。

110、(戰國·孟子)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1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112、不願意別人加給自己的,也不要加給別人。

113、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孔子

11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論語》

115、人的性情本來是近似的,只是由於環境習俗的薰陶,便相距得遠了。

116、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孔子《論語》

117、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孔子《中庸》

118、愛好學習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恥辱就接近勇敢。

119、有了錯誤而不能改正,那便是真正的錯誤了。

孔子的名言名句12

1、子曰:“無慾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2、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

3、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4、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5、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6、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

7、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8、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也。”

9、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

10、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11、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12、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13、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14、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15、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雕也。”

16、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17、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18、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19、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兒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20、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1、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22、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23、子謂於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24、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25、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26、子曰:“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27、子曰:“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28、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29、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而已。”

30、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31、子曰:“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殆。”

32、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

33、君於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34、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35、君子矜而不爭,羣而不黨。

36、君子易事而難説(悦),説(悦)之不以道,不説(悦)也。

37、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

38、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39、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4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孔子的名言名句13

1、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孔子

2、不遷怒,不貳過。——孔子

3、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孔子

4、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孔子

5、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

6、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孔子

7、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孔子

8、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孔子

9、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孔子

10、君子不以利害義,則恥辱安從生哉!官怠於宦成,病加於少愈,禍生於怠惰,孝衰於妻子。察此四者,慎終如始。——孔子

11、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孔子

12、朝聞道,夕死可矣。——孔子

13、過則勿憚改。——孔子

14、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衰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孔子

15、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孔子

16、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孔子

17、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孔子

18、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孔子

19、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孔子

20、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孔子

21、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孔子

22、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孔子

23、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孔子

24、未知生,焉知死?——孔子

25、夫子温、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孔子

26、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孔子

27、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孔子

28、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孔子

29、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孔子

30、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

31、過猶不及。——孔子

32、大德必得其壽。——孔子

33、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孔子

34、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孔子

35、愛之,能勿勞乎?忠焉,能勿誨乎?——孔子

36、與朋友交,言而有信。——孔子

37、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孔子

38、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孔子

39、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孔子

40、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孔子

41、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孔子

42、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孔子

43、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孔子

44、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孔子

45、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孔子

46、君子上達,小人下達。——孔子

47、禮之用,和為貴。——孔子

48、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孔子

49、德不孤,必有鄰。——孔子

50、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孔子

51、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孔子

52、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孔子

53、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孔子

54、因材施教。——孔子

55、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56、見利思義,見危授命。——孔子

57、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孔子

58、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孔子

59、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孔子

60、君子之道四焉,強於行義,弱於受諫,怵於待祿,慎於治身。——孔子

61、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2、居敬而行簡,以臨其民,不亦可乎?居簡而行簡,無乃大簡乎?——孔子

63、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孔子

64、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孔子

65、無為而治。——孔子

66、芝蘭生於幽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窮困而改節。——孔子

67、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68、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69、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孔子

70、君子以當仁不讓。——孔子

71、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

72、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孔子

73、辭達而已矣。——孔子

7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孔子

75、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孔子

76、當仁,不讓於師。——孔子

77、知恥近乎勇。——孔子

78、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孔子

79、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五者備矣,然後能事其親。——孔子

80、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孔子

81、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孔子

82、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孔子

83、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孔子

84、苛政猛於虎。——孔子

85、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

86、不學禮,無以立。——孔子

87、割雞焉用牛刀。——孔子

88、過而不改,是謂過矣。——孔子

89、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孔子

90、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孔子

91、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孔子

9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孔子

93、居下而無憂者,則思不遠,處身而常逸者,則志不廣。庸知其終始乎?——孔子

94、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孔子

95、有教無類。——孔子

孔子的名言名句14

1、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2、有朋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4、朝聞道,夕死可矣。

5、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6、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8、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9、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10、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11、名不正,則言不順。

1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13、割雞焉用牛刀?

14、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15、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16、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17、色厲而內荏,譬諸小人,其猶穿窬之盜也與!

18、道不同,不相為謀。

19、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20、小不忍,則亂大謀。

21、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22、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23、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4、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25、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26、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27、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8、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29、解釋:對可以交往的人而不與之交往,是錯失了人;對不可以交談的人而與之交談,是失言。他認為只有聰明人(知者)才能做到既不失人又不失言。

30、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31、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32、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

33、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3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35、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提手與之言,能無説。

36、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37、朽木不可雕也。

38、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39、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40、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41、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42、見得思義。

43、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44、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4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46、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

47、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48、道聽而塗説,德之棄也!

49、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50、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51、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52、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53、聽其言而觀其行。

54、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55、有教無類

56、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

57、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58、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59、見善無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60、道聽而塗説,德之棄也。

孔子的名言名句15

1、“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2、“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3、“《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4、“成事不説,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5、“朝聞道,夕死可矣。”

6、“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7、“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8、孔子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

9、孔子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

10、孔子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11、孔子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12、孔子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13、孔子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14、孔子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5、孔子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6、孔子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17、孔子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18、孔子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19、孔子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20、孔子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21、孔子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22、孔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23、孔子:《論語·憲問》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24、孔子:《論語·公冶長》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25、孔子:《論語譯註》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26、孔子衞公孫朝問於子貢曰:“仲尼焉學?”子貢曰:“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在人,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

27、孔子顏淵喟然歎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我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28、孔子孔子曰:“弗學何以行?弗思何以得?”

29、孔子鞭撲之子,不從父之教。

30、孔子家語輕千乘之國,而重一言之信

31、“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於予與何誅?”

32、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33、“甯武子,邦有道則智,邦無道則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34、“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3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譯文孔子説:“知道學習不如喜歡學習,喜歡學習不如以學習為快樂。”

36、“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譯文孔子説:“明智的人喜歡水,仁慈的人喜歡山;明智的人好動,仁慈的人好靜;明智的人快樂,仁慈的人長壽。”

37、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汝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38、“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9、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40、“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譯文孔子説:“君子胸懷寬廣,小人憂愁悲傷。”

41、“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42、“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

43、“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44、“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45、“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4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47、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48、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49、不學禮,無以立。

50、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1、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52、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53、裔不謀夏,夷不亂華,俘不幹盟,兵不逼好。

54、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55、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56、小不忍則亂大謀。

57、匹夫不可奪志也。

58、道不同,不相為謀。

59、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60、“巧言令色,鮮矣仁。”

61、“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62、“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63、“《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64、“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熱門標籤